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离理论--盐类的水解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离理论--盐类的水解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离理论--盐类的水解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五节 盐类的水解 一、选择题 1.25℃时,在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解析:由于没有考虑的溶液中,不可能是由于外加酸或碱引起的,只能是由于盐类水解所致(如、),所以不少学生漏选A。 本题答案为选项A、C。 2.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酸性比强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C.相同条件下,与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D.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与溶液中和碱的能力 解析:从反应①可以得出碳酸的酸性比的酸性强,从反应②可以得出碳酸的酸性比的酸性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已知条件,这就是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和:,即的酸性比的酸性强,所以比更容易水解。 本题答案为选项A、B。 3.对重水也可用定义一样定义,现已知重水的离子积为,以下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等于7 B.在中溶解配成溶液,则等于 C.在中溶解配成溶液,则等于12.0 D.当由重水电离出来的等于时,溶液的等于1或13 解析:中性溶液等于7.4,选项A错误; 在中溶解配成溶液,则等于,选项C错误; 当由重水电离出来的等于时,溶液的等于(即)或13,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4.用中和滴定测定某盐酸的浓度,操作如下:用天平称得,配成标准溶液,用来测定大致浓度为盐酸,假设配得的溶液直接用来测定,该实验允许误差为滴(约),那么称取固体的天平的准确度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解析:所称取的的总量为,而盐酸的量为,所以用去的也为,这样一来,应取所配的溶液的体积为,滴定过程中滴的误差应与称量误差一致,因此准确度。 本题答案为选项C。 5.有一种Ⅰ族金属的酸式盐和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溶液呈弱酸性 B.室温下,同浓度的和溶液,电离度前者小于后者 C.该盐的电离方程式为: D.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 解析:选项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所以的溶液呈弱碱性,选项A错误; 因为的溶液呈弱碱性,并且是Ⅰ族金属,所以是强碱,而对应的是弱酸,所以电离度:。选项B错误; 盐是强电解质,所以应该是完全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选项C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D。 二、非选择题 6.将体积的强酸溶液和体积的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与该强碱的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 本题答案为:。 7.、两种物质都是由氢、氮、氧、钠四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它们的水溶液分别呈酸性或碱性。在相同温度下,溶液的大于相同浓度的溶液的 (溶液浓度不小于),请找出与可能有的两种组合,并且要求当这两种组合中的溶液的相等时,第一种组合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于第二种组合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1)写出可能有的两种组合中与的化学式: 第一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相等时,第一种组合中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比第二种组合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的原因:__________。 (3)在上述第一种组合中,若、的物质的量浓度、温度都相同,设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那么和的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1)由题中大于,可知呈碱性,呈酸性。这4种元素的组合中,酸性的物质是酸或者显酸性的盐,即和或者。碱性的物质也可能是以及或者。 首先判断选项B,当这两种组合中的溶液的相等时,第一种组合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于第二种组合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所以第一组的是酸,为,第二组的就是。 相应的也判断出来:第一组是,第二组是。 本题答案为:(1):;:;:;:; (2)第一种组合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而第二种组合中是铵盐,它电离出来的铵根离子在水中发生水解,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3)。 8.用实验确定某酸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配成的溶液; ②用试纸测出该溶液的,即可证明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盐酸,分别配制的两种酸溶液各; ③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加水稀释为;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__________(填“>”、“<”或“”)1。乙方案中,说明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多选扣分)。 (a).装溶液的试管中放出的速率大; (b).装溶液的试管中放出的速率大; (c).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大。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并作简明扼要表述。 解析:(1)容量瓶;(2),; (3)配制的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溶液,测其,即证明是弱电解质。 9.、代表不同物质,都是、、、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相同浓度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浓度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1)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当、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 (3)写出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__________; (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 (5)若、两溶液的,则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 解析:(1)、都是、、、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我们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碱、强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判断,是强碱或者水解呈碱性的盐:、,是酸或者水解呈酸性的盐:、。强酸、强碱都抑制水的电离,而易水解的盐则促进水的电离。题中要求:相同浓度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浓度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那么为,为;那么为,为。 (2)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和.浓度或氢离子相等,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是相同的,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完全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在水中电离产生,发生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5)的和,由水电离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本题答案为:(1);;;。 (2)。 (3). (4)硝酸电离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铵根离子存在促进了水的电离。 (5)(或)。 10.某二元酸(化学式用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3)已知溶液的,则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_________(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 (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解析:(1)由可知,为强碱弱酸盐,所以显碱性,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2)根据物料守恒定律判断,选项A正确;不仅水和电离产生,还要水解,还会生成小部分,选项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选项C正确;应该是 ,所以选项D错误。 (3)溶液, 一级电离是完全电离,电离出。由的溶液,电离出,但第一步电离生成的会抑制的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4)溶液显酸性,则,因为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我们先忽略水解,只考虑电离,和水都会电离出,所以,则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本题答案为:(1)碱性;。 (2)。 (3);第一步电离产生的,抑制了的电离。 (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一轮 复习 电离 理论 盐类 水解 习题 详解 解析 实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