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doc
《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遵义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生物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共80分。第1~30题,每小题2分,第31~35题,每小题4分。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后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每年5~7月是儿童手足口病爆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下列对于该种病原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不属于生物 B.该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C.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层次 D.该病毒的繁殖只能依靠活细胞,因此不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 2.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B.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树 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银杏树 C.一块草地上的杂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4.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既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 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系统”层次 5.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 6.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噬菌体 ②蓝藻 ③酵母菌 ④乳酸菌 ⑤支原体 ⑥水绵 ⑦小球藻 ⑧葡萄球菌 ⑨链球菌 ⑩青霉菌 A.②④⑤⑦⑧⑨ B.②④⑤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⑧ D.①②④⑤⑧⑨ 7.下列不具有染色体结构的生物是 A.酵母菌 B.放线菌 C.霉菌 D.衣藻 8.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9.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物质,这反映了细胞的 A.统一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共有几项 ①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②颤藻、酵母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DNA,且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③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错误的是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提出了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的原因 D.细胞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1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利时的维萨里通过尸体解剖,发现人体是由组织构成的 B.列文虎克通过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并且命名了细胞 C.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一切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13.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①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 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④在低倍镜找到目标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14.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转动转换器和目镜,视野中的污物仍存在,说明污物在载玻片上 B.观察细胞时,若将玻片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细胞向左方移动 C.低倍镜对焦,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至高倍镜即可看到清晰明亮的物象。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1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视野内一部分细胞清晰,另一部分细胞不清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显微镜损坏了 B.根尖压片厚薄不匀 C.细准焦螺旋调得太快 D.光源有变化 16.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甲物像模糊,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1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共看到3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分别换成5×时和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分别为 A.16个,64个 B.64个,8个 C.64个,2个 D.128个,2个 18.非生物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A.差异性 B.多样性 C.分割性 D.隔绝性 19.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20.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缺少的必需的大量元素是 A.C、H、O、N B.K、Ca、Mg、S C.Mn、Mo、Cu、Zn D.K、Ca、Mg、Fe 21.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因为水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所以一定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 22.根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进行实验鉴定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碘液 23.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 0.05g/mL的CuSO4溶液 B.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 0.01g/mL的CuSO4溶液 C.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 滴0.1g/mL的NaOH溶液 D.向2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 24.以下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与表中编号顺序相对应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待检物 蛋白质 脂肪 ④ 鉴别试剂 双缩脲 ③ 斐林试剂 颜色反应 ① 红色 砖红色 反应条件 ② ﹣﹣﹣ 水浴 A.蓝色、常温、苏丹Ⅲ、葡萄糖 B.橘黄色、沸水浴、苏丹Ⅳ、蔗糖 C.紫色,常温、苏丹Ⅳ、还原糖 D.紫色、常温、苏丹Ⅲ、葡萄糖 25.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内水的主要功能 A.给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生命活动的良好溶剂 C.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D.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6.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 D.产生波动 27.如图为细胞的组成成分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为构成细胞鲜重的各种化合物,则a为水 B.如果该图是构成细胞干重的各种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 C.如果该图是构成细胞干重的各种化学元素,则b为氮 D.如果该图为构成细胞鲜重的各种化学元素,则b为氮 28.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植物吸收的无机盐PO43-是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体代谢的变化而变化 29.水果含有微量元素Zn,而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30.马拉松赛进入最后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3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但都具有细胞膜、 核糖体 C.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材料时,一般用较小的光圈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100 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25个 32.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 A.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B.逆时针 C.顺时针 D.无法确定 33.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D.脂肪的鉴定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生理 盐水洗去多余染液 34. 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 是水、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 b、c依次是C、O、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是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35.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此蔬菜天然种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Zn、Cu、Mg等微量元素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20分。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36.(4分,每空1分)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的检测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 (填序号);实验②中所用酒精的 作用是 。 (2)请分别选择在上述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实验①: (填序号),实验③: (填序号) ①0.1g/mL NaOH ②0.1g/mL NaCl ③0.01g/mL CuSO4 ④0.05g/mL 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7.(8分,每空1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 字母);若水体富营养化,湖中的蓝藻会使湖泊发生 现象;蓝藻能进行光 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 。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都有的细胞器是 。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38.(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缺铁时植物在有光的条件 下也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黄叶病”。请利用溶液培养法,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 和实验用具验证铁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材料用具: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广口瓶若干,完全培养液,只含铁的培养液, 缺铁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滴管,量筒。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表中所列 具体内容,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A瓶 B瓶 C瓶 1 a液 b液 c液 2 3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4 变黄 变黄 绿色 5 6 绿色 黄色 绿色 (1)写出序号“1”中加入的三种液体的名称:a液 ,b液 ,c液 。加入a、b、c三种液体的体积应遵循 原则。 (2)请描述序号“2”所表示的主要实验操作: 。(2分) (3)请描述序号“5”表示的实验操作: 。(2分) 遵义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80分。第1-30题,每题2分,第31-35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1—5 CBDAC 6—10 DBBAA 11—15 CDDCB 16—20 ADACB 21—25 DABCA 26—30 ADBCB 31—35 DCCB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共20分。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36.(4分,每空1分) (1)① ; 洗去浮色 (2)①④⑥ ; ①③⑤ 37.(8分,每空1分) (1) C、D; A、D; 水华; 叶绿素、藻蓝素 (2)核糖体 (3)拟核 细胞核 38(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缺铁完全培养液;缺铁完全培养液;完全培养液;等量 (2)取长势相同的同种小麦幼苗等量分为三组,并分别放入A、B、C三个广口瓶中,并通气。(2分) (3)向A、B两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蒸馏水,C瓶不做任何处理。(2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10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