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人教版1.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人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人教版1.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择了常见的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为代表动物,从寄生虫的角度渗透了动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探究学习两种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适应寄生生活的一系列特点,进而得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的相关知识,难点是解读人体感染蛔虫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尝试通过观察找出蛔虫和蚯蚓的区别。 4.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5.认同个人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 2.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蛔虫和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从形态结构层面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这两个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蛔虫和蚯蚓都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因此可在教学中从生活体验人手,课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捕捉并饲养蚯蚓,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蚯蚓的生活环境,初步认识蚯蚓;课上通过实例分析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出线形劫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活体蚯蚓(有条件的话还可准备蛔虫的浸制标本和蚯蚓模型)、糙纸、棉球、放大镜;编写学案;布置预习实验――观察蚯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 新课导入 (2分钟) 出示蛔虫和蚯蚓的图片。 提问:这两幅图片中的动物同学们认识吗?它们是不是属于相同的动物类群? 观察、思考、作出假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 新课教学 (6分钟) 如何才能获得支持假设的证据呢?(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比较) 1.任务一:观察蛔虫的外部形态。观察教材第8页蛔虫结构示意图,填写在学案(参考学案附在最后)中的表格――蛔虫一列的1-6条。 提问: (1)蛔虫寄生在人类的小肠中,你能找到或推测出它们的其他特征吗?如内部结构或者生理功能特征。请填写在学案中表格“7.其他特征”的相应位置上。 (2)它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适应寄生生活有何关系?(回答学案中的讨论题1) 观察、填写表格;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获得知识,寻找支持假设的证据。学生的亲身经历,一定程度上重现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概念的形成过程。 合理的编写和使用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也可以利用浸制标本和模型。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还应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 (15分钟) 问题引入:刚才辨识出蚯蚓图片的同学可真不少!大家对蚯蚓了解多少呢? 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观察蚯蚓。 2.任务二:实验――观察蚯蚓。要求:按照教材第9-10页的要求进行观察。填写在学案中表格――蚯蚓一列的1-6条。 (1)步骤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提示:如何根据外形特点区分蚯蚓的前、后端,背、腹面? (2)步骤二: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提示:蚯蚓运动――蠕动,是哪些结构相互配合完成? (3)步骤三: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它体表的黏液。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保持湿润。 (4)思考:蚯蚓体表干燥会窒息死亡,如果将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会如何呢? 提问: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你能找到或推测出它的其他特征吗?如内部结构或者生理功能特征。(请填写在表格“7.其他特征”的相应位置上) 通过思考与讨论,回答学案中的讨论题2-4。 通过以上的观察、比较与分析,思考蛔虫和蚯蚓是不是属于同一动物类群? 观察、填写表格;思考、分析、判断、推测、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 通过问题转承,激发新的兴趣点,从已知引入未知。 通过实验,对活体蚯蚓进行多感官参与的观察,丰富了观察的手段。 通过生物外部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进而引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结构与生理功能特征的推测,多层面强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通过科学的观察、比较等过程,得出蛔虫与蚯蚓不属于相同动物类群的结论。 这个阶段的组织教学比较有挑战性,教师应把握始终以任务引领、问题引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5分钟) 3.任务三:“寻找小伙伴”。 给出钩虫、线虫和沙蚕、蛭的图片,根据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区分哪些是蛔虫的小伙伴,哪些是蚯蚓的小伙伴,并要求说明进行区分的依据。提示:在学案中表格的相应位置进行记录。 观察并分析进行区分的最明显特征,归类、记录。 观察、区分不同类群的生物时,更多动物的加入,既呈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又延续了通过观察和比较,寻找支撑证据的意图,并为之后生物分类的内容进行铺垫。 为第六单元生物分类的学习奠定基础。 (5分钟) 4.任务四:总结两个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简介活动三的四种动物,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这两个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通过主要特征提升出类群名称。提示在学案中表格的相应位置进行记录。 倾听、记录、归纳、概括。 通过活动三的延续与补充,概括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提升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类群名称,从而完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两个概念的构建。 构建生物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在大量生物学事实基础上概括生物学概念。 (6分钟) 5.任务五: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阅读教材8-9页、11页相关内容,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别记录在学案中讨论题5、6位置。 提示关键词:健康、科学研究、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讨论、记录、交流。 通过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是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 蛔虫病属于传染病,与八年级下的传染病和免疫的内容有承接关系。 (三) 课堂小结 (1分钟) 这节课,同学们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动物学知识,概括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对这两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动物类群。 倾听、 回忆。 突出知识主线。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动物名称 蛔虫、蛲虫、线虫等。 蚯蚓、沙蚕、水蛭等。 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体表有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所属类群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附:参考学案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根据要求填写下表: 项目 具体内容 结果记录 结果记录 备注 任务一 任务二 动物名称 蛔虫 蚯蚓 外部形态 1.体形 对称方式? 2.体色 3.体表 4.体节 是否观察到环带? 5.口和肛门 6.运动辅助结构 7.其他特征 任务三 寻找小伙伴 任务四 主要特征 所属类群名称 二、讨论 1.蛔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如何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2.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是如何与在土壤中生活相适应的? 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会出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的现象? 5.线形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6.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设计观察、归纳、变式练习等环节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 蚯蚓是学生熟悉的动物,引领学生做好观察蚯蚓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观察蚯蚓的身体特征和运动方式,是学生概括环节动物特点的基础。通过填表、填写蚯蚓进行气体交换的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蚯蚓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并推理得出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线形 动物 环节动物 教案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