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doc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doc(8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学科 数学 课型 学期计划 教学过程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70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 2、比一比……………………………………………… 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10课时`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个人修改 学科 数学 课型 准备课 教学目标 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初步了解和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第4页的数10以内的数、分类和写字准备练习,练习一的第1题。 教具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内容是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三张挂图或三块小黑板,内容是教科书第4页上的两幅分类图,一幅1~10十个数字图。 3.在黑板上画上写数字练习格。 4.教师给学生准备带有虚线数字的写字练习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在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比如在日常生括中数物品的数量,买东西用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科学家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都需要用数学知识。老师要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要准备多少本课本也需要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或投影片,教学数数。 (1)教师:这幅图画的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教室里实物的个数。提问学生,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我们教室的墙上有几张画? 2.教学分类。 (1)挂上画有一枝铅笔和两个皮球的图或小黑板。教师先提问学生,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各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归纳学生的发言。 教师:大球、小球都是小朋友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老师用一根线把它们圈起来(边说边用红粉笔画上圈),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的。铅笔是同学们用来写字的,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 (2)让学生看书上画有鸡(母鸡、公鸡、小鸡)、书包和气球的图。 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然后让学生试着把同类的东西圈在一起。教师巡视。 提问:这幅图中的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是怎样圈的?为什么? 3.教学数1~10十个数。 挂出画有教科书第4页上l~10十个数的挂图或小黑板。 先让学生数一数每一个圈中各有几个物体,认一认圈旁边的数字。 教师指挂图或小黑板上的数字,指名让学生说数,也可以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如果说错了,可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实物,然后纠正说错的数。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学生说出数。 4.写字准备练习。 教师在事先画在黑板上的写数字练习格里,边示范边向学生说明画线的方法:画横线要由左向右,画竖线要由上向下。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格里试着按虚线点描一个样子,教师巡视检查,合格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独立描。描完虚线点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格里独立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 教师让学生看练习一的第1题。教师读题后,先带领学生一起看左图,让学生说一说图里画的各是什么,哪些是同类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着重指出:西瓜、香蕉、桃都是水果,可以看作一类,因此这三种水果可以留在一个圈里。让学生动手把三种水果圈起来。接着提问:布娃娃能不能算作水果?然后,让学生看右图,先看看图里画的各是什么?想想哪些物品是同类的,再让学生动手把同类的物品圈起来。 个人修改 引入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学,举出实例。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教师可分别让一位圈对的和一位圈错的同学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说明圈对的道理和为什么圈错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个人修改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课 题 数一数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挂图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口头数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 看图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或是图片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的引导, 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有几位老师?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此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1)进行。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看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3、 数教室里的事物。 三、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评价别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知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应用。 个人修改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跟大家数几次。 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启发: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课 题 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习题1、2、3、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在多和少的教学中的两种不同的说法是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 1、情景图、各种图片、 2、学具:各种图片、铅笔、橡皮、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它们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发起了大水,小兔一家住在河边,大水把它们的房子冲倒,它们伤心得哭了。邻居小猪知道了,就来到小兔的家,对小兔说:”别难过,我们大家重新帮你们盖一座结实的大瓦房,你们就不用怕大水了。”小兔高兴地说:”谢谢你,小猪。”小猪说:”不用谢,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一起战胜困难,咱们开始动工吧。”这时,他们开始忙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热闹的场面吧。 出示情景图: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二、 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1、 揭示概念”同样多。教师:你们的故事讲得真好,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只小兔?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同时演示或用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由故事引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理解同样多的含义。 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块砖。你能用学具摆一摆?摆完以后,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大家吗?(生回答)教师揭示同样多的概念。 板书:同样多 揭示概念”多”和”少”。 教师:图中有几只小猪?用学具摆一摆?小猪扛几块木头?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 ,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课件演示)同桌说一说。揭示概念”多”“少”(小猪少,木头多)谁多?跟谁比?我们就说木头的跟数比小猪的只数多。还可怎样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跟数少) 2、 玩一玩小组活动: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请小猪吃饭,小兔准备了一些苹果和萝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各小组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说得真好。我们做一个游戏,”比一比”(教师做个示范:我看到图中有3个萝卜,我看到图中有4个板凳,两个同学边摆边说,放在一块比较,萝卜的个数比板凳的个数少,板凳的个数比萝卜的个数多)你们像老师这样把图中的东西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好。(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汇报。 三、 巩固练习1、做一做同桌的同学分别比一比自己的手指、眼睛、耳朵理解同样多。让学生拿出手里的东西如:铅笔、橡皮、作业本、书小组比一比。教师巡视并参与他们的活动。2、练习一1、2、3、4、1题学生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2题提问: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你是怎么想的?(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应给予鼓励)3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多指名说,使学生明白只要看第二行就行了。4题让学生独立做,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设计意图方法同上揭示多和少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与日常生活相系,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 个人修改 你能象老师那样把故事讲完吗?小组里互相讲一讲。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每只小兔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一块砖,都用小圆点做记号。 板书设计:比多少 和 同样多 少 多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课 题 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探究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教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引导观察。教师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这是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赶快打开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1)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2) 小组交流。(3) 学生汇报。(4)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 短 (课题) 二、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4、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长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 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2、 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a) 打开书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b) 练习一第5题,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五、整理教具教师提出要求: 1、 原来学具袋里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五、 全课小结。 个人修改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板书设计:长短 比较的一般方法: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课 题 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做一做以及练习一的7、8、9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具准备 让学生带积木或一些纸盒。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找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提问:谁高谁矮?再让男孩跟老师比,谁高谁矮?接着,再问:男生到底是高是矮,?小组交流。小组汇报。 二. 探究比较高矮的方法。 1、 请两位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让学生判断谁高谁矮,学生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 2、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有那些不同的方法) 3、 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学生上台前演示) 4、 师小结。(总结比较高矮的方法) 三、 动一动 1、 教师谈话: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活动活动筋骨。 2、 学生活动(每组值日生全体起立,按大小个排队,)矮的在前,高的在后。 四、 巩固练习。 1、 练习一第8题,同桌同学把手放在墙上,看谁摸得高。摆纸盒或积木块,看谁摆得高。 2、 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体订正。 3、 练习一第九题,找两个同学比个子,出现错误的方式,问:这样比对吗? 教学总结:老师的讲桌和你们的桌子谁长谁短?怎么比?小组比一比,做一做.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高矮,回去以后跟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个人修改 比较高矮的方法:2个人都必须赤脚站在同一平地上,背靠背站直,观察2人头顶的高度,来判断高矮。 板书设计:高矮 比较高矮的方法:2个人都必须赤脚站在同一平地上,背靠背站直,观察2人头顶的高度,来判断高矮。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内容 课 题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练习二中的第1——4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准备 野生动物园图、计数器;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5张数字卡片、计数器若干个,(每小组一个)、教科书第16页上的点子图及”做一做”中的实物图片5张。 教学过程 一、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图。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不好?2、 咱们分小组去参观,你看到了什么人?什么动物?每个小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数一数。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 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小组汇报。当学生说到1个太阳、1头大象时,教师出示图画,并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图下贴上1,你能从手中的卡片找到数字1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放到桌子上。这幅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2、3、4、5的教学过程与1的相同。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你们仔细看一看卡片,这5个数字象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小组里说一说,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5、 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1) 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由图画抽象出数字,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这5个数字的形状的正确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操作,让学生到台上演示。(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6、做第16页的”做一做”。教师端出3个苹果,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和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二、教学数序1、 逐次感知1——5的数序。教师用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老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在计数器上标上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珠,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2、 整体感知1——5的顺序。让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面? 三、教学数的写法1、 教学1、2、3、、4、5的写法。教师写,学生观察,然后让在桌上书空、描字。 四、课堂练习做练习二中的第1——4题。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 五、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操作活动,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数的含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数序。教学数字的写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个人修改 使学生明白1添上1是2。3、4、5的教学同上。 板书设计:1——5的认识 1、2、3、、4、5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学情预测与反思 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学情预测与反思 个人修改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板书设计:比大小 小猴 梨 桃 香蕉 3=3 3>2 3<4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内容 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X|k |b| 1 . c|o |m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 二、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师: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只小鸟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个人修改 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X|k |b| 1 . c|o |m 作业: 生可能说出:我是看出的,她前面还有一个人,所以她排第2;我是数出来的,因为1的后面是2, 板书设计:第几 阿姨拍第二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二、学习新知:(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读4的组成(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1 4 2 3 3 2 4 14、读一读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6、第19页的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有这种说法:5的组成有4个;它是按顺序来分的组;5的组成可以只需要记住2个就可以了。 个人修改 请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1 3 2 2 3 14 0、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板书设计:几和几 4 4 4 4 / \ / \ / \ / \ 1 3 2 2 3 1 4 0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 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2、全班交流算法。(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1、“做一做”第1题(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做一做”第2题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1、游戏一:贴苹果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2、红花配绿叶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说:我是一只一只数出来的;也有可能说:2、4只。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数数法,也就是看着画面一只一只的数。(2)接数法,也就是先有4只鸟,接着往下数就是5(3)用小手指或小棒一个一个地数(4)运用数的组成来数。 个人修改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