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docx
《2014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和解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3分)(2014•昆明)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是电磁波 B. 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 手机不能接收电磁波 D. 红外线是电磁波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1)声音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属于声音的一种. (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可以发射电磁波. (4)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然后再根据每个选项分别作出判断. 解答: 解:A、超声波属于声音的一种,不是电磁波.故A错误; B、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故C错误; D、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波和电磁波的了解和认识,基础性题目,要分清区别和联系. 2.(3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 D.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 解答: 解: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3.(3分)(2014•昆明)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 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 C. 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D.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解: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B、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合题意; 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4.(3分)(2014•昆明)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B. C. D.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 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 A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 B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C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D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以及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5.(3分)(2014•昆明)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 A.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 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 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据此结合题目描述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高度和速度不变,因此,由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少.故只有选项D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本题中注意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是解答中的易错点. 6.(3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是( ) A. 电炉 B. 电风扇 C. 电饭煲 D. 电铃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解决本题应掌握:常用家电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解答: 解: 电风扇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而使扇叶转动的; 电炉、电饭煲均为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家电的工作原理,在生活中应注意掌握. 7.(3分)(2014•昆明)当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时,将它接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热量为Q.如果要使它产生的热量为2Q,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 A. 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B. 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C. 将电阻变为原来的 ,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D. 将电压变为原来的 ,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考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根据焦耳定律Q=I2Rt= 分析答题. 解答: 解:A、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由Q= 可知,产生的热量变为2Q,故A正确; B、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 ,由Q= 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B错误; C、将电阻变为原来的 ,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由Q= 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4倍,故C错误; D、将电压变为原来的 ,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由Q= 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 ,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判断电阻产生热量的变化,根据题意,应用Q= 即可正确解题. 8.(3分)(2014•昆明)某实验小组连接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不变.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他们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b=Ubc=Ucd=0,Uad=3V.为进一步确认电路故障,他们先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再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最后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灯Ll和灯L2都发生了断路 B. 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C. 灯Ll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D. 灯Ll、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电路发生断路时,当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时,电压表有示数,否则无示数.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并且Uab=Ubc=Ucd=0,Uad=3V,说明电源有电压,则电路其它部分出现断路; (2)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说明断路部分在bd之间; 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cd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cd间存在断路; 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bc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bc间也存在断路;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电压表检测电路的故障.当电压表所测的那部分电路断路,电压表与电路串联,分担电源电压,要注意辨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9.(2分)(2014•昆明)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通信英雄牛宝才,在电话线被炸飞一段而无法联络的紧要关头,他将电话线的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捏在手里,不惜将自己的身体作为 导体 (填“导体”或“绝缘体”)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保证了指挥联络关键的3分钟,谱写一曲英雄主义的诗篇.今天,我们随时随地要注意人身安全,如若遇到断落地面的电线,我们 不能 用手直接去捡拾(填“能”或“不能”).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石墨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 (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答: 解:人体属于导体,所以可以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用手捡拾断落到地面的电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导体;不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属于导体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10.(2分)(2014•昆明)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 ,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 1800 kg. 考点: 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冰的密度的意义根据密度的定义说明; (2)已知冰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冰的质量. 解答: 解: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物理意义为: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 ∵ρ= , ∴冰块的质量为:m=ρV=0.9×103kg/m3×2m3=1800kg. 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1800.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特点、物质密度数值的物理意义和密度公式变形的简单应用,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1.(3分)(2014•昆明)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音色 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 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色;20;传播过程. 点评: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的理解、人耳朵听到频率范围的判断和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应用. 12.(2分)(2014•昆明)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发生了 扩散 现象;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 考点: 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解:(1)我们能闻到煮粽子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现象,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3.(2分)(2014•昆明)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 虚 像(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 解答: 解:水面上出现的海鸥的倒影就是海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始终不改变,与海鸥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虚;不变.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学生容易被“海鸥飞离湖面”迷惑,误认为像变小. 14.(2分)(2014•昆明)如图是昆明环湖路两侧安装的“风光互补”新能源景观节能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小风扇是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它们都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 电 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 电磁感应 . 考点: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风能和太阳能是能量巨大的资源,风扇式发电机原理也是电磁感应,可以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解: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风扇是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工作的. 故答案为:电;电磁感应. 点评: 这套设备工作时,包括了两次能量转化: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 15.(2分)(2014•昆明)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O×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 8.4×107 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 40 ℃.[c水=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根据Q=Vq求出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根据Q=cm△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解答: 解:(1)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Vq=2.1m3×4.0×107J/m3=8.4×107J;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8.4×107J, ∵Q=cm△t, ∴水升高的温度△t= = =40℃. 故答案为:8.4×107;4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和热值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6.(3分)(2014•昆明)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一收费站,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紧急刹车停车交费时,车厢内约70吨钢筋瞬间刺穿驾驶室并将其掀翻.这是因为紧急刹车后,车虽然 停下来 ,但钢筋由于 惯性 仍然向前运动,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 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 考点: 惯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 解:由题意知,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来,但钢筋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因此才发生了事故. 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停下来;惯性;运动状态.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现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7.(2分)(2014•昆明)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H(�H,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H.将32~212�H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H.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1.8t+32 �H.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 37 ℃. 考点: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1)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 解答: 解:(1)∵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 ∴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 即1摄氏度= 华氏度=1.8华氏度; 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 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1.8t+32.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 故答案为:T=1.8t+32;37. 点评: 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关系T=t+273;华氏温标跟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度值不同.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索笔在答题卡上作图和解答,答题中需要文字说明的应简明扼要. 18.(4分)(2014•昆明)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物体重10N,请在图1中作出该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请在图2中标出螺线管的北极和电源的正极. 考点: 重力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物体受重力作用点(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在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由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电流方向,由电流方向判断电源的正极. 解答: 解:(1)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G=10N,如图所示: (2)如图,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右端是负极,左端是正极.如图. 点评: (1)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 (2)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磁极、螺线管的磁极,知道其中的一者,都能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和安培定则判断另外两者. 19.(4分)(2014•昆明)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 (1)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104.5 g. (2)如图2所示,所测电流是 1.4 A. 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1)天平是测质量的仪器,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 (2)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前,首先要认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得出示数. 解答: 解:(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图中的示数=50g+20g+20g+10g+4.5=104.5g; (2)图中电流表接的是“�”和“3A”两个接线柱,量程为0~3A,应该看上方的刻度盘,分度值是0.1A,指针在1A后4格处,示数为1.4V; 故答案为:(1)104.5;(2)1.4.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测量仪器的读数,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程度,是一项技能的考查. 20.(8分)(2014•昆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 水平 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整(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 垂直 ,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 力臂 .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 错误 . (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6 6 3 2 5 5 2 4 2 2 4 3 6 9 2 3 4 2 6 4 4 2 8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 乙 同学.原因是 甲 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杆:用镊子取砝码、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属于费力的杠杆是 镊子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根据杠杆的特点,结合力臂的概念分析解答,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步骤: 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杠杆调节平衡; b.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c.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 d.每次实验前,把杠杆调节平衡,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 e.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 (5)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的类型,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为等臂杠杆. 解答: 解:(1)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左边移动一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 (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在杠杆O点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悬挂钩码的滑片的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是错误的,挂上钩码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 (4)甲组只通过三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乙同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确的,科学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能用较小的动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而它们属于省力杠杆; 而在使用用镊子取砝码时,杠杆受到的阻力较小,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而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1)水平;左; (2)垂直;力臂; (3)错误; (4)乙;甲. (5)镊子. 点评: 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同时注意测得的数据应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相加减. 21.(8分)(2014•昆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 同一高度 . (2)从 1、2 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 倒 立的、 放大 的实像: (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 同 侧,且像是 正 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 靠近 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且像的大小变 小 (填“大”或“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物体成的像是实像时,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根据这个思路来确定三者的摆放顺序.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调整三者的高度关系.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同侧,应用于放大镜. (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离变大时,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当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 解答: 解:(1)由于物体成实像时,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所以实验时,要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放在中间,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 1、2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6、7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同侧,且像是正立的; (4)当物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即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像变变小,则像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 (2)1、2; 倒; 放大; (3)同; 正; (4)靠近; 小.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运用,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22.(10分)(2014•昆明)我们知道导体都能导电,那么导体对电流是否有阻碍作用呢?不同导体导电本领一样吗?怎样衡量导体的导电本领呢?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1)小明先后将a、b两根不同的合金丝接入电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电路中的 电阻 .实验中,将a换成b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与接a时的示数 相同 ,分别观察先后接a和b后电流表的示数,结果发现其示数 变化 ,说明导体对电流 有 阻碍作用;把不同的合金丝接入电路后,观察到 电流 不同,还说明不同导体导电的本领是 不同 的. (2)为进一步研究导体的导电本领,小明又先后将a、b两根不同的合金丝接入电路,并改变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分别获得多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如下表所示: 合金丝a 电压/V 1 2 3 4 5 6 电流/A 0.1 0.2 0.3 0.4 0.5 0.6 合金丝b 电压/V 1 2 3 4 5 6 电流/A 0.2 0.4 0.6 0.8 1.0 1.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对同一根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 相同 的;对不同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 不同 的.于是,我们就用电压与电流的比来衡量导体的导电本领. (3)一根合金丝,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9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3A,则该合金丝的阻值是 3 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阻值是 3 Ω.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研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的电阻丝其阻值的大小.这就要用到转换法:在其两端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其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来体现其电阻的大小;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对同一根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相同的;对不同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不同的; (3)利用R= 求出电阻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解答: 解:(1)在图示的电路中,电阻丝的阻值的大小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确定的,而决定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不仅有电阻,还有导体两端的电压.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为了让电流的大小能够体现导体电阻的大小,必须保证其两端电压相同,滑动变阻器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调节导体两端电压的; 分别观察先后接a和b后电流表的示数,结果发现其示数变化,说明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把不同的合金丝接入电路后,观察到电流不同,还说明不同导体导电的本领是不同的;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对同一根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相同的;对不同合金丝,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是不同的; (3)根据欧姆定律I= 可得R= = =3Ω; 由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是否接入电路无关,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阻值仍然是3Ω. 故答案为: (1)电阻; 相同; 变化;有; 电流; 不同; (2)相同; 不同; (3)3; 3.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重点考察了影响电阻的因素实验中控变量法的应用.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并代数值和单位计算,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 23.(8分)(2014•昆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使一个铁块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1m,已知铁块的体积为10�3m3,求: (1)铁块的重力; (2)若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和摩擦,绳子受到的拉力F; (3)拉力F的功率. (4)若实际作用于绳子的拉力为50N,这个滑轮的机械效率.(其中ρ铁=7.9×103kg/m3、g=10N/kg) 考点: 重力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根据G=mg=ρVg求出铁块的重力; (2)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和摩擦,根据F= G求出拉力; (3)根据v=2v物求出拉力移动速度,根据P= = =Fv求出拉力的功率; (4)根据η= = = 求出机械效率. 解答: 已知:物体速度v物=0.2m/s,铁块体积V=10�3m3,拉力F′=50N,ρ铁=7.9×103kg/m3,g=10N/kg 求:(1)铁块的重力G=?;(2)绳子受到的拉力F=?;(3)拉力F的功率P=?;(4)滑轮的机械效率η=? 解:(1)铁块的重力G=mg=ρVg=7.9×103kg/m3×10�3m3×10N/kg=79N; (2)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和摩擦,拉力F= G= ×79N=39.5N; (3)拉力移动速度v=2v物=2×0.2m/s=0.4m/s, 拉力的功率P= = =Fv=39.5N×0.4m/s=15.8W; (4)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 ×100%= ×100%=79%. 答:(1)铁块的重力为79N; (2)拉力为39.5N; (3)拉力的功率为15.8W; (4)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9%.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质量、重力、滑轮组省力情况、功率和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24.(8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灯泡上标有“6V 4W”的字样.当S2闭合,Sl、S3断开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25W.求: (l)电阻R两端的电压; (2)电阻R的阻值. (3)当Sl、S3闭合时,S2断开,通电2min,电流通过电阻R做的功.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当S2闭合,Sl、S3断开时,灯泡与电阻串联,根据灯泡的铭牌求出灯泡的电阻,根据P= 求出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求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的阻值; (3)当Sl、S3闭合时,S2断开,灯泡与电阻并联,根据W= t求R做的功. 解答: 解:(1)当S2闭合,Sl、S3断开时,灯泡与电阻串联, 根据P= 得:灯泡电阻RL= = =9Ω, 则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UL实= = =1.5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 电阻R两端的电压U′=U�UL实=6V�1.5V=4.5V; (2)∵电路中电流I′= = = A,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R= = =27Ω; (3)当Sl、S3闭合时,S2断开,灯泡与电阻并联, 则R做的功W= t= ×2×60s=160J. 答:(l)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4.5V; (2)电阻R的阻值为27Ω. (3)当Sl、S3闭合时,S2断开,通电2min,电流通过电阻R做的功为160J.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串并联的判断是关键. 25.(6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实心球体处于某种液体中,球体最上端距离液面的距离为h,求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已知液体的密度为ρ,球体的体积为 π•r3)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产生的原因. 专题: 浮力. 分析: 将球体分成上、下相等的两个半球,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上半球受到的浮力,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上半球下底面受到的压强,根据p= 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求出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 解答: 解:将球体分成上、下相等的两个半球,则上半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ρg× V球=ρg× × πr3= ρgπr3, 上半球下底面受到的压强: p=ρg(r+h), 由p= 可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F下=pS=ρg(r+h)πr2, 由F浮=F下�F上可得,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 F上=F下�F浮=ρg(r+h)πr2� ρgπr3=ρghπr2+ ρgπr3. 答: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为ρghπr2+ ρgπr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产生原因的应用,关键是能把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用半球来处理. 20 × 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昆明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