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5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目录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学校教育制度2教学3德育原则4大学中的“三纲领”5苏格拉底教学法6反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学记中的教育原则有哪些?2请简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3请简述国防教育法的相关立法执行情况。4请简述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三、分析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材料: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老师终于给了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进入这个班级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提问应该如何把握的正确方向。2材料: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问题: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建构师生关系。3材料:李南是一位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上岗之前,他踌躇满志,想象着老师的那些活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是那样的简单。而且作为物理教师,自己就教学生掌握应该学到的物理知识,不用操心思想工作之类,可省去许多麻烦。总之对于自己这个大学的高材生来说,要驾驭教师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上岗两个月后,李南没有了往日的潇洒,他沮丧到了极点。走进教室,他发现学生比想象中的差多了,有的简直不像学生,对老师没有礼貌,时不时抓住机会向他挑衅。且不说教学内容他们不想听,即使讲轶闻趣事,有些学生也在另搞一套。课堂上还经常出现相骂打架的事情,真叫李南烦不胜烦。李南并不认为是他自己无能,而是学生太差。他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这难见成效的工作上,还不如早点改行。他想辞职去做生意,但是仔细想想,就此离开教育工作,他多少又心不甘。但如果继续干下去,出路又何在?问题:(1)李南这名新教师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并加以分析。(8分)(2)请向李南提出在教学和课堂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方法。(12分)4请论述中小学教学的原则。2016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2最近发展区3学习动机4宫廷教育5班级授课制6教育目的二、简答题1分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2简述科举制度对古代封建制度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五育教育。4简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三、论述题1方仲永5岁能作诗,十二三岁不如以前,二十岁和众人一样,用教育相关理论评论。2一位教师用一条活鱼来引导鱼一课,播放关于解剖鱼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鱼的知识,该教师用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如何运用该原则?3如何看待教师“错一罚十,漏一补十”的做法,运用相关记忆规律分析此做法。4一群学生在围观蚂蚁,一位教师怒问:你们在干什么?学生答:我们在听蚂蚁唱歌。教师大声斥责: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用现代学生观分析该教师的行为。2016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答:学在官府是指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的一种历史现象。这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其表现有两个方面:官师合一,由国家职官师氏、保氏、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司徒、乡大夫、乡师、父师、少师等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进行政治活动的宫廷;“礼不下庶人”,即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学在官府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学术水平以及物质生产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学在官府也是社会生产分工的一种表现,劳力与劳心的分离也使得一般的庶族和平民阶层不可能有机会参与这种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直到春秋时代,这种教育垄断才被打破,出现学在四夷的局面。2最近发展区答:“最近发展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儿童发展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它表现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强调教育活动应该建立在第二种水平上,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揭示的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在尽最大努力能够达到的区域内学习。3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能直接激起、调节、维持或停止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按照不同的标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奥苏伯尔则将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附属的动机这三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将学习动机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或性格动机与情境动机。学习动机不仅具有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以及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一般作用,而且具有影响学习的方向、进程和效果的独特作用。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仅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激发和维持某种学习活动,而且还控制着学习的进程,并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改善学习行为。4宫廷教育答:宫廷教育是一种旨在满足世俗的封建主需要的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之一,是与教会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宫廷教育以封建统治者聘请学者在宫廷中开设宫廷学校为教学的主要机构,培养对象是贵族子弟,主要是为了培养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官吏和封建庄园的管理者。查理曼大帝在其统治期间,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宫廷教育的教育内容为“七艺”、拉丁语和希腊语,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以此来使学生掌握宗教、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因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社会政教合一的特征,宫廷教育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教会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5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是指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它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出于资产阶级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求,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其基本确定下来,之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缺点是: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因此,班级授课制仍需要不断改进,并与其他的教学辅助形式相结合,以发挥教学形式的整体功能。6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两类:一是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本位论;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为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二、简答题1分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答: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中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此处文化为中义的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具有特殊性。(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传承、改造、创新的作用。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约作用:第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第二,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第三,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b积极影响:第一,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可称为“学校亚文化”,它使课程不断丰富和更新;它对课程的影响更深刻地反映在课程的结构变化上,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这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尤其是传递文化的手段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使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是作为一个组织者、辅导者、协调者、控制者;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第二,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除此以外,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民族特性等因素还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b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c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a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b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a教育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教育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时它就成为文化本体。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另一方面,教育通过文化发展得以丰富。2简述科举制度对古代封建制度的影响。答:(1)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科举即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为朝廷选拔人才,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官制度。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施行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都会分期举行,制科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宋代“重文轻武”,所以对科举考试也很重视。直到明朝,才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八股文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引向绝路。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废除科举,至此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宣告灭亡。(2)科举制度对古代封建制度的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明清的张居正、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选拔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庭资历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改善了吏治状况。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凡国事隆盛、吏治比较清明的时期,都是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吏队伍建设结合得比较好的时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在当时有其积极作用。如北宋时期就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即:公元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公元11021106年蔡京增加太学名额,实行毕业授官。(3)科举制度对古代封建制度的消极影响 考试内容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考试形式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反而强化了人们投机取巧的考试心理,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的范式中,民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也很公正客观,但实际上能否录取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况且命题和评分的标准也不尽一致。人们为了通过考试,采取种种手段串通考官;考官或受贿赂,或屈服于权势的压力,考前就有了录取的名单,因而科举制也并非完全以学识才能取人。然而出身寒门的广大知识分子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有希望达到做官的目的,这就诱使广大知识分子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而走科举之路。通过科举制,统治阶级欺骗和笼络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使其思不出儒经,终身沉浸于科场,将聪明才智消耗殆尽而别无他求。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学校生徒离散,校舍陈旧,学业荒芜,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冲击作用。3简述蔡元培五育教育。答:(1)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提出的背景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国教育发展正处于紧要关头,不仅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蔡元培明白教育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重要问题,于是提出“国民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在1912年2月发表的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蔡元培对“完美人格”作了充分阐释,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这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蔡元培五育教育的内容 军国民主义教育他所提倡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是中国当时社会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有强大自身的力量,才能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维持国内的稳定状态。在现有条件下,它从某个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体育。体育应当顺应人体生长规律,尽量开展多种运动项目,这不仅能够使人心理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培养人的道德水平、智力水平和审美水平。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手段。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足,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所以,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希望。在现代社会中,其可以被理解为智育。让儿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促进智力的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指德育。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虽然他崇尚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否认。他认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谓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谓仁”。可见,蔡元培所主张的德育内容已经较为全面地表达出来了。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是指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哲学教育。由于蔡元培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所以他把世界分为了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他主张人应当对现象世界采取超然的态度,而对实体世界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至提出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墨守孔学的旧习”。蔡元培反对以孔学旧习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美感教育美感教育即美育。蔡元培所关注的美育并不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而是有更广泛的范围,指的是普遍存在的美。这种美超越时间和空间,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中。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在具体条件下提出,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是对整个中国教育现状有很大借鉴意义。4简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答:(1)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提出的背景赫尔巴特依托其心理学思想,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即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四个阶段对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这一理论很好地将心理学渗透到了教育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提示法、分析法、综合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的发展。(2)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内容 明了“明了”是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在讲解时应尽量明了、准确、详细,并尽可能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形成新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采用提示教学,也可辅之以演示,包括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了新观念,掌握新教材。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对应的心理状态即是注意。联想“联想”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赫尔巴特将这种从明了到联想的心理活动称为“专心”。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这种活动可使学生掌握新的观念。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开始时并不清晰,是一种模糊状态,心理表现为期待。那么,教师就应采用分析教学,及时和学生进行自由谈话,引起统觉过程,使新旧知识成功产生联合。系统“系统”是针对初步形成的新旧事物联系(假设)进一步检查,使新旧事物处于恰当的位置,作出概括和结论。经过“联想”阶段后,学生的新旧观念、新旧知识已经产生了联系,但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在期待的催动下进行探究,最终寻求到结论、规律。教师可采用综合教学,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联系,将知识形成概念或是定理。方法“方法”是指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比如书面作业、习题解答)。这是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知识最终转化成能力,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活动。而“方法”就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新知识,是否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的阶段。教师可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将所领会的教材应用于实际,达到发展的可能。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分解。而教学活动本身又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这四个过程交叉反复。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时刻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状态,不断调整教学的步骤和节奏。在阶段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达到连续或循环的发展状态。三、论述题1方仲永5岁能作诗,十二三岁不如以前,二十岁和众人一样,用教育相关理论评论。答:方仲永的故事可以用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中,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知识来进行分析。(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它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有重要影响。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并不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这不仅体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这种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环境a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自然环境在人们利用它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也附加有某种社会因素在内,成为人化了的自然。b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广泛的和经常的。人也并不总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有巨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客观条件,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它由各级各类学校来实施。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发展。b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能够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按一定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进行工作,他们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思想、身体、学业等全面关心。d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生命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社会实践活动是他们产生的源泉。a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b个体因素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筛选、过滤和改造的机制作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c个体因素缺失或丧失发展的内在性,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2)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分析方仲永在五岁以前都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并且能当即写了四句诗,题上自己的名字,诗的文采和道理还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这说明方仲永有作诗的天赋,具有较高的遗传素质,为他成为一个大诗人,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他最终成为普通人说明遗传对人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而使他成为普通人的原因如下:家庭和社会环境不良是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因素之一a方仲永年少成名后,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甚至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这种社会环境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方仲永正确价值观的形成。b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儿童教育有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家庭的人际氛围对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干扰和促进作用。方仲永一家世代以种田为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的父亲被短期的利益迷惑了双眼,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成为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因素之一。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也是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因素之一a方仲永从小通达聪慧,会作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学校教育可以传授给方仲永关于诗歌的系统知识和作诗的原则和技巧,帮助其天赋的发挥,而方仲永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也是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因素之一。b“像他(方仲永)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可见,学校教育对一个人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的规律办事,还需要方仲永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方仲永本身没有积极要求学习是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关键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是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就越不断提高。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方仲永在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后,在上学时虽然遭到父亲阻碍,但是学习的途径还有很多,方仲永并没有积极要求进步,这可能是导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关键因素。总之,方仲永成为普通人是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引以为戒,重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使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一位教师用一条活鱼来引导鱼一课,播放关于解剖鱼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鱼的知识,该教师用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如何运用该原则?答:该老师采用了直观性教学原则。(1)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依据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描写,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该原则确立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的认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低年级,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从教育效果看,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直观性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该材料中的老师用剖鱼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鱼的知识,给同学们直观的感受,所以属于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2)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应该注意 直观性原则必须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直观教学毕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遵循直观性原则、如何遵循直观性原则,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正确地选择。那种为了直观而直观,为了营造课堂气氛而不顾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学生情况,加强直观教学的目的性及针对性,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性原则必须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原则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才能构成一堂优质课。如在直观教学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设问,安排学生讨论等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虑,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运用直观性原则必须正确选择直观性教学手段遵循直观性原则可采用的教学手段繁多,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片及CAI课件等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专业课程性质、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选用教学手段,不论使用哪种直观教学手段,都要坚持典型性、代表性,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思维等综合能力。直观性原则更应注重教师的引导现代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得到贯彻落实的,可见,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教师在教学中“导”得如何就决定了一堂课的走向。因此,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巧妙规划,做出色的“导演”,才能使学生的“戏”演得更精彩。教师在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贯彻直观性原则,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水平,运用各种类型的直观手段。从具体的、有情节的事物向无情节的事物过渡,从实物类型的直观向图片、模型等过渡。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直观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一节课是否运用直观,采用或制作什么样的直观教具与多媒体课件,在何时、何处、以什么方式进行演示或播放,都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决定。也就是说,不能把直观当作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不是直观得越多越好。不管教学是否需要,一味追求直观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刺激与时尚,必然导致直观过多或直观不当。这样做的严重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时,而且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创造性想象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惑,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3如何看待教师“错一罚十,漏一补十”的做法,运用相关记忆规律分析此做法。答:“错一罚十,漏一罚十”这样的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1)记忆规律 时间律:研究表明,每次信息的重复输入,其维持记忆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以外语单词记忆为例,第一次可能几秒钟;第二次、第三次就可能几分钟到几小时;再重复就能几天,甚至几个月,重复次数越多,记忆时间就越长。数量律:当需要记忆的材料数量偏大时,会给记忆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把记忆的组织适当分散为若干小单元后,再依此存贮,记忆的效果就可能好些。联系律:认识的循序渐进规律,揭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是由原来知识发展、衍生或转化而来。所以,对新信息的加工,通过对原有知识各种形式的联想,形成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系统,这样有利于知识储存。转化律: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间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由感知到保持到理解到衍生新知,也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之后,信息就能长期、牢固地保存在脑海中。干涉律:当一个新的信息输入后,它与原有的知识储备之间会相互干扰。a前后信息互相加强,称为“正干涉”,正干涉有利于记忆。b前后信息互相干扰,称为“负干涉”,负干涉对记忆起抑制的作用。强化律:刺激强烈、新鲜能激起兴趣,使人感觉突出,会使记忆加强。(2)影响记忆的主客观因素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有良好的识记。识记效果主要受制于以下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材料的数量与性质a识记总是识记一定的材料,材料的数量和性质等属性自然影响着识记效果。一般说来,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效果,识记材料越多,平均需要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越多。换言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b识记材料的性质也直接影响识记效果。一般而言,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这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的效果不仅与材料特点有关,而且直接受识记时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的制约。学生对于所识记材料的目的、任务、意义与作用越明确,识记时的主动性就越高,识记的效果越好。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理解了其意义,可以把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则相反,是指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实验证明,对教材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最重要的条件。对材料加工的精细度对输入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是有效记忆各种材料的必要条件。信息加工的精细度不同,识记的效果也就不同。对所学材料进行合理组织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合理组织。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尽可能地运用多重编码多种分析器同时参加活动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例如,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视、听、读、说、写结合,可以提高词汇的识记成效。在地理教学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历年真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雁**】。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雁**】,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雁**】。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雁**】,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