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pdf(10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二、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 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 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 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 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 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 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 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 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 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 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 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 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 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 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3、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 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 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 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 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 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 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 般。四、教学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 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 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 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 念。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 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 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 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 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五、基本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 释。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 促学。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七、教学进度表社区科学活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2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23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24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25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26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27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287、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29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210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2115、机械摆钟6、摆的研究2127、做一个钟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213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14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215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216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217总复习2第一单元沉和浮18总复习219考试25、浮力授课内容计划课时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4、造一艘小船11单元小结: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 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2、把石专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 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 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 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 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 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 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 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 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 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一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 由一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 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 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 的。)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 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 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 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 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 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 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 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 的。)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 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 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 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 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 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 的。)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 沉木块 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 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 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材料收集: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教学反思: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 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 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 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 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 位置下移即可。)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 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 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 家。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 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 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 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 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 识。)“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立方体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预测结果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 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 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 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 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 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 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 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 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 生小组合作。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沙子数量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 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 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 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 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 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 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板书设计: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球的沉浮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J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小瓶子的沉浮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教学反思: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 第8面)。【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 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 浮。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 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 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 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 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 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 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 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 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 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 平。)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 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 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 材第8面)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 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 浸入水的体积增大。)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 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 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板书设计: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水 量(毫升)放入后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毫升)沉浮状况实心团200沉的形状200浮形1200浮形2200浮形3200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教学反思:4、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制作 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 的各种材料。【教学过程】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 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 橡皮泥小船比赛。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 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 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 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 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 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三、造个性船: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 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三、改进和完成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拓展活动: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板书设计:4、造一艘小船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造个性船我的造船计划一、准备二、制作三、改进和完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教学反思:5、浮力【教学目标】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 船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 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 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教学过程】一、感受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 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 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 础。)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 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 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 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 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 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 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 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 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 中。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 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 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 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 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 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小泡沫塑料块中泡沫塑料块大泡沫塑料块自重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板书设计:5、浮力浮力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教学反思: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目标】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教学过程】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 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 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 浮力?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 推测呢?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研究的问题:实验方法:所需器材:实验结果: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2、测量钩码分别浸入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 表格中。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 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 浮力也越大。)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 中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小石块中石块大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 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 力越大。)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 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 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 师用书)板书设计: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小于重力下沉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教学反思: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教学过程】一、马铃薯的沉浮: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 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 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 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 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 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 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 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 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 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 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 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 铃薯才浮起来。)实验记录水的量食盐的量沉浮情况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 大的帮助。)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 来。四、阅读资料: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板书设计: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液滴加热调制液体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教学反思: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教学过程】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 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 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在液体中的重量受到的浮力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 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 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 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二、推测与验证: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 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 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 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重量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 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 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 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 积。四、沉浮原理的应用: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五、整个单元的总结: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 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 的问题进行整理: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 重比较有关)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 重比较有关)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 重比较有关)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 的轻重比较有关)板书设计: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测力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热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小结:授课内容计划课时1、热起来了12、给冷水加热13、液体的热胀冷缩14、空气的热胀冷缩15、金属热胀冷缩吗16、热是怎样传递的17、传热比赛1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11、热起来了【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 产生了热)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 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 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 入.)(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 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 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2、学生交流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 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5、交流研究方法。(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 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 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 问题,提出调整建议)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四、小结: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板书设计:1、热起来了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一(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教学反思:2、给冷水加热【教学目标】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2、师生交流。(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 释或推测。)4、全班交流。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 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 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4、分析整理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给冷水加热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教学反思:3、液体的热胀冷缩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 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现象描述)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 水热呢?(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 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 T,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 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 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小组要分工合作。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做好记 录。注意安全,小心热水。)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 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 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 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 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 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 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 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学计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