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doc
《幼儿园--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案例分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案例1:怎样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幼儿园没有期末考试之类的升学压力,每逢期末,老师们会稍 稍放松。然而,听过不少家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与孩子打趣:“忙了一学期,也不知你忙了个啥。”回味这句话,再对照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虽说一直以家园联系栏中“一周活动安排”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展示日常的教育活动,但是家长更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的情况。 家长其实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理解幼儿的学习。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但怎样能使幼儿的学习过程、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学习成果都变得清晰可见?怎样做,才能让家长觉得孩子不是在“玩”,在“瞎忙”,能“看得见”孩子的学习呢? 1参考答案 : 一、 创新家园沟通方式,多途径沟通,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情况。 1、 个别记录递纸条; 2、 代表座谈求宣传; 3、 助教充当主人公; 二、 改良沟通模式,立体化沟通,让家长及时跟进幼儿的学习进程。 1、 承上启下; 2、 直观性呈现; 3、 多角度选择; 三、 打磨沟通策略,畅通信息衔接,以最佳的方式给家长最想要的信息。 1、 一定要给家长说话的机会; 2、 注意家园沟通语言的具体化、描述性,通过先后对比进行强调; 3、 让孩子担当家园沟通的重要桥梁。 案例二:熟识的孩子要不要分开? 小班三十多个孩子中,入园前就彼此熟识的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所谓熟识的孩子,就是两三个孩子相互认识,有的是亲戚关系,有的从小一起玩大,还有的居住在一个院里。新生报名时,家长总要托关系把孩子分在同一个班。家长们想为孩子在陌生环境里找到一个伴,相互有个照应,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两三个人结成的小团体常常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活动中,小团体成员一定要挨着自己的伙伴,经常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游戏时,他们会同时攻击身旁的小朋友。我试图引导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他们却很排斥其他的同伴,总和自己熟识的伙伴黏在一起。 到底要不要分开熟识孩子结成的团体? 2参考答案: 陌生的环境中有熟悉的同伴,的确可以缓解孩子初次入园的焦虑情绪。入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如果为了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强行拆散这些自发结成的小团体,显然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在组织活动时,将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并重,给小团体自由交流的机会,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集体活动时,与其把熟识的孩子分开,以“堵上”孩子的嘴,不如留一段小组分享交流的时间。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小团体成员攻击他人的真实原因,引导小团体发展成大团体,成功迈出社会性交往的第一步。在小班幼儿心目中,这个由熟悉伙伴组建的团体相当于心的“家”,这个“家”可以抚平离开妈妈的伤痛,带来一些安全感。这样,幼儿自然不会任由外人介入这个“家”,当“家庭成员”可能面临或正受到外来侵犯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性行为,以确保“家”的利益不受损害。这时,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幼儿结交新朋友,“你跟谁是好朋友”、“你喜欢新朋友的什么地方”。老师的正面强化会使幼儿不忘旧朋友又结识新友。长此以往,这些小团体便会发展成大团体,到最后整个班级便会成为一个整体,幼儿也成功地迈出了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 案例三:高举的小手 这次镇上的教研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猴子学样》一课。课堂上,按我的设计,课进行得很顺利,当我提问“猴子把老汉的草帽拿走了,你有什么办法帮老汉要回帽子呢”,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甚至平时不爱发言的刘亮也把小手举得很高。我高兴极了,叫他起来回答。可他看着我笑了笑,用小手挠挠头,什么也不说。我表扬他勇敢举手了,只是还没想好,请他坐下再想想。可当我问下一个问题时,他又高举自己的小手,我让他回答,他还是刚才的反应。我鼓励他继续努力,下次想好了再举手。过了一会儿,我给了刘亮第三次机会,他的反应依然没变。接下来的活动中,刘亮还是高举自己的小手,可是我没敢再让他站起来,因为我怕他还是什么都不说。 虽然这节课很成功,也受到了好评,但我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刘亮今天怎么回事?孩子的自尊心要用心呵护,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批评他,同时还鼓励、表扬了他,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反应,我的引导怎么就不见成效呢?以后遇到高举的小手,我应该怎么办呢? 3参考答案: 我们最容易从3种常见的角度来寻找原因和支持策略。 原因1:心里想说但不会说 从案例来看,平时的刘亮“不爱发言”,自然得到锻炼和引导的机会偏少,可能影响了他的表达交流的能力、水平和态度。教师可以变简单的表扬为具体的引导:“刘亮举手了,老师可高兴了,小朋友们都会觉得你很能干!你可能想说……对吗?”肯定的同时,表达对幼儿“什么也不说”的理解,并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语言,助其“开口”。教师还可以请刘亮来到教师身边,对着老师的耳朵悄悄说,再经老师提炼后,鼓励他和老师一起大声说。 原因2:自信不足而不敢说 刘亮第一次高举小手,宋老师虽然表扬了他,但接着说:“还没想好,坐下再想想”,在刘亮第二次、第三次站起来时,宋老师的鼓励是:“继续努力,下次想好了再举手呦”;最后,刘亮还是一再举手,只是宋老师没敢让他再站起来。我们需要充分鼓励幼儿,并借助眼神、语气、甚至走到幼儿身边、蹲下来等,用更有安慰性、期待感、信任感的体态举止,给幼儿以认同感,让幼儿有勇气、有信心。同时,给予幼儿不同的表达机会,例如对好朋友说、在小组说,先简单复述、再有创意表达等等。 原因3: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幼儿行为的改变,内因是关键,外因是动力。诚然,鼓励是幼儿进步的催化剂,但其个体间的年龄、生理、心理差异,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并尊重。我们要分析,刘亮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阶梯”水平,再分析该如何支持和引导他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分析的前提就是观察。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 “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但对幼儿教师来说,看到个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不难,难就难在从整体上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在教师专业品质上不断自我提升,我们才不会错过教育现场中任何一只“高举的小手”。 案例四:如何让家园联系栏得到有效利用? 平时,我总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家园联系栏中的每个小栏目,尽量考虑家长的需求,挑选合适的内容,打印相关的材料,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中的相关内容,力求将科学育儿的信息传递到每个家庭,满足家长的需要。比如,小班入园之初,我们从“如何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的角度来选择内容。比如,冬季,我们会针对幼儿经常出现的咳嗽、感冒等症状给家长们下载一些饮食调理的办法。但我逐渐发现,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很紧张,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关注这些内容,有些接送孩子的老人由于视力原因或自身文化水平有限,阅读这些书面文字内容很困难;还有些家长没有关注的意识,很少主动浏览相关知识。 我担心家园联系栏成为“摆设”,又开设了班级QQ群,为家长上传“每日所学”、“育儿知识”以及相关活动的照片等,方便家园沟通,效果似乎比家园联系栏要好些。但是,看到 “形同虚设”的家园联系栏,我还是很困惑,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家长能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家教类信息,家园联系栏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做出新意和特色,使其价值最大化呢? 4参考答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长参与家园联系。 一、 体现家园互助 以往,家园联系栏的内容全部由教师“唱独角戏”,家长参与的较少。因此,我们首先应向家长预告本学期家园联系的具体内容,并向大家长约稿。其次,我们除了粘贴育儿经验和教育教学内容以外,还增设了“值得一看”“值得一玩”“值得一吃”等有趣栏目,请家长推荐、搜集并整理适合亲子游玩的地方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些短小精悍的内容使家园窗散发出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吸引了更多家长参与互动。 二、 推动亲自激励 适当的奖励策略能推动家园和谐,同步跟进。为此,我们尝试将家长的留言与幼儿的评比挂钩。另外,我们开设了“家园天使来信啦”的互动栏目,以书信的方式及时表扬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的家长。 三、保证阅读时间 每天离园时,幼儿园打开大门后,家长们蜂拥而入。但我们并不马上打开教室门迎接家长,而是继续组织孩子进行有序的游戏,并选派一名热心家长担任“窗长”,负责提醒门外等待的家长先去了解家园窗的内容,特别是了解临时增加的各类通知或活动安排。5分钟的集体阅读时间也保证了家长能充分阅读。 案例五:谎,是圆还是拆? 在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时,我让小朋友调查家中成员的职业情况,并填好调查表。第二天,孩子们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晨间活动时,很多孩子三五一群地拿着调查表,在相互介绍。有的孩子说:“我妈是医生,治病救人,她要用听诊器。”有的孩子说:“我爸是厨师,能做出可口的饭菜。”还有的孩子说:“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离不开书和粉笔。”……孩子们情绪高涨,语言丰富。这时,洋洋小朋友站起来说:“我爷爷是警察,专门抓坏人。”突然有几个孩子指着他说:“你撒谎,你爷爷不是警察。”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他爷爷根本就不是警察”,“他爷爷是搬运工人”。洋洋脸涨得通红,低着头,慢慢坐回椅子上。洋洋父母离异,被判给了爸爸,但爸爸常年不在家,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爷爷确实是个搬运工人。此时,我该怎么帮助洋洋呢? 5参考答案 我们要用爱来化解“谎言”。作为教师,我会有如下做法。 第一,当务之急是平息同伴对洋洋的职责,保护洋洋的自尊,化解洋洋的窘迫和恐慌。我会问全体孩子:“你们喜欢警察吗?为什么?”“你们愿意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吗?”然后说:“其实,洋洋和你们一样,非常希望爷爷是一名警察。对吗?” 第二,不要纠缠洋洋说谎的情况,将幼儿的兴趣点引向对职业的认识,把洋洋的错定位在表达方式,而不是道德品质,应该能够稍稍缓解洋洋的窘迫。之后,可组织谈话、参观、体验等活动介绍各种各样的职业,着重引导孩子们了解警察和搬运工人同样辛苦付出,搬运工人和警察同样有巨大贡献,使孩子们初步认识到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 第三,遵循“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细心观察洋洋的行为表现,给予理解,采取宽容的态度,逐步化解孩子的消极情感。面对全体幼儿,教师要一视同仁,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感染他们,为孩子创设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良好、关爱的集体氛围更能抚慰洋洋的心灵。 第四,加强家园协作,共同为洋洋创设一个关爱的环境。家庭离异导致家园沟通和合作更加复杂,需要教师讲究沟通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洋洋来说,要加强与其爷爷奶奶的沟通,并通过家庭成员的联系要求洋洋爸爸定期给洋洋打电话,通过电话了解洋洋的近况,并使洋洋感受到爸爸的爱,尽可能的使家庭成员多陪伴洋洋一起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幸福,把离异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鼓励孩子扩大交往范围,学会爱护保护自己,提高与伙伴的合作 ,保证单亲家庭孩子情感、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案例六:怎样给孩子分组? 班上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做什么都很利落;而有的孩子正好相反,做什么都拖到最后;有的孩子总爱指挥其他小朋友干什么,而有的孩子总是跟着别人活动。为了发挥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作用,我在活动时常常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弱地孩子分在一个组里。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突出的孩子更突出,拖拉、被动的孩子也没有很大的改善。其他老师提出这样的孩子应该通过个别关注、个别帮助提高,但我认为分组是好办法,关键是怎么分法。对此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吗? 6参考答案 分组是形式,关键是指导。 我的观点是:分组确实是好办法,但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关键要看如何在分组活动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首先,活动前,教师要针对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帮助能力稍弱的孩子,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则应该鼓励他们向能力强的孩子学习。 其次,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并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对小组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幼儿之间出现“主从”关系时,更要加以指导。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能力强幼儿的帮助,都不应该包办代替。 第三,活动后,除了要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表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幼儿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如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后能体验到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理解、欣赏他人;能力弱地幼儿能够说一说自己从同伴那里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等。 案例七: 某幼儿园为了保证《指南》的实施效果,决定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做法,每四个星期重点实施一个领域。于是,他们决定每个月针对一个领域订出“健康月”、“语言月”、“社会月”、“科学月”、“艺术月”的教学计划。 7参考答案 第一,这种做法违背了《指南》的整体性原则。教师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第二,这种做法违反了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各项领域之间是连续的、相互渗透的,不应割裂开来。 第三,《指南》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是指导性的,而不是幼儿发展的标准。 案例8、谁帮我扔香蕉皮? 午饭后,大班小朋友们都在门口晒太阳。浩浩手里拿着一个香蕉皮走了过来,站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声叫:“谁帮我扔香蕉皮,我过生日时,就让他和我一起吹蜡烛。”听到他的喊声,许多小朋友举起了手,并且嘴里叫着:“我,我……”浩浩顿了顿说:“嗯,可可去仍吧!”可可开心地接过香蕉皮,飞快的跑向垃圾桶,脸上还透着激动,好像他马上就能和浩浩一起吹蜡烛了。没一会儿,浩浩拿着一团纸又在大声叫:“谁帮我把这个扔掉,我也请他一起吹蜡烛!”“我,我……”浩浩指着小旭说:“你来扔。”小旭小心翼翼地接过浩浩手里的垃圾,跑向垃圾桶。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很震惊。面对浩浩的行为,我怎样做才是适宜的呢? 案例8参考答案:以身作则 及时疏导 5-6岁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可塑性强,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谁帮我扔香蕉皮”这一事件如果不能及时引导,会使幼儿形成利己行为意识,同时也会强化幼儿自我中心思维,这对培养其健全人格很不利。因此,遇到此类突发情况,教师还是应该及早施教,特别是在与道德品质培养有关的方面。 案例中,教师已经看出了问题的严重,只是一时无错。其实,及时而有效的正面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浩浩的不当行为,教师可以马上干预,直接对他说:“浩浩,你有困难吗?那我可以帮你去扔,不需要任何条件。”或者半开玩笑地说:“浩浩,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班的垃圾桶放在哪里啦?没关系,我愿意陪你去扔,不需要任何条件。”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相信浩浩在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信息的反馈时,会意识到自己行为及言语的不当。而教师的以身作则,特别是对“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强调,也给了其他孩子一个最正确的示范,使他们能正确地去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知道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时,应该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受任何利益的驱使。 案例9、妞妞的困惑 在大班区域活动中,10名幼儿选择了“社区医院”的医生,但“医院”里只有供两名幼儿肖医生的道具。教师组织幼儿商量怎么解决,有的幼儿说:“大家轮流进去。”有的幼儿立即反对,“这样不好,每个人玩的时间太少。”于是,有幼儿提议:“昨天进去过的人今天不要进去了。 ”这时,许多幼儿表示昨天没进去过。过了一会,一个幼儿提议:“我们举手投票,谁得的票多,谁就进去玩。”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赞同,最后教师通过统计让得票高的两位幼儿进了“医院”。至此,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是只有妮妮不肯离开,她哭着问王老师:“我一次都没有玩过,为什么不是的票少的进去。” 如果您是王老师,您会怎么处理? 9参考答案: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首先,教师应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这不仅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相信幼儿的表现,也是培养幼儿承担责任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会关注别的小朋友的意见,进而生发出一些新的意见。在这样不断磨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了解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和别人和谐相处。 当妞妞提出“我一次都没有玩过,为什么不是得票少的进去”这一问题时,我会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幼儿:“如果你是妞妞,会很饬心吧,可是,该怎么办呢?你们一定有很好的办法,是吗?”最后,即使妞妞仍然无法扮演“医生”的角色,相信她会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关爱,同时,幼儿可以体会、理解对方的感受,这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无疑也是有意义的。 其次,教师应该适时参与,给予引导。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教师应当扮演积极的旁观者的角色,一方面冷静地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进展,当需要介入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引起幼儿的注意,促进问题的解决。 案例10、工作室里困惑 某幼儿园大班开展“汽车工作室”的活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了各种汽车,并且在带班教师的建议下,孩子们为汽车设计安装了车牌。活动结束后,有的教师提出,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因为实际生活中车子必须到“车管所”给汽车挂牌,活动中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让孩子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会误导孩子,教师可以增加“车管所”的游戏。有的教师则认为,带班教师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而且激发了孩子游戏的兴趣,只要孩子有兴趣,不偏离游戏主题,就应该允许。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争论的呢? 案例10 参考答案:关注幼儿游戏的投入态度和游戏情感 案例中,教师的困惑反映出了不同的游戏观,重游戏体验还是重游戏的教育价值呢?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人,我们应该给幼儿自主游戏的机会。幼儿比较喜欢各式各样的车,对车的认识程度可能超乎成人的想象。但车辆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挂牌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利用家长资源和现代网络资源,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调查、观察,了解车辆从生产到挂牌的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有了亲身参与和真实经验的幼儿在游戏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才能成为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再现和升化。 幼儿的游戏也许并不能和现实完全一致,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他们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所决定的。我们应该给幼儿情感鼓励、智力支持、游戏机会。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不要把游戏的结果、幼儿模仿的逼真与否作为评价的标准,更应关注幼儿游戏的投入态度和游戏情感。 案例 11: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新学期即将来临,园领导要求老师在暑假中对新生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熟悉并亲近幼儿。我电话通知家长时,有家长表示不理解,认为幼儿园不必要这么正规,甚至接到电话就直接说“没空”、“不用来”或“没啥事,没的说”等,身为教师的我很尴尬。同事也反映,有时候家访反而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家长要忙着招待老师,打扫家庭卫生;家访时,有的家长就讲讲客套话,有的家长根本不欢迎老师去,敷衍了事,等等。 如今,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家园联系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口头联络可以通过打电话、早晚接送幼儿时的面谈等,书面联系除了传统的便条,还有短信、网络等多种便捷方式。 “家访”还有必要吗?新时期的家访应该如何进行呢? 案例 11参考答案: 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一、家访要适时。 二、家访要适事。一是幼儿在园受伤时,教师要及时家访。二是幼儿生病时,教师要及时家访。 三、是幼儿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时,教师要及时家访。 案例 12 要不要变小兔 大班活动“线条变变变”中,王老师高举一根近两尺长的塑料棒,不断变换花样,模拟出波浪线、弧线、锯齿线、螺旋形等。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惊叫。一个小男孩忽然高声喊道:“我要变个‘小兔’!”王老师朝他看了一下,说:“我今天要变的都是线条,不是动物,你说一种线条,我变给你看。”此时,小男孩脸上的快乐淡了下来,活动室先前的自由自在的欢乐氛围也不存在了。幼儿都开始变得谨慎而严肃。王老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什么,随后进入利用线条开展想象、创编故事的环节。王老师将幼儿提出的变“小兔”当成了干扰,是不是错失了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呢?面对小男孩的提问,王老师当时要不要变个“小兔”呢? 案例12 参考答案 因势利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当幼儿的思路偏离教师预设的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对幼儿否定或拒绝,而是应该试着该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 案例13 我不愿意当组长 大班下学期的一天早晨,盈盈妈妈递给我一封信。信里提到,盈盈不愿意再当小组长。看找盈盈聊:“盈盈,你最喜欢在班里做什么?你喜欢当小组长吗?”盈盈想了想说:“老师,以前我想当小组长,因为老师表扬我,所以小朋友也喜欢我,现在我不想当,因为现在小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说老师表扬我。”我又继续问:“要是小朋友选你呢?”盈盈说:“我可以让给其他小朋友。” 盈盈平时很乖,能力很强,在幼儿园一直表现非常好。可能力强、表现好的孩子却面临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作为老师,我要不要让盈盈继续当小组长呢?对于盈盈和班长的其他幼儿,我该如何引导?我怎么帮助盈盈走出心理困境呢? 案例 13 我不愿意当组长 答案 1、先尊重 后调整。 2、应对妒忌 维系友谊。 3、做受欢迎的人。 案例14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区 中三班的老师们经过多次讨论,精心选择、制作的好几种材料投放到“数学区”,希望孩子们通过操作这些材料,实现“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的月目标。然而,很多孩子们对供他们点数用的小熊玩具以及可以在面板小孔中插上拔下的小花棒更感兴趣,而对“手口一致点数”的玩法“置若罔闻”。老师巡视到这组时,,孩子们就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玩,老师一走,孩子们要么各拿一个小熊互相说笑,要么随意摆弄材料,或者干脆玩一会就走掉。一周后,到数学区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少,别的组都满了,迫不得已才来数学区的孩子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眼睛不时地飘向其他组。 为什么孩子们对老师按目标精心制作的材料不感兴趣?数学区设置什么内容才能吸引幼儿并实现一定的目标呢? 案例 14 参考答案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区 一、对数学区活动目标和任务的反思。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创设数学区的定位是什么。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过程。这是一种主动的、个别化的学习活动,符合幼儿需求,也受到幼儿的极大欢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刚要》)明确指出: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而,数学区的活动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幼儿喜欢数学的情感、态度,以及提升幼儿的学习方法、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上,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单纯静态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这是我们都应该注意的。 二、对数学区材料投放的反思。数学区域本质上是探索区,是对数、量、形、时、空等各方面关系的探索,更适宜让幼儿进行开放式的探究型操作,而不是封闭式的验证性操作。现实中,很多教师注意到了材料的操作性,在活动设计上也注意让幼儿进行反复操作验证,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却忽视了材料的“探究性”。话题中,“很多孩子对供他们点数用的小熊玩具以及可以在面板小孔中插上拔下的小花棒更感兴趣”,而对“手口一致点数”的玩法“置若罔闻”,这是因为教师提供的练习点数的材料有新颖、富有童趣、便于摆弄的特点,对幼儿构成了一定的吸引力,能吸引幼儿最初的活动兴趣,但是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的练习过程,活动设计本身的指向性是确定的,活动方式、锻炼的技能和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结果的预见性很强。完全不符合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也不是我们设计此活动的初衷。在这样的区域活动中,幼儿虽然也在操作,但这种操作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如果没有游戏规则的支撑、没有问题情境的营造、 没有一定的游戏情节,他们的活动兴趣就无法保持。 三、对数学区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反思。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第一,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带给幼儿新经验;第二,因为教师在过程中的参与和关注,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时对这个区域活动会相对倾向、鼓励、肯定会格外明显。这都说明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幼儿园,区域评价活动必不可少。数学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观察到的幼儿活动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比如从操作结果的知识性评价、对创造性探究方法与过程的肯定、对学习中合作与坚持等品质的肯定等,这对幼儿的是很重要的。综上分析,要解决话题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我们需要在区域活动的目标、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学习,提高认识,改革教育过程,让幼儿真正喜欢上数学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案例 分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