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doc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doc(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高明区富湾污水解决厂 运营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 附图1:工艺流程图 粗格栅 提高泵站 细格栅 沉砂池 反映初沉池 进水 A/A/O微曝氧化沟 二沉池 消毒出水池 加药间 鼓风机房 砂水分离器 污泥回流泵房 污泥浓缩池 污泥反映池 污泥中间池 脱水机房 二氧化氯发生器 污泥饼外运 破膜装置 硫酸 碱 垃圾斗收集后外运 PAC PAM PAC 盐酸、氯酸钠药剂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初沉污泥 罗茨风机 三索钢丝绳牵引式 转鼓式 潜水提高泵 旋流式 反映池+ 平流沉淀 厌+缺+好氧段 辐流式 二氧化氯+折流式 板框脱水机 搅拌+重力浓缩 排至西安河 药管线路 环卫垃圾 污泥管线路 污水管线路 加药装置 风管线路 粗格栅 提高泵站 细格栅 沉砂池 反映初沉池 进水 A/A/O微曝氧化沟 二沉池 消毒出水池 加药间 鼓风机房 砂水分离器 污泥回流泵房 污泥浓缩池 污泥反映池 污泥中间池 脱水机房 二氧化氯发生器 污泥饼外运 硫酸 碱 垃圾斗收集后外运 PAC PAM PAC 盐酸、氯酸钠药剂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初沉污泥 罗茨风机 三索钢丝绳牵引式 转鼓式 潜水提高泵 旋流式 反映池+ 平流沉淀 厌+缺+好氧段 辐流式 二氧化氯+折流式 板框脱水机 搅拌+重力浓缩 排至西安河 预解决工段(一级解决) 污泥脱水解决区 生化解决工段(二级解决) 出水消毒工段 破膜装置 加药装置 附图2:工艺流程工段功能区划分 V001常闭 管道自动清洗过滤器OT1001 V003常闭常开 粗格栅 提高泵站 细格栅 沉砂池 反映初沉池 进水 A/A/O微曝氧化沟 二沉池 消毒出水池 加药间 鼓风机房 砂水分离器 污泥回流泵房 污泥浓缩池 污泥反映池 污泥中间池 泥斗 二氧化氯发生器 污泥饼外运 破膜装置 硫酸 碱 垃圾斗收集后外运 PAC PAM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初沉污泥 Ld101 L101 LSS401 PH101 排至西安河 药管线路 环卫垃圾 污泥管线路 污水管线路 加药装置 H2S101 Ld102 F101 PH101 COD101 (NH4-N)101 DO301 DO302 MLSS301 ORP301 F801 F601 COD601 (NH4-N)601 L601 L501 F501 Pr801 Pr802 Pr803 T801 L701 L1701 L1702 Pr1001 Pr1002、Pr1002 F1001 L1001 P101 P102变频 软启动P103 OT103 OT102 OT101 SC101 OT104 B101 B102 OT105 V101气冲 V102气提 P1607 P1608 P1609 P1610 M201 OT201 OT202 M202 M203 M301 M302 M303 M304 OT301 B801 B802 B803 OT401 P501 P502 P503 P504 P505 OT701 P601 P602 P603 清水泵 PAC PAC OT1602 OT1601 P1601 P1602 P1603 P1604 P1606 P1605 卸料泵: PLC2 PLC4 PLC3 生物除臭系统 PAM P701 P702 污泥泵 风管线路 硫酸 碱 板框脱水机 脱水机房 水压榨系统 空气储罐 滤液至粗格栅 中控室 PLC站 配电房 PLC1 OT1008 OT1007 M1001 M1002 M1003 P1001 P1002 SC1001 SC1002 P1003 P1004 OT1005 OT1006 V002常开常开 管道自动清洗过滤器OT1001 Q=100m3/h 粗格栅 提高泵站 细格栅 沉砂池 反映初沉池 进水 A/A/O微曝氧化沟 二沉池 消毒出水池 加药间 鼓风机房 砂水分离器 污泥回流泵房 污泥浓缩池 污泥反映池 污泥中间池 泥斗 二氧化氯发生器 污泥饼外运 破膜装置 硫酸 碱 垃圾斗收集后外运 PAC PAM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初沉污泥 Ld101 L101 LSS401 PH101 排至西安河 药管线路 环卫垃圾 污泥管线路 污水管线路 加药装置 H2S101 Ld102 F101 PH101 COD101 (NH4-N)101 DO301 DO302 MLSS301 ORP301 F801 F601 COD601 (NH4-N)601 L601 L501 F501 Pr801 Pr802 Pr803 T801 L701 L1701 L1702 Pr1001 Pr1002、Pr1002 F1001 L1001 P101 P102变频 软启动P103 OT103 OT102 OT101 SC101 OT104 B101 B102 OT105 V101气冲 V102气提 P1607 P1608 P1609 P1610 M201 OT201 OT202 M202 M203 M301 M302 M303 M304 OT301 B801 B802 B803 OT401 P501 P502 P503 P504 P505 OT701 P601 P602 P603 清水泵 PAC OT1602 OT1601 P1601 P1602 P1603 P1604 P1606 P1605 卸料泵: PLC2 PLC4 PLC3 生物除臭系统 PAM P701 P702 污泥泵 风管线路 硫酸 碱 板框脱水机 脱水机房 水压榨系统 空气储罐 滤液至粗格栅 中控室 PLC站 配电房 PLC1 OT1008 OT1007 M1001 M1002 M1003 P1001 P1002 SC1001 SC1002 P1003 P1004 OT1005 OT1006 Q≥12~20 L/S Q≥1980m3/h 栅条净距5mm Q=620m3/h 栅条净距20mm Q=2.03m3/min B=7000mm 速度1m/min 57r/min 3.9r/min 风量Q=6.3m3/h.套 5.55m×0.90m 池内径34m 2-3m/min Q=417m3/h Q=30m3/h H=5.0m H=5.0m Q=30m3/h H=35m 池直径12m 1.63m/min Q=50m3/h H=15m Q=38m3/min PAC P=58.8Kpa 900r/min N=75kW 过滤面积180m2 滤板数 72块 滤室厚度 30mm 滤室容积 3640L 进≈97% 出≈60% V= 10m3 Q=8m3/h Q=5m3/h Q=20m3/h V= 3m3 45r/min 投药能力 7000g/h Q=3m3/h V=3m3 V=1m3 0~2mg/L Q=8000 m3/h 18KW Q=100~1000 L/h 制备量3~9kg干粉/h Q=20L/h Q=20L/h Q=3m3/h 污水解决厂运营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 一、项目介绍 广东省佛山市市高明区富湾污水解决厂工程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该工程总解决量为40000吨,首期日解决量为20230吨,远期日解决量为20230吨。工程设计污水解决主体工艺采用“初沉池+A/A/O微曝氧化沟”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成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23)中规定的城乡二级污水解决厂第二明段一级排放标准和国家《城乡污水解决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23)一级B标准中较严标准排放。 二、目的 为加强污水解决厂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解决厂安全正常运营,达成污水解决厂净化水质、解决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污水解决厂运营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规程。 三、一般规定 l 运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解决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营规定与技术指标。 l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解决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营规定和技术指标。 l 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l 运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营情况。 四、安全操作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通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应按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营规定,做好启动前的全面检查和准备工作。重要内容涉及:(1)盘动联轴哭是否灵活,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受阻和异常响声。(2)检查设备所需油质、油量是否符合规定。(3)各种显示仪表是否正常。(4)供配电设备、电机是否完好,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周边环境是否正常。(5)其它各项条件是否具有。待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运营。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 5、污泥解决区域、沼气鼓风机房、沼气锅炉房等地严禁烟火、并严禁违章明火作业。 6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7、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8、凡在对具有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构筑物或容器进行放空清理和维修时,应将甲烷含量控制在5%以下,H2S含量、HCN和CO含量应分别控制在4.3%、5.6%和12.5%以下,同时,含氧量不得低于18%。 9、清理机电设备及周边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0、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1、起重设备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吊物下方严禁站人。 12、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3、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14、具有有害气体、易燃气体、民味、粉尘和环境潮湿的车间,必须通风。 15、有电气设备的车间和易燃易爆的场合,应按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立消防器材。 五、维护保养 l 运营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l 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解决,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l 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l 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实验,丝杠应经常加注润滑油脂。 l 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l 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l 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平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规定进行大、中、小修。 l 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重点部件的检修,应由安全劳动部门认可的维修单位负责。 l 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规定,必须保证其同轴度、静平衡等技术规定。 l 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应每年检修一次。 l 各种工艺管线应按规定定期涂饰不同颜色的油漆或涂料。 l 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的润滑油、润滑脂及其它杂物丢入污水解决设施内。 l 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l 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雷、防爆装置的测试、维修及其周期应符合电业和消防部门的规定。 l 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救生衣、救生圈、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 粗、细格栅 一、作用 粗、细格栅的作用是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和较大的悬浮固体,减少后续解决工段的负荷,保证生化解决正常进行。 二、设备规格 1.粗格栅(2台):三索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栅条净距=20mm; 2.细格栅(1台):转鼓细格栅、栅条净距=5mm;有1台事故格栅。配置螺旋输送机、螺旋直径:260mm、转速:18rpm。 三、安全操作 1.开机前检查 ①除污机启动前,应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具有开机条件。 ②检修除污机或人工清捞栅渣时,应注意安全,并有有效的监护。 2.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为使格栅保持良好运营状态,采用液位差控制和时间控制,液位差控制优先于时间控制。当机械格栅停止运营时间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转为时间控制。此时间根据现场调试而定,并为可调式设计。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a) Ld101 液位差≥150mm 时,开粗格栅(OT101),Ld101液位差<100mm 时,停粗格栅(OT101); b) 粗格栅(OT101、OT102)每 30min 运营一次,每次运营5min。 四、运营管理 1.栅筛所截栅渣应定期清除。汛期应加强巡视,增长清污次数。 2.栅筛除污机械工作时,应监视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 3.清捞出的栅渣,应妥善解决和处置。 五、维护保养 ①发现链条式除污机的链瓣有断裂现象等,应立即更换。 ②格栅工作场合应保持清洁。 提高泵房 一、作用 在污水解决厂中,提高泵担负着输送污水的任务,是污水解决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通用设备。潜水提高泵是运用工作叶轮的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和压出。 二、设备规格 提高泵(3台):流量 Q=620m3/h、扬程 H=16.5m、电机功率 N=40kW 1.变频式提高泵:P101、P102 2.软起动提高泵:P103 三、安全操作 1.开机前检查 ①提高泵启动前,应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具有开机条件。 ②检查集水井闸门是否处在启动状态,水量是否充足。 2.运营检查 ①操作人员在水泵启动至运营稳定后,方可离开。启动水泵后,操作人员应再次对电气设备、各种仪表作一次全面检查。一切正常后,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②严禁频繁启动水泵。水泵频繁启动,会导致由于电机启动电流大,使绕组的绝缘损坏。 ③水泵运营中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u 水泵发生断轴故障; u 忽然发生异常声响; u 轴承温度过高; u 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低或过高; u 机房管线、闸阀发生大量漏水; u 电机发生严重故障。 3.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a) P101、P102 采用变频调速控制,P103 采用软启动; b) L102<2.28m 时,开一台泵;(以池底为0.00 米,其余同) c) L102<3.28m 时,开二台泵; d) L102>4.28m 时,开三台泵; e) L102<1.28m 时,停泵; 四、运营管理 1、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营情况,应调节水量,保证解决效果。 2、水泵在运营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u 应注意观测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u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总和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 u 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3、集水池水位应保持正常。 4、应使泵房的机电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5、操作人员应保持泵站的清洁卫生,各种器具应摆放整齐。 6、应及时清除叶轮、闸阀、管道的堵塞物。 7、泵房的集水池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同时对有空气搅拌装置的,应进行检修。 五、维护保养 1、水泵的平常保养应符合有关规定。应至少半年定期检查,对水泵相关磨损件视运营状态而做出调整、更换。 2、应定期检修集水池水标尺或液位计及其转换装置。 3、备用泵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试运转。环境温度低于0℃时,必须放掉壳内的存水。 沉砂池 一、作用 沉砂池是运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料污染物,如泥砂、煤渣等到。 二、设备规格 ①旋流沉砂器(1台):解决量 ≥1980m3/h、排砂量11L/S、 除砂率>85%、叶轮转速12~20rpm、电机功率N=1.5kW。 ②配置砂水分离器:解决量 12~20 L/S、电机功率 N=0.37kW。 ③配套鼓风机:Q=2.03m3/min 、P=44.1KPa 、N=3.0kW。 三、安全操作 1、开机前检查 ①沉砂池启动前,应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具有开机条件。 ②检查沉砂池管路阀门是否处在启动状态。 2、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a) 砂水分离器(OT105)与鼓风机(B101、B102)联动:吸砂时,开鼓风机(B101 或B102)、同时开洗砂电磁阀(V101),开提砂电磁阀(V102),然后开砂水分离器(OT105),鼓风机(B101、B102)停、5min后停砂水分离器(OT105); b) 每 60min 抽砂一次、每次抽10min; 四、运营管理 ①定期检查搅拌、气提、气冲、风机、砂水分离器等设备的机械联动及电气接地安全装置,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按设备润滑规程,定期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②设备运营过程中定期巡查,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机检查,并向有关人员反映,排除故障后才干重新开机。 ③沉砂池是采用圆型结构、水平旋流的模式。水从池的切向流入,产生旋流。同时,搅拌系统在池边切线方向进行搅拌,进入池中的水、气混和,产生螺旋状环流。在重力作用下,水中的砂子下沉,并向池中心移动,最后沉入砂斗。而较轻的有机物,则在沉砂池中间部分与砂石分离,在搅拌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并随水流一并排出。沉入池底的砂石,由气提装置提高至螺旋式砂水分离器。沉砂在砂水分离器的分离槽中分离,槽底沉砂由螺旋输送机排出。 五、维护保养 1、每月定期检修沉砂池设备,必须保证灵敏可靠。否则,发生故障时,将损坏设备和设施。 2、应保持排砂管通畅。由于沉砂比重大,流动性差,运营中排砂管容易堵塞,所以,应经常清通排砂管,保持畅通。 3、应保持沉砂池场合的环境卫生。 反映初沉池 一、作用 投加一定的水解决药剂能明显改善对悬浮及胶体有机物的解决效果,提高一级解决的出水水质,从而使原水的有机负荷减少,减少后续解决构筑物的解决费用。 二、规格 混凝反映搅拌器1(1台):转速=57r/min、电机功率 N=5.5kW; 混凝反映搅拌器2(2台):转速=3.9r/min、电机功率 N=1.5kW; 初沉池刮吸泥机:B=7000mm、行走速度约1m/min。电机功率N=0.37X2+2.2kW。 三、安全操作 1、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2、清捞浮渣、清扫堰口时,应采用安全及监护措施。 3、与排泥管道联接的闸门井、廊道等,应保持良好通风。 4、刮泥机在运营时,不得多人同时上刮泥机。 四、运营管理 1、初次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进行。初次沉淀池排放污泥的含水率不得大于98%。 2、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进清除浮渣。3、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解决。 4、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放空。 五、维护保养 1、应定期检修刮泥机电刷、橡胶板等易损件。根据实际运营情况拟定更换周期。 2、应定期检修行走机构、电器设备,并测试其各项技术性能。 A/A/O+氧化沟 一、作用 生化工段采用活性污泥法的A/A/O结合微曝氧化沟工艺,该工艺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实现除磷脱氮功效。 二、规格 厌氧池潜水搅拌机(1台):转速 n=35r/min叶轮直径 2500mm电机功率 N=3.0kW 缺氧池潜水搅拌机(1台):转速 n=42r/min叶轮直径 2500mm电机功率 N=5.5kW 好氧池潜水搅拌机(2台):转速 n=40r/min叶轮直径 2500mm电机功率 N=4.5kW 可提高式薄膜管式微孔曝气器(720根): 风量Q=6.3m3/h.套、氧运用率≥25%、阻力损失 3~4kPa尺寸:Φ67mm×1000mm、池内水深 5250mm 旋转回流门(1台):高×宽5.55m×0.90m、功率N=0.55kW 三、安全操作 1、遇雨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池走道上的积水或冰雪。 2、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溢到走廊时,上池工作应注意防滑。 a) 电动蝶阀 V001、V003 常闭,电动蝶阀V002 常开 b) 当进水 COD101>300 或氨氮>35 时,报警 c) 当进水 COD101>320 或氨氮>40 时,报警,并关闭电动蝶阀V002,打开电动蝶阀V001,1 个半小时候打开蝶阀V003. 四、运营管理 1、曝气池无论采用何种运营方式,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2、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一般认为,0.5mg/l的溶解氧已能维持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活动了。但溶解氧低于2mg/l,易引起丝状菌生长,活性污泥絮体变小,沉降性能差,综合考虑,曝气池出水处溶解氧宜为2mg/l。 3、应经常观测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期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4、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用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长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解决效果。 5、操作人员应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路中的存水,待放完后,应立即关闭放水闸阀。 6、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因素,采用相应措施恢复正常。 五、维护保养 1、应每年放空、清理曝气池一次,清通曝气头,检修曝气装置。 2、水下曝气器等曝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 鼓风机房 一、作用 鼓风机是污水解决工艺较重要的供气设备。氧化沟的溶解氧取决于鼓风机的风量及风压,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影响氧化沟上的活性污泥的质量,从而影响出水水质的质量。 二、规格 罗茨鼓风机(3台):风量 Q=38m3/min、风压 P=58.8Kpa、电机功率 N=75kW、转速 900r/min、主体:鼓风机本体、电机、润滑油系统、附件:进气口消声器、排气口消声器、压力表、底座皮带罩、安全阀、三角皮带、皮带轮、止回阀、弹性接头、隔声罩 三、安全操作 1、必须在供应润滑油的情况下盘动联轴器。 2、清扫通风廊道、调换空气过滤器的滤网和滤袋时,必须在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并采用相应的防尘措施。 3、操作人员在机器间巡视或工作时,应偏离联轴器。 4、应经常检查冷却、润滑系统是否通畅,温度、压力、流量是否满足规定。 5、停电后,应关闭进、出气闸阀。 1、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鼓风机3 台(B801~B803),2 用1 备 a) B801、B802 变频调速控制,B803 采用软启动; b) 通过控制鼓风机的速度,调节鼓风量,将好氧池溶解 氧DO302 控制在2.0-2.5mg/l; 四、运营管理 1、根据曝气池氧的需要,应调节鼓风机的风量。 2、风机及水、油冷却系统发生忽然断电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用措施,保证风机不发生故障。 3、长期不使用的风机,应关闭进、出气闸阀和水冷却系统,将系统内存水放空。 4、鼓风机的通风廊道内应保持清洁,严禁有任何物品。 5、风机在运营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测风机及电机的油温、油压、风量、电流电压等,并每小时记录一次。碰到异常情况不能排除时,应立即停机。 五、维护保养 1、通风廊道,应每月检修一次。 2、帘式过滤器的滤布应定期清洗、检修。 3、冷却、润滑系统的机械设备及设施应定期检修与清洗。 二次沉淀池 一、作用 二沉池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解决段。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回流污泥的浓度和活性污泥解决系统的出水水质。 二、规格 二沉池(1个):池内径=34m、池 深=5m、池边水深=4.5m 单管中心传动刮吸泥机(1台):周边线速 2-3m/min、电机功率 N=0.55kW 三、安全操作 非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刮吸泥机。 1、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2、非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刮吸泥机。 四、运营管理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立、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之均匀配水。 2、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必须连续排放。 3、二次沉淀池的刮吸泥机闸阀,应经常检查和调整,保持吸泥管路畅通,使池内污泥面不得超过设计泥面0.7m。 4、二次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拟定。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营方式的变化而在二次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营工况,采用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五、维护保养 1、刮吸泥机的行走机构应定期检修。 污泥回流泵房 一、作用 污泥回流泵房的重要作用是将二沉池沉淀污泥重新分派,将大部分污泥回流至氧化沟,使氧化沟保持一定的MLSS;将剩余污泥排至污泥解决区,保持生化系统MLSS的稳定。 二、设备规格 污泥回流泵(3台):流量 Q=417m3/h、扬程 H=5.0m、电机功率 N=9.0kW 剩余污泥泵(2台):流量 Q=30m3/h、扬程 H=5.0m、电机功率 N=2.2kW 三、安全操作 1、各类污泥回流泵设备均严禁频繁启动。 2、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污泥回流泵3 台(P501~P503),2 用1 备,2 台变频调节;使F501≈(50%~100%)F101 a) L501<0.6m 时,停泵; b) L501>0.6m 时,允许开泵。 剩余污泥泵2 台(P504~P505),1 用1 备 a) L501<0.6m 时,停泵; b) L501>0.6m 时,允许开泵。 四、运营管理 1、根据曝气池的运营方式和工况,应相应调整回流比。 2、回流泵房集泥池中的杂物,应及时清捞。 3、进行污泥回流或剩余污泥排放时,按制定运营管理方法执行。 五、维护保养 1、污泥回流泵设备应定期检修。 2、污泥回流泵管道应定期检修。 3、污泥回流泵流量仪表应定期检查、质检。 污泥浓缩池 一、作用 污泥浓缩池重要是将反映初沉池及剩余污泥进一步压缩沉淀,减少污泥含水率,利于脱水机系统对污泥解决。 二、规格 中心传动浓缩机(1台):浓缩池直径=12m、周边线速度1.63m/min、 N=0.55kW 污泥提高泵(2台):卧式无堵塞泵、流量 Q=50m3/h、扬程 H=15.0m、电机功率 N=5.5kW。 三、安全操作 1、浓缩池刮泥机在长时间停机后再启动时,应先点动后启动。 2、浓缩池排泥时,应观测贮泥池液位,以防漫溢。 3、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污泥提高泵2 台(P701~P702),1 用1 备 a) L701<0.6m 时或L1701>5.5m 时, 停污泥提高泵(P701~P702); 四、运营管理 1、浓缩池刮泥机不得长时间停机和超负荷运营。 2、应及时清捞浓缩池的浮渣,清除刮吸泥机走道上的杂物。 五、维护保养 1、机械、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有关规定。 2、操作人员应经常清理浓缩池三角堰和刮泥机械搅拌栅上的杂物。 污泥脱水机房 一、作用 污泥脱水机房是将反映初沉池污泥、生化系统排除剩余污泥经重力浓缩池浓缩,再进行污泥调质后,在污水脱水系统实现脱水,减少污泥含水率并便于运送与填埋的解决。 二、规格 ①板框压滤机(2台):过滤面积180m2、滤板数 72块、滤室厚度 30mm、滤室容积 3640L、 N=4.0kW进泥浓度≈97%(含水率) 、出泥浓度≈60%(含水率);配套皮带输送机(4台)、电动污泥斗(1台)V= 10m3 ②立式离心高压泵(2台):流量 Q=8m3/h压力 P=120 mH2O功率 N=5.5kw含成品水箱V=5m3 ③破膜装置及空压机(2套) ④加药装置 1#加药装置:搅拌罐1.5mx1.5mx1.5m、离心加药泵5m3/h 2台、压力 P=20 mH2O 2#加药装置:搅拌罐1.5mx1.5mx1.5m、离心加药泵5m3/h 2台、压力 P=20 mH2O 3#加药装置:搅拌罐1.5mx1.5mx1.5m、离心加药泵2m3/h 2台、压力 P=20 mH2O ⑤单螺杆泵(2台):流量 Q=20m3/h压力、P=0.8MPa、功率 N=11kw ⑥机械搅拌机(2台):转速 65r/min、 N=4kw ⑦自动清洗过滤器(1台):流量 Q=100m3/h、进出口DN100排污口DN40、过滤精度800um ⑧空气储罐(2台):V=3 m3直径D=1.2m高度H=3.165m压力 0.8Mpa ⑨中间池搅拌机(1台):转速 45r/min 、N=5.5kw 三、安全操作 1、污泥脱水机在运中,随污泥变化应及时调整控制装置。 2、在溶药池边工作时,应注意防滑。 3、操作人员应做好机房内的通风工作。 4、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污泥处置系统由污泥脱水机自带控制系统“自行控制” 。 “污泥处置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室进行通讯,中央控 制室可监控污泥处置系统的运营状况。 四、运营管理 1、污泥脱水完毕,应立即将设备和滤布冲洗干净。 2、药剂的配制应符合脱水工艺的规定。 3、应按照化学调节剂的种类、有效期、贮存条件来拟定储备量和贮存方式。化学调节剂先存的应先用。 4、化学调节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污泥的性质、消化限度、固体浓度等因素,通过实验拟定。 5、用机械设备进行污泥脱水时,应选用合适的化学调节剂。 五、维护保养 1、投泥泵、投药泵和溶药池停用后,必须用清水冲洗。 2、冲洗滤布的集水槽应经常清洗或疏通。 3、皮带输送机应定期检查和维修。 4、压缩机和液压系统应定期检修。 消毒出水池 一、作用 采用盐酸与氯酸钠定量注入到反映箱内,发生化学反映生成二氧化氯与氯气,再通过水射器吸入投加到消毒水体中。运用其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可快速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菌、病毒等有很强灭活能力。 二、规格 二氧化氯发生器(2套):投药能力=7000g/h、总功率:N=4.5kW、 化料器(氯酸钠) (1套):电机功率 N=1.5kw;氯酸钠储罐(1个):容积 V=1m3 卸酸泵(1台):流量 Q=3m3/h扬程 H=3m电机功率 N=0.37kw、盐酸储罐(1个):容积 V=3m3 漏氯检测报警装置(1台):0~2mg/L 三、安全操作 1、应准时用10%的氨水检查也许漏氯的部位。出现漏氯必须立即采用措施,及时修复,保证安全。 2、二氧化氯加药间应配有合格的隔离式防毒面具、抢修材料、工具箱、检漏氨水等。所有工具应放置在氯库以外的固定地点。如机器间的进出口,但决不能放在氯库内,防止漏氯时因取隔离式防毒面具而伤人。 3、二氧化氯加药间内部应设立排风地沟,在工作前应通风5~10分钟,并应安装报警装置。 4、二氧化氯加药间保养和维护时,严禁违章明火和撞击火花,以防爆炸。 5、操作方式 ①现场设备手动控制 ②现场设备自动控制 消毒装置由厂家自带控制系统“自行控制” 。并与中央控制室进行通讯,中央控制室可远程监控该系统的运营状况。 清水泵3 台(P601~P603),2 用1 备。 a) L601>0.6m 时,允许开1 台,L601>2.5m 时开2 台; b) L601<0.6m 时,停清水泵(P601~P603); 四、运营管理 1、水质变化,有干扰消毒效果的有机物存在时,为使细菌和病原菌数减少,需要较多的氯量和较长的接触时间。当水中pH值大于7.4时,其消毒效果差。在同样的杀菌效果条件下,pH值越高,需氯量越大。夏季水温高,余氯消耗大,所认为保证余氯值应加大投氯量。 2、长期不使用的二氧化氯加药间,需重新启用时,应按设备投产运营前的检查和验收方案重新做好准备工作,涉及工艺、结构、设备、设施等。待一切符合规定,具有了正常运转的条件后,方可投入运营。 五、维护保养 1、二氧化氯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由专人负责,二氧化氯加药间的各种管道闸阀,应有专人维护,发现漏气应及时更换。 2、使用完毕的隔离式防毒面具应清洗、消毒、晾干,放回原处,并对使用情况具体记录。隔离式防毒面具用过后,面罩可用肥皂水洗涤晾干,再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滤毒罐应将上盖和底部橡皮塞拧紧堵住,保持密封,防止内部药剂受潮失效。同时,对每个面具编写记录卡片,对使用日期、检查情况、失效、报废等都应记录。 3、余氯检测仪除应做好防腐、防晒和干燥解决外,平常维护中还应对稳压电源进行检查。 加药间 一、作用 我厂加药间有设立两套不同作用的加药装置,其一是对污水水质进行中和,使其符合排放标准且控制PH值在一定范围,满足反映池化学反映条件;其二是对污水投加PAC、PAM化学药剂,使污染物发生化学反映后形成难溶的沉淀物,通过排泥方式进行解决。 二、规格 PAC自动制备系统(1台):制备量3~9kg干粉/h贮药体积1.2 m3功率 N=2.25kW PAC药液输送泵(2台):流量Q=100~1000 L/h压力 P=0.2MPa功率 N=0.75kw PAM溶药搅拌装置(1台):溶药体积1.2 m3贮药体积1.8 m3功率 N=2.25kW PAM药液输送泵(2台):流量Q=100~1000 L/h压力 P=0.2MPa功率 N=0.75kw 卸酸泵(1台):流量 Q=3m3/h扬程 H=3m电机功率 N=0.37kw 卸碱泵(1台):流量 Q=3m3/h扬程 H=3m电机功率 N=0.37kw 加酸计量泵(2台):流量 Q=20L/h扬程 H=0.3MPa电机功率 N=80w 加碱计量泵(2台):流量 Q=20L/h扬程 H=0.3MPa电机功率 N=80w 三、安全操作 1、做好药品使用安全防护,在检查、使用酸液、碱液时需穿工作服、戴护目镜、带防护手套。 2、定期检查蓄药罐的安全、加药管道等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换易损件。 3、按加药系统操作规程运营设备,掌握和演练紧急事件解决程序。 加酸加碱计量泵(P1607~P1610); a) pH101<6 时,启动加碱计量泵(P1609~P1610); b) pH101>9 时,启动加酸计量泵(P1607~P1608); c) pH101=7 时,停止加酸加碱计量泵(P1607~P1610) 四、运营管理 1、在废水排入城市管道之前,由于酸、碱对排水管道产生腐蚀作用,一般城市中排水管道对排入工业废水的PH都有明确的规定。操作人员要定期核算进水水质的PH值范围。 2、在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运行 管理 安全 操作规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