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教师).doc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教师).doc(5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绪 言 (一)选择题 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 ) A.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B.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D.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 E.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 ) A、药物在体代谢过程的科学 B、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C、药物影响机体生化代谢过程的科学 D、药物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E、药物对机体功能和形态影响的科学 3、药物是( ) A、一种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药物学是研究 的科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 2、根据对药物管理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 药和 药。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选择题 1.药物作用是指() A.药物产生的新的生理作用 B.药物的治疗作用 C.药物的选择作用 D.药物与组织细胞靶位的始初反应 E.药物引起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 2.下列药物作用中属于局部作用的是() A.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作用 B.口服氢氧化铝中和胃酸作用 C.口服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 D.肌注阿托品松驰胃肠平滑肌作用 E.皮下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 3.药物的基本作用可分为( ) A.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C.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D.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4.根据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影响的不同,药物作用可分为( ) A.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B.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C.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D. 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E.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5.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与预防作用 B. 原发作用与继发反应 C.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E.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 6.药物的副作用是( ) A.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 B.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不良反应 C.与药物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 D.与遗传因素有关的不良反应 E.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7.治疗量时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继发反应 E.后遗效应 8.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A.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B.药物作用选择性低 C.药物的毒性大 D.药物脂溶性高 E.药物在体内消除慢 9.药物副作用发生于( ) A. 极量 B.大于治疗量 C. 治疗量 D.中毒量 E.半数致死量 10.药物副作用的特点是( ) A.与药物剂量过大有关 B.与用药时间过长有关 C.由抗原抗体结合后引起 D.可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 E.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11.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等,属于(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12.注射庆大霉素后出现永久性耳聋,属于( ) A. 特异质反应 B.变态反应 C.毒性反应 D. 副作用 E.后遗效应 13.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病情后又引起肠道感染,属于( )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 特异质反应 D. 继发反应 E.变态反应 1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停药时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属于( ) A.毒性反应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继发反应 E.副作用 15.红细胞内缺乏G-6-PD者,使用伯氨喹后出现溶血性贫血,属于( ) A. 继发反应 B. 变态反应 C. 毒性反应 D. 后遗效应 E. 特异质反应 16.对药物敏感性高,最易造成胎儿畸形的时期是( ) A.妊娠早期3个月内 B.妊娠中期3个月内 C.妊娠晚期3个月内 D.妊娠中、晚期 E.分娩期 17.后遗效应发生于( ) A.治疗量 B.极量 C.最低有效浓度以上 D.最小中毒浓度以下 E.阈浓度以下 18.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与( ) A.药物剂量大小有关 B.药物毒性大小有关 C. 病人年龄大小有关 D.病人体质有关 E. 遗传因素有关 19.药物变态反应的特点是( ) A.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C. 可以预知 D.首次用药不发生变态反应 E.药物固有作用的表现 20.对某药有过敏史者( ) A.再次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B.再次用药时应减少剂量 C.禁止使用该药 D.再次用药时需进行过敏试验 E.过敏反应发生已久,可不必考虑 21.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 A. 耐受性 B. 耐药性 C.精神依赖性 D.身体依赖性 E.个体差异性 22.产生耐受性后,意昧着( ) A.药物易引起变态反应 B.药物易引起副作用 C.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D.机体对大剂量药物失去反应的能力 E.必须增大剂量以维持应有疗效 23.反复多次用药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 A. 耐受性 B. 耐药性 C.精神依赖性 D.身体依赖性 E.个体差异性 24.反复多次用药后,停止给药时可产生戒断症状,称为( ) A.耐药性 B. 个体差异性 C. 身体依赖性 D. 精神依赖性 E. 耐受性 25.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能产生( ) A.麻醉作用的药物 B.身体依赖性的药物 C.精神依赖性的药物 D.耐受性的药物 E.耐药性的药物 26.精神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能引起( ) A. 耐受性的药物 B.身体依赖性的药物 C.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D. 精神依赖性的药物 E.耐药性的药物 27.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 A.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C.大于最小有效量但小于极量之间的剂量 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E.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28.药物的极量是指( ) A.每次服用量 B.每天服用量 C.整个疗程服用量 D.单位时间内的服用量 E.药典规定的最大治疗量 29.ED50是指( ) A.极量的1/2 B.最小致死量的1/2 C.最小中毒量的1/2 D.引起50%动物出现效应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30.LD50是指( ) A.引起一半寄生虫死亡的剂量 B.引起一半细菌死亡的剂量 C.引起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D.引起一半病人死亡的剂量 E.致死量的一半 31.药物的LD50越大,说明( ) A. 药物作用强度越低 B.药物的安全性越高 C.药物治疗指数越高 D. 药物疗效越高 E. 药物毒性越小 32.衡量甲药毒性比乙药大的依据是( ) A.甲药的ED50比乙药大 B.甲药的LD50比乙药大 C.甲药的LD50比乙药小 D.甲药的ED50比乙药小 E.甲药的LD50/ED50比乙药大 33.A药的LD50比B药大,说明( ) A.A药的效能比B药大 B.A药的效价强度比B药大 C.A药的治疗指数比B药高 D.A药的安全性比B药高 E.A药的毒性比B药小 34.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 A. 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B. 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 C.95%有效量/5%致死量 D.治疗剂量/致死剂量 E.治愈率/死亡率 35.可靠安全系数是指( ) A.LD10/ED90 B.ED95/LD5 C.LD1/ED99 D.LD99/ED99 E.ED90/LD10 36.可衡量用药安全性的指标是( ) A.极量 B.半数有效量 C.半数致死量 D.治疗指数 E.最小中毒量 37.判断A药比B药安全的依据是( ) A.A药的LD50比B药大 B.B药的LD50比A药大 C.A药的LD50/ED50比B药大 D.B药的LD50/ED50比A药大 E.A药的治疗量/中毒量比B药大 38.药物的效价强度是指( ) A.产生一定强度的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B.引起毒性反应时所需的剂量 C.产生治疗作用和毒性反应的剂量之比 D.产生最大效应所需的剂量 E.产生最大效应与毒性反应的剂量之比 39.药物的效能是指( ) A.产生最大效应与毒性反应的剂量之比 B.产生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的剂量之比 C.引起毒性反应时所需的剂量 D.产生最大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E.最大效应,再增加剂量疗效不再提高 40.10mg吗啡的镇痛效果与100mg哌替啶相同,说明( ) A.吗啡的效能比哌替啶强10倍 B.哌替啶的效能比吗啡强10倍 C.吗啡的效价强度比哌替啶强10倍 D.哌替啶的效价强度比吗啡强10倍 E.吗啡的安全性比哌替啶强10倍 41.以下关于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体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 B.受体在细胞内有特定的分布部位 C.受体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配体 D.受体的数目是恒定不变的 E.药物通过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决定于内在活性 42.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 )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43.受体兴奋药的特点是( )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44.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是( )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45.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兴奋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取决于( ) 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C.药物的脂溶性 D.药物剂量的大小 E.药物的作用强度 46.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合用时,随着拮抗药浓度的增大,激动药的量效关系曲线( ) A.向右移动,最大效应增高 B.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不变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向左移动,最大效应不变 47.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合用时,随着拮抗药浓度的增大,激动药的量效关系曲线( ) A.向右移动,最大效应增高 B.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不变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向左移动,最大效应不变 48.部分激动药与激动药合用时,可产生( ) A.兴奋作用 B.兴奋作用增强 C.阻断作用 D.阻断作用增强 E.作用无明显变 49.可使激动药的量-效关系曲线右移,并使最大效应降低的药物是( ) A.激动药 B.拮抗药 C.部分激动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非竞争性拮抗药 50.可使激动药的量-效关系曲线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的药物是( ) A. 拮抗药 B. 激动药 C.部分激动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非竞争性拮抗药 (二)名词解释 1.兴奋作用:凡使机体生理功能和(或)生化代谢增强的作用称兴奋作用。 2.抑制作用:凡使机体生理功能和(或)生化代谢减弱的作用称抑制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适当剂量的药物仅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其他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显作用的现象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称局部作用。 5.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 6.直接作用:药物与组织.器官直接接触后所产生的作用称直接作用。 7.间接作用:药物作用于某部位,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的调节引起其他部位产生作用,称间接作用。 8.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9.不符合用药目的,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作用称不良反应。 10.不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作用。 11.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用药时间过长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严重危害机体的作用称毒性反应。 12.后遗反应:当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称为后遗效应。 13.继发反应:由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称继发反应。 14.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机体的病理免疫反应称变态反应。 15.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者对某些药物特异的反应称特异质反应。 16.耐受性:连续使用后机体对某药的敏感性降低,药物作用减弱的现象称耐受性。 17.耐药性:连续使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某药的敏感性降低,药物作用减弱甚至失效的现象称耐药性。 18.药物依赖性:连续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特殊的精神或身体状态,主观上产生继续用药的欲望,这种现象称药物依赖性。 19.精神依赖性:连续使用精神药品后产生特殊的精神状态,促使用药者有周期性定期用药的强烈欲望,停止给药可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称为精神依赖性。 20.身体依赖性:反复使用麻醉药品后不仅产生精神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出现戒断症状,这种现象称身体依赖性。 21.极量:药典规定的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称极量,是安全用药的极限。 22.效能:即最大效应,增大剂量效应不能再提高称为效能。 23.效价强度:产生一定强度的效应时所需的药物剂量称效价强度。 24.量反应:药物效应能用数或量来表示的反应称量反应。 25.质反应:药物效应只能用阳性或阴性表示的反应称质反应。 26.半数有效量:引起半数实验动物出现效应时的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称半数致死量。 28.治疗指数:治疗指数是衡量用药安全性的指标,用LD50/ED50表示。治疗指数越大,表明用药越安全。 29.可靠安全系数:可靠安全系数是衡量用药安全性的指标,用LD1/ED99或用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表示,比治疗指数更可靠。 30.受体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称亲和力。 31.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诱发效应的能力称内在活性。 32.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称受体激动药。 33.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称部分激动药。 34.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活性的药物称受体拮抗药。 35.药源性疾病: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药源性疾病。 36.向上调节:当受体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后,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和效应力增强的现象称受体向上调节。 37.向下调节:当受体激动药浓度过高作用过强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及效应力减弱的现象称受体向下调节。 (三)填空题 1.根据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不同,药物作用可分为兴奋作用、抑制作用。 2.药物作用选择性的特点是 相对的 ;其主要意义有药物分类的基础、临床选药的依据。 3.根据用药目的不同,药物作用可分为 治疗作用 、 不良反应 。 4.与药物作用或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有 副作用 、 毒性反应 、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 致突变.致畸.致癌 等。 5.与机体反应性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 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6.药物依赖性可分为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等二种。 7.引起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有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过高 、注射速度过快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 等。 8.半数致死量是衡量 药物毒性大小 的指标。半数致死量越大,说明药物 药物毒性越小 。 9.治疗指数是衡量 用药安全性 的指标。治疗指数越大,说明 用药越安全 。 10.衡量用药安全性的指标有LD50/ED50 、 LD1/ED99 、 LD5与ED95的距离 。其中以 LD1/ED99 、LD5与ED95的距离来衡量用药安全性为更可靠。 11.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产生效应,必须具备 亲和力 、内在活性 条件。 12.部分激动药单独存在时可产生弱的激动作用;与激动药同时存在时可产生 拮抗 作用。 13.在受体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或 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 情况下受体可发生向上调节。受体向上调节要可表现为 受体数目增多 、 亲和力 或 内在活性 增强。 14.在 受体激动药浓度过高 或 长期使用受体激动药 情况下受体可发生向下调节。受体向下调节要可表现为 受体数目减少 、 亲和力 或 内在活性 减弱。 15.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合用时,随着竞争性拮抗药浓度增加,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 向右移动 、 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 16.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合用时,随着非竞争性拮抗药浓度增加,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 向右移动 、 最大效应降低 。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选择题 1.大多数脂溶性药物跨膜转运是通过( ) A.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 C.膜孔滤过 D.主动转运 E.胞饮 2.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 A.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B.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 C.需消耗能量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有饱和限速现象 3.下列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 B.需特异性载体 C.不消耗能量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有饱和限速现象 4.某弱酸药物的pka=3.4,在pH=7.4的血浆中其解离度为( ) A.90% B.99% C.99.9% D.99.99% E.10% 5.以下何种情况药物易通过简单扩散转运( ) A. 解离型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B. 解离型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C.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D.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E.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6.下列关于药物解离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小,易吸收 B.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小,易吸收 C.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D.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E.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7. 下列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B.需消耗能量 C.需特异性载体 D.有饱和限速现象 E.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8.下列给药途径中,没有吸收过程的是( )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给药 C.皮下注射给药 D.呼吸道吸入给药 E.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9.下列因素中与药物吸收多少无关的是( ) A.药物制型 B.给药途径 C.给药次数 D.药物剂量 E.局部组织血流量 10.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同服时( ) A.阿司匹林解离型增多,吸收增多 B.阿司匹林解离型增多,吸收减少 C.阿司匹林非解离型增多,吸收增多 D.阿司匹林非解离型增多,吸收减少 E.对阿司匹林吸收没有影响 11.首关消除常发生于( ) A.舌下含服给药 B.直肠给药 C.肌内注射给药 D.呼吸道吸入给药 E.口服给药 12.肌注给药吸收最快的是( ) A.水溶液 B.油溶液 C.混悬液 D.胶状液 E.乳浊液 1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 ) A.加快药物的转运 B.加快药物的代谢 C.加快药物的排泄 D.增强药物的作用 E.使药物活性暂时消失 14.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 A.起效慢,维持时间短 B.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C.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D.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E.起效快,对作用时间无影响 15.对药物分布过程没有影响的是( ) A.药物的脂溶性 B.药物分子大小 C.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 药物的剂量大小 E.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16.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必须具有( ) A.药物水溶性强 B.药物脂溶性强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药物分子大 E.药物极性大 17.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 ) A.肺 B.肝 C.肾 D.肠壁 E.骨骼肌 18.药物生物转化是指( ) A.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 C. 使有活性药物变成无活性的代谢物过程 D. 使无活性药物转变成有活性的代谢物过程 E. 药物的解毒过程 19.肝药酶的特点是( ) A.专一性高,变异性小,活性可变 B.专一性低,变异性大,活性不变 C.专一性低,变异性小,活性不变 D.专一性高,变异性大,活性可变 E.专一性低,变异性大,活性可变 20.下列药物中,具有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 A.保泰松 B.氯霉素 C.异烟肼 D.苯巴比妥 E.西咪替丁 21.关于药酶诱导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增强肝药酶活性作用 B.有促进肝药酶合成作用 C.可加快本身的代谢 D.可加快其他药物的代谢 E.可延长其他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22.苯妥英钠与氯霉素合用其血浓度较单独使用明显增高,其原因是氯霉素可( ) A.促进苯妥英钠吸收 B.减少苯妥英钠排泄 C.抑制肝药酶,减少苯妥英钠代谢 D.抑制苯妥英钠自血液向组织转移 E.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 23.机体排泄药物的主要途径是( ) A.呼吸道 B.肠道 C.胆道 D.肾脏 E.汗腺和唾液腺 24.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 A.脂溶性高,重吸收少,排泄快 B.脂溶性高,重吸收多,排泄慢 C.脂溶性低,重吸收少,排泄快 D.脂溶性低,重吸收多,排泄慢 E.脂溶性低,重吸收多,排泄快 25.尿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排泄的影响是( ) A.pH降低,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减少,排泄加速 B.pH增高,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pH增高,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减少,排泄加速 D.pH降低,解离度增大,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E.pH增高,解离度变小,重吸收减少,排泄加速 26.药物的肝肠循环主要影响( ) A.药物作用快慢 B.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C.药物作用强弱 D.药物吸收多少 E.药物分布快慢 27.青霉素与丙磺舒合用可增强青霉素抗菌作用,其原因是( ) A.丙磺舒与青霉素抗菌作用机理相似 B.丙磺舒可延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C.丙磺舒有促进青霉素的吸收作用 D.丙磺舒有竞争性抑制青霉素经肾上管分泌作用 E.丙磺舒有抑制肝药酶活性,减少青霉素的分解作用 28.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 A.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D.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E.以上均不是 29.一次给药后经几个血浆半衰期药物已基本消除?( ) A.1 B.2~3 C.4~5 D.6 E.7~8 30.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取决于( ) A. 药物消除速度 B. 药物剂量 C.药物吸收速度 D.给药途径 E.以上均不是 31.某催眠药t1/2为2小时,给予100mg药物后入睡,当病人体内剩下12.5mg时清醒过来,这位病人睡了多少时间?( )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E.10小时 32. (接上例)如给予200mg药物,则病人的睡眠可延长多少时间?( ) A.10小时 B.8小时 C.6小时 D.4小时 E.2小时 33.恒量、间隔一个半衰期给药,经过几个血浆半衰期体内药物达稳态浓度?( ) A.1 B.2 C.3 D.4~5 E.8 34.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 A.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 B.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C.药物从胃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的药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和速度 35.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 ) A.随血药浓度而变化 B.随药物剂量而变化 C.随给药途径而变化 D.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E.固定不变 36.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 ) A.随血药浓度而变化 B.随药物剂量而变化 C.随给药途径而变化 D.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E.固定不变 37.下列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定时定量给药必须经4~5个半衰期才可达到稳态浓度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C.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的量与消除的量相等 D.增加剂量可加快稳态血药浓度的到达 E.增加剂量可升高血药稳态浓度 38.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 A.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C.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的消除 D.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 E.药物在肝脏内生物转化过程 39.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 ) A、 血浆消除半衰期随血药浓度的高低而增减 B、 血浆消除半衰期随给药剂量大小而增减 C、 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数量是恒定的 D、 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比例是恒定的 E、 体内药物浓度过高时,以最大能力消除药物 40.剂量相等的两种药物,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 A.稳态血药浓度低 B.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C.生物利用度低 D.体内药物浓度高 E.达到稳态浓度所需药物剂量大 (二)名词解释 1. 药物从给药部位跨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吸收。 2. 药物随血液循环跨膜转运到各种组织体液中去的过程称药物的分布。 3. 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代谢。 4.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到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排泄。 5. 药物口服吸收后首先进入肝脏并在肝内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降低的现象称为首关消除。 6. 能增强药酶的活性或促进药酶合成,从而使本身或其他药物代谢加快疗效降低的药物称药酶诱导剂。 7. 能降低药酶的活性或抑制药酶合成,从而使其他药物代谢减慢疗效增强的药物称药酶抑制剂。 8. 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又被肠壁重吸收入体循环的过程称肝肠循环。 9. 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比例消除药物的方式称一级动力学消除。 10.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数量消除药物的方式称零级动力学消除。 11.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称血浆半衰期。 (三)填空题 1.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四个环节。 2.被动转运的方式有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大多数脂溶性药物经简单扩散 方式转运。 3.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影响口服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的崩解度和溶解度、胃肠液PH值、胃肠蠕动功能、胃肠内容物、首关消除等。 4.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的溶解度、局部血流量、药物的剂型等。 5.血浆中的药物往往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二种形式存在。 6.结合型药物具有药物活性暂时失去、分子增大可影响药物的分布、不能被代谢、不能被排泄等特点。 7.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组织器官血流量、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特殊屏障等。 8.药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因其存在有与药物代谢关系密切的肝微粒体酶。 9.药物代谢的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经代谢后,大多数药物的活性都降低或消失。 10.机体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其次是胆道、乳腺、汗腺、唾液腺等。 挥发性药物经呼吸道排泄。 11.肾脏以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二种方式排泄药物,但排泄到肾小管中的药物又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其重吸收多少与药物脂溶性、药物解离度、尿液PH值有关。 12.临床用药时,血药浓度应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MEC)与最小中毒浓度(MTC)之间。 13.生物利用度的临床意义有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药物吸收速度结药效的影响、评价各种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14. 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有可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根据血浆半衰期可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根据血浆半衰期可估计停药后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完了的时间。 15.连续恒速给药或间隔一个t1/2恒量给药,经4~5后可达到稳态浓度。稳态浓度的高低决定于每次剂量。达到稳态浓度时表明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 选择题 1.肌注后吸收最快的是( ) A.水溶液 B.油溶液 C.混悬液 D.胶状液 E.乳浊液 2.危重病人最好采用( ) A.直肠给药 B.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C.肌内注射给药 D.皮下注射给药 E.口服给药 3.剌激性强.渗透压高的药物通常采用( )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给药 C.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D.皮下注射给药 E.吸入给药 4.混悬液或油溶液禁止( )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给药 C.直肠给药 D.皮下注射给药 E.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5.对胃剌激性强的药物宜( ) A.临睡前服 B.饭前服 C.饭后服 D.随时服 E.空腹时服 6.挥发性药物常采用( )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给药 C.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D.吸入给药 E. 皮下注射给药 7.下列关于药物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缓释制剂按一级动力学释放药物,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B、 控释制剂按一级动力学释放药物,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C、 靶向制剂将药物浓集于作用部位,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D、 控释制剂可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E、 不同制型的药物含量相同,药物作用强度可不等 8.关于小儿用药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儿剂量常按体重计算 B.肝功能发育不全,代谢药物能力低 C.肾功能发育不全,排泄药物能力差 D.血脑屏障发育不全,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E.小儿体液含量比例大,对影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性低 9.对同一药物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不同个体剂量相同,但作用强度可不同 C.小儿体重越重,剂量越大 D.成年人年龄越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药理学 试题 答案 教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