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探讨_沈金辉.pdf
《创新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探讨_沈金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探讨_沈金辉.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06SANJIANGFORUM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与信息科技的纵深发展,对素能并重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能性和新要求,于是在线开放课程应运而生,国内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并全力助推其高速发展。在课程总量不断增加的当下,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提升进入瓶颈期。如何基于现有基础创新完善课程立体化构建、如何最大程度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如何最大力度优化校企互赢联动合作、如何最大效度实现资源开放融通共享这四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一、在线开放课程的定义与特点在线开放课程也称慕课,2012年出现于美国,最初源于学生基于同一话题在网络上形成一个互动、共享的学习社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教学理念的提升
2、,在线开放课程迅猛发展,迭代优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在线开放课程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震动,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不同于简单课程录像与PPT视频制作的堆砌,在线开放课程在资源建设之余,更侧重于将传统课程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并借助网络平台呈现完整的教学互动过程,表现出“自主创新学习、互动协作探索”的显著特点。具体而言,在线开放课程突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重构了传统流程,激发了探究的主动性;转换了师生角色,强化了学习的参与性。因此,在线开放课程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专业学生智商养成的必然途径。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扩面提质,网络学习资源将极大丰富,全面
3、终身学习平台得以积极构建,优质资源的流通更为顺畅,人才培养的质量将得到多方助力。二、国内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与困难问题(一)建设现状在线开放课程一进入高校教育,就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教师普遍肯定其灵活性、参与性、互动性与创新性,认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模式,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潮。在几年的飞速发展后,在线开放课程几乎涵盖了高校教学的各大领域,不但有专业课程讲解、实操演示,还将技能竞赛指导也纳入了体系创新构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探讨沈金辉【摘要】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与信息科技的纵深发展,对素能并重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能性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实践中
4、存在学生重视程度待加强、老师适应能力需提高、教学效果评估不到位、不能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本文对在线开放课程困难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以创建互联开放型自主学习平台、重构互动立体式课程开展形式、建立团队竞标型职商拓展平台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慕课高校作者沈金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双硕士研究生。(浙江宁波315100)改革创新33三江论坛2023.06之中,如浙江外国语学院结合浙江省大学生技能竞赛开设会展策划创意大赛实务慕课,对接线上指导与技能提升。形式方面,借鉴哈佛、普林斯顿等著名大学和机构的经验,国内教师在建设前期主要将精力投入于
5、视频资源、辅助素材、试题库、在线作业等核心要素的创设。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教学内容碎片化,在线开放课程单个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815分钟;每个视频学习配套自学效果检测,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加以评估;结合线上线下学习,布置在线个人或小组作业,将同一模块的若干视频学习加以串联。在建设中期,教学的重点为考核与互动,借助大数据,实时跟进学习效果,引导在线讨论,突出个性化教学。技术方面,目前高校的主流选择有网易公司和教育部爱课程网携手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雨课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智慧职教、以及由北京慕课科技中心设计的慕课网等。学生可以观看、学习并参与讨论
6、。(二)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1.学生重视程度待加强。在线开放课程背景下,学生对学习掌握绝对主控权。然而,综合高校的整体情况,学生长期以来受课堂教学惯有模式的影响,对线上学习不重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自主学习侥幸心理。思想上对知识技能缺乏孜孜追求,行为上对求知探索消极被动,甚至存在部分代刷视频和测试的现象。2.教师适应能力需提高。在线开放课程执行中,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转向引导,但这并不等同于功能淡化,而应从其他方面有所加强。较之传统课堂,巨大的角色差距和完备的职业素质要求让很多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与能力不到位,缺乏校内团队合作与行业企业经验,存在“跟不上”的现
7、象。3.教学效果评估不到位。在线课程在增加开放度的同时也对评估环节提出了新挑战。课前学习基本以自主形式实施,教师虽有在线指导,但并不实时亦不及时,缺乏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学生课前学习的充分度和思考的深入度都难以跟踪,经常出现知识点遗漏的情况。此外,线上教学效果评估模式亦有固化趋势,评估参与方较为单一。三、问题困难的成因分析(一)平台智慧推送和数据分析功能较为薄弱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迭代升级的过程,现有平台开发实用性一般,教师的操作便捷度和学生的体验感均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忽视个性”“有失精准”等问题。智慧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整体偏重教师需求,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不能很好地根据个
8、性兴趣,因材施教,推送优质的周边课程资源。教师虽能看到若干学生数据,但基本集中在班级整体学习概况、作业完成进度以及测验分数层面,缺少个体深度学情分析。此外,学生对课程的反向评估也不到位。(二)学校统筹推进和要素保障仍有不足在线开放课程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动态建设过程,伴随时代进步和行业变化,需要不断加以调整优化。目前鉴于课程建设的总量爆炸式上升,高校普遍存在经费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一般经费投入只能支持慕课启动,而无法保证其持续发展。激励措施和质量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阻碍了各方持续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热情。当前,很多高校比较追求课程直观“量”的上升,缺乏监督跟进,在线开放课程的统一建设标准缺失,质量没有得
9、到有效检测,容易出现偏离预期的情况。(三)教师思想重视和素养支撑仍需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量大、过程繁琐、要求颇多,部分教师主观上信念支撑有待强化,传统教学范式有待突破。建设过程中,机械地将传统课程搬至网络平台,仍以课后思考、模拟演练等形式加以任务布置。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不足,双向了解有待加深,职业素养仍不到位,限制了在线教学的碎片化梳理,以及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四)学生内力驱动和能力创新有待激发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核心差别之一便是学生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课程组织中学习资料趣味性较弱、模式固化,缺乏生动多样的展现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尚需有效手段加以刺激。大部分在线开放课程在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构建 高校 在线 开放 课程体系 探讨 沈金辉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