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XXXX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 第A/1版 文件编号:MD-CLSC-1/1 版 本 号:第1版第1次修订 受控状态: 分 发 号:06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 01日 实施日期:2012年06月11日 本手册依据GB/T19022—2003 ISO10012:2003编制 目 录 序号 条款号 标 题 页次 0 目 录 1 1 前 言 2 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 3 公司简介 4 4 颁 布 令 5 5 1 范 围 6 6 2 引用标准 7 7 3 术语和定义 8 8 4 总 要 求 9~11 9 5 管理职能 12~14 10 6 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 15 11 7 体系过程及相互作用的描述 16~24 12 7.1 资源管理 16~18 13 7.2 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18~22 14 7.3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22~24 15 8 管理评审 26~28 16 附录A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框架图 29 17 附录B 测量职能分配表 30 18 附录C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 31 前 言 在强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测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公司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为此公司决定按照GB/T 19022—2003 / ISO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建立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简称测量体系)。 《测量手册》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公司的测量体系,协调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唯一性。体系所有的文件和记录可作为对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以及公司接受顾客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的依据。 本手册所说的测量过程,不是泛指对体系运行结果的测量,而是指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是支持公司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本手册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相协调、相互兼容,其规定的内容是质量手册中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本手册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在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考虑到在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提出的确认要求涵盖了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确认规范的要求,本手册将按照该规范编写管理手册。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和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为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质量层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质量、计量和其他管理活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最高管理者决定现任命公司技术部经理 李国平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 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使体系真正溶入到ISO9001管理体系中。 2、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 3、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 4、 负责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5、 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策划内部审核; 6、 就有关测量管理体系事项代表公司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联络; 7、 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特任命品管部兼职主管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工作,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工作,具体策划、建立、保持并完善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等工作。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人员任命: 测量主管: 组员: 批准: 日期:2012.06.01 公 司 简 介 XXXXXX有限公司自2004年创建以来就根植于中国铜阀门、汽摩配之都的浙江省XXXXX县,是一家致力于阀门、管件、管材、暖通、卫浴洁具、水泵、水表及配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现已开成7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设计或样品进行开发和生产。 XXXX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服务为导向,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CE认证、以色列国家标准认证,我们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质量和服务,并且所有产品质量均由平安保险承保。 公司内部在“以人为本、以质求存”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共同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地外,公司在“合作双赢、真诚服务”的经营方针下,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营销队伍,随时与合作伙伴保持联系,及时提供帮助与支持。 公司位于XXXXXX,占地面积31.5亩。现有员工350余人,其中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试验的人员5名;现有各种设备300多台,其中测量设备50多台,公司总资产0.8亿元。公司已经形成年生产1500万件水暖制品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内贸销售形成以广东、上海、西安、江苏、浙江等地为主线,并以多地级市为辐射带的营销网络;外贸方面产品远销欧盟、以色列、美国、俄罗斯、巴勒斯坦,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并稳步组建国际营销网络,最终服务全球。 XXX愿与世界各地同仁志士团结协作,共图作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颁 布 令 为了确保具有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相适应的检测能力, 给顾客、供方、审核监督部门及本公司员工提供一个从总体描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按照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本《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规定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对各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评审及手册的管理。 本手册是XXXXXX有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行为的准则,体现了公司对顾客的承诺。 经审查,本手册符合GB/T 19022-2003 / ISO 10012 :2003 标准和CMS-2006规范的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现予以批准颁布,即日起予以实施。 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确保公司测量目标的实现,并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 公司负责人: 2012年06月01日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1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1 范 围 实施日期 2009 年06 月 01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06 月 01日 1.1 总则 本手册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规定了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和控制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作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满足顾客、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测量要求时,可应用本手册。 顾客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审核可参照本手册。 1.2 应用 a)向顾客及有关方面证实本公司具有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能力持续稳定地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b)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测量过程的管理和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c)本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分满足ISO 9001:2000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所有条款规定的要求,并且成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1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2 引用标准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在制定本手册时,引用并参考了下列标准或规范的条文内容: GB/T 19022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CMS -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JJF 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3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2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本手册采用GB/T 19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及其定义。 3.1 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 测量过程measurement process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4 计量特性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5 计量确认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3.6 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 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4 总 要 求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4.1法制要求 4.1.1 总则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4.1.2 计量单位 本公司从事下列活动时,严格使用国家法定测量单位: 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国家规定应使用法定测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对必须使用非法定测量单位的由品管部向绍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出具法定测量单位—非法定测量单位对照表。 4.1.3 计量人员 从事测量检定或校准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1.4 计量标准 本公司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 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4.1.5 强制检定 本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测量器具,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1.6 特定要求 4.1.6.1 本公司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4.1.6.2 本公司从事零售商品销售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4.2 技术能力要求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2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4 总 要 求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4.2.1 总则 本公司所具备的计量管理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公司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4.2.2 检测能力 计量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要求; 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4.2.3 检测水平 计量管理水平应该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相适应,必要时应: a)采用先进的测量管理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 测量管理的要求。 b)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数据。 4.3 质量管理要求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特别是内部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测量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公司测量工作的实际,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测量要求。该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其中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因失控会给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的某些测量过程是关键过程。品管部对本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关键测量过程。 本公司在生产部、品管部和有关的其它场所配备的各种工作用测量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测量设备需经测量确认。 为确保已识别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受控,公司已明确控制程序,并结合公司产品及活动的复杂程度、人员素质等因素予以文件化,具体体现在已有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 根据各过程运行的需要,公司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围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3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4 总 要 求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绕职能设置岗位并配备适宜的人员。 公司在确定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已考虑到由于不符合测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同时为防范风险而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总经理确保提供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品管部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开展策划并实施对体系的持续改进。体系的更改必须按相关的程序进行。 4.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体现测量工作发挥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 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测量管理服务的内部顾客,如: 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生产、环保和产品检验/试验部门,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他部门。 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要求公司测量职能的所有管理者确保: a)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关注并正确地识别和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顾客测量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如合同、技术文件、图纸、标准或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还包括潜在的要求(如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应提出而未提出的要求等)。 b)根据测量学原理,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将顾客的测量要求准确地转化为测量要求。转化的测量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的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率,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等。 c)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使全体测量人员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并掌握顾客的测量要求。 d)严格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所有人员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 e)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运行记录和本公司提供产品的实物质量,证明本公司具有可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5 管理职责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5.1 本公司建立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机构。总经理授权一名管理者代表主管测量工作,设立品管部作为公司测量职能管理部门,有关职能部门设立测量兼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测量管理工作。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框架详见附录A。 5.2 公司规定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和权限,其职能分配表见附录B。 5.3 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测量职能和职责规定如下: 5.3.1总经理 a)确保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配置; b)批准和颁布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 c)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批准评审报告并作出决策; d)宣传和执行国家有关的测量法律法规。 5.3.2管理者代表 a)贯彻国家有关测量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 b)负责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 c)负责规定公司各部门的测量职能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协调和沟通其相互关系; d)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督促落实; e)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制度; f)协助总经理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g)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h)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负总责。 5.3.3品管部 a)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具体策划、建立、保持并完善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 b)组织编制和审核测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审核批准相关作业文件; c)负责质量目标分解,规定测量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2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5 管理职责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d)主管计量检测体系的内部审核,并向管理评审会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 5.3.4 综合部 a) 制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培训需求计划; i)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j) 会同品管部确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与职责; k) 批准体系有关人员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培训与考核; 5.3.5 生产部 a) 负责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c)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过程实现与记录和量值溯源的管理负总责; d)负责测量过程参数控制的实施; e)负责本部门生产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生产现场使用测量设备的 环境条件进行控制。 5.3.6 技术部 a) 参与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7 经营部 a) 负责公司测量设备的采购以及本部门经营管理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b)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8 销售部 a)组织有关部门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合格外部供方名单; b)负责外部供方的归口管理。 C)参与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3 页 共 3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5 管理职责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合格外部供方名单; d)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8 设备部 a) 审批计量检测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制定测量设备的需求计划; b) 负责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 c) 负责公司安全、环境测量设备配备方案的编制与审查、维护与保养; d)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e) 配合计量部门做好对各类在用计量器具的现场管理工作,及时与计量部门配合联系,做好对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维修工作。 5.4 测量主管负责协调并沟通测量管理体系在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测量管理体系与公司其他管理体系的联系,其沟通的方式如下: a)文件沟通:通过公司内部文件的分发和信息网络传递进行沟通; b)会议沟通: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沟通; c)建立信息沟通程序明确沟通方式。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1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6 质量目标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6.1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确定以下质量目标: a)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百分之百建立设备台帐; b)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百分之百送检; c)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的产品; d)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 e)由于测量设备失准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报废的每年不得超过6次; f)按制定计划的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 6.2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公司《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的规定确定本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目标并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件 MD/CLSC/M6 《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1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7.1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测量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过程,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和外部供方的管理。 7.1.1人力资源 7.1.1.1人员职责 品管部根据本手册与管理职能的要求,对公司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包括专兼职测量管理人员,测试人员,检验人员,内审员等)的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详见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7.1.1.2 能力和培训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人员必须具有可证明的、与所从事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能力;不具备能力的应通过培训获得能力;已具备能力的还必须通过培训来更新知识,以确保满足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要求;所有培训活动要有记录,并且要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培训还应包括教育员工认识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对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有适宜和充分的监督。 相关文件 MD/CLSC/M7.1.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7.1.2 信息资源 7.1.2.1 程序 用以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控制程序应在需要的范围内形成文件,经确认批准后使用并受控。本体系程序文件分为管理性程序文件和技术性程序文件两类。 a)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18个管理性程序文件,详见附录C《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其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纠正措施控制、预防措施控制采用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程序,其余14个为专用程序文件; b)技术性程序文件主要指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执行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校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c)上述程序文件分别由各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经确认和批准后予以发布。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使用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文件的发放、使用、评审、修订或更改应严格按照MD/CLSC4.2.3《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7.1.2.2 软件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2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本公司测量过程控制用的软件均为测量设备制造商开发的专用测试软件; 测量结果计算用的操作软件多为通用软件。对以上两类软件的标识、编码、存档、和使用已在MD/CLSC/M7.1.2《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做出规定。 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对其有效性进行测试,并经品管部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软件测试包括检查计算机病毒、程序检查和测量结果重复性检查等。 7.1.2.3 记录 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要求已在MD/CLSC 4.2.4《记录控制》程序文件中有通用性的规定。对本公司测量设备与测量特性记录、测量过程记录,在《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做了专门规定,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符合规定的要求。 7.1.2.4 标识 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测量确认标识,要求已在MD/CLSC/M 7.1.2.4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中作了规定。 测量管理员应经常抽查生产现场和测量设备标识是否完整和清晰;如发现标识不合格则责成有关部门负责人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并开具不合格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技术文件,也要用标识表明,以便受控。 对关键/特殊测量过程专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文件应有特有的标识,以防止未授权使用。 此外,公司沿用的测量设备A、B、C分类管理标识纳入测量设备标识。 相关文件 MD/CLSC 4.2.3 《文件控制》程序 MD/CLSC/4.2.4 《记录控制》程序 MD/CLSC/M7.1.2.4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 MD/CLSC/M7.1.2 《信息资源控制》程序 7.1.3 物质资源 7.1.3.1测量设备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所有测量设备(包括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总体上可满足规定的测量要求。在选择和配备时首先考虑到了满足顾客的要求。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公司每年都有计划地调整充实部分测量设备。 生产部已建立测量设备总台帐并编制了重要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并纳入计算机管理,可总体反映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3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新购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经过测量确认。 关于测量设备的配备原则和流转管理(包括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 领用发放等),已在MD/CLSC/M7.1.3.1《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做出具体规定。 7.1.3.2环境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为了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品管部已制定MD/CLSC/M7.1.3.2《 测量环境控制 》程序。 由于不同的测量过程对环境要求不同,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对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已在作业指导书上作出规定,应确保实施。 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进行修正,对修正前后的结果及修正的方法都应记录在案。 相关文件 MD/CLSC/M 7.1.3.1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MD/CLSC/M 7.1.3.2 《测量环境控制》程序 7.1.4 外部供方 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控制已形成MD/CLSC/M7.1.4《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由经营部会同销售部按程序文件规定,对外部供方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进行调查、选择、评价或重新评价,并保存有关评价的记录。 相关文件 MD/CLSC/M7.1.4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7.2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2.1计量确认 7.2.1.1总则 本公司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对外送检、内部检定、测量设备的校准,部分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封印和标识。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应按规定的周期送国家法定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测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过程按MD/CLSC/M7.2.1《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执行。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测量人员确认其校准状态,予以标识,并注明有效期,同时登录送检/送校测量设备台帐。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4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其测量特性必须满足有关设计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规程所规定的预期使用要求。 7.2.1.2计量确认间隔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按有关国家测量检定规程或有关检定法规所规定的周期按时送检。 属本公司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生产部应按照MD/CLSC/M.2.1《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具体确定这类测量设备的管理目录并规定校准间隔、填写并保存确定和调整测量确认间隔的记录。 应当通过评审确定测量确认间隔的合理性,必要时进行修改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测量要求。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测量确认间隔。 7.2.1.3设备调整控制 本条所述的调整控制是指对测量仪器的测量性能有影响的调整装置(如调整转速表读数的装置)的控制。对这些装置应当采取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予以控制,防止未授权的改变。测量员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应抽查这类测量设备的封印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2.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公司授权管理者代表审查批准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只有经管理者代表授权的技术人员才可以承担记录的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 为了满足记录的见证性、再现性和追溯性要求,本公司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有关被确认设备的制造商、型号、系列号的表述和唯一型标识;维护情况;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预期使用的测量要求;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等。 b)有关执行测量确认的人员标识和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 c)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d)测量确认程序的标识及规定的测量确认间隔。 e)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及校准结果溯源性的证据。 f)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g)测量确认结果,完成时间及使用期限。 记录的管理按MD/CLSC 4.2.4《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5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相关文件 MD/CLSC/M7.2.1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 MD/CLSC 4.2.4 《记录控制》程序 7.2.2 测量过程 7.2.2.1总则 品管部会同生产计划、技术、环保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特殊/关键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含测试软件和测量用辅助设备)、工作环境条件、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测量方法、频次及记录等要求已在MD/CLSC/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及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 7.2.2.2测量过程设计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过程的设计已充分考虑到作为“内部顾客”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技术部门的设计工艺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国家测量法律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本公司确保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对每一测量过程都已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并针对过程要素的关键点进行控制。过程要素和控制包括:操作人员、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 测量过程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应与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序相适应。本公司对简单的测量过程仅在工序卡中明确各种控制要素,而对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则实施严格的统计控制。 测量过程设计应进行确认,设计的结果应形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性能特性指标,如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等。 测量过程的设计执行MD/CLSC/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 的有关规定。 7.2.2.3测量过程实现 所有的测量过程都应在所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测量要求。 受控条件应包括:使用经确认的设备;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实施监视。对要求进行统计控制的,还应按统计控制的程序执行。 在实施测量过程时,应按设计好的表格检查并记录,以防遗漏。有关测量过程参数监视和控制的实施,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分析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应按照MD/CLSC/M7.2.2《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执行。 XXXXXX有限公司 版次:A / 1 第 6 页 共 10 页 测量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实施日期 2009 年 06 月 01 日 修改日期 2012 年 06 月 01 日 7.2.2.4 测量过程的记录 测量过程的记录是说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是分析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依据,也是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记录的内容包括: a)实施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 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 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 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 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 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 g)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 测量过程记录必须执行MD/CLSC/M2.4《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 相关文件 MD/CLSC/M 7.2 .2 《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 MD/CLSC/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管理体系 管理 手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