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pdf
《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pdf(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78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总第 137 期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李 程 吴卓然1摘要: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指标,选取 20112021 年我国39 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借助随机前沿效率估计模型构建了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标,并据此考察了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对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运用可以缓解银行间竞争,提高银行表外业务水平,从而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脆弱性,但此效用对中小银行影响较弱。本文进一步构建银行利差与监管套利水平的面板门限模型后发现,当银行利差水平高于门限值或监管套利水平低于门限值时,金融科技对银行脆弱性才具有
2、缓解作用。政策上应注意金融科技的适用性,控制银行监管套利。关键词:金融科技;银行脆弱性;文本挖掘;随机前沿模型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汇。随着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逐渐为公众所熟知与认可。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强化金融监管,持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推动我国金融业取得长足稳定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
3、济。2021年12月1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提高金融数字化水平,通过“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微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升级。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要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不断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1 李程,博士,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联系方式:;吴卓然,硕士,淄博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本文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资产负债表关联与风险溢出双
4、重视角下的政府杠杆率结构性优化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 21JHQ068。DOI:10.13490/ki.frr.2023.05.004792023 年第 5 期随着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科技与金融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的金融功能将逐渐被削弱(汪可,2018)。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决定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金融中介理论,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为流动性转换,也就是常说的“借短贷长”。银行为存款人提供流动性较强的活期存款等金融产品,而为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则回收期较长、流动性较弱。因此,银行等金融中介在期限转换中为存款人提供了流动性保险(Diamond&
5、Dybvig,1983)。但这种借贷之间的期限不匹配和风险不对称也是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根源。与金融风险不同,金融脆弱性强调风险内生性,是金融部门与生俱来的特性,来自于信贷资金使用与偿还在时间上的分离,或者说来自于银行高杠杆的特征。李赟(2020)在研究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形成机制,并通过政策模拟得出了商业银行的总体脆弱性与杠杆率变动情况基本同步,但其脆弱性变动幅度更大的结论。银行脆弱性是指银行高负债经营引起风险积聚的状态,不仅包含个体银行的风险特征,还包含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银行风险和脆弱性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而脆弱性还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效率和偿付能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6、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金融体系的动荡甚至崩溃,往往始于商业银行的脆弱性。例如,企业过度负债一旦超过银行债务清偿能力,便会加剧银行脆弱性,并最终传导至社会经济(Fisher,1933)。此外,在经济运行中,投资者和借款人并非完全理性人,更易于从自身经验出发,把短期繁荣视为常态并追加投融资,从而催生金融泡沫。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越来越膨胀的金融泡沫会加剧银行脆弱性,导致违约发生,甚至是金融崩溃(Minsky,1982)。银行脆弱性的治理不同于金融风险,不能依靠有效监管来完成,而要靠银行自身的不断创新和自我约束。此时金融科技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金融服务业的技术革新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开始
7、了,但直到最近几十年,金融科技才逐步成为专业术语。金融科技在改变金融服务提供方式的同时,还推动了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的提高(Victor Murinde等,2022)。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出新业态(如区块链、大数据等),为全球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目前金融科技业态主要分为两种服务模式:一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主要面向大众的“Tech+Fin”金融中介模式。二是通过技术赋能、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的“Fin+Tech”企业服务模式(龚晓叶和李颖,2020)。现有文献较全面地研究了金融科技对银行效率、银行竞争,以及对实体企业融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各方面的影响,但很少涉及对银行脆弱
8、程度的具体影响。金融科技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存在潜在风险和监管挑战,其本身具备风险属性(黄锐等,2020),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金融科技与银行脆弱性的关系。在促进金融业平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应着眼于提高银行内部抗风险能力,主要解决银行内在脆弱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将银行脆弱性从银行风险中剥离出来单独讨论。特别是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能否借助金融科技创新驱动推进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进而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80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总第 137 期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第一,没有采用学术界常规选择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金融科
9、技指标,而是通过“文本挖掘法”,从银行个体入手构建各银行金融科技指标,并以之为切入点研究其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从而为金融科技是否有助于降低银行脆弱性提供有力证据。第二,侧重从商业银行竞争与表外业务两个角度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脆弱性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揭示了金融科技对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有效性。第三,以利差和监管套利为门限,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脆弱性的异质性影响,全面地评判了金融科技的作用效果,为金融科技的正确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了决策参考。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一)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商业银行的风险与脆弱性高度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前者是银行在经营中出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其中非系统
10、性风险可以通过降低杠杆水平、对冲宏观经济冲击等方式来缓解和规避(郭晔等,2022);而后者主要源于银行自身因经营杠杆较高、期限错配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风险积累。换言之,商业银行脆弱性是风险的“隐性”,而危机则是风险“凸显”的状态(章容洲和李程,2021)。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看,虽然后者主要体现在高杠杆特征和资产负债不对称,但金融科技一般不直接作用于杠杆,而是影响银行的经营绩效和风险。现有研究对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经营绩效基本达成共识,但金融科技对风险的影响则存在不同观点。从影响银行效率的角度看,金融科技的去中心化和多样化特性,可提高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金融服务的获取渠道和
11、便利性(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科技课题工作组,2017)。在金融业务中更广泛和深入地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于加强金融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李文红和蒋则沈,2017)。而在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中,虽然盈利效率水平在初期会因金融科技的冲击而降低,但后期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会逐步提升(王均山,2020)。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金融科技技术,商业银行可实现数据分类和资源分配的实时化、系统化管理,并通过技术溢出效应(Blalock and Gertler,2008),改善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优化商业模式,推动银行多元化发展(Demirg-Kunt&Huizin
12、ga,2010)。杨望等(2020)借助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发现,金融科技推动了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显著提升了商业银行效率。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帮助其更好地定位新利润增长点,提高利润等各方面效率,减少潜在损失,进而缓解其脆弱性。谢绚丽和王诗卉(2022)通过构建战略、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的数字化指标,从数字化角度考察了银行战略、金融服务和治理结构、组织管理的金融科技应用。其研究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银行存贷款业务盈利能力,说明数字化对银行经营绩效有一定提升作用,进而可缓解银行脆弱性。从影响银行风险的角度看,则存在正反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
13、812023 年第 5 期术等,既有助于缓解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贷决策能力,改善资金配置效率,也有助于改进风险定价技术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朱太辉和陈璐,2016)。金洪飞等(2020)运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了银行个体的金融科技运用程度指标,认为金融科技可帮助银行降低风险承担水平,且对大型银行更为显著。Maoyong Cheng&Yang Qu(2020)运用改进的DLM模型研究发现,银行信贷风险主要受三方面影响:金融科技对利差的影响,金融科技对成本的影响,以及监管措施对成本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不同情况下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
14、技能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风险属性,且潜在信息科技风险和操作风险更加突出;同时,金融科技的“网络效应”“尾部效应”有可能放大风险的传染性和影响,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朱太辉和陈璐,2016)。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科技课题工作组(2017)认为,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金融科技创新会对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影响,但可能会出现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高杠杆等微观风险,也可能存在顺周期、过度波动的宏观风险。李文红和蒋则沈(2017)认为,金融科技在机构层面会提高整体风险,在系统层面会增加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
15、性,进而可能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汪可和吴青,2018)。基于上述分析,金融科技可能有助于提升经营绩效,降低银行风险,从而有利于缓解银行脆弱性;但也可能增加潜在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脆弱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竞争性研究假说:假说1a: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脆弱性。假说1b: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可能提高商业银行脆弱性。(二)金融科技、银行竞争与商业银行脆弱性Stiglitz 和 Weiss(1981)认为,银行业竞争加剧能够促进贷款利率降低,减少借款者道德风险事件的发生,
16、进而降低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Matsuoka(2013)认为,在完全竞争环境中存在银行挤兑的情况;而在垄断银行经济体系中,即使银行具备垄断地位,也倾向于提供更高存款回报,银行挤兑不复存在。就我国而言,商业银行竞争不断呈现新格局,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的不断发展壮大,银行竞争日益加剧。这使得银行利润空间被压缩,促使银行为弥补收益而承接高风险项目,导致其抵抗不利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弱。具体而言,在市场不健全,且存在风险转移、信息不对称以及外部性等问题的环境下,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更易破产,并最终表现为银行脆弱性。由于数量少且规模大的银行所构成的银行体系更趋多元化,监管成本更低,恶性竞争
17、较少,稳定性强于由数量多且规模小的银行构成的银行体系。因此,本文认为竞争可能加剧银行脆弱性。金融科技可能会降低银行竞争程度,进而缓解银行脆弱性。金融科技的核心是利用现代科技对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简化供需双方交易过程,帮助银行更82金融科技能缓解银行脆弱性吗总第 137 期好识别客户质量,降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吴桐桐和王仁曾,2021),但金融科技也会对现有银行市场格局产生冲击。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对市场竞争具有创造性破坏,可重塑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突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优胜劣汰并减少原有低水平
18、竞争。金融科技可能分流部分银行业务,对现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形成挑战,增加银行潜在风险(李文红和蒋则沈,2017)。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其资金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有能力加强金融科技投入,便于掌握更多的大中小企业借贷信息以及个人储户资金余额等信息,因而在金融科技产生技术性革新、出现新业态时,更容易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大中小企业和个人储户的借贷需求,有效接收和转化金融科技成果,强化在银行竞争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其中,银行技术进步可能是关键中介机制(李俊青等,2022)。由于金融科技是把双刃剑,大型银行使用金融科技后,遇到风险冲击时,对风险的规避、转移、缓释和承受能力强于中小银行,能充分发挥
19、金融科技有利的一面。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力,提升现有银行体系集中度。综上所述,大型银行有资金实力投资于金融科技,使其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同时金融科技作为竞争门槛,会阻碍依托传统技术的中小银行进入,推动具有高科技的银行进入,从而减少过度竞争,有利于银行间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因此,竞争虽然存在但其加剧趋势被适度缓解。这个过程中,创新会降低银行脆弱性,增强系统稳定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假说2: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缓解了银行竞争,进而降低了银行脆弱性。(三)金融科技、表外业务与商业银行脆弱性根据马科维兹均值方差模型可知,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可以通过不同的资产组合来影响银行风险:如果银行表外
20、业务创新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则在资产组合中有助于缓解银行风险。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收益率为资产池收益率与资本池收益率的差值(Su,2014)。Qingjun Zhang等(2020)根据资本池-资产池模型(Capital PoolAsset Pool Model)分析认为,在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格局中,表外业务创新可以缓解刚性兑付带给商业银行的压力,进而减弱银行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动机,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章容洲和李程(2021)认为,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双重作用。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组成部分(于震,2021),银行表外业务与影子银行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提供更优质服务、提高营业收入,影
21、响了银行收益与风险,而该影响在国有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间存在明显异质性(曾雪云等,2020)。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对监管当局提出了更高要求。鉴此,本文认为表外业务可能有助于降低银行脆弱性。金融科技对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科技通过采用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融合,发展新型金融服务。银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基于负债端吸收存款和资产端增加盈利的需要,推动其发展表外业务,同时强化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打造区块链平台,金融科技缓解了表外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甄别表外业务客户身份信息提供了更精准832023 年第 5 期的判别依据。此外,不同表外业务的风险不同。其中,
22、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对降低银行风险有积极作用,而担保承诺类和代理投融资类表外业务则影响相反(王晓芳和权飞过,2019)。这是因为,在中介服务类业务中,银行只需起到“桥梁”作用,并不需要直接参与交易,需要承担的显性风险较低;而另外两类表外业务,则需要银行直接参与交易过程,需承担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等。如委托贷款和非保本理财业务,由于存在“抽屉协议”或“刚性兑付”情况,因此银行需承担部分信用风险(赵胜民和屠堃泰,2022)。金融科技的应用,增强了银行对软信息的收集能力,减少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Granja等,2020);而且还有助于为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精准画像,洞察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通过量化
23、投资手段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和智能化配置资产。这有利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增加银行盈利渠道,进而降低此类表外业务风险。总之,金融科技既升级了传统业务也有利新表外业务的发展,拓宽了银行业务范围。此外,金融科技通过精准识别技术减少了表外业务风险,有利于银行更好评估客户质量,降低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筛选出优质客户。这有效降低了因客户违约等造成损失的“显性”风险,进而降低了“隐性”脆弱。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说:假说3: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进而降低银行脆弱性。(四)银行利差与监管套利在金融科技对脆弱性影响中的门槛作
24、用金融科技本身是把双刃剑,当银行某些指标发生变化时,对脆弱性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存在门槛效应。下文将围绕银行利差和监管套利两个核心指标来分析此问题。1.利差方面关于银行利差的研究,早期可追溯到Ho和Saunders(1981)的做市商模型,他们认为银行利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场结构、风险偏好、利率水平、交易规模。部分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张德亮和李巍,2020)、利率市场化(程孝强等,2021)、贷款竞争(顾海峰和张晶,2022)等对银行存贷利差影响较为显著。在金融科技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过程中,利差变化具有门槛效应。原因在于,银行存贷利差的变动会影响企业贷款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银行风险
25、承担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贷款违约行为。银行利差是银行间激烈竞争的结果,如银行贷款竞争可降低存贷利差,因而利差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间的竞争程度。下文将基于前文假说2,进一步从利差角度入手,分析在不同利差区间金融科技和银行脆弱性的关系,即不同竞争水平下的二者关系。当利差较小时,银行盈利收窄,银行脆弱性表现为盈利降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此时,银行会通过金融创新和降低信用约束条件来获得盈利,虽然能创造盈利点,但也提高了风险资产的配置,因此对银行脆弱性的缓解作用不大。而当利差较大时,银行盈利性较好,加剧了利润的争夺。此时,银行为了维持盈利,降低风险,更倾向于发展金融科技,以实现在维持盈利水84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科技 缓解 银行 脆弱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