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设计项目说明范本.doc
《公园设计项目说明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设计项目说明范本.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西某公园景观设计阐明 一、项目认知 1.1区位关系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共3800万人,地区分为三区: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南及东南边境山地。鄱阳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淡水湖,庐山为世界名山。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处在九江至南昌中间。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国土面积863km2(不含共青),总人口16.07万人,人口密度为186人/ km2。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及316国道横贯境内,北距九江市55km,南至省会南昌城69km,交通十分便利。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 天津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分,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54.1mm,无霜期为214—281天,全年超过10℃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较差为24.7℃。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1.2.2土壤条件 德安县土壤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占总面积55.89%,石灰岩类风化物占22.57%),石英岩类风化物(11.22%),第四级红色粘土(7.48%),河积物(2.04%),湖积物(0.76%),紫色泥岩(少量)等七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可分7个土类,10个亚类,29个土属,79个土种。 1.2.3水文条件 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主源小坳水发源于瑞昌市和平乡粒杂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5km,境内79.7km,流域面积863.0 km2,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 km2以上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 hm2。 1.2.4地形地貌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成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普通山岭海拔高度在200—600m,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m。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m,为全县径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 km2,占全县总面积19.6%,丘陵地区面积558.4km2,占64.7%,滨湖波状平原(涉及临近鄱阳湖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河谷阶地)135.5 km2,占15.7%。 1.3历史文化 1.3.1历史沿革 德安历史悠久,从望夫山(敷阳山)西南麓发掘商代遗迹和城南米粮铺袁家咀发掘商代遗迹表白上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德安县治蒲亭镇古称敷浅源,属扬州,春秋介于吴楚之间,后随朝代变迁,数易从属,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立为蒲亭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驿为蒲亭场,至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始升县,命名为德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民国期间,先后从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第五行政专区及第九行政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安县属九江专区,1970年改为九江地区。1983年,九江地区和九江市机关合并,取消九江地区名称,以市辖县,德安县属九江市管辖至今。 1.3.2 风景名胜 (1)德安八景:金带河流、阳居仙迹、南庄耕叟、钓台渔唱、义峰耸翠、湴塘晓钟、乌石清泉、蒲塘落雁。 (2)德安县博物馆位于某半腰处,为清代侍卫府,其主题建筑模仿义门陈宅园风格,馆内文物丰富,有不少为国家级珍品,特别是南宋女尸闻名天下,现供游人长年参观。 (3)位于县城西部某上革命英雄纪念碑是德安县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始建于1958年。建成时塔上浮雕为“德安县革命英雄纪念碑”,后改用毛泽东为北京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3.3人文景观 (1)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杂交水稻之父,世界知名科学家。 (2)李英杰设计成功最先进太空梭,荣获美国航天最先进工程师奖。 (3)吕燕,世界名模,1999年正式进入潮流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顶尖造型师李东田和知名照相师冯海发现并为她造型,拍摄各大潮流杂志封面。6月,应邀前去巴黎发展模特事业。同年11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并获亚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手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获得最佳成绩)。 (4)李安,出生于1954年,德安人,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毕业,1983年毕业。近年斐声国际影坛,在太平洋两岸均获得了不俗成就,还不夸张说,她架起了东西方文化沟通桥梁。 二、场地现状分析 2.1现状山体改造 1、车行道:原有车行道都改为休闲道,并恰当进行加宽和修整路面,平时禁止机动车通行,只做为应急车道。 2、人行道:对原有人行路线保存,路面建议为青石板或者卵石铺地,局部高差大地方可用木栈道来代替。 3、景观小品:对原有景观构筑物保存并进行改造设计,使得与园区风格协调统一。 4、标记性建筑:原有博物馆可改造为艺术中心、展览馆等;气象局可改造作为茶室、科普教诲基地;微波发射塔也可改造为园区一景。 2.2场地适当性分析 1、防洪堤现状无绿化,适当将堤边界绿化与山脚绿化连成一片。 2、一期场地地势平坦,标高比义峰路低,植被特别是大树比较丰富,宜挖湖形成水面加大景观纵深,避免单一,另将挖出土方堆在垂直山脚形成缓坡。 3、场地沿义峰路一侧宜设计绿色屏障,减少商业及居住区对公园影响。 4、场地沿昌九高速公路山体完整,植被茂密,具备较好景观界面,宜添加某些色叶乔木,丰富季相上变化。 5、一期场地南侧地段现状建筑零乱老旧,对山体破坏较严重,应考虑建筑拆迁后与山体衔接,还原生态绿林。 6、场地中间地段现状建筑均为仓库场地则较为平缓,周边林木茂密,形成一种环境宜人谷地,宜作为重要休闲集散空间。现状池塘宜保存并设计成溪涧,供人们亲水与观赏。 7、博物馆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宜改造为艺术中心或者展览馆,成为景区一种亮点 8、县气象局所在位置视线良好,现状植被非常丰富,环境引人入胜,拆迁后可作为茶室及游憩休闲场合。原气象仪器和草坪可当作场地记忆保存下来,与青少年素质教诲基地相结合。 9、气象局东侧地段位于都市交通要点,与前去都市中心方向路口相对,从远期规划考虑宜作为公园主入口。现状建筑陈旧杂乱,地形高差变化大,拆迁后宜做台地花园,形成丰富视觉效果,作为主入口景观。 10、场地现状有宝塔乡政府,所处位置交通便利,拆迁后可考虑修建宾馆,完整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县汽车站拆迁后宜还原生态绿林。 11、场地南部有块区域地形较缓,面积较大,场地整体平整,可设立少量娱乐设施,宜作为野营区及青少年活动区。 12、场地西南角分布大小池塘,现状肌理明显,紧临昌九高速,交通较便利,加以改造可作为农家乐及度假村等周末休闲场合。 三、设计定位 3.1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某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雅,是休闲漫步佳地。 人文景观——为“德安八景”其中一景,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碑坐落其中 交通方面——外接昌九高速公路,内连城内重要干道,交通便利。 都市依托——近邻德安县城,可谓城中可见山,山上可观城,城山交融,别具一格。 3.2不利因素 虽然具备众多有利条件,但是由于自身山体比较小,除德安博物馆外,尚未挖掘出更有特色和吸引力资源,与周边风景名胜相比风景容量有限,虽然地处昌九高速之间,但是游客大多为路过,难以吸引专程游览者。此外都市发展不断侵蚀山体,某些山体由于房屋建设被破坏,植被难以恢复。 3.3功能定位 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条件,以南昌——九江——庐山为依托,建立带状旅游一体化和集合体,成为黄金旅游线上旅游项目之一,推动本地旅游业发展。因而公园不但可觉得德安县市民服务,还可吸引周边都市游客,为她们提供青山绿水、田园人家自然生态型休闲公园,兼顾都市公园性质,突出生态公园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具备生态游览、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和素质教诲等功能综合体。 四、主题概念 4.1 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生态为先,合理运用自然景观 遵循场地肌理,遥记沧海桑田 尊重场地精神,塑造精神溯源地和文脉延续场合 4.2 设计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保护性开发原则 特色性原则 经济实用原则 4.3 主题概念 生态 自然 休闲 4.4 方案特色 步道栈桥,迎八方雅俗宾客 青山碧水,蕴赣北秀美景色 亭台楼阁,藏江南松竹碧翠 点点桃园,享自然闲居意境 白鹭虹桥,掠平湖稻浪芦苇 幽林清泉,品诗意栖居野趣 义峰耸翠,秉古城人文情怀 五、整体布局 5.1 景观分布 “一核”以某为生态绿核,大量绿色植被与主体功能区共存景观核并由此向四周发散,而运用原有水系基本上建立起来“生态水轴”,将都市自然绿地景观界面和山体自然景观界面有机贯穿起来,再由数个景观节点点缀其中,形成清晰空间格局、动态室外空间,层次丰富多样。 5.2功能分区 依照场地条件及项目所需功能规定,方案分为十二个功能区——某自然保护区、滨河绿化景观区、主题广场景观区、生态疏林草坪展示区、康体娱乐区、爱国主义教诲区、艺术展览休闲活动区、主入口景观区、青少年活动区、宾馆服务区、多功能草坪娱乐休闲区、民俗体验休闲区。 5.3 各分区设计概述 某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植被丰富,保存完好,夏可遮阳,冬可避雪,游人于此,休闲娱乐,不亦乐乎,体现了保护区自然生态功能。设计上运用木栈道、石阶等来供人们活动,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破坏。 主题广场景观区——该区域位于公园东北角,其功能重要是为游人提供车位和人流集散作用。广场内以稻田为精神寄托纪念袁隆平、科普知识展览等为主题,集休闲娱乐与教诲于一体,使人们漫步游玩同步也能收益非浅。 生态疏林草坪展示区——该区域位于场地东侧,在景观空间上采用了先抑后扬解决手法,形成了自然舒展山体景观。开敞草坪结合铺装场地与木栈道设计,将人行漫步道串联成一种融观景、休息、休闲、交流多功能于一体带状中心景观功能核。 康体娱乐区——运用现状两个门球场,在此基本上添加各种健身器材和小朋友游乐设施,突出体育健身娱乐氛围。 爱国主义教诲区——场地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供人们瞻仰缅怀先烈,通过种植规则松柏类植物来烘托庄严肃穆氛围。 艺术展览休闲活动区——运用原博物馆进行改造,使得它具备多元化功能,跟好为市民服务。 主入口景观区——现状场地高差较大,将其解决台地景观,以展示观赏为主。 青少年活动区——该区域位于场地南部地势较为平坦地方,为青少年提供野营露宿、烧烤、垂钓等活动。 宾馆服务区——涉及保存假日宾馆与新设计宾馆,通过相应配套设施保证餐饮和住宿等功能。 多功能草坪娱乐休闲区——位处场地中央大草坪区,其重要功能是露天表演及展览等,普通状况下则是为人们户外休闲活动服务。 民俗体验休闲区——与景区共生双赢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村不但仅通过服务于景区,同步市民不用进入公园也可以进入这个村落,进行娱乐、住宿、餐饮等活动。 滨河绿化景观区——该区域现状植被稀少,通过植物、景观小品、铺装场地形成滨河绿化景观带,并与山体绿化连成一片。 六、景区景点设计 依照场地功能布局及各自所处位置独特禀赋,方案大体形成六个不同特色景区——“稻香盈岸”景区、“花田叠翠”景区、“绿谷拥翠”景区、“花潭草坪”景区、“义峰耸翠”景区和“义门庄园”景区。 七、道路交通设计 场地交通系统实行了人车分离,严格控制机动车上山,予以游客充分安全感和自然宁静,故可分为车行交通系统与人行交通系统两大某些: 车行交通系统重要分布在场地周边,场地西北部为过境昌九高速公路,而东面和南面则为都市主干道——义峰路。由于山体景区严格控制机动车上山,故场地内车行路较少,只集中在花谷、新宾馆、休闲度假村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到处,因而重要车行入口及停车场也位于这四个节点位置。 人行交通系统可分为重要人行步道和次要人行步道。重要人行步道重要环绕某景区,并联系车行路和各重要节点枢纽,供人们散步休闲、晨练健身之用。其中从主入口到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段环路是基于原有山体车行道改造而来,宽4米为彩色沥青路面,平时管理不容许机动车进入,紧急状况下满足消防车与急救车通行。次要人行步道1.5—3米,重要加强重要步行道之间联系,以青石板和石汀为主。 八、水景设计 水是整个场地重要景观特性,水岸解决也成为设计中重点考虑某些。依照水体位置和性质不同,水岸设计提成溪水岸,亲水岸,涉水岸。溪水岸是在水似小溪时,轻轻流过,柔柔,让人能感到它清澈、它温顺。亲水岸是在汇集大水面处,大片木栈道——亲水平台伸向水面,让人感受水自然灵性。涉水岸是缓坡草坪入水,浅浅水岸,人们可在其中自由自在嬉戏。 九、植物绿化设计 9.1现状分析与评价 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以马尾松、杉树、樟树、楮树等品种为主植被十分茂盛,山上植被保护较好。 9.2绿化设计原则 1、保存场地内原有植被,以利于保持景观持续性,同步可以减少费用,节约成本。 2、适地适树,在原有植被基本上添加树种均以乡土树为主,并从本地自然植被中选取优良树种,便于粗放管理;草坪选用本地生长良好草种,减少维护。 3、在植物空间设计上,运用植物维和空间,在平面上有聚有散;在竖向上,进行分层设计,形成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空间模式。 4、植物品种选取与相应功能区相协调,满足不同功能、景观需要。 5、强调植物季相性变化,注意各类植物花期在时间上持续性,注意秋色树在造景上搭配,如黄栌、元宝枫。 9.3植物种类选取 乔木:白蜡、合欢、梓树、元宝枫、垂柳、 灌木:黄栌、西府海棠、紫穗槐、山桃、连翘、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黄杨 地被:五叶地锦、点地梅、紫花地丁、荆芥、大花萱草、地被菊、鸢尾、沙地柏、玉簪、白三叶、鸢尾、菖蒲、千屈菜 9.4详细设计 场地原有乔木完全保存,并将山上林下某些杂乱灌木进行恰当清除,补种宿根花卉与地被草。依照不同功能需求和种植效果将公园分为28个绿化区: 1、防洪堤绿化带——场地植被稀少,需种植乔、灌、草形成密林,与山体绿化连成一体。 上层乔木:以女贞为骨干树,间植重阳木、梓树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西府海棠、山茶、杜鹃 下层地被:白三叶 2、草坪绿化区——借助树木形状、大小和高低变化,构成富于变化草坪空间景色,滨湖大草坪三面被微地形及密林所环绕,有效屏蔽了外界不良影响。 上层乔木:以法桐为前景树,盐肤木、槲树、雪松等为背景树,间植元宝枫 中层小乔、灌木:杜鹃、山茶、胡枝子 下层地被:狗牙根 3、“稻田飘香”绿化区——规则式种植,肌理树阵以桂花为主,同稻田一起散发芬芳香味。 中层小乔、灌木:桂花 下层地被:大叶黄杨、雀舌黄杨 4、滨水绿化带——沿水边在视觉焦点上进行层次丰富植物群落造景,视线转折处以樱花、桃等形成过渡,植物配备随景点节奏而不断变化。水系解决上,在自然驳岸处配备色彩丰富水生植物(如千屈菜、黄菖蒲等)和滨水植物(如鸢尾、垂柳、枫杨、水杉等),与对岸水稻田一起构成错落有致滨水景观。 上层乔木:垂柳、枫杨、水杉、池杉、重阳木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桃 水生植物:千屈菜、黄菖蒲、鸢尾 5、入口广场绿化区——以色叶树为骨干树,吸引人流。 上层乔木:枫香、银杏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西府海棠 下层地被:萱草 6、“花溪”绿化带——沿溪涧而下,种植各种花灌木以及湿生花卉 上层乔木:垂柳、枫杨 中层小乔、灌木:桃、樱花、西府海棠、梅 水生植物:鸢尾、千屈菜 7、“疏林草地”绿化带——植物配备以秋色叶树木为主,营造大面积疏林草坪景观和秋色连绵景观效果,体现出疏林草坪逸趣,从而吸引园外视线。 上层乔木:以乌桕为骨干树,间植苦楝、黄连木,草坪上点植法桐、香樟。 下层地被:白三叶、醡浆草 8、“疏林草地”过渡绿化带——模仿自然规律形成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上、中、下三层复合式种植,延续山体植被景观,既可为草坪提供了一种观赏背景,也使得疏林草地向密林过渡更加自然。 上层乔木:以白蜡为骨干树,间植乌桕、女贞、广玉兰 中层小乔、灌木:黄栌、石楠、红瑞木 下层地被:麦冬 9、主入口景观绿化带——为突出入口景观轴线,,规则式种植为主,乔灌草结合。 上层乔木:以合欢、元宝枫为广场主干树 中层小乔、灌木:桂花、大叶黄杨、小叶女贞、雀舌黄杨 下层地被:萱草、鸢尾 10、“竹林清幽”——由原气象局改造而来茶室,保存了现状大树,让人们可以在树荫下休憩品茶,带状竹林则为休息人们提供了一种安静且沁人心脾空间。 上层乔木:香樟、毛竹 地被:狗牙根 11、“七彩花田”展示区——该区域高差较大,故设计成层层叠迭台地园,每层台地则由肌理树阵和宿根花卉所构成,渲染出一幅美丽画卷。 上层乔木:银杏、广玉兰、枫香、 下层地被:玉簪、萱草、麦冬、石蒜、美人蕉、金鸡菊、吉祥草、紫花地丁、景天 12、艺术馆庭院绿化区——该区域原有绿化较为丰富,以注重鼻闻体验,景点借助植物围合空间。宽敞木制座椅可坐可卧,并以花香植物分布其间,形成观花、闻花及花间漫步各种美体验,是阅读、交流、休闲抱负去处。 上层乔木:樟树、园柏 中层小乔、灌木:石楠、桂花 下层地被:美人蕉、鸢尾 13、山腰绿化带 上层乔木:马尾松、杉木与刺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 中层小乔、灌木:胡枝子、紫荆、石楠 下层地被:萱草、鸢尾 14、山顶绿化带 上层乔木:马尾松、杉木与刺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 下层地被:萱草、鸢尾、麦冬 15、“花谷”绿化带——该区本来为水泥地面,植被稀少。在“花谷”主题下,依照场地条件,发展出两个设计切入点:果花和花卉。果花指果树花朵,它们开花位置较高,构成了花谷观赏背景。花卉则重要以宿根类花卉为主,如鸢尾、菊花、石蒜、三叶草等,它们色彩斑斓、层次丰富,是景区中最重要观赏点。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金橘、梨、杏、石榴、山楂 下层地被:鸢尾、玉簪、美人蕉、地被菊、石蒜、白三叶 16、“枫岭洗秋”绿化带 上层乔木:马尾松、杉木与刺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间植元宝枫、五角枫 中层小乔、灌木:黄栌、胡枝子、石楠 下层地被:萱草、鸢尾 17、“溪涧”绿化带 上层乔木:枫杨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桃、西府海棠 下层地被:千屈菜、香蒲 18、“中心大草坪”绿化带 上层乔木:以枫香为树阵骨干树 下层地被:狗牙根,白三叶 19、草坪周边绿化带 上层乔木:白蜡、重阳木、法桐 中层小乔、灌木:石楠、桂花、紫荆、黄栌、红枫 下层地被:萱草、鸢尾 20、“玉兰富贵”庭院绿化区——选用开花类乔灌木,与宾馆氛围相呼应。 上层乔木:广玉兰、樟树、白玉兰 中层小乔、灌木:桂花、紫薇、红枫、金叶女贞、紫叶小檗 下层地被:地被菊、麦冬,鸢尾 21、“寒梅傲雪”绿化带——建筑拆迁后宜进行生态植被恢复,延续山上植被带。 上层乔木:模仿山体植被形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以马尾松、臭椿、梅花为骨干树 中层小乔、灌木:腊梅、石楠、毛竹 下层地被:鸢尾、景天、美人蕉 22、滨湖野餐绿化区 上层乔木:垂柳、重阳木 中层小乔、灌木:杜鹃、樱花、垂枝桃 水生植物:菖蒲、鸢尾 23、露营绿化区——通过植物来划分空间,小空间安放露营帐篷,大开敞空间可作为露营集散点。 上层乔木:女贞、盐肤木、白蜡 中层小乔、灌木:紫穗槐、木槿、垂枝桃、石楠 下层地被:地被菊、二月蓝 24、山体恢复绿化带——现状植被稀少,原建筑对山体破坏较大,拆迁后宜进行生态植被恢复,延续山上植被带。 上层乔木:模仿山体植被以杉木、刺槐为骨干树形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间植无患子、梧桐。 中层小乔、灌木:紫穗槐、石楠、胡枝子 下层地被:麦冬 25、“山花烂漫”山顶绿化区——现状乔木较为丰富,可沿人行漫步道种植某些花灌木和宿根花卉,适当粗放管理,突出野趣特点。 上层乔木:马尾松、杉木与刺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 中层小乔、灌木:杜鹃、山茶、樱花、紫薇、迎春 下层地被:鸢尾、地被菊、紫花地丁、点地梅 26、“金秋掠影”绿化展示带——某靠昌九高速公路一侧,原有山体植被保存完好,但是大多为湿地松和马尾松等松类,层次比较单调。为了能更好吸引游客并展示公园景观,宜添加间植某些色叶树,叶色随着季节变化而转变来表达时序更迭,展示四维空间景观,突出植物丰富季相性变化。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植物季相,能给人以时令启示,增强季节感,体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艺术效果。 上层乔木:以马尾松、湿地松为主针叶林,间植银杏、元宝枫、枫香、盐肤木、乌桕 中层小乔、灌木:石楠、黄栌 27、“西山晚枫”绿化带——现状植被保存完好,可恰当增长某些季相性乔木。 上层乔木:马尾松、杉木与刺槐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间植五角枫、元宝枫 中层小乔、灌木:红枫、紫穗槐、胡枝子 28、“荷蒲熏风”绿化区——运用原有池塘改造而来水面,种植以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形成持续景观,自然式驳岸,以柳树为主,下层配以姿态优美花灌木,尽显乡村农家韵味。 上层乔木:湖岸边以垂柳为主,西面以樟树、女贞为骨干树间植重阳木、乌桕形成密林屏蔽高速路不良影响。民俗村里种植皂荚、榆树、桑树、柿树、梨树、枣树、苹果树等乡村里常用树种,以突出主题,营造适合植物景观,增长整个空间氛围。 中层小乔、灌木:樱花、海棠、冬青、山茶、石楠 水生植物:荷花、睡莲、浮萍、香蒲、千屈菜 十、重要节点详细设计 10.1 一期休闲园 一期休闲园位于场地东北部,是整个公园一方面开发建设区域,也是将来跨昌九高速路立交桥街头绿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对山水爱慕可谓源远流长,“仁者乐山慧聪澜,智者戏水虑思宽”。山者,承载林木,能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有益于身体健康;水者,可传承文脉,可怡养性情,将水灵动气韵引入公园,可为人们提供更舒服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考虑到当代人久居于喧嚣都市中,奔波忙碌,对山水渴望更加深切,为其找到一处心灵寄托。故设计上采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水引入公园,与山相呼应,并沿水系设立滨水广场、茶楼、疏林草地等,反映稻田、树阵、山林等各具特色景观。波光粼粼大片水面,亲切自然临水平台,富于变化水面驳岸,随处起伏自然山丘,这一切可听、可观、可感、可触构成清新隽永动人景观。 云石广场位于该景区中部,与通往市区中心方向且人流量较大朝阳路相接位置,形成一种入口空间,是公园较为重要人流集散点。一方面映入眼帘是三个序列感强烈景墙,将绿山碧水框入眼前,随着角度变化而变换成一幅幅美丽画卷。穿过景墙可通过木栈桥通过湖中岛,最后到达耸翠楼。耸翠楼不但作为茶室功能使用,并且同步也为老年活动场(门球场)提供休憩服务,其分为庭院、亲水平台和码头三某些。庭院茶室建筑群,采用老式与当代结合手法,建筑形式上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院落式布局,亭、台、廊、榭、溪、竹,给院落带来了几分古朴氛围,材料上运用某些当代建筑材料,形成一种独具特色古建筑群,给场地带来了浓郁文化气息,丰富了场地内涵。亲水平台某些则以木铺装为主,牌坊为前景,水边还增设码头及相应服务设施,供游客泛舟湖上。联系耸翠楼至青少年活动场为清幽小径,其时而亲水,时而越山,靠山面水,风景独好。 云石广场中心所建云石展览馆是个以“云石”为主题科普教诲区,可供人参观。从展览馆为起点,通过延续朝阳路轴线,构成了一条贯穿南北景观轴线。轴线中端为小朋友教诲娱乐景观廊道,沿路设立休闲座椅、沙池、小朋友游憩设施、涂鸦墙、缓坡草坪等,分别满足老人及小朋友看护、娱乐、玩耍需求。设施材料多以木制为主,形成亲切自然风格。该廊道临水一面模仿自然中稻田肌理,并有亲水栈道架于稻田之上,延伸至水边。廊道另一面为规则式休闲小空间,每个空间均有一种景观牌坊来定义主题,并有小朋友游乐设施点缀其中。轴线尽端为袁隆平主题雕塑,成为整个入口景观区视线终点。从雕塑广场可通过圆弧形下沉平台来进行亲水活动,亲水某些竖向变化不但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空间体验和视觉上冲击,同步尽量给亲水活动提供条件。整个亲水广场着重塑造是一种开阔轻松氛围,使观赏性与参加性融合在一起,轻松欢快,清澈透底,可赏可玩,能使人融入其中。 雕塑广场对岸为青少年活动场地,两者之间通过一道柳堤来连接。青少年活动场地涉及休闲服务区、球类活动区、休闲烧烤区、休闲草地等。休闲服务区重要是某些服务性建筑,提供烧烤用品并为球类运动提供餐饮、休息场合;球类活动区涉及篮球场和两个网球场;休闲烧烤区由某些曲折木栈道互相连接,在末端放大出场地,作为烧烤之用;休闲草坪重要环绕着湖岸线,人们在林荫下、水畔边或闲聊、或漫步、或放风筝,体验着一种布满气愤而亲切生活休闲气息。 10.2 主入口休闲区 主入口休闲区别为疏林草地与主入口台地园两某些。 疏林草地在景观空间上采用了先抑后扬解决手法,形成了自然舒展山体景观。详细设计是运用微地形顺着场地地势堆起各种密植乔木灌木地被微丘来进行“抑”,具备屏蔽周边商业街和居住区繁杂、吵闹功能。接近山体一侧则种植密林,与山体原有植被融为一体,为这个场地提供了层次丰富背景,春发嫩叶,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季则有松木寒林。再通过设立视野开阔快捷栈道、开阔大草坪、舒缓坡向、纯净地被和乔木等进行“扬”。草坪上集中设立数棵庭荫树,好似一座座岛屿漂浮在绿色海洋之中,成为视线焦点。结合铺装活动场地与木栈道设计设立,将人行漫步道串联成一种融观景、休息、休闲、交流多功能于一体带状中心景观功能核。 公园主入口选取在通往都市中心方向都市干道位置,由于原场地高差比较大,主入口解决上是通过台地一层一层升到休闲茶社。各个不同高差台地由树阵广场来穿插其中,一列列高大乔木,为场地增长了林下休闲空间,为游人和市民活动提供了场合。而主入口旁花田台地景观则是建立在原有建筑肌理之上,用不同花田来定义不同高差,色彩上绚丽多彩,布满异域浪漫情调,呈现着另番别样景观风采——金色、紫色、红色这些华贵颜色是景区最重要色彩。处在最高处、视野较开阔某些解决成树阵广场,花田台地景观一览无余,伴着浓荫、花香,创造出一处绝佳观景停驻点。 休闲茶社由原气象局改造设计而成,其原有植被保存完好,在此基本上增添了林下休息平台,座椅、树阵与竹丛形成林下空间、林荫间半围合空间,供人们使用和以便选取,如林下谈心闲话家常、竹下对弈。气象局气象器械以及草地被当作场地记忆保存下来,与青少年教诲基地结合在一起。 原德安博物馆则改造为艺术展览馆,保存了原清代建筑形式,当在文化馆里欣赏那一幅幅美术作品时,当你在看到那些独特展出时,你与否会有所思,与否会有所想,与否感受了一种强烈文化气息,有了一种若有所悟印象,这就是文化印象。 10.3 花潭草坪区 花潭草坪区位于公园中心位置,也是原场地地形较为平缓某些,三面为密林环绕,形成一种绿林中谷地。优秀地理位置及条件决定了该景区成为了人流集散空间节点,其涉及幽谷跌泉和阳光草坪两大景点。 幽谷跌泉是运用原场地中池塘为设计主体,使得一条完整景观水体贯穿整个景区,潺潺溪流,运用原有场地高差,不断变化着她身姿——水潭、浅溪、跌水、呈现着各异风采,串联出一带赏水、近水、玩水趣味空间,为景区增添了几分活跃因素。步移景异,成片绚丽水生植物、婀娜垂柳倒影,溪流在旁吟唱欢快歌曲,不知不觉间已经由喧闹都市回到了宁静祥和自然丛林。 阳光草坪是一种多功能草坪景观区,其重要功能是露天表演及展览等。露天舞台临水而建立,由此向四周辐射开去。演艺广场上设立景墙、景观廊架、自然座椅等,曲线形石条座凳随着等高线蜿蜒而行呈扇形打开,这样既划分了演艺与观赏空间,又为观赏者人群及观赏角度选取等提供了多样也许。再以枫香为肌理树阵,从不同方向对露天舞台向心分布,可让人们从各个方位通过这这些快捷便道到达露天舞台。碧绿草、蓊郁树、灿烂花、起伏缓丘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10.4 青少年活动区 青少年活动区同样也是位于场地地形较平缓一种某些,整个区域有开有合,为营造整个场地氛围,将场地东面设立为完全开敞空间,运用原有池塘改导致该景区核心景观水体,有开阔水面和草坪。在湖面较大区域设计了亲水步道以及亲水平台,供人垂钓之用。疏朗大草坪可作为野营公共活动场地,草坪西面树林各自围合空间作为野营帐篷安放地,景区东南角为青少年活动服务中心。一片浓荫之下、一池泓波之畔、一带春花之中、以方停台之上享有大自然予以清新舒爽恩赐。 10.5 度假休闲区 度假休闲区位于公园西南角,其功能是建立与景区共生双赢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村不但仅通过服务于景区,同步市民不用进入公园也可以进入这个村落,进行娱乐、住宿、餐饮等活动,因而对游人而言民俗文化村又有旅游渡假性质。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品味,是咱们对其设计定位。一方面是挖掘和再现农耕、乡土、民俗等文化元素,既追求卫生设施等方面安全健康,又刻求原汁原味,把本地采茶戏、傩舞、九狮拜象、舞龙灯、采莲船、挑花灯、打蚌灯等老式民风民俗成为旅游产品,激发游客兴趣。另一方面是挖掘节庆文化,开展元宵节等节庆活动,提高旅游品味。 场地现状原有许多荷塘,设计中将这些荷塘连成一片,补种了菖蒲、香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建筑环水布局又有一种水乡韵味。民居、绣楼、古楼、牌坊、古井、水车、戏台合理布置在村落里,绿树成荫、荷蒲熏风、处处家禽轻鸣、田园风光古朴,乡土气息浓郁。一种民俗韵味浓厚村落,呈当前游人面前,让人流连忘返,感触万千。春天,赏花寻香,绿野寻踪,感受泥土芳香,大自然气息;夏天,小河里面捉鱼摸虾,大树底下谈天说地,听那蝉鸣蛙叫,尽享乡村生活乐趣;秋天,果树林里摘果品果,感受丰收喜悦;冬天,睡大炕,吃农家菜,品农家酒,尽享温馨生活氛围。还可以坐牛车领略阡陌田园风光,在观看脚踏水车、古农具操作以及山羊斗角同步,还可观看地方采茶戏……,让你真正体验到过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农村生活乐趣。一种村落,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韵味,一种格调;几棵古树,几条小巷,几缕花香,几丝乐趣,人生又几何。 十一、景观小品设计 11.1 休息设施 该项目中休息设施重要涉及景观构筑物和休息座椅。 景观构筑物设计——景观构筑物设计取向造型朴实,构造突出明显,空间组织丰富合理,材料选取以木材、石材、钢材为主,内配设施(如座椅、照明器)齐全,形成自然质朴大气效果。 休息座椅设计以木质材料为主,造型简洁当代,考虑符合人体特性亲切尺度。休息设施设计在符合人体工学基本上,可以恰当进行个性化解决,以提高艺术趣味,直线造型、硬朗边角,呼应主题。座椅设立还必要以不阻碍行人活动为原则。在林下空间设立集中休息设施,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立座椅,设立间距为25-50米,为行人提供必要休息设施;方形造型与整体设计元素呼应;椅面以防腐木为材料,冬暖夏凉,更为人性化;椅墩采用天然石材为材料,结实耐用;椅墩内设立照明设施,保障夜间安全。 11.2 标记设施 以钢材为重要材料,绿色、桔黄色、灰色相结合;外形采用直线、方形硬朗设计元素;设计为一系列标记,统一风格,其中涉及停车场标记、方向标记、位置标记、批示标记等,设立在路口等较为醒目地方,起到较好引导、批示作用。 11.3 夜景灯光 灯光是公园景区夜妆!灯光让公园景区夜景更迷人!独特而有效灯光设计能让公园景区布满魅力,使人流连忘返。灯光设计原则以人性化设计原则为先导,以合理有效照度、色温、光色、光照角度体现人文关怀。结合艺术性视觉需求和审美需求,艺术地创造人性化光环境。 某公园景区光环境区域照度设三个层次,按照度强弱依次为 (1)广场群众性交流和纪念性标志构筑物需求强照度区(依功能需求而定)。(2)重要入口处交往区次强照度区(依功能需求而定)。(3)沿河休闲交往区及重要景观节点艺术性照明(依视觉审美需求而定)。 道路照明照度分四个层次:车行道双侧设立高杆灯泛光照明,一级人行道双侧设立各种装饰性照明,二级人行道单侧设立地脚灯。重要出入口和景观节点依照设计需要设计装饰性景观灯光效果,突出景观夜景装饰性,沿河岸广场和花田台地肌理采用装饰性照明,某些湖岸边和水生植物生态区设计了装饰水下灯,突出湖岸边界和水景观柔美和变幻效果,纪念碑、主题雕塑、景观墙、标志性构筑物等依照需要照明。 11.4 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应当充分地体现人性化设计,体现人性关怀!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应当从公园中各年龄层次游客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公园科学、有效、以便管理办法需求来决定。 某景区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建立是以服务核心点网络为特性,将小卖部、餐饮服务、厕所等服务设施构成服务核心点,集中便于管理,尽量少占绿地和破坏生态系统。其中小卖部与餐饮服务半径为400到1500米之间,电话报警系统服务半径为500到1200米之间,厕所得服务半径在500m以内,人行道路灯服务半径为50到80米之间,分布于公园里人流重要集散地,形成网络,建立完善服务机制,形成完善当代公园功能体系。 同步,在道路交叉处、主入口处设立垃圾投放点,间距为200米以内,按颜色分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为都市清洁卫生提供保障。室外坐椅和其他服务设施依照游览路线布置在人流集散地和道路边及其他有需要地方。 十二、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比例(%) 规划总用地 60.0 100 其 中 绿化用地 51.7 86.2% 水体占地 2.3 3.9% 铺装用地 3.1 5.3% 道路用地 1.8 3.0% 建筑用地 0.9 1.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园 设计 项目 说明 范本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