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docx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3.1-3.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3、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过程。 重难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理环境差异性 1主要表现:地理环境 及其 上的差异 2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位置 差异 水热组合 代表性 植被 自然带 海陆位置 差异 土壤 3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4.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 形成 基础 形成 因素 图示 表现 分布 例子 地 带 性 规
2、 律 水 平 地 带 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在 和 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沿 方向延伸, 沿 方向更替 在 表现明显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垂 直 地 带 性沿 方向伸展, 沿 方向更替 的高山地区 喜马拉雅山地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自然带分布不呈带状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的地区 沙漠中的 南半球缺失 。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概念:地理环境是由
3、 、 、 、 、 等要素组成的。五大要素相互 、相互 、相互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案例分析:厄尔尼诺现象 是发生在南美洲 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 的现象。每隔 年发生一次,发生时会使秘鲁附近海区 大量死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出现 灾害,赤道西太平洋沿岸 和 变得干旱少雨,世界许多地方变得气候异常。 与 的协调一致; 3整体性表现 之间的相互制约,即“ ”; 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变化会影响到 4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例如:海洋与大气之间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通过输送大气中的 来改变大气运动,因此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 源。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通过风将 传输给海洋。 大气与水面的 作用驱动水体运动,
4、形成 。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 交换与传输。 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 ,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 5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物质运功的体现:植物的 作用 作用 植物对物质运动的意义生物小循环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 光合作用 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 有机物质 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一、单项选择题 1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文 D. 植被 2丹阳地区的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温带荒漠带 3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 自然带随纬度变化方向更替 B. 自然带沿纬线方向
5、更替 C. 自然带沿东西方向更替 D. 自然带沿南北方向延伸 4我国内蒙古高原,自西向东呈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分布规律是( )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沿经线方向分异 5、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A、昆仑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天山 D、富士山 6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纬度高低不同 B. 海陆分布不同 C. 地势高低不同 D. 大气环流不同 7、我国x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属于 (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8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6、( ) A. 洋流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 ( ) A. 彼此孤立存在的 B. 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 C.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0、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 ) 地理环境差异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A. B. C. D. 11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河流含沙量增大 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水位下降 A. B. C. D. 12、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出现的现象是 ( ) A秘鲁寒流上升现象明显加强 B亚洲东南部多
7、雨 C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D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增加 1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 ( ) A. 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 生物的生长、繁殖制约着地理环境 14能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循环 B. 水循环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地壳的物质循环 二、综合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D E F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8、 _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 。 二、综合题 11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 ,B ,C _。 (2)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是 、 、 。 (3)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 _ 、 _ 、 _ 、 _ 。 (4)假如C代表生物(植被),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 的变化并导致 的失调。相反,通过植树造林,可以调节 _,改善 ,保持 _ ,促使生态环境的 。 (5)该图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试分析各要素与整体的关系?自然资源与人类 【教学目标】 1
9、、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资源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上的特征。3、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基础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获得,并用于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用途分:主要包括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资源。 以性质分:非可再生资源:如资源。可再生资源:如资源。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分布的性: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存在或上的显著地域差异。 各种可再生资源受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 律。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作用
10、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资源间的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 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资源之间表现得万为突出。 数量的性:不可再生资源的绝对数量将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不断 。各种可再生自愿虽然可不断再生,更新获或循环,但数量也是的。 利用的性:随着进步和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 的利用范围合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将不断。 3.土地资源与人类 (1)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为生。这时 土地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较大。 (2)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是以和为标志的。这时土地 的和都成为影响人
11、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 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大量使用,使土壤和土地退化越来越 严重。土地的和,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4.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和,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强调的是,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能力。其次,人类要将利益与利益、利益与利益结合起来。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的保护。【活学活用】 一填空题 分析以下资料,以下资料分别说明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点? (一)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远景储量有9000多亿吨,而可利用
12、的精煤储量仅570亿吨。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已探明的80种矿种中,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只有20种。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量仅占可开发量的5.5。-( )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尔文卡尔发现在许多大戟科植物产生的一种乳状液体中,含有40左右的类似原油的碳氢化合物。他认为,选择高产量的品种种在荒地上,估计每公顷可提取相当于650桶石油的原料。大戟科种子榨出的油经化学分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经催化裂解后,可产生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新西兰计划到公元2000年可全部用植物石油替代当前的石油。而在德国还兴建了一座以芒属植物、白杨、柳混合物和秸杆植物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 ) (三)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环境 差异性 整体性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