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 XX县XX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 前 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一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为主线,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保障,坚持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全面落实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保护水源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各项任务,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XX县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位于XX县红崖子乡北部,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1100m等高线,西到203省道向东5km处的南北向的农路为界,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16000hm2),项目区范围涉及XX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 项目区位于XX县黄河东岸的最北端的乡镇,由鄂尔多斯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两大地貌单元构成。地势东西方向倾斜,相对高差60~80m,为缓坡阶地,其中大部分属台地平原过渡地带。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72.5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5%,重度沙化面积占沙化面积的47%。本次所选项目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项目区位于黄河东岸,从地貌类型划分属黄河冲积平原区和鄂尔多斯台地两部分组成,土地沙化程度由西向东呈加重趋势,中、重度沙化区占总面积的76%以上,也是风力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对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风蚀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在优选措施、提高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土流失区进一步治理,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挥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该区域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水源有保障,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域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政府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环境条件迫切,提出开展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对治沙造林,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要求迫切,因此,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群众的积极性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作,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前期规划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新形势新阶段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新的《水土保持法》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水土保持积极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巩固天然林草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1.1.2工程建设必要性 (1)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本质内涵是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生态修复,依靠自然力量,遵循自然规律,加大保护力度,减少人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落实部党组治水新思路的重要举措。 1.1.3方案编制过程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按照自治区引黄灌区大力实施城乡水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的要求,XX县在XX地区选定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项目区。项目区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水源有保障,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域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政府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环境条件迫切,提出开展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对治沙造林,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要求迫切,因此,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群众的积极性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作,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根据《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的要求,受XX县水务局委托,我院设计人员对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收集了有关资料和图件,并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以及其它相关规范,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等特点,初步确定了各项治理措施及其位置、规模等,并对工程进度、项目实施和工程管理做了较为详细的安排。经过设计人员的共同能力,于2012年2月中旬由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本可研报告。 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1.2.1项目区地理位置 XX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XX县XX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规划治理面积43.5 km2,项目范围涉及XX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人口密度109人/ km2。 1.2.2项目区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形有冲积平原、丘陵、沙漠三种类型组成,属大陆性气候,温带半干旱荒漠区,干旱少雨雪,日光充足,蒸发强烈,冬春季多风,温差大。年降雨量变幅较大,灾害频繁,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 据第二次宁夏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显示,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几年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补植林草,造林治沙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措施,植被覆盖率已达35%,沙丘及浮沙基本固定;项目区人口密度较小,紧靠扬黄灌溉基本农田,是较为适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 1.2.3水土流失情况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 km2,占总面积45.0%,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水蚀为主。项目区为半干旱荒漠区,对人和自然引起的扰动十分敏感。多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超载放牧,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致使植被退化严重,蓄水能力差,破坏了项目区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在风力的作用下,以悬浮、流动、跳跃、飘扬四种形式搬运堆积,形成沙垄、小沙丘,广泛分布在各种面上,使牧草繁衍能力减弱,品种单一,草质低劣,可利用率低,牧业生产发展呈下滑局面。由于土地沙漠化的影响,造成地域性小气候,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保护程度低,在风力的作用下,农田表层土壤细粒和营养物质被吹走,降低土壤肥力。同时沙化形成沙丘,压埋草场,农田沟渠路缩小了土地利用面积,直接影响着威胁着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环境,严重阻碍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非常重视,带领广大群众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治理工作,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但因资金、技术方面的原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得不到根本有效改善。 1.2.4水土流失分区 XX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XX县XX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 km2,占总面积的45.0%;203省道向东5km处为界,东西宽2km,南北长14.5km,面积29.0km2, 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0.0%;预防监督区边界向东宽3km,南北长14.5km 面积43.5km2,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规划治理面积43.5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0.0%。 1.2.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据统计,项目区多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3.5%。集中、连续治理过的地区,植被逐渐恢复和浓密,人进沙退达50m左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改观为发展XX农业及“大漠旅游”创造了条件。但从项目区大面积紧靠毛乌素沙漠情况看,由于受干旱少雨气候条件、牧业发展需求、土地资源开发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仍很脆弱,水土保持形势严峻,亟待加大治理规模和力度。但我县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国家用于治理水土流失的资金有限,按目前的治理速度、治理方法和治理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更不能适应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治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封育保护,有效恢复植被,多种措施并举,充分依靠和发挥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还养能力,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改善生态环境。 1.2.5土地利用情况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60km2,其中:耕地29 km2,占总面积8.5%;林地13.6km2,占总面积8.5%;荒漠面积77.12km2,占总面积48.2%;草地20.0km2,占总面积12.5%;湖泊湿地1.6km2,占1.0%,难利用地4.8km2,占总面积3.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14.88km2,占9.3%。 1.2.6社会经济情况 XX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范围涉及XX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4479户,人口密度109人/ km2。2010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4100元,劳动力8958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农业种植作物以种植小麦、兼套玉米为主。根据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预计在项目实施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占30%左右。 1.3项目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规模 1.3.1项目建设任务 (1)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 (2)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泥沙; (3)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3.2项目区建设目标 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72.5km2。项目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43.5k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0.0%,效益周期年内拦泥49.5万t,拦蓄径流14.5万m3。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项目实施后,新增林草植被1200hm2,其中:营造乔木林150 hm2,灌木林350 hm2,封育700 hm2,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74.1%,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林草覆盖率的大幅度增加,将使其成为XX地区的绿色屏障,大风及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3、发展地区经济的目标。 使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后增加到4500元,增加400元。 1.3.3项目区综合治理规模 项目区位于XX红崖子山沙漠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单位面积治理投入标准较高。根据本项目区建设任务,考虑到投入的可能性,复核确定本项目区的建设规模,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km2。 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4.1设计原则 坚持东部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部地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西部地区,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封为主,封禁结合;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人为本,依法管护;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1.4.2工程措施 规划典型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0hm2,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项治理措施配置为:水土保持林515hm2,封禁治理375hm2;保土耕作430hm2;蓄水池1座,放水口44个,沟道治理48.4km,道路硬化4.4km。 1.4.3总体布置 1.5施工组织设计 1.5.1施工条件 1.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项目区国道、县道、乡道畅通,村公路畅通,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能满足施工材料运输入场的要求,场内运输采用修建临时简易道路解决。区内用电率达95%,通讯率达70%,90%的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施工用水用电基本能解决,个别地方可由施工队伍采用柴油发电机和人工拉水解决。施工中的材料运输、用水用电等十分便利。施工场内临时用地,本着安全、方便、减少青苗损失原则,工程结束后,场内临时用地、施工临时道路,均整理退耕。 2.建筑材料的来源状况 工程建设用的水泥需要到项目区所在县城购买,水砂、卵石、块石在惠农王泉沟拉运,以上材料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建筑材料规定要求,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并造册登记认可后准许使用,否则一律不准进场和使用。 3.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 项目区所在的乡镇都设置有农业服务中心,并配有1-2名专职水利水保人员,从事水利水保工程施工与管理多年,技术过硬,经验丰富。项目区群众也承诺积极投工投劳,区内有劳动力35652个,投劳有保障。 1.5.2施工方法 各项措施的施工方法依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4-2008)执行。 1.5.3施工布置 1.5.4施工总工期和进度安排 建设期内项目总投资233.5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18万元,项目维护每年需运行费7万元。当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径流15.16万m3,拦蓄泥沙4.43万t,年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6。 从以上结果看,各项指标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如果考虑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带来的间接效益,其效益更加可观。而且该项目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此也非常重视,建议应尽快实施。 1.6水土保持监测 1.6.1监测点布置 按各种立地条件,布设3个监测点。监测点样方大小:乔木林20×20m,灌木林5×5m,草地2×2m。 1.6.2监测内容 (1)林草植被监测 封禁期通过样地逐年监测乔木林生长和郁闭度变化;灌木树种、灌木林盖度、高度、灌幅及生物量变化;草地植物种、盖度、高度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系统分析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动态变化,评价生态修复效果。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 对项目区典型农户和社会生产、生活及经济情况的逐年连续监测,分析评价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6.3监测时段 封禁第一年开始监测,每年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年度监测。 1.6.4监测方法 (1)建立基础档案 (2)植被度监测 (3)植被类型及生长量监测 (4)雨量观测 (5)动物监测 1.7技术支持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突出表现在治理水土流失上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一措施的分散治理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集中治理;二是从单一的治理水土流失转向水保与开发水土资源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在推广过程中,以水利部颁布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为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1)治理与开发结合,注重以开发促进治理;(2)试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结合,注重面上推广的规模效益;(3)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注重植物措施的经济效益;(4)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水利经济结合,注重加强水利产业建设;(5)政府扶持与农民投入结合,注重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6)开发治理与应用现代科技结合,注重加大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的力度。 1.8项目管理 1.8.1工程建设管理 1.成立机构 该项目主管部门为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建设单位为XX县水务局,下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务、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和项目乡为成员单位,具体由县水务局水土保站直接负责项目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与林业局林业派出所、草原站共同组成执法队伍现场监督、检查,加强管护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制。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做到一级促一级,措施得力。 2.组织管理措施 (1)全面推行项目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县长为项目实施法人,水务局为项目实施管理单位。 (2)建立健全责任制,县政府与相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措施,制定考核和奖罚制度,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所在乡镇要尽力协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地块、劳力等保障措施;加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工作。 (3)加强管护,县水务局水保站与相关乡镇、乡镇与村及管护员均要签订管护责任书,巩固项目治理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3.施工管理 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确定后,应及时组建工程施工指挥部,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和设备管理。 (1)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建立质量自控、检验体系,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2)合理安排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场地的布设、施工放线和施工计划等,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 (3)严格把握工程进度,做好建设信息管理,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联系制度和基建统计报表。 (4)按规定做好工程验收准备,包括设计文件、图纸、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竣工资料。 1.7.2运行管理 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按期完成,县水务局设立专帐,加强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度,严禁挪用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资金足额用于工程建设。 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1.8.1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总概算投资127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76.56万元,县、乡配套285.2万元,群众自筹114.08万元,详见总投资概算表。 1.8.2 分年度投资实施计划 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及安排,2012年需投资470.78万元;2013年需投资444.33万元;2014年需投资360.73万元。计算详见分年度概算表。 1.9经济评价结论 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16.0%大于社会折现率12.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3大于1,经济净现值ENPV=130.0万元大于0,该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 1.10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与建议 1.10.1项目结论 建设期内项目总投资233.5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18万元,项目维护每年需运行费7万元。当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径流15.16万m3,拦蓄泥沙4.43万t,年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6。 从以上结果看,各项指标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如果考虑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带来的间接效益,其效益更加可观。而且该项目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此也非常重视,建议应尽快实施。 1.10.2建议 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当地环境条件愿望迫切,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高,因此,在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防风固沙效果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高度重视,早日立项解决,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 1.11附图、附表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水土保持特性表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区地理位置 XX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XX县XX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 2.1.2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形有冲积平原、丘陵、沙漠三种类型组成,属大陆性气候,温带半干旱荒漠区,干旱少雨雪,日光充足,蒸发强烈,冬春季多风,温差大。年降雨量变幅较大,灾害频繁,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 据第二次宁夏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显示,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0%,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几年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补植林草,造林治沙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措施,植被覆盖率已达35%,沙丘及浮沙基本固定;项目区人口密度较小,紧靠扬黄灌溉基本农田,是较为适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 2.1.3地形地貌 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090~1100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降由东向西倾斜。地貌由两部分组成,西部为黄河新冲积平原,东部为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分布有新月沙丘。 2.1.4水文气象 项目区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干旱荒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达-30℃,极端最高气温37.7℃,日温差12.2~14℃,无霜期年均162d.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075.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沙暴日数达16.9d,4~5月间风速最大,大于或等于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9.1d,主要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6%,年均蒸发量为1400~1800mm,表2-1。 表2-1 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项目区 多年平均降 雨量(mm) 气温℃ ≧10℃ 积温(℃) 年日照 时数(h) 无霜期(d) 大风日 数(d) 平均风速(m/s) 年最高 年最低 年平均 XX镇 189.9 37.7 -30 8.1 3303 3075.5 162 9.1 2.6 2.1.5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 km2,占总面积45.0%,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水蚀为主。 自1984年被列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全县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设立了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配备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三棵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7km2。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发展地方经济,促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表土变薄,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和径流冲刷,大片土地被沟壑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土地变得越来越难以利用,当地群众失去生存条件。加之,受到当地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素质差、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更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植被盖度,增加林草的面积和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林草产量,才能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效地解决困扰当地的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2)是改善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于多年来持续干旱少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区地表植被锐减,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地面覆盖度降低,地表裸岩、水蚀和风蚀十分严重,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这致使当地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益加剧。每年春季,大风携带大量沙土进入XX城,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夏季暴雨过后,山洪下泄,冲毁道路、淤积路面、阻碍交通、抬高河床,对下游惠农区的道路、房屋、工厂等各项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山洪和泥沙经排水沟汇入黄河后,还造成了黄河的淤积,每年入黄泥沙达49.5万t。因此,只有下决心对项目区进行全面治理,提高当地的林草覆盖率,才能为今后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天气和洪水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生产条件,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沼气等新能源的发展,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3设计依据 2.3.1相关批复文件审批意见 根据XX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XX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8-2020年),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耕地,促进粮食增产;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全县完成90%以上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完成总投资约2.2亿元。 2.3.2相关技术标准 《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6453.1~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18337.1-3-2001); 《小型蓄引排引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16453.4-200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土地利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3.3相关数据来源 《2010年XX县统计打年鉴》 《XX县水利志》 《XX“十二五”水利规划方案》 第三章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3.1项目区概况 3.3.1项目区选择的原则 (1)符合《国家水土保持项目规划》的要求,且在《XX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所划分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内。 (2)避免与国家其它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相互重叠,防止重复投资、重复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央投资效益。 (3)做到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主要面向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需要迫切,交通相对方便,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区域。 (4)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区当地乡镇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工作基础好。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投劳有保障。 3.1.2项目区的选择 根据项目区选择的原则,结合XX县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XX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技术人员深入初选项目区实地调研,认为XX红崖子项目区内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而且本项目区与2010年三棵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区相连接,结合三棵柳移民项目区和宝五堆子移民项目区的治理成果将促进XX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群众也对水土流失治理有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表示重视。经综合考虑,项目区选定在XX镇、红崖子乡。 3.1.3项目区位置、范围 XX县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县红崖子乡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1100m等高线,西到203省道向东5km处的南北向的农路为界,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16000hm2),项目区范围涉及XX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人口密度109人/ km2。 3.2项目区概况 3.2.1项目区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090~1100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降由东向西倾斜。地貌由两部分组成,西部为黄河新冲积平原,东部为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分布有新月沙丘。 2.土壤植被 土壤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及不同地形分布的规律性,淡灰钙土、草甸土、盐土、风沙土是主要土壤,呈带伏铁粉状分布,大部分地表浅层因浮沙覆盖或堆积沙丘。由于项目区属半干旱地带,长年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因素,使原有林木遭受破坏,天然草场退化。现有植被主要是人工造林、天然草场、果园和农作物。人工造林主要树种有刺槐、杨树、沙枣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果树、葡萄等,多以零星种植,草场主要生长着白茨、苦豆子、沙蒿、沙米、刺蓬、灯香、盐蒿等植被。 3.水文气象 项目区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干旱荒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达-30℃,极端最高气温37.7℃,日温差12.2~14℃,无霜期年均162d.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075.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沙暴日数达16.9d,4~5月间风速最大,大于或等于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9.1d,主要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6%,年均蒸发量为1400~1800mm, 3.2.2项目区社会经济 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规划治理面积43.5 km2,范围涉及XX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7个行政村,总人口9399人,农业人口9399人,规划治理人口4615人,2350户,人口密度109人/ km2。2010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4100元,劳动力4700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农业种植作物以种植小麦、兼套玉米为主。根据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预计在项目实施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占30%左右。 3.2.3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60km2,其中:耕地28 km2,占总面积17.5%;林地13.6km2,占总面积8.5%;荒漠面积77.12km2,占总面积48.2%;草地20.0km2,占总面积12.5%;湖泊湿地1.6km2,占1.0%,难利用地4.8km2,占总面积3.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14.88km2,占9.3%。 表2-6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类型 面积 耕地 林地 天然草地 荒地 难利用地 非生产 用地 湖泊 湿地 合计 面积(km2) 28 13.6 20 77.12 4.8 14.88 1.6 160 占总面积(%) 17.5 8.5 12.5 48.2 3.0 9.3 1.0 100 (1)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中农地比例偏小,布局不合理,耕地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5%,比重较小;耕地利用方式单一,垦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低产田面积大,深度开发任务艰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集镇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不断突出,XX县作为产粮大县,粮食产量直接受到威胁;林地利用不合理,树种单一,土质差,低产低效林面积大,林地的综合效益较差。建议在治理中,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果林、用材林,提高商品化率,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林、副、渔业比例较小。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兼套玉米等,兼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饲料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以及加工饲料。 据2010年底统计资料,项目区内农业人均耕地0.3hm2,人均基本农田4.5亩,农村各业生产总值4315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51.4%,林业产值占6.6%,牧业产值占22.4%;副业产值占16.9%;渔业产值占2.7%。农业人均年纯收入4100元,粮食总产3.71万t,农业人均产粮649kg。 (3)农业生产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力度不够,无支柱产业和带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三是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较少,加之分散经营和土地承包的现实,土地利用机制制约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农业效益低下,农业资金、农村劳动力等在逐步向二、三产业转化;五是服务功能系统尚待建立和完善。 (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XX水土保持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县级、村级公路纵横与主干线相连,形成便捷的通乡、通村交通网络;电力、通讯等方便,项目区大部分村社已经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率达85%,农村供电保证率达到99%。 3.3.4项目区水地流失 (1)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蚀。水土流失面积72.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其中:轻度17.73km2,占流失面积的24.0%;中度22.85km2,占流失面积的35%;强烈31.92km2,占流失面积的43%。年侵蚀总量64万t。流失强度主要以中度、强度为主,分布于大面积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林地上。 (2)水土流失成因 自然因素:主要是降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土壤和植被。一是降雨集中、强度大,项目区暴雨集中7~9月,降水量为189.9mm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6.6%左右,且多以大雨、暴雨方式出现,地表径流强度大,且突发性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植被稀疏,覆盖不均,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低;三是地面沙化面积大,岩性松软破碎,抗风化能力弱,物理风化作用强烈,为地面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土壤结构松散,胶体品质差,抗蚀力低。 (3)水土流失危害 一是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致使作物绝收或少收,降低了农业收入。二是水土流失导致森林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或更为频繁。三是淤毁水利工程,堵塞河道;项目区境内多数排水沟常年淤积,极大影响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破坏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3.3.5-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