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教案.doc
《环境保护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l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l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l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l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l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l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l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l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l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l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l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l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l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l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l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l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l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l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本讲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讲难点: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 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 (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基本观点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后果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⑴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⑵内涵 ①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 ⑶基本思想 ①鼓励经济增长; 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四、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 1.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作用: 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是并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危害。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5.自净作用的意义: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指导人类的活动。例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少人工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等。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二)水污染 1.概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植物营养素氮、磷等 ⑵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⑷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原因分析: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分压增高,会影响鱼体循环系统中溶解气体从血液中逸出而形成气栓,阻碍血液流通而死亡; ③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 ⑸湖泊演变成沼泽原理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展热爱家乡的素质教育,体现了高考精神。 3.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石油及石油制成品 ⑵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 ⑶原因: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海洋石油污染。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轮事故,经常引发附近海域严重污染的急性事件,对海洋和附近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⑷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1.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概念: 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城市垃圾的特点 ⑴数量大 ⑵品种多 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煤灰、食物残渣等)、废塑料、废电池、树叶、脏土、碎砖瓦、混凝土碎块、渣土等组成(表2.1)。 ⑶变化大 现代工业科技,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垃圾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的危害性。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对水环境的影响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⑴垃圾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杀害其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甚至导致草木不生。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还会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⑵固体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使可耕地短缺的问题加剧。有些垃圾堆存在城市的死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播源。有些生活垃圾中混入了危险废物,例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医院废弃物甚至放射性废物,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得不到专门处理,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l0)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说明: ①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②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2)酸雨 ①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说明:酸雨不单指“雨”,也包括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②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D.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④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2.大气污染的防治: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 第二课时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 1.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意义: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3.分类: (1)非可再生资源 (2)可再生资源 (二)淡水资源短缺 1.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1)世界淡水供应少 ①可以用的水资源少 A.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B.所有淡水中99%难以直接利用。 C.人类最容易获取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 ②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③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2)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 ②各国各地各种用水量以及它们分别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差别显著。 (3)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①水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着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②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引发国际冲突。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与下游国家,常因为水的问题发生争执。 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 (2)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3)时间分配不均 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更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 (4)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①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②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已备受关注。缺水已经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三)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2.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①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②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A.我国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B.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④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约占1/3 (四)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 ⑴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⑵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⑶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二、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2.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煤的分布 总特征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主要分布带 欧亚大陆 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这两个煤带的煤炭储量占全球的96%。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 南半球煤炭分布 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煤质较好。 中国煤炭分布 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备注 总特征 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程度更大于煤炭 主要分布带 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 其中以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国的分布 东部 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 西部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一哈密盆地。 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 4.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过程 影响 开采 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等。 运输与存放 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利用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5.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1.从全球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2.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三)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1.太阳能 ①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两种转换形式: A光热转换,如太阳灶 B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②特点: A能量巨大 B清洁 C分散 ③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2.风能 (1)风能的特点 A可再生能源 B风力、风向不稳定 C清洁的能源 (2)风能的利用——风力发电 3.水能 (1)水能的特点 A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 B发电成本较低(当大坝和电厂建成后) C能源清洁 D大坝的建设可能会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 4.潮汐能 (1)潮汐的概念: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白天海水上涨叫“潮”,晚—上海水上涨叫“汐”。 (2)分布:巨大的潮汐能蕴藏在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 (3)潮汐能发电原理:在海湾或河口上建造一个稍低的大坝,以拦截涨潮时涌入的海水,拦在大坝里的水流经大坝时推动水轮发电机组而发电。 (4)潮汐能特点:干净、无污染。 5.生物能——沼气 6.地热能 (1)概况: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量,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多为后者。 (2)存在形式: (3)用途: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 如:我国西藏的羊八井也是地热能丰富的地方,那里的地热能已经用于发电。 (4)特点: 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①开源 A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B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C废水处理再利用 D海水淡化 E人工降雨等 ②节流 A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经典例题7]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华北春旱的措施,并且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能减少粮食总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灌溉农田。 【答案】D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 (2)具体措施: A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耕地质量 2.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①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②具体措施: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牧业措施 第三课时 一、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原始林: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 ——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2.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时代 人类活动 刀耕火种、游耕制度 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 对森林的影响 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 面积逐渐减少 面积锐减 3.森林分类: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4.我国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森林的价值 A.生态价值: (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2)过滤尘埃,吸收噪音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B.经济价值: (1)制作家具 (2)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3)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 (4)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6.森林的后果: (1)生态失调 (2)环境恶化 (3)导致洪水频发 (4)水土流失加剧 (5)土地沙化 (6)河道淤塞 (7)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二)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二、草原退化及其防治 (一)草原退化 1、概念区分: (1)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2、草原特点: 草原地区一般雨量较小,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 3、载畜量: 概念: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4、牧场退化的影响: (1)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即优良适口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多。 (2)牧场退化严重的地区,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5、世界各地区牧场情况:世界各地牧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平衡 A.欧洲:牧场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 ——原因: (1)自然原因: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有广阔的平原。 (2)人为因素: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乳肉禽蛋的动物性食品。 (3)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因此有世界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量。 B.北美: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C.澳大利亚:也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特有的问题是:从欧洲引进的兔子过分繁殖,侵夺了许多牧场。 D.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都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 原因:主要是牧场超载。 6、中国牧场: (1)现状:退化和沙化情况严重 (2)产生原因: A.过渡开垦 B.过渡放牧 C.滥伐树木和滥挖药材 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严重 E.气候异常等 (二)保护草地 1.草地退化 (1)本质:社会经济问题 (2)解决的关键: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的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2)改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4)建立饲草料基地 (5)建设“草库伦”等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一)湿地 1、定义: (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沼泽和湖泊、海洋的滨岸部分,而不包括湖泊的开阔水体和海岸外面的浅海部分。 (2)广义: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理解。(1)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3)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 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3、 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2)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2、湖泊面积减少 A.原因: 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B.产生的影响: 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胜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资料和黄河源区图的变化,从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显示黄河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地下水层变薄;源区图的变化也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同时可以看出荒漠化面积却在扩大。这些是造成黄河源头断流的表面现象,考生需从自然与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这些现象变化的原因来答题。 (2)第(1)题列举出的原因中,可以发现造成黄河源头断流既有“天灾”又有“人祸”,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只有从人类活动这一方面去提出改进措施。凡是这类对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形成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问题,我们一般都是从人类活动这一方面去提出改进措施,本题答题也是这样的思路。 (三)保护湿地 1、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2、湿地减少(干涸)的危害: 3、保护湿地的措施: A.1971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了《湿地公约》 B.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人口数量与物种灭绝数量的相关性: 2、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关系: 3、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速度的影响: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五、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两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F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 地质条件复杂 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导致。 G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②管理不力 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第四课时 一、认识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3、环境管理的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二、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一)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1.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2.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3.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我国先后批准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并积极采取措施履行公约。 三、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积极参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 优势: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作用(工作方向): 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③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我国NGO活动情况: ①发展非常快(注册的已超过2000个) ②活动活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③都有自己的对象和目标 ④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也称“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 它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2.环境伦理的道德建设 (1)环境伦理的概念: (2)环境伦理的作用: 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态度与责任: ①尊重地球上一切物种 ②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 ③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克服短期行为)等 (4)环境道德主要内容 3.青年环保运动 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保护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