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pdf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pdf(17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一、测量一、单元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 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 的质量观念。2.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三、本单元教材设计特点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计量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5.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以吨作单位。6.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本单元教学建议1.注重体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 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质量观念,如1毫米、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一些较小的单位,如毫米、分 米,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直接感受,如用手势比划一下,直接用某个实物的长度来表示一下。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如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 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如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两个地点间的距离来感受 1千米有多长,用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感受1吨有多重。2.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安排了许多先估测再实测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 策略,建立起正确的长度、质量观念。但估测能力并不能只靠几节课、几个题、关在课堂上就能够培养 得起来的,需要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培养。五、课时安排6课时毫米的认识主备人:李蕊 审定人:肖咸清 执教者:导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3题。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导学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单位观念。导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导学方法 结合具体的场景,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量一量等活动中体会感受。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卷尺、一分硬币等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知道自己现在有多情境引高吗?入,激发学生生1:我1米32厘米。学生汇学习兴趣。同生2:我1米37厘米。报,勾起对旧时,又巧妙地.知的回忆。进行了旧知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个长度单的复习,为后位,你能用手比划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边的新知探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究做好铺垫。师:你们真能干!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先在小情景导入眼力。组内交流,然提出问题你知道数学书有多长多宽吗?看谁估得最后教师组织培养孩准确!全班交流。子的估测能.力。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同学估计对了呢?“实践出真知”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每学生动两个人为一组量一量吧!手测量,教师提示: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在哪个巡视并强调位置测量会更准确呢?测量的方法。师:哪个小组测量出来了?说给大家听听。生1: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约14厘米。学生汇在测量生2:书的长是20厘米多一些,但不到21报。中使学生体-2-厘米;书的宽是14厘米多一些,但不到15厘米。生3:书的长是20厘米多3小格;书的宽是14厘米多8小格。(指名演示量的方法)师:多一些是多少?3小格、8小格又是多 少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就会明白To会到:毫米产 生的必要性。1、认识毫米,探究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口寸,我们就耍用到通过观毫米这个单位。察,认识更小(1)引导观察:请大家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的长度单位: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和同学生观毫米。桌交流一下。(提示: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察、动手操小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作,在活动中(2)演示归纳:出示课件(放在的含毫米小体验毫米和让学生格的1厘米图),教师指着图中的1小格告诉学厘米的关系:在数一数中,生:这每一人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o11厘米=10毫感知每相临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米两个厘米之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间都有10个除了 01厘米之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小格,即:1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1厘米就是10毫米呢?(再从1数到2,从2数 到3通过数小格,认定每1厘米中都有10 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厘米=10毫米(3)请学生再次表示数学书的长和宽。数学书长21厘米3毫米,宽14厘米8毫米。(4)问:测量数学书的厚应该用什么单位?为什么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呢?你估计它有几学生说毫米呢?量一量吧!(学生操作)出数学书的及时地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长和宽,并测把新知运用(1)让学生把自己的指甲卡在1毫米处,感量数学书的到测量中去。受1毫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验。厚度。(2)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动手比划: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分硬币,再轻轻将硬币抽出,看拇指和食指间的空隙有多 大,就是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看谁比划的准确?1毫米的长度给你什么感受?(4)你估计几页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把这几页捏紧后用尺子验证一下,多了或者让学生在操少了就调整一下,然后数一数,大概有几页?学生动作中进一步-3-板书设计:(5)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者 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银行卡、磁卡、光盘的 厚度等大约1毫米)4、完成教材P3“做一做”。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三幅图,让学生准确 读出这三种物品的长度各是多少,然后完成下面 的填空。手测量、比 戈!J、寻找生活 中的实例,分 组体验。体验1毫米 的实际长度,感受到毫米 是多么的短 小。优化梳理 解决问题量出下面各图形每条边的长度。A L_A(注意:学生测量取数时方法的多样及优化。)如:第一幅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厘米8毫米。方法一:学生可先取2厘米,再数一数有8个小格,得出是2厘米8毫米。方法二:先看成3厘米,然后数与3厘米相差2毫米,得出是2厘米8毫米。先独立 完成导学案,然后小组内 交流,全班汇 报。通过比 较,让学生明 白测量时数 据读取方法 的多样及优 化。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1、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练习一第2、3题3、想一想,填一填6厘米=()毫米 10毫米=()厘米10厘米=()毫米先独立完成 作业,然后小 组内互相帮 助。检测学生学 习情况,反馈 目标达成效 果。总结提升 拓展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 惑?自我回顾,自 我总结,互相 帮助总结归纳,激 励评价,建构 知识体系毫米的认识当测量非常短的物体长度或测量时得不到整厘米时,一般用毫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 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知识链接: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一、自主学习: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探究1毫米的长度及与厘米的关系。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2、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1)拿出1个1分硬币,估一估,厚度大约为()o(2)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是().(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硬币的厚度,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三、过关检测:1、完成练习一第1题并说出理由。2、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橡皮擦长5()(2)教室长10()(3)玻璃厚5()(4)铁皮厚2()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长度单位(),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作单位;还知道了硬币、磁卡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我还有()不明白。-5-分米的认识主备人:李蕊 审定人:肖咸清 执教者:导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及练习一第47题导学目标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导学重点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导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导学方法通过操作实践法和观察法引导学生测量课桌的长,观察直尺和米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有关分米的知识。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师: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在长度单位家族里你都认识谁?师: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这些长度单位有 多长。师: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另 一名成员一一分米,1分米究竟有多长呢?它和其 他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学生汇报、比 划,勾起对旧 知的回忆。针对所提问 题思索。复习旧知,设疑激趣,明确本节 课的教学 目标。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1、引出分米(1)测量课桌的长度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的长度是多 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师追问:为什么不选择米或毫米为单位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学生活动:分组测量课桌的长度。)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生举手回答。生同桌商量 后回答。分组测 量,并做好记 录。让学生主 动地动手 实践,探究 发现,使新 知的学习 过程变成 研究问题-6-方法一: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一的过程,更共量了()次,也就是()个()厘米,最好地发挥后求出桌子的长是()厘米;学生的主方法二: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分组汇报,优体地位。有()个10厘米,还多出()厘米,最后求出 桌子的长是()厘米。比较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方法,说出哪种方法 比较好?为什么?(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 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 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18厘米,有 的是20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师小结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 名称叫分米(板书)。2.教学1分米有多长(1)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份的1分米的线段 放大图。教师指出:刚才我们以10厘米为标准的这一段 就是1分米。化测量方法。看图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让学生在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一系列的(2)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活动中充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学生动分体会1分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反手测量、画米的实际复两次)图、寻找生活长度。(3)学生操作: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从手腕 到指尖有没有1分米?(4)画一画我们已经知道了 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 用直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5)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是1分米?(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吸管的长度等)老师介绍身边一 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3.教学1米=10分米。(1)猜想中的实例。-7-板书设计:我们已经知道了 1分米=10厘米,那么分米和 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先猜猜看。(2)验证方法一:分组观察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 分米?方法二:用米尺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黑板上,然后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 完,使学生直观看到1米等于多少分米,得出米和 分米之间的关系。方法三:推理: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 中每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100厘米=10分米,因此1米=10分米。(3)结论:1米=10分米分组验 证米和分米 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 历猜想、验 证、结论的 全过程,体 会数学的 严谨性。优化梳理 解决问题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 面,在厘米的前面)小组内交 流后全班汇 报。通过排序 知道这几 个长度单 位之间的 大小关系。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1、练习一第4题,在书上完成。2、练习一第5题,先估计,再添在书上。3、练习一第6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4、练习一第7题,添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有什 么感受?独立完成作 业后互相评 价。检测学生 学习情况,反馈目标 达成效果。总结提升 拓展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 惑?自我总结。总结归纳,建构知识 体系分米的认识1米=10分米 1分米二10厘米教学反思:-8分米的认识导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温故知新: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 1厘米=()毫米 300厘米=()米合作探究:1、测量课桌的长度:方法一: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量了()次,也就是()个()厘米,最后 求出桌子的长是()厘米;方法二: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个10厘米,还多出()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厘米。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个1厘米,也就是 1分米=()厘米。3、量一量,找一找量一量:我们的指尖到手腕的长度大约是()分米,把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叉开,量一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在约是()分米。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过关检测: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1)水杯的高约1()(3)光盘的厚大约()毫米。(5)一间教室高3()o2、我会换算1米=()分米 30厘米=()11米-2分米-()分米 14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6、7/1分米?(2)粉笔盒的高约1()。(4)乒乓球台高约7()。(5)一本书的宽14()o长 1分米=()厘米=()毫米+26厘米=()分米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知道了在直尺上()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1分米=()厘米。1米里面有()个1分米,即1米=()分米我还有()不明白。-9-千米的认识主备人:李蕊 审定人:肖咸清 执教者:导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78及练习二中的相应习题。导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导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掌握换算方法。导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以及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导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境实践体验,集体交流,讲练结合。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 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 米。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硬币的厚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4)测量教室的长。5)测量开县到重庆的路程。师:如果要测量开县到重庆的路程,我们可以选 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用米吗?3、揭示课题:开县到重庆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一一千米。(边说边板:千米的 认识)学生单 独汇 报。思考用 米是否 合适。从简单的 回忆中引入新 课,既复习了旧 知,又为探索新 知做好铺垫。第 五小题从学生 的现实生活出 发让学生产生 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 认识千米的必 要性。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出示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 意思。(书上的四幅图)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 180千米。-10-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图3;离南京还有98千米。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 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学生举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让生答)手回数学与生活的(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 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 用“km”表示。(板书:千米(公里)km)(二)认识千米,熟记进率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 100米 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教学楼)想一想,1000米 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 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答。联系。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全班齐的停顿来区分)(课件出示,相机板书)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读。4千米;()米 3000米=()千米抽生回9千米;()米 6000米=()千米(想想做做第3题)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千米到底有多长?答。(1)出示学校操场图: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结合学生生活一圈是2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实际,以学生熟(2)出示开县体育场跑道图:这是大家非常熟操场,体育场为悉的体育场,你知道沿着它跑一圈是多少米吗?这是例,对学生建立一个标准跑道,一圈是4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1千米的长度概(指名回答:2圈半)念,印象更深(3)课前老师曾带大家在操场上感受了 100米 和200米的实际长度,请看大屏幕: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 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刻。-11-板书设计:(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5)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 千米?(播放录像: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从学校 门口出发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梳理小结 形成概念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千米常用来计量比 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 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对以上知识进 行梳理,让学生 心中有一个完 整的概念。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 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第一关:连一连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人 25千米飞机 800千米摩托车 4千米小汽车 80千米第二关: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 6200()(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第三关:比一比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千 米675米。哪座桥长?第四关:画一画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 第10页第5题)。学生独 立完成 后展示 评价。检测学生学习 情况,反馈目标 达成效果。总结提升 拓展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自我总 结。总结归纳,建构 知识体系。教学反思:千米的认识(公里)(km)1千米=1000米-12-千米的认识导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温故知新:1、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其中()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和(度单位。2、我知道1米=()分米=()厘米=(毫米)合作探究:1、认识1千米。教学楼到食堂的距离大约100米,10个这么长是()米,也可以说成()千米,因此1千米)米。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沿学校操场走一圈大约是200 米,走()圈大约1千米。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1千米大约要走()分钟。想一想:从学校大门出发,)大约1千米。到(过关检测:1、填一填:(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3)4千米=()米 3000米=(千米9千米;()米 6000米=(千米)2、连一连: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人25千米飞机800千米摩托车4千米小汽车80千米3、比一比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千米675米。哪座桥长?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表示较远的路程或两地间的距离时通常用它作单位,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o我还知道1千米=()米,还有()不明白。-13-吨的认识主备人:李蕊 审定人:肖咸清 执教者:导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导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导学难点建立“吨”的概念。导学方法创设情境结合实际生活支建立质量概念,小组交流讨论并进行及时的巩固。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去游玩,走 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小牛提议:这里有座桥,咱们一起过桥玩吧。小熊说:等着,你们看这里有 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看到这幅画你们有 什么问题吗?揭示课题并板书:吨的认识思考什么是“吨”?用故事情节 激发学生认 知冲突,提高 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1、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1)在小组内互说自己的体重有多重,再指名汇 报。(2)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3)1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 多少千克?40个呢?师: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联系生活,再次感受“吨”(1)学生分组提一提20千克重的一桶水,汇报 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1桶水20千克,多少桶水重100 千克,多少桶水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呢?(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3)一袋面粉重50千克,几袋面粉重1吨?分组活动分组活动 后谈感受。数学来 源于生活,让 学生在熟悉 的人和物中 理解吨,很好 地建立起1吨 的概念,使学 生进一步感 受到1吨的质 量,知道1吨=1000千克,为下面质量 单位之间的-14-板书设计:(4)一头水牛中400千克,几头水牛重1吨?(5)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约重1吨?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吨,如:一头大象约重4吨。世上最重的动物蓝鲸约重50吨。卡车可以载重8吨。想一想: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 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3、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出示4只动物的重量)(1)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2)哪几只动物可以同时过桥?猜一猜它们会怎 么过桥呢?4、学习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1)出示例7。(2)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集体说理、说方法。分组讨论,同学间相 互交流补 充。换算做好准 备。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 作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体会 到数学的价 值所在。梳理小结 形成概念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学过三个质量单位,它们分别 是吨、千克、克,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指名回答,师板书: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思考:换算时有什么样的技巧?小结:吨换算成千克就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千克换算成吨,就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对所学质量 单位进行一 个梳理,形成 一个完成的 知识体系。1、独立完成12页中的“做一做”,和练习中三学生独立讲练结合,熟互动作业中的第1小题,然后集体订正。完成后,展能生巧,及时生成问题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2小题。3、完成导学单上的习题。示点评。巩固新知。总结提升回顾所学总结所学知拓展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知识。识,加深印 象。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1000千克答:四位好朋友不能同时过桥。教学反思:吨的认识导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学会换算质量单位。温故知新:1、我们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和(),知道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作单位。2、我知道1千克=()克。合作探究:L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重量。2.1 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千克?40个呢?1吨=()千克3.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质量单位“吨”呢?4.在我的生活中,()东西大约重1吨。过关检测:1.我能填:6吨=()千克 9000千克=()吨1600千克-600千克;()吨 1吨-400千克二()千克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3.有100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货车6辆,2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为什么?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知道了 1000千克=()吨,我还知道()()大约重1吨,还学会了吨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吨换算成千克就在吨数末尾(),千克换算成吨,就在千克数末尾()0自我提示:还有()不明白。-16-生活中的数学主备人:李蕊 审定人:肖咸清 执教者:导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14页的内容。导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导学重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导学方法分组探讨,集体交流。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导学目的个人复备复习巩固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学生汇报联系生活1、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口述曹冲称象的故事。(2)小组讨论,明白道理。a.小组讨论:为什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 重量。b.交流。C.曹冲聪明在哪里?2、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 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例如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 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抽生讲 曹冲称 象的故 事。分组讨论学生汇报 答。采用故事激 发学生的兴 趣。培养学生相 信科学,学科 学和用科学 的意识。通过收集、汇 报,感受数学 在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梳理知识将数学和生 活紧紧联系-17-板书设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一起。课堂检测1、3厘米;()毫米 6千米=()米9000千克;()吨 1米-3分米二()分米6吨-2000千克二()千克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机场跑道长约3()课桌高85()大头针长约22()卡车载重8()一个鸡蛋约重60()3、完成P13的第3题。思考: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 装车能一次运走?学生独立 完成后,抽生讲 解,其他 同学补 充。通过学 生自己的讲 解、补充,加 深认识并体 会成功的快 乐。课外延伸生活里还存在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单位 的有关知识?看谁发现的多。学生收集体会数学和 生活的联系。单元反思:生活中的数学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8-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二、单元课时安排:大约9课时加法.3 课时减法.3课时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整理与复习.1 课时三、教材分析(一)加法1.主题图1)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为后面的计算 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2)等学生学会后面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选择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问 题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主题图。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1)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2)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迁移类 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3)不再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1)题材仍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2)先估算后精确计算,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3)把例2的连续进位加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 向前一位进1),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体现。4.18做一做”最后一题是三次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5.练习五有各种形式的计算,从加数的位数来说,有三位数加两位数的,也有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从进位的 次数来说,有不进位的,有一次进位的,两次、三次连续进位的。从形式来讲,有单纯计算的,也有结 合实际问题计算的,还有改错题.第9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如果不考虑路程只考虑路线,可以采用多种走法,然后再根据路程 选择最近的路线。要使整个路线最短,就要每段局部路线最短,其中,从家到邮局,从邮局到书店都只 有一条路线,而从书店到超市的两种走法中,回到邮局再去超市的走法更近,从超市回家的路线中,不 经过学校的走法是最短的。在比较两条路线的路程长短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如要比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较410+125与510的大小,只要想410+100=510 即可。()减法1.例1(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1)借助于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为自然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 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机会。如,昆明的标志性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是三塔、丽江是玉龙雪山。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19-2)三个插图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图中给出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及昆明到大理、昆明到丽江 的路程,第二个图给出故事的具体情境,这是不涉及到时间、速度的最简单的行程问题,给出了出发点、终点、此刻位置、相对距离等要素,很自然地提出问题。第三个图是一个线段图,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条件(如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路程、求的 是什么,等等。)(3)也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教材上只是给出一种估算的策略,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如520-150o(4)笔算的详细过程教材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来进 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和加法一样,教材上也没有借助直观的操作和动态的退位过程图来帮助理解算理。2.P23“做一做”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加法和减法都可以。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3.例2(被减数十位是。的连续退位减)(1)在例1的基础上改变数据。(2)教材上只列出竖式,具体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编排意图同前,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计算问题。4.例3(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在这儿,教学的重点不是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减数中间有 0的连续退位减的技巧,在这儿不作重点讲解。重点是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算法,并鼓 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算法。5.练习六编入了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如第2、3题。第6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考虑三个点相对位置的不同可能情况,根据小明家、小红家在学校的 同侧或异侧,可以分别列出减法和加法算式。(三)加减法的验算1.主题图提供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 1、例2的内容。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且验算的方 法也可以更加多样。2.例1(加法的验算)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3.例2(减法的验算)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4.练习七第8题,鼓励学生提问题,如学生可以提出某两种商品总价是多少,某种商品比另一种商品贵多少 钱。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现开放性,如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时,第一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加以 解决,然后再用精确计算解决第二个问题。(四)整理和复习1.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2.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复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加以解决,体现开放性。四、教学措施: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2)减法:云南旅游。-20-(3)加减法验算:购物。2.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1)计算5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五、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 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2.注重算理的理解。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如果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法则,也可以 计算,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学个“透”,才算是真正达到目的。3.适时进行估算,体会估算作用,培养估算意识。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我们要重视这一环节,不能因为 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一带而过。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 的要求,适时让学生进行估算,体会估算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4、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 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 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 时间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三年级 上册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