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
《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4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毕 业 设 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题 目: 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2011年6月 河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 名 陈广新 学 号 070702113 成 绩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题 目 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阅教师: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及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毕 业 设 计 中 文 摘 要 本文介绍的是网上招聘系统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网上招聘系统是一个交互性的人才信息系统,实现了互联网上的虚拟招聘会。通过该系统,企业或单位可以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求职者可以填写自己的简历,这样就起到了供需双方沟通、交流的作用,实现了供需双方双向选择,从而达到招聘或求职目的。管理员可以进行新闻管理(撰写新闻、删除过时新闻等)和综合服务管理(简历模板、面试技巧、校园招聘等),这样就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本系统是使用ASP.NET开发的Web应用程序,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环境下,使用现代编程语言C#,并结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的一套网络招聘系统。另外,该系统是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的,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通过该网上招聘系统网站,大家会深深体会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关键词 网上招聘 新闻管理 综合服务管理 B/S体系结构 毕 业 设 计 外 文 摘 要 Titl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nline Recruitment System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dure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line recruitment Website. Online recruitment system is a kind of interactive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rtual network of recruitment. Through the system, the employers may use this system to register then issue employment advertises information. Moreover, job hunters may fill out their resumes after the registration. The employers and job-seekers can exchange by sending online message primarily. Administrators can undertake news management (adding news, deleting outdated news)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s management (resume templates, interview skills, campus recruitment). This system is a set of network recruitment system, which uses C#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is combined with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database in the Microsoft Visua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rich data sourc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online recruitment system, everyone will deeply realize the convenience that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s. Key words Online Recruitment System news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services management B/S architecture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I页 共Ⅱ页 目 录 1 引言 1 1.1 开发背景 1 1.2 招聘工作的现状 1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使用工具及相关知识 4 2.1 ASP.NET 4 2.2 Visual Studio.NET 5 2.3 C#编程语言 7 2.4 SQL Server数据库 8 2.5 ADO数据库编程技术 9 3 需求分析 12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12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13 3.3 业务流程分析 14 3. 4 运行环境与其它要求 15 4 系统总体设计 17 4.1 系统介绍与功能模块 17 4.2 数据库设计 20 5 详细设计 26 5.1 系统管理模块 26 5.2 简历管理模块 29 5.3 岗位需求管理模块 33 5.4 新闻管理模块 35 5.5 综合服务模块 37 结 论 39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41页 共42页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所谓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然而要实现信息化和全球化,就必须依靠强大的网络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信息系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它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最大限度地屏蔽了时空限制,使人们能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信息系统工程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经历信息经济。 在这个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时代,任何事物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它已经开始触及到各行各业乃至日常生活。然而,促使这个时代的来临与发展的,无疑是那些高精尖的人才。人才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为企业招贤纳才才是一个企业维持新鲜活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口。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也让应聘者更加方便地参加应聘是企业和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由于传统招聘方式的诸多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而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招聘系统的开发则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瓶颈”问题[1]。 1.2 招聘工作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的数字,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为559万,2009年为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9.3%;2010年达到630万,比2009年又净增19万,增幅达3.1%;2011年将达 到660万,比2010年又净增30万,增幅达4.76%。此外再加上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很不宽松。 今后几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这是全国所有高校都即将面临的考验。近年来,我国就业大军规模的逐年庞大,使原有的招聘方式即通过召开招聘会的方式压力倍增。虽然招聘会是目前人才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它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2]: a) 招聘会定期召开,过期没有交流的机会 招聘会都是在有限的几天内企业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有的招聘会提前贴出海报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宣传,但还会有很多的企业和大学生错过。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参加招聘会不得不放弃一些重要的事情。 b) 招聘会人数众多,很难管理 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人员繁多,而且整个过程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强,这给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c) 空间有限不利交流 招聘会人数众多,而且展位有限,想要实现企业与学生一一会面很困难,这样就不能更好地分配人力资源[3]。 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招聘形式,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或合适的工作。在 Internet 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就业这一难题,可以把招募信息与求职信息都放在因特网上,让更多人获得这些信息,以弥补现场招聘会存在的种种不足。在这种条件下,我将网络优势与招聘紧密地就合起来,开发了网上招聘系统。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正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人们的需求,完善尚不成熟的人才中介体系。一个功能齐全的网上招聘系统将能为招聘者与求职人员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足不出户地招聘人才或寻找工作,为大众提供方便。网上招聘系统是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开发的,后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岗位需求和个人应聘简历以及国内就业动态等实时信息的搜索、删选、管理,实现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双向选择。 该系统分为个人求职模块、企业招聘模块以及信息管理模块等。个人求职模块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岗位需求信息和近期大型招聘会信息,并提供简历录入功能。在企业招聘模块,企业可以发布招聘信息,搜索符合本身需求的简历,可以和其他企业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心得。信息管理模块是管理员管理该系统信息的渠道,他可以发布动态新闻,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信息进行管理。该系统依托Tomcat容器,通过Tomcat,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区分,这样易于不同人员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易于系统的安全和维护。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网上招聘系统的开发能够帮助求职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节省了时间、精力、财力等等,同时也能够向企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该系统的研发能够促进网络科技的发展,深化网上人才招聘领域的研究。它的完成结束了传统招聘方式存在的诸多缺陷,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管理,能够让企业更加正规化地进行管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而且也使企业的管理更加便捷,更加准确地对企业职工信息进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快速做出调整,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更长远地意义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地发展促进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4]。 2 使用工具及相关知识 本系统是在ASP.NET架构下开发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NET,前台采用Microsoft公司的C#编程语言进行程序代码的开发,后台采用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完成对系统数据的管理。 以下将对系统的开发工具和主要技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2.1 ASP.NET ASP.NET的前身ASP技术,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指 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页面) ,运行于 IIS即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因特网信息服务)之中的程序 。但ASP存在诸多缺点,如维护的难度高,尤其是大型的ASP应用程序;延展性因为其基础架构扩充性不足而受限,虽然有COM元件可用,但开发一些特殊功能(像文件上传)时,没有来自内置的支持,需要寻求第三方软件商开发的元件。ASP.NET克服了ASP的缺点,还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a) 强大性和适应性 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VB , C++等。 b) 简单性和易学性 ASP.NET使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例如ASP.NET页面构架允许你建立你自己的用户分界面,使其不同于常见的VB-Like界面。 c) 高效可管理性 ASP.NET使用一种字符基础的、分级的配置系统,使你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一个ASP.NET的应用程序在一台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简单的拷贝一些必须的文件,不需要系统的重新启动。基于多处理器环境的可靠性,ASP.NET已被设计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术,将大大提高运行速度。ASP.NET可以加入自己定义的任何组件,使网站程序的开发变得很简单。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比ASP即时解释程序速度上要快很多。另外,任何 ASP.NET 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 .NET Framework。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5]。 ASP.NET 运行的架构分为几个阶段: 在 IIS 与 Web 服务器中的消息流动阶段,在 ASP.NET 网页中的消息分派,在 ASP.NET 网页中的消息处理。 ASP.NET 内部包含几个 HTTP 处理器。1) ISAPIRuntime:由 aspnet_isapi.dll 调用,初始化 HttpWorkerRequest 对象(会由IIS的版本决定要初始化的版本)。2) Http Runtime:提供要求队列 (Request Queue)、调用 HttpWorkerRequest 中的 Process Request() 方法,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3) HttpWorkerRequest:产生 Http Application、Http Request、Http Response 等基础对象的HTTP 要求对象,并将要求转送到要处理的对象(并调用它的 Process Request() 方法)。4) IHttpHandler 与 IHttpAsyncHandler:负责处理 HTTP 要求的单元,由 Process Request() 来分派与运行要求。 ASP.NET中有新增三个来回模式:1) Cross Page Postback:允许跨不同的网页运行 Postback,服务端可使用 Page.IsCrossPostBack 来判断是否是跨网页型的来回。2) Async Page Mode:允许网页使用异步的方式运行,服务端可用 Page.IsAsync 来判断。3) Callback:ASP.NET新增的由网页回呼用户端指令的功能,服务端可用 Page.IsCallback 来判断是否要求是来自 Callback。 ASP.NET 的内置控件分为两种。1) HTML 控件 (HTML control):直接在 HTML 标记中加上 runat="server",即可对应到 ASP.NET 指定的 HTML 服务器控件类。2) 用户控件 (User control),以.ascx为扩展名,优点是开发速度很快。此外还包括自定义控件 (Custom control),它是可转散布型的控件,是经过编译后的代码 (DLL),可单独转散布,并且可在其他的项目加入参考引用。 2.2 Visual Studio.NET Visual Studio.NET是微软公司研发的一个可视化开发工具,它给程序员提供解决方案、源代码管理和编译调试等环境,包括Visual C#.net、Visual C++.net、Visual B。Visual Studio.NET 作为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主要用于生成 ASP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它包含以下几个特色: a) 智能设备应用程序 Visual Studio .NET 集成开发环境现在包括开发智能设备(如 Pocket PC)应用程序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和 .NET Framework 精简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开发人员可以在个人数字助理 (PDA)、移动电话和其他资源受约束的设备中,创建、生成、调试和部署在 .NET Framework 精简版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b) ASP.NET移动设计器 ASP.NET 移动设计器扩展了 ASP.NET 和 .NET Framework,可用来生成移动电话、PDA 和寻呼机的 Web 应用程序。此设计器集成在 Visual Studio IDE 中。您可以创建移动 Web 应用程序,使用移动设计器修改移动 Web 窗体,然后生成和运行该应用程序(所有这些操作都是在 Visual Studio 中完成的)。 c) Web窗体 Web 窗体是用于创建可编程 Web 页的 ASP.NET 技术。Web 窗体将自己呈现为浏览器兼容的 HTML 和脚本,这使任何平台上的任何浏览器都可以查看 Web 页。使用 Web 窗体,通过将控件拖放到设计器上然后添加代码来创建 Web 页,与创建 Visual Basic 窗体的方法相似。 d) XML Web services XML Web services 是可以通过 HTTP 使用 XML 接收请求和数据的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 不受特定组件技术或对象调用约定的制约,因此可由任何语言、组件模型或操作系统访问。在 Visual Studio .NET 中,可以使用 Visual Basic、Visual C#、Jscript、C++ 的托管扩展或 ATL Server 快速创建和包含 XML Web services。 e) XML支持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提供描述结构数据的方法。XML 是 SGML 的子集,非常适合在 Web 上传送。Visual Studio .NET 完全支持 XML,提供了 XML 设计器以使编辑 XML 和创建 XML 架构更容易。 .NET Framework是用于生成、部署和运行 XML Web services 和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环境。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6]: a) 公共语言运行库 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除了负责满足此组件在其他组件上可能具有的依赖项外,还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和停止线程和进程,以及强制执行安全策略。由于做了大量的自动处理工作(如内存管理),运行库使开发人员的操作非常简单,特别是反射等功能显著减少了开发人员为将业务逻辑转变为可重用组件而必须编写的代码量。 b) 统一编程类 该框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分层的和可扩展的类库集 (API)。通过创建跨所有编程语言的公共 API 集,公共语言运行库使得跨语言继承、错误处理和调试成为可能。从 Jscript 到 C++ 的所有编程语言具有对框架的相似访问,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它们要使用的语言。 c) ASP.NET ASP.NET 建立在.NET Framework 的编程类之上,它提供了一个 Web 应用程序模型,并且包含使生成 ASP Web 应用程序变得简单的控件集和结构。ASP.NET 包含封装公共 HTML 用户界面元素(如文本框和下拉菜单)的控件集。但这些控件在 Web 服务器上运行,并以 HTML 的形式将它们的用户界面推送到浏览器。在服务器上,这些控件公开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为 Web 开发人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编程的丰富性。ASP.NET 还提供结构服务(如会话状态管理和进程回收),进一步减少了开发人员必须编写的代码量并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 2.3 C#编程语言 C#(C Sharp)是微软公司为.NET 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 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是第一个组件导向(Component-oriented)的程序语言,和C++与Java一样亦为对象导向(object-oriented)程序语言。C#看起来与Java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界面、与Java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C#与Java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借鉴了Delphi的一个特点,与COM(组件对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软公司.NET windows网络框架的主角。 C#从Java继承而来的特点—类。在C#中类的申明与Java很相似,但是C#的关键字import已经被替换成using,它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一个类开始执行的起点是静态Main()方法。 C#从C和C++继承而来的特点—编译和结构体。一个程序将被保存为扩展名为.cs的文本文件,然后被编译成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程序。一个C#的结构体与C++的结构体是相似的,因为它能够包含数据声明和方法。但是不象C++,C#结构体与类是不同的而且不支持继承。但是与Java相同的是,一个结构体可以实现界面。C#的另一个特点是预编译。C#中存在预编译指令支持条件编译、警告、错误报告和编译行控制。可用的预编译指令有#define、#undef、#if、#elif等。 C#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它和Java的不同。C#独有的特点之一是动态查阅。C#新增 dynamic关键字,提供动态编程(dynamic programming),把既有的静态对象标记为动态对象,类似java script、Python 或 Ruby。C#独有的特点之二是中间代码。在数据类型方面,C#的独特之三是它拥有比C、C++或者Java更广泛的数据类型。这些类型是bool、byte、ubyte、short, ushort、int、uint、long、ulong、 float、double和decimal。像Java一样,所有这些类型都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又像C和C++一样,每个数据类型都有有符号和无符号两种类型。与Java相同的是,一个字符变量包含的是一个16位的Unicode字符。C#的独特之四是它与COM的无缝集成。COM就是微软的Win32组件技术。C#编写的类可以子类化一个已存在的COM组件;生成的类也能被作为一个COM组件使用,然后又能使用[7]。 2.4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因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特点成为当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数据库产品。SQL Server 是基于SQL客户∕服务器(C/S)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其图形化界面使数据库管理更加简洁、灵活,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编程接口,为用户从事程序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SQL Server的特性包括[8]: a) Internet 集成 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 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功能。SQL Server程序设计模型与 Windows DNA 构架集成,用以开发 Web 应用程序,并且SQL Server支持 English Query 和 Microsoft 搜索服务等功能,在Web 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 b) 可伸缩性和可用性 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SQL Server企业版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 Web 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c) 企业级数据库功能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SQL Server分布式查询使您得以引用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就好像这些数据是 SQL Server数据库的一部分,同时分布式事务支持充分保护任何分布式数据更新的完整性。复制同样使您得以维护多个数据复本,同时确保单独的数据复本保持同步。可将一组数据复制到多个移动的脱接用户,使这些用户自主地工作,然后将他们所做的修改合并回发布服务器。 d) 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 SQL Server中包括一系列管理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可改进在多个站点上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 SQL Server 的过程。SQL Server还支持基于标准的、与 Windows DNA 集成的程序设计模型,使 SQL Server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使用成为生成强大的可伸缩系统的无缝部分。这些功能使您得以快速交付 SQL Server 应用程序,使客户只需最少的安装和管理开销即可实现这些应用程序。 网上招聘系统所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8,它是微软出的SQL系列最新版本。其主要特点有:1) 高性能设计,可充分利用WindowsNT的优势。2) 系统管理先进,支持Windows图形化管理工具,支持本地和远程的系统管理和配置。3) 强壮的事务处理功能,采用各种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4) 支持对称多处理器结构、存储过程、ODBC,并具有自主的SQL语言。 SQL Server以其内置的数据复制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与Internet的紧密集成和开放的系统结构为广大的用户、开发人员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了一个出众的数据库平台[9]。 2.5 ADO数据库编程技术 ADO(ActiveX Data 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中比较流行的客户端数据库编程技术,是现在使用最多的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模型。ADO是建立在OLE DB底层技术之上的高级编程接口,因而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功能和极其简单、易用的编程接口,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ADO是一种面向对象、与语言无关(Language-Neutral)的数据库访问应用编程接口,所以它具有很多其他操作数据库的技术不具有的特点,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易于使用、速度快、内存支出少和磁盘遗迹小。具体地说,用ADO访问数据源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a) 使用方便。ADO是高层数据库访问技术,相对ODBC,具有面向对象的特点。 b) 支持多种数据源。与ODBC一样,ADO也几乎可以访问所有关系数据源和非关系数据源,这使得应用程序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c) 访问数据源效率高。因为ADO是以OLE DB技术为基础的,所以它继承了OLE DB访问数据源的高效性。ADO技术又是基于OLE DB访问接口,它是Visual C++中提供的面向对象的OLE DB技术。 d) 便于Web应用。ADO可以ActiveX控件的形式出现,这可以方便Web应用程序的编制。 e) 编程接口丰富。包括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J++以及JavaScript和VBScript等脚本语言。 ADO中包含了7个对象,分别是连接对象(Connection)、命令对象(Command)、记录集对象(Recordset)、参数对象(Parameter)、域对象(Field)、错误对象(Error)和属性对象(Property)。ADO对象的结构关系如图2.1所示。 Recordset Connection Errors Error Parameters Command Parameter Recordset Fields Field Properties Property Connection Command Field 图2.1 ADO对象结构图 ADO模型就是由结构图中的7个对象所构成的,其功能简单介绍如下[10]: a) Connection对象 Connection对象用于管理与数据库的连接,包括打开连接和关闭连接以及运行SQL命令等,它包含了关于目标数据库提供者(Database Provider)的相关信息。 b) Command对象 Command 对象定义了将对数据源执行的指定命令,它包含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某种操作的命令,例如查询数据库、更改数据库结构和参数定义等。 c) Recordset对象 Recordset对象用于管理来自基本数据库表或SQL查询语句执行结果的记录集,通常,Recordset对象里的所有字段的值指的是数据库当前记录的值。Recordset对象不仅包含某个查询返回的记录集,还包括记录中的游标(Cursor)。 d) Error对象 Error对象包含与ADO的单个操作(方法的执行或者属性的读取、赋值)有关的数据访问错误的详细信息,还包含数据库驱动程序出错时的扩展信息。 e) Field对象 Field对象对应于数据库表的字段或者SQL查询语句SELECT关键字之后跟着的域,它包含记录集中数据的某个列的信息。 f) Parameter 对象 Parameter对象用于管理基于参数化查询或存储过程的Command对象相关联的参数或自变量,这类Command对象有一个包含其所有Parameter对象的Parameters集合。 g) Property对象 Property对象代表由提供定义的ADO对象的动态特征。 3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把软件计划阶段进行的软件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分解、细化,分析、寻找各种可能的解法,并且分配给各个软件元素。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的最后阶段,是确定系统必须实现哪些功能,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个阶段,它是决定软件开发成败的关键步骤。明确的目标是制定方案的前提,功能需求的描述则是网络招聘系统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软件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要注意的问题,是让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共同明确将要开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也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该过程将软件计划阶段所确定的软件范围(工作域)逐步细化到可详细定义的程度,并分析出各种不同的软件元素,然后为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 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目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要求。具体而言,需求分析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是通过对待解问题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建立分析模型;第二是在完全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确切要求的基础上,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1]。 通过需求分析,逐步细化对软件的要求,描述软件要处理的数据域,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转化为数据设计、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数据与功能表示。在软件完成后,制定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还要为评价软件质量提供依据。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网络招聘过程涉及了两类重要客户角色,即供需双方,同时还包括第三方—管理员。网上招聘系统通过对其分类分别实现各部分功能。其中供方为求职人员,需方为招聘部门或用人单位。 a) 对于供方(求职人员)所设置的功能包括: 1)用户管理: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注册登录管理以及密码建立、查找和修改的管理。 2)简历管理:完成求职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求职信息的输入和保存、更改等。 3)职位搜索:通过输入搜索信息,进行符合要求的空缺职位或用人单位的搜索,帮助求职人员及时发现合适的职业机会。 4)职位收藏:对于多个意向职位可以建立个人收藏夹,进行保存,以便于进一步的联系或面试等。 5)新闻浏览:求职人员可以浏览最近时事新闻。 b) 对于需方(招聘部门或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功能包括: 1)用户管理:进行招聘人员的注册登录管理以及密码建立、查找和修改的管理。 2)职位管理:发布岗位需求信息,以及完善企业基本信息和岗位要求的等。 3)简历查询:输入搜索条件,对现有简历库进行查询,查找满足搜索条件的候选人员。 4)新闻浏览:求职人员可以浏览最近时事新闻。 c) 对于管理员所设置的功能包括: 1)撰写新闻:管理员可以根据国内外动态录入各种新闻,以丰富网站的内容。 2) 新闻管理:可以删除过期的新闻。 3)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基本信息,对于不合要求的人员可以进行删除等操作。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Study)又称作可行性研究,指在当前具体开发环境和现有条件下,某个项目投资的研制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他条件。 理论上,只要具备足够的资源和充足的时间,所有的项目都是可以完成的。然而,由于资源的缺乏或时间的限制,使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的开发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尽早对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细致而谨慎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开发初期及早发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早做出调整和修改,既可以避免人力、物力等各种损失,同时也能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 可行性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a)技术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ility) 对将要开发的软件进行功能、性能和限制条件的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系统是否能实现。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已有的硬件、软件资源、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与已有的工作基础。 网上招聘系统所需硬件设备,如服务器、PC机及网络配件等已具备,能满足系统功能要求。软件上,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这些软件在 MIS开发中已被大量应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因此-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上 招聘 系统 设计 实现 毕业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