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江西高速路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测速区间用时10min,其平均速度为 km/h. 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擦干后又很快形成,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拭发烧病人的额头,这是利用酒精 吸热,达到为病人降温的目的. 4.射击瞄准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的光的 ;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变弯了,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 6.如图是江西龙虎山的美景,龙虎山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 7.人们把 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8.小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时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 ,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 9.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像.他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0.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类似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E处就可看清温度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水银柱被 后正立的像. 二、选择题(11-14题,每小题3分,15、16题每小题3分) 1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高音”歌唱时比“女中音”响度大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呐”是利用回声测定距离 D.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阻止噪声传播 1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 B. 手影的形成 C. 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 D.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1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14.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1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 A. 投影仪放映 B. 照相机拍照 C. 放大镜观察物体 D. 监控器摄像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 17.晚上在图所示的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板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运用的原理. 18.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100表示什么? ; 机场30Km表示什么? .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19.一辆坦克瞄准敌方目标发射一颗炮弹,炮弹发出0.5s后看到目标冒出火光,又经过1.5s听到炮弹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求炮弹飞行速度. 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8分) 21.下面表格中数据为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也叫常压下).请根据表格信息填空. 氢 氧 水 铝 铁 熔点/℃ ﹣259 ﹣218 0 660 1535 沸点/℃ ﹣253 ﹣183 100 2327 2750 (1)常温(20℃)常压下,表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假设常压下某一刻温度为1000℃,则此时氧为 态,铁为 态(均选填(固“”液“或”气“). (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和液氧,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先分离出来的是 ,这种方法是利用氢和氧 的不同. (3)用铝锅 熔化铁(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22.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 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4.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四个不同位置,如图乙,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丙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些.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江西高速路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测速区间用时10min,其平均速度为 km/h.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1)判断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逆过程,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以“谁”为参照物; (2)知道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速度大小. 【解答】解: (1)以小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所以他会感觉测速提示牌往后退; (2)t=10min=h, 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v===90km/h. 故答案为:小汽车;90. 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擦干后又很快形成,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拭发烧病人的额头,这是利用酒精 吸热,达到为病人降温的目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蒸发及其现象. 【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解答】解: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酒精易挥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的是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中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故可以给发热病人降温. 故答案为:液化;蒸发. 4.射击瞄准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的光的 ;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变弯了,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 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出现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 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首先应该知道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其次要知道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最后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找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所以EO、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反射光线,图中GD为法线; 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 所以OA、EO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折射光线,图中的BF是界面; 总之,EO一定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如图: 所以反射角为∠DOC=40°. 故答案为:OA、40°. 6.如图是江西龙虎山的美景,龙虎山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 【解答】解:龙虎山在水中的倒影是水面的平面镜成像形成的,而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虚. 7.人们把 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1)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青、黄.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故答案为:红、绿、蓝. 8.小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时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 ,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故答案为:一倍焦距以内;虚. 9.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像.他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1)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解答】解:(1)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物距2f>u>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即光屏应 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 10.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类似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E处就可看清温度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水银柱被 后正立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使读数时更清楚. 故答案为:放大镜;放大. 二、选择题(11-14题,每小题3分,15、16题每小题3分) 1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高音”歌唱时比“女中音”响度大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呐”是利用回声测定距离 D.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阻止噪声传播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才可能听到; (3)声呐利用回声的原理可以测定距离; (4)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A、“女高音”歌唱时比“女中音”音调高,而不是响度大,故A错误; B、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才可能听到,故B错误; C、“声呐”是利用回声测定距离的,故C正确; D、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而不是阻止噪声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 B. 手影的形成 C. 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 D.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 【解答】解: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手影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符合题意;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塔在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解答】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14.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凹透镜成正立的像. (2)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 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 【解答】解:(1)蜡烛经透镜成倒立的像,说明此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2)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说明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2f>20cm>f,所以20cm>f>10cm. 故选B. 1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飘动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看到的水中的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所以选项BD错误,选项AC正确. 故选AC. 1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 A. 投影仪放映 B. 照相机拍照 C. 放大镜观察物体 D. 监控器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来工作的;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光屏上不能接到像,在放大镜的另一侧,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电子监控器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 故选:B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 17.晚上在图所示的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板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运用的原理. 【考点】镜面反射. 【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就是因为光线在玻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答:台灯发出的光照到玻璃上,玻璃表面反射台灯发出的光射入人眼,由于人感受到的反射光太强,所以感到刺眼,可见: (1)调整台灯的方位,改变光的反射方向,即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2)在玻璃板上垫纸或布,也可以将玻璃板拿掉,使台灯射到桌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也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18.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100表示什么? ; 机场30Km表示什么? .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表示:左牌为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此路段行驶速度v≤100km/h(按最大100km/h).右牌表示汽车距离机场的路程s=30km; (2)根据公v=可求行驶时间. 【解答】解: (1)100表示限速为100km/h,30km表示标志牌到机场路程为30km; (2)需要时间: t===0.3h 答:(1)100表示限速为100km/h,30km表示标志牌到机场路程为30km; (2)至少行驶0.3h才能到达机场. 19.一辆坦克瞄准敌方目标发射一颗炮弹,炮弹发出0.5s后看到目标冒出火光,又经过1.5s听到炮弹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求炮弹飞行速度.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目标的时间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目标与坦克之间的距离;又知道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 【解答】已知:炮弹飞行时间t′=0.5s,声音传播时间t=1.5s 求:炮弹飞行速度v′=? 解: 由v=得大炮距目标的距离(即炮弹飞行的距离): s=vt=340m/s×1.5s=510m; 炮弹运行速度: v′===1020m/s. 答:炮弹飞行速度是1020m/s. 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100km/h. (2)由于v=,v2=144km/h=40m/s 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2t2=40m/s×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8分) 21.下面表格中数据为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也叫常压下).请根据表格信息填空. 氢 氧 水 铝 铁 熔点/℃ ﹣259 ﹣218 0 660 1535 沸点/℃ ﹣253 ﹣183 100 2327 2750 (1)常温(20℃)常压下,表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假设常压下某一刻温度为1000℃,则此时氧为 态,铁为 态(均选填(固“”液“或”气“). (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和液氧,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先分离出来的是 ,这种方法是利用氢和氧 的不同. (3)用铝锅 熔化铁(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熔点是指晶体的熔化温度,沸点是指液体的沸腾温度,通过比较表中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判断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解答】解:(1)常温(20℃)常压下,氢、氧为气态,铝、铁为固态,液态的是水; 假设常压下某一刻温度为1000℃,高于氧的沸点,则此时氧为气态;这一温度低于铁的熔点,所以铁为固态. (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和液氧,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到达﹣183℃时,氧先液化,所以先分离出来的是氧,这种方法是利用氢和氧沸点的不同. (3)铝的熔点为660℃,低于铁的熔点1535℃,如果用铝锅熔化铁,则先熔化的应该是铝,所以用铝锅不能熔化铁. 故答案为:(1)水;气;固;(2)氧;沸点;(3)不能;铝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铝会先熔化. 22.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出现的先后判断谁的结论正确. (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小铁板向后折,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因为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小聪的说法是正确的. (3)用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2)小聪;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 (2)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3)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 【解答】解:(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两个棋子A和B到镜的距离用的,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3)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1)A;(2)A、B到玻璃板的距离;(3)不能; 虚像. 24.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分析】(1)据折射角的变化观察分析即可判断; (2)据上面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肯定在某一时刻,折射光线会消失,所以据此分析即可解决; (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 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就可以判断出是否能出现上述现象. 【解答】解:(1)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 (2)据(1)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 (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故答案为:(1)折射光线消失;(2)光斑消失;(3)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四个不同位置,如图乙,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丙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些.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在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理解成倒立实像的含义,像与物体上下、左右正好相反;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原则;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让像更大一些,物距相对减小. 【解答】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即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3)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处成的像最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时应将蜡烛放在d处;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时应将蜡烛放在c处; (4)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应减小物距,镜头焦距变大,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所以镜头焦距应该调得较大一些. 故答案为:(1)凸透镜;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2)上;(3)a;d;d;c;(4)较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学 第三次 联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