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传统影响下宋代西湖的风景营建.pdf
《圩田传统影响下宋代西湖的风景营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圩田传统影响下宋代西湖的风景营建.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38专题:园林遗产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GARDEN HERITAGE 园林,2024,41(02):38-44.AbstractThe polder fi eld was an important form of land use in the West Lake area of ancient Hangzhou.The development of polder fi elds not only brought crisis to West Lake,but also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its later transformatio
2、n from production facilities to orna-mental landscapes.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landscapes in Western Zheji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lder fi elds,and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
3、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est Lake scenery in the Song Dynasty.On this basis,the infl uence of the tradition of polder fi el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specifi cally explored.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der fi eld system promoted
4、the establishment of the“fi eld city lake”relationship in Hangzhou,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the West Lake during the Song Dynasty.Later,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by offi cials and civilians,polder fi elds were promoted to be expressed
5、as aesthetic el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transforming the West Lake from a non-scenic suburban water body to a public landscape with ornamen-tal value.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are drawn:(1)The governance of polder fi elds ran through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he cons
6、truction of West Lake scenery in the Song Dynasty;(2)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s of polder fi elds based on water conser-vancy functions became the landscape ge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in the Song Dynasty;(3)The game and choice between polders and scenery made the Song D
7、ynasty a crucial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 Lake in Hangzhou from a natural landscape to a cultural landscape.Keywordsthe tradition of polder fi elds;Song Dynasty;West Lake;landscape construction文章编号:1000-0283(2024)02-0038-07 DOI:10.12193/j.laing.2024.02.0038.005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
8、023-09-03修回日期:2023-11-17摘 要圩田是古代杭州西湖地区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圩田的发展在给西湖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其后期从生产设施到观赏景观的转变提供了机遇。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圩田背景下浙西水利景观的发展演化,全面考察宋代西湖风景营建的历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圩田传统对宋代西湖风景营建的影响,认为圩田系统的发展促进了杭州“田城湖”关系的确立,推动宋代西湖水利设施建设,后期经过官民对西湖景观的整合,推动圩田作为审美要素在西湖风景营建中进行表达,使得西湖从非游观性的城郊水体向具有观赏价值的公共风景转变。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圩田的治理贯穿了宋代西湖风景营
9、建的整体过程;(2)基于水利功能的圩田特征及形态成为宋代西湖风景建设的景观基因;(3)围绕圩田与风景的博弈与选择,使得宋代成为杭州西湖从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关键时期。关键词圩田传统;宋代;西湖;风景营建都 铭1973年生男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史与乡土景观有机更新理论陈 贇2000年生女浙江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史与乡土景观有机更新理论*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圩田传统影响下宋代西湖的风景营建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West Lake in the Song Dynast
10、y Under the Inf uence of the Tradition of Weitian都 铭*陈 贇DU Ming*CHEN Yun(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China,31001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城市风景空间整合背景下江南园林的演化与转型研究”(编号:18YJAZH016)39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ademic Journa
11、l 园林2024年第41卷第02期圩田传统影响下宋代西湖的风景营建 都 铭 等.杭州西湖是中国传统风景名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伴随着水域的自然演化进程,其风景营建也持续千年。学界对于西湖风景营建的影响因素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通常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等角度分析西湖的景观营造特点及发展演变,但很少将西湖与其区域尺度内的圩田体系相联系开展研究。圩田作为江南地区自古以来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筑堤、设闸和挖渠等手段,促进土地开垦和人居营建的有序展开,包含了水利景观、土地形态和聚落发展等方面。圩田体系,在为西湖地区人居环境提供保障的基础上,也与社会人文融合,共同构建出富有文化内涵的湖泊类文化景观。
12、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古地图、诗歌绘画等图文记载,梳理浙江一带圩田传统与水利景观的历史沿革,探讨宋代西湖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西湖、圩田与城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圩田开垦、水利建设、城市人文等方面分析圩田传统对宋代西湖风景营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基于圩田要素的西湖堤岛在东亚地区的形成与传播,为认识宋代西湖的景观营造提供了基于人地关系的更为深入的角度。1 圩田传统与浙江水利景观1.1 圩田的起源与发展圩田是人们使用筑堤、开渠、设闸的手段形成堤外挡水、堤内围田的造田方法,是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1,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各地的称呼也不尽相同2。尽管浙东、浙西3水利田的尺度、开发程度不同,但它
13、们都是由圩堤、河渠和闸堰这三大基本结构组成,具有筑堤围田的特征,故统称为“圩田”。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在浙江湖州就有围湖造田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圩田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隋唐以后,江南运河以及环湖河堤的开发修建,促使浙江低地地区也拥有较稳定的水环境,圩田开发开始由中等高程区向低洼地区延伸。隋唐至五代时期形成塘浦圩田系统5,同时采用高田深浚塘浦以引水抗旱、低地高筑圩岸以抵御洪涝的分片治理模式。大规模的围垦推动了圩田地区的水利建设,如唐代杭州刺史李泌在杭州城郊开凿六井以方便圩田地区进行灌溉。而到宋朝,塘浦圩田系统开始解体6。北宋时期,设立圩田务,专门负责圩田的开发与管理。此时,浙江的圩田
14、面积逐渐扩大,农业产量显著提高(图1)。到了南宋,浙江大部分土地早已开垦殆尽,于是农民将目光转向湖荡、海滩、山坡。盲目的围湖垦田,激化人地矛盾,加速了塘浦圩田系统的瓦解。水网、圩田破碎化严重,圩田系统逐渐衰败。元明清时期,人口持续增加,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重点开始向沿海高地转移。政府继续加强水利建设,并制定“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使得浙江圩田的规模和产量都达到了高峰。至明末,水系与圩田的分化基本完成,分别在高、低地上形成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水网和圩田。1.2 浙江聚落与水利景观的演化新石器时代,浙江地区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修建塘、坝、沟等简单的水利设施,以满足生活和
15、农业生产的需要。夏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水利建设逐渐受到重视,浙江地区出现了西湖、鉴湖等主要用于蓄水灌溉的大规模水利工程。秦朝统一后,零星的海塘开始在浙江平原沿海一带修筑。隋唐时期,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沿海海塘的大规模建设、塘浦圩田系统的发育以及环湖涹港的修建,浙江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时期,圩区的聚落也逐渐由山麓向河港圩岸的高地迁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村镇开始向圩田内部蔓延,并形成港、溇、埠等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聚落名。五代吴越至两宋时期,两次定都杭州,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许多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如杭州的苏堤、保俶塔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种植了大量植物以美化周边
16、环境,水利设施迅速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成为集天然与人工图1 宋代圩田与水网形态Fig.1 Low-lying paddy fi elds surrounded with dikes in Song Dynasty140专题:园林遗产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GARDEN HERITAGE 于一体的风景名胜7。基于水利系统的景观体系形成,水利设施开始向水利景观演化。随着元明清时期造园技法、诗画等文学创作形式不断丰富,水利景观体系逐渐完善并形成其独特的观赏价值。1.3 圩田与浙江古湖泊秦汉时期,出现了圩田、运河、陂塘以及海塘等结合流域自然特征的工程形式,古湖泊如杭州西湖、绍兴鉴湖等得
17、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重要的农业生产和渔业资源,以稻作为主的“水耨”农业逐渐成形。唐以后,在浙江平原水乡地区,各地民众结合水利网络系统的建设,在河渠两岸的农田周围修提筑坝,形成“圩田”。沿堤岸设置一系列闸门,使大片湖泽低洼之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至此,河渠纵横、圩田棋布的塘浦圩田系统正式形成。五代以来,开发了葑田、架田等多种将湖泊转化为耕地的土地利用形式(图2),以缓解浙江地狭人稠的困境。两宋时期各地兴修水利,农田开垦、圈湖造田等活动的广泛开展导致湖泊面积大大缩减,水地关系失调,湖泊群开始由盛转衰。元明清时期,该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基本已开垦殆尽,迫于人口重压,围湖造田的范围扩大,以致浙
18、江一带大量自然湖泊遭受到破坏乃至毁灭8。前期圩田与湖泊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圩田周围的植被和生物资源为古湖泊提供了营养物质,而湖泊的水源和生物资源又为圩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支持。但后期湖泊面临盲目开垦的人类活动以及自然泥沙淤积这两大危机,湖泊面积大大缩减甚至泯灭。经过反复的围垦与复湖运动,如今的浙江古湖泊面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缩减,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经过官民共同治理,得以幸存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此类有润州练湖、秀州淀山湖、杭州西湖等。另一类是在经历了反复的废湖、复湖的斗争后,虽存在但湖泊面积大大缩减的,如萧山湘湖。还有一类则是在经历多次废复斗争最终消失的,以鉴湖为代表9。2
19、宋代杭州西湖的建设2.1 五代以来至北宋初年的杭州西湖疏浚与城市发展五代时期,吴越钱氏建都杭州,统治者钱镠重视对西湖的疏浚,建“撩湖兵制”,定期除葑浚湖,疏通水源;修建龙山、浙江两闸节制江流,防江水倒灌;开涌金池引湖水入杭城,利用西湖水补给城内诸河水源。至此江湖河形成一套完整的“控流蓄水供水”系统。杭州城的多次扩建,使杭城西面城墙与西湖东岸水域紧密结合,形成紧密的城湖关系10。五代末至宋初,西湖多次淤积,葑田逐渐形成。宋初的历代官员开始对西湖进行疏浚,王济通湖沼、设堰闸,郑戬清葑田、去侵占,沈遘开沈公井再到陈襄重修六井及沈公井11。宋初官员的努力致使西湖每次淤塞时都能及时修复,并不至危害于杭州
20、。2.2 北宋时期的西湖建设:园林、寺观与堤岛初现北宋以前,西湖仅有三座自然山和白沙堤散立湖中并未形成景观;宋代,苏轼筑苏公堤以连接西湖东西两岸,划分了整个西湖水域,形成了堤桥线性划分水面的造园理水格局。修建三石塔划分种菱线,为其后湖中三岛的修筑奠定基础。自此文人雅士络绎不绝,为西湖堤岛之景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图3)。此时的堤岛随着西湖开发利用的深化,逐渐从自然堤岛向人工生产性堤岛转变。北宋佛教崇拜盛行,环西湖一带和南北两山之间建造了大量的寺庙园林12,形成了“山绕西湖寺绕山”的山水格局。人们在进行弘法修行的同时还能进行游览观赏,促使西湖从一个主要以城市用水为主的生产性设施开始向供人们郊游赏览的
21、公共园林转变。2.3 南宋时期的西湖建设:风景、市肆与名胜游览宋以前,杭城主要围绕军事、政治目的营建。至两宋,随着商业以及市民文化的发展,歌舞、卖艺、勾栏和瓦子等城市文娱兴起。南宋,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杭州),在杭城西墙设三门,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此时的西湖已然成为集游赏、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宫廷和百姓常在西湖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如西湖龙舟竞渡、花朝节、中秋赏月等13,促进了西湖景观文化的形成。南宋历代君王对西湖美景都极为喜爱,修建了集芳园、玉壶园、六和塔等园林以及亭台楼阁,并引入了大量花草树木,使西湖迅速融合成为集天然美景与人工雕琢于一体的风景名胜14。加之当
22、时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十景的形成使得西湖逐渐被视为一个园林意象,在诗词绘画中被广泛传播,最终远近闻名。这种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与造园实践相互融合的造园观念,形成了中国园林独特的游园意境。3 圩田传统对宋代西湖风景营建的影响3.1 圩田水系、城市发展与宋代西湖的水利营建五代吴越时期,杭州水系的治理和城市的建设一并进行,外扩杭城,并将运河纳入41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ademic Journal 园林2024年第41卷第02期城内,西湖也获得了较好的整治。吴越国灭广后,西湖重新陷入废弃状态,在宋初退化为葑田。两宋时期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一时期的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影响 宋代 西湖 风景 营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