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2016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6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7课至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64个生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德。 5、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6、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声方式。 教学重点:1、认识64个生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正确规范书写38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时间:共11课时。 17、我真希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能力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投影 插图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 课前搜集大气污染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会认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1、借助拼音读课文,弄明白“轻盈、洁白、清澈”等词语的意思。 2、画出描写“我”的希望的语句。 3、这文主要写了什么?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希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 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小黑板出示)。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三、朗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 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 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 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 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 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四、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会写8个字。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1、本课共有几个小节? 2、用“――”画出描写“我”的希望的语句。 3、读文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 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 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 ) 芬芳的( ) 动听的( )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 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 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 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 贡献吧! 五、作业:生字各写一行。 飘出来 浓浓的黑烟 烟囱 喷出来 灰灰的粉尘 吐出来 难闻的气味 17 我真希望 树更绿 地球 花更红 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在学生感悟朗读时,尽可能多的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在读中体会增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8、清清的溪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插图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 课前搜集作者胡木仁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课文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2、画出对话中的提示语,并体会其作用及人物对话的感情色彩。 3、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清清的溪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 小组检查(抽读) (2) 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 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 指名读。 (2) 请小老师带读。 (3) 开火车读。 (4) 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 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 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 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 书写。 (3) 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1、理解新词:突然 气愤 重新 欢快 2、读文思考:原本清清的小溪为什么突然变黄了? 3、思考:树木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 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 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 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 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 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 )培( )浇( )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 清清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拔树 浑浑的溪水 爱护树木 种树 保护植被 清清的溪水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细细体会,反复读文中的对话,体会角色对话的不同语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溶入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爱护树木,保护植被。 20 × 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小学语文 第三 第五 单元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