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doc
《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1标项目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名称: 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监测方案 文件编号:SLQL-QEO-C-SZ- 30 复 核 人: 版 号: A/O 审 核 人: 受控状态: 批 准 人: 编 制 人: 生效日期: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简介 1 1、工程概况 1 1.1、地形、地貌 1 1.2、工程地质 1 1.3、水文地质与水系 2 1.4、项目概况 2 2、设计概况 2 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过程监控目的 7 1、高填方、软土路基监控目的 7 1.1、稳定性控制 7 1.2、沉降量监控 7 1.3、地表水平位移量监控 7 2、深挖路堑监控目的 7 2.1、指导性控制 7 2.2、预见性控制 7 四、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断面 8 1、高填方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 8 2、深挖路堑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 8 五、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 8 1、监测元件布置、埋设原则 8 2、监控元件布置 9 2.1 高填、软基监控元件布置 9 2.2 深挖路堑监控元件布置 10 3、监控元件埋设 11 3.1、沉降板埋设 11 3.2、地表水平位移边桩埋设 12 3.3 边坡变形监控点埋设 12 六、路基监测实施方案 12 1.高填路基沉降监测实施方案 12 1.1、路肩、中桩及平台沉降监控 12 1.2、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方案 14 1.3 检测周期及控制标准 15 2、深挖路堑监测方案 16 2.1、安全监测 16 2.2、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 17 2.3、检测频率 17 七、监控注意事项 18 1、水准测量监控注意事项 18 2、水平角监控注意事项 18 3、测距注意事项 19 4、深挖路堑监测 19 八、路基监控规划 20 1、路基监控人员配置 20 2、路基监控设备配置 20 九、高填深挖路基监测质量控制 21 1、监测作业原则 21 2、监测桩的控制 21 2.1沉降桩的控制 21 2.2水平位移边桩的控制 22 3、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控制 22 4、监测数据的控制 22 十、监测资料整理及监测报告 22 1、资料整理 22 2、资料整理 23 2.1 即时报告 23 2.2 阶段报告 23 2.3 最终报告 23 十一、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 23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3 2、质量保证措施 24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26 附表 28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相关图纸; 2、本项目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1.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属于广东省中部紫金县境内,山脉属于粤东莲花山支脉,场区属于山地丘陵地貌,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向东西两翼倾斜,构成不大对称的马鞍形。本项目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属盆岭相间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所控制。山岭一般海拔100~500m,大部分为森林保护区,部分地带水流丰富,山间沟谷地带标高多在100m左右。丘间沟谷地多呈“V”字型。 1.2、工程地质 区段内出露地层不完整,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河流阶地、沟谷中分布冲洪积堆积物。沿线主要岩性有: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路线走廊带大部分处于丘陵、低山区,软土不发育,根据现场地形、地貌的调查和钻孔揭示的情况,沿线仅在局部的丘间谷底、洼地及河流阶地内揭露有薄层的淤泥质土层,其厚度一般较小,大部分软土为冲沟周边山体残积土体在降雨的冲刷下堆积而成,较为松散,但软土中一般含有较多的砂粒或者砂层,透水性较好,在加载过程中,有利于排水固结的完成。 1.3、水文地质与水系 沿线气候潮湿,降水充沛,地表径流丰富,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类岩组裂隙较为发达,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两大类。 项目标段内地下水由上部土层孔隙潜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组成。上部土层中的坡残积粉质黏土 层的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不具赋水条件,含水量小;下部基岩的强-中风化带内,岩石裂隙发育,含一定基岩裂隙水。总体而言,标段内地下水不大,其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水位埋深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一般桥址中部谷地内水位较浅,而两端山坡上地下水位埋深较大。 1.4、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二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位于广东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区,东端顺接汕湛高速公路普宁至揭西段。本项目高填方路段很多,最大填方高度达到47米,且项目工期较短,土方填筑时间较短。 2、设计概况 本合同段为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坝段第11标段,位于紫金县瓦西镇,起讫桩号为K177+210~K192+085,全长14.875km。T11标段内有路基挖土石方约762万方;路基填筑,利用土石方约639万方;深挖路堑共计26段,最高挖方59.74m;高填路堤共计53处,最高填土47.7米。占总填方50%,且大多数位于软土路基上。 表 高填方监控统计表 序号 里程桩号段 监控断面 平台沉降板 土路肩沉降板 路基沉降板 路基观测墩 侧向 数量(个) 侧向 数量 侧向 数量(个) 侧向 数量(个) 侧向 数量 1 K177+660-K177+762 K177+670 右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2 2 K177+720 右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2 3 K178+150-K178+391 K178+160 左 4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4 4 K178+210 左 3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3 5 K178+260 左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1 6 K178+701-K178+808 K178+740 左 3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3 7 K178+790 左 3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3 8 K179+030-K179+130 K178+08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9 K179+210-K179+290 K179+22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10 K179+270 左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1 11 K179+533-K179+623 K179+580 左 3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3 12 K179+785-K179+582 K179+820 左 2 左 1 左 1 / / 左 2 13 K180+014-K180+099 K180+06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14 K180+190-K180+350 K180+280 右 3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3 15 K180+230 右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2 16 K180+584-K180+070 K180+620 左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1 17 K180+670 左 3 左 1 左 1 / / 左 3 18 K180+800-K180+870 K180+840 左 2 左 1 左 1 / / 左 2 19 K180+930-K181+195 K181+01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20 K181+060 左 3 左 1 左 1 / / 左 3 21 K181+110 左 4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4 22 K181+160 左 4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4 23 K181+350-K181+508 K181+400 左右 2+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1 24 K181+450 左右 4+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4+1 25 K181+860-K181+958 K181+870 左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1 26 K181+92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27 K181+981-K182+087 K182+020 左右 3+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3+1 28 K182+070 左右 1+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2 29 K182+300-K182+472 K182+360 右 2 右 1 / / 右 1 右 2 30 K182+390 右 2 右 1 / / 右 1 右 2 31 K182+440 右 1 右 1 / / 右 1 右 1 32 K182+410-K182+611 182+48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33 K182+55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34 K182+59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35 K184+772-K184+886 K184+810 左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1 36 K184+860 左 3 左 1 左 1 / / 左 3 37 K184+920-K185+030 K184+93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38 K184+98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39 K185+228-K185+480 K185+260 左右 1+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1 40 K185+310 左右 1+1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1 41 K185+360 左右 1+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2 42 K185+41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43 K185+46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44 K188+100-K188+310 K188+14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45 K188+19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46 K188+24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47 K188+290 左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 2 48 K190+390-K190+630 K190+42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49 K190+470 左右 2+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2+2 50 K190+520 左右 1+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2 51 K190+980-K191+180 K191+020 左右 1+2 左右 2 左 1 右 1 左右 1+2 52 K191+080 右 2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2 53 K191+530-K191+750 K191+55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54 K191+59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55 K191+64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56 K191+69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57 K191+740 右 1 左右 2 左 1 右 1 右 1 表 深挖路堑监控统计表 序号 里程桩号段 侧向 监控断面 平台检测点 位移检测桩 备注 1 K177+210-K177+650 左侧 K177+260 2 1 2 K177+310 3 1 3 K177+360 3 1 4 K177+410 4 1 5 K177+460 5 1 6 K177+510 5 1 7 K177+560 4 1 8 K177+610 2 1 9 K177+355-K177+490 右 K177+380 1 1 10 K177+420 3 1 11 K177+460 1 1 12 K177+490-K177+656 右 K177+530 1 1 13 K177+580 3 1 14 K177+630 1 1 15 K178+390-K178+558 左侧 K178+430 2 1 16 K178+480 4 1 17 K178+520 2 1 18 K182+086-K182+300 右侧 K182+130 1 1 19 K182+180 2 1 20 K182+230 3 1 21 K182+280 1 1 22 K184+635-K184+780 右侧 K184+650 1 1 23 K184+700 3 1 24 K184+750 3 1 25 K185+056-K185+220 左侧 K185+080 1 1 26 K185+130 2 1 27 K185+180 3 1 28 K185+210 1 1 29 K189+750-K189+857 左侧 K189+760 1 1 30 K189+800 3 1 31 K189+840 1 1 32 K190+630-K190+790 右侧 K190+650 1 1 33 K190+690 2 1 34 K190+730 2 1 35 K190+770 1 1 36 K191+220-K191+400 左侧 K191+230 1 1 37 K191+270 2 1 38 K191+320 3 1 39 K191+360 1 1 40 K191+300-K191+460 右侧 K191+320 1 1 41 K191+350 3 1 42 K191+380 5 1 43 K191+410 4 1 44 K191+440 2 1 45 K191+487-K191+648 左侧 K191+500 1 1 46 K191+530 4 1 47 K191+560 5 1 48 K191+590 3 1 49 K191+620 1 1 50 K191+726-K191+908 左侧 K191+740 1 1 51 K191+780 3 1 52 K191+820 2 1 53 K191+860 1 1 54 K178+820-K179+043 右侧 K178+830 1 1 55 K178+880 3 1 56 K178+930 3 1 57 K178+980 3 1 58 K179+020 1 1 59 K179+290-K179+420 左侧 K179+310 1 1 60 K179+350 3 1 61 K179+380 3 1 62 K179+410 1 1 63 K179+853-K180+050 左侧 K179+870 1 1 64 K179+910 2 1 65 K179+950 4 1 66 K180+990 4 1 67 K180+030 1 1 68 K179+880+K180+014 右侧 K179+890 1 1 69 K179+920 3 1 70 K179+950 3 1 71 K180+990 2 1 72 K180+663-K180+820 右侧 K180+685 1 1 73 K180+725 3 1 74 K180+765 3 1 75 K180+805 1 1 76 K180+820-K180+918 右侧 K180+835 1 1 77 K180+865 2 1 78 K180+905 1 1 79 K181+194-K181+343 右侧 K181+210 1 1 80 K181+260 3 1 81 K181+310 3 1 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过程监控目的 1、高填方、软土路基监控目的 1.1、稳定性控制 填方超过12m均为高填方,本项目高填方路段共有53段,通过对路基原地表实测沉降、边桩位移的综合分析,合理控制高填路基的填筑速率,达到安全、快速填筑路基的目的。 1.2、沉降量监控 通过对路肩、中桩、平台、坡脚等沉降量观测,根据测定数据观测沉降趋势,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为土石方沉降量计算提供依据 1.3、地表水平位移量监控 利用观测数据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和侧向变形情况,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稳定。 2、深挖路堑监控目的 2.1、指导性控制 通过施工安全监控,对开挖边坡沉降、位移进行实时监控,以了解由于工程扰动等因素对坡体的影响,便于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工程施工。 2.2、预见性控制 由于开挖深度较大,为评价在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及时作出预测预报,以达到安全、快速的施工。 四、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断面 1、高填方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 1.1 位移边桩:按照50m间距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一根埋设位于坡脚处,另一根位于边沟外侧。 1.2 高填方沉降板:按照50m间距埋设在土路肩、各级填方平台处。 1.3 高填方沉降观测墩:按照50m间距埋设在土路肩、各级填方平台处,位于沉降板旁。 1.4 挡墙位移观测点:采用φ25钢筋按照50m间距埋设在挡墙顶面 同一路段不同监控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率,更重要的便于个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深挖路堑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 2.1 边坡变形观测墩:根据深挖路堑边坡长度情况,按照30-50m间距进行埋设于断面边坡坡口线外2m处。 2.2施工安全监测:根据深挖路堑边坡长度情况,沿路线中轴线按照30-50m间距埋设于各级开挖平台坡脚处。在安全监测同时辅以人工巡查,如:坡顶、坡面坡脚裂缝、变形,边坡渗水情况,监测点维护等 2.3 边坡处置效果监测:主要包括深部位移监测、锚索应力监测等(建议由专业第三方监测完成)。 五、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 1、监测元件布置、埋设原则 同一路段不同监控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率,更重要的便于个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2、监控元件布置 2.1 高填、软基监控元件布置 (1)监控范围 主要监控高填路基、软基填筑过程及运营中沉降、变形。 (2)测点布置 测点纵向布置:以开挖基床中心线为基准,沿路中轴线方向每50米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且每处高填或软土路基路段不少于一个监测断面。 测点横向布置:各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一般布置在土路肩、各级填方平台一级坡脚处。 图 高填路基监测布置图 图 高填路堤挡墙监测布置图 1.1 深挖路堑监控元件布置 (1)监测范围 边坡变形主要监测范围为深挖路堑两侧边坡。 (2)测点布置 各点纵向布置:以开挖基床中心线为基准,沿桥轴线方向每5米左右设置一个变形观测点。 测点里面布置:以基床开挖面为基准,第一监测点布置在开挖深度0.5m左右,其余测点间距2m左右布置,同时在底层分界线增设测点。 图 深挖路堑边坡监测点正面布置图 图 深挖路堑边坡监测点布置图 3、监控元件埋设 2.1、沉降板埋设 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60×60×20cm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沉降板采用钢板,底板尺寸为60×60cm×0.9cm;金属测杆直径为4cm,测杆应与底板焊接为一体;套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10cmPVC管。随着沉降板下沉和土石料的填补,测杆与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管顶高出碾压面高度30cm。 2.2、地表水平位移边桩埋设 位移边桩一般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脚外1m处,另一根位于边沟外侧,两根相距4m。如果边沟在半坡上,则位移边桩一根埋设在离路基坡脚1m处,另一根在第一更以外4m处。 边桩采用12×12cm砼预制桩,边桩埋设深度为1.5m,露出地面为10cm。埋设时采用打入法,桩周围应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在边桩顶部应预埋不易损坏的金属测头。此外,位移边桩应做好标记并编号。 2.3 边坡变形监控点埋设 边坡位移基准点在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测点采用Φ20钢筋进行布置,每层边坡开挖后即用铁锤将其须插打到边坡一定深度,以保证其在边坡开挖至边坡防护期间稳固不发生破坏为准,同时注意在施工期间对测点的保护。 基准点埋设采用先挖一直径约1.0m的孔,深度约1.2m。在孔内浇筑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间埋设一直径为20mm的钢筋作为观测基准点。 六、路基监测实施方案 1.高填路基沉降监测实施方案 1.1、路肩、中桩及平台沉降监控 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板埋设,观测仪器采用DS1水准仪和DS3水准仪。DS1水准仪用于建立三等沉降变形观测网及二等水准转点测量, DS3水准仪用于用于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时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控制。 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全线三等水准测量贯通后,在其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四等高程控制网 (1)建立沉降位移检测基准网 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变形监测的路基区域预先布置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各点位牢固。且在一个测区至少有三个高程控制点,以防万一该测区个别控制点被破坏时马上加密引测,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工作基点的布设 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控制点位置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小于300米,同时应便于观测”的原则布设水准测量工作基点。 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三等 1.0 0.30 0.60√ n 0.8√ n 注:表中n 为测站数 (2)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等级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方法 二等 DS1 因瓦 光学观测法 往返各一次 三等 DS1 因瓦 光学观测法 往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 四等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计(m) 视线离地面最低盖度(m)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 二等 DS1 30 0.5 1.5 0.5 0.3 0.4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注: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3)监测方法、技术和精度要求 沉降检测基准网采用DS1型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沉降检测基准网和沉降施测过程中技术要求见上表规定。 沉降点采用DS3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1.2、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方案 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采用地表水平位移边桩(隆起量垂直变形范畴,监测方法与路肩沉降测法相同),观测仪器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平面控制网采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全线三等导线测量贯通后,在其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水平位移一级导线控制测。 (1)建立水平位移检测网 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监测的范围区域预先布设水准点和工作基点,建立相应的一级水平位移导线控制测量。选点时选择合适观测位置,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点位牢固。并且在一个测区内,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至少有3个点互通视的导线点,以防万一该测区内个别导线点被破坏时,保证监测的连续性。 导线基准点的布设 为满足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平面控制点位置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的原则布设水平位移观测工作基点。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误 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水平角测回数(2″级仪器) 方位角闭合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四等 9 3 1.8 20 1/150000 10 3.6√n ≤1/5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10√n ≤1/15000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2) 水平角观测方法、技术要求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 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 互差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 较差(″) 四等及以上 2″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 12 18 12 (3) 测距方法、技术要求 测距采用全站仪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 测距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型号 每边测回数 总测回数 一测回 读数较差 (mm)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往返较差(mm) 往 返 四等 ≤5 mm 级仪器 1 1 4 ≤5 ≤7 ≤2(a+b*D) ≤10 mm 级仪器 6 ≤10 ≤15 一级 ≤10 mm 级仪器 1 -- 2 ≤10 ≤15 —— 注: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 、b 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 1.3 检测周期及控制标准 (1)检测周期 根据本标段设计路堤填筑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而定,要求施工期每填筑1-2次应检测一次,如果两层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每隔7天至少观测一次。当填筑到上路床顶后,预压期第1-2月,每月观测两次,以第二个月起视沉降速率变化情况观测1-2次,直至预压期结束。 (2)控制标准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如沿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1.0cm/天或水平位移速率≥0.5cm/天,标志为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刻停止加载(填土)。当停止加载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当连续观测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规定控制范围之内时,才能继续加载填筑施工。当填筑至上路床顶面时,连续两个月的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7~8mm,确定为沉降稳定。此时方可卸载并开始路面填筑。 2、深挖路堑监测方案 深挖路堑监测主要内容包含地面位移监测、深层位移监测(建议由专业第三方完成)及人工巡视监测。 2.1、安全监测 (1)建立垂直位移监控基准网 各点纵向布置:以开挖基床中心线为基准,沿桥轴线方向每30-50米左右设置一个变形观测点。测点立面布置:以基床开挖面为基准,第一监测点布置在开挖深度0.5m左右,其余测点间距2m左右布置,同时在底层分界线增设测点。纵向同排的测点形成一条测线,多条测线形成监测网。测点布置完成后,监测网一次形成。 (2)变形基准点的布设 边坡位移基准点在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基准点埋设采用先挖一直径约1.0m的孔,深度约1.2m。在孔内浇筑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间埋设一直径为20mm的螺丝钉作为观测基准点。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边坡体上的检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观测点间距30-50m。对有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部位及可疑点应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设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应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3) 变形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深挖路堑变形监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监测技术要求如下表 表 深挖路堑监控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二等 0.5 0.15 0.3√n 0.4√n 2.2、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 (1)裂缝监测点布置 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观测点,裂缝一般产生边坡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2)裂缝监测 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时微笑而蠕变懂得,本项目部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对变形裂缝进行监测。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面大小的洞约45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筑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两块铁片在裂缝处相互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如果裂缝变化,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产生一个裂隙裂隙,只要用游标卡测出这条裂缝的宽度数据。 2.3、检测频率 地表变形的监测频率应与施工情况和降雨相联系,雨季和边坡开挖期间应加密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完成六个月或经历一到两个雨季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在此期间的监测频率建议按照下表控制。 表 边坡监测频率表 阶段 时间 次数 备注 仪器安装后 2~3 如遇坡体发生破坏、监测数据发生异常等特殊情况,适当加密监测次数。 边坡开挖期及雨季 一 周 1 旱季和少雨季节 一 月 2 暴雨期或雨后数天内 一 天 1 每个监测项目的监测周期宜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雨季、边坡开挖或已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观测。边坡每开挖一级时,至少应观测一次。连续3d降雨量大于50mm/d时,应连续观测2~3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d。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监测结果用于指导施工。 七、监控注意事项 1、水准测量监控注意事项 (1)、确保仪器设备性能正常,尤其是水准仪的i角务必不能超限。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内应每天测定一次i角,i角稳定后每隔15天校定一次。 (2)施测过程中,注意水准尺的底部要平整,不能弯曲,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巴或红油漆,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3)施测过程中,使用尺垫作转点,严禁用砖头或不设尺垫作为转点。 (4)施测过程中,注意设站和扶立水准尺的高度,要避免立尺过高。如无法避免时,扶尺者要面对仪器,双手扶住水准尺后来回慢慢摆动,尽可能减少读数误差。 (5)如守外界因素(如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仪器的补偿范围时,务必停止观测。 (6)施测过程中观测结果的处理 a. 观测结果超限必须重测; b.测站观测限差必须重测,重测后应用往返合格的结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c.观测结果限差超限碧必须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 d.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高差较差,或符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车中误差或高差中数超限时,应先对路线身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 2、水平角监控注意事项 (1) 确保仪器设备性能正常,否则不得使用; (2) 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3)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 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 位置; (4)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5)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6)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才观测,否则不观测; (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挖 路基 监测 施工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