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实施手册模板.doc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实施手册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实施手册模板.doc(10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技术指导实施手册 **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技术组 9月 目 录 **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方案 1 一、工作目标 1 二、工作分工 1 三、时间安排 3 四、工作要求 3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5 附件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10 附件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13 附件4: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示例) 90 附件5: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示例) 90 附件6: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示例) 94 附件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示例) 96 附件8: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示例) 97 附件9:试点企业资料搜集清单 99 附件10: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格式要求 102 附件11:**区80家试点企业名单一览表 103 **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方案 为有效推进**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使试点企业能有效实施和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安全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为**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依据《深圳市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试行)》,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关键目标和关键工作要求,对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一、工作目标 1.经过培训指导企业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2)制订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 (3)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4)制作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 (5)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6)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 (10)制订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 2.编制并提交**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二、工作分工 **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采取以企业为主,安全研究院技术指导为辅方法开展。 1.试点企业 80家试点企业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责任主体,应根据工作目标主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并形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体系。 2.安全研究院 安全研究院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导手册》(附件1)、《**区80家试点企业较大危险原因辨识指导手册》(附件2)及《**区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建设专题培训讲义》,对**区80家试点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培训工作。 (1)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建设专题培训 经过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建设培训,达成以下目标: 1)指导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制度文件,包含成立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文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等。 2)指导企业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 3)指导企业对隐患及风险进行分级、制订分级管控方法、绘制安全风险图,明确落实隐患及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 因为此次培训直接影响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为确保培训效果,此次培训对参与人员有严格要求,必需是各试点企业关键责任人、安全责任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签到时将有专员核实培训学员信息。 (2)建立**区双重预防机制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 **区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以自主建设为主。为立即处理各试点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方便各试点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相互交流,技术指导小组特设置了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可经过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寻求指导。 3.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完成后,经过QQ群和技术咨询电话通知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到现场审核,出具审核意见。依据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完成情况,编制**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格式及内容见附件3。 对于不重视或不愿配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技术指导小组将向**区安监局汇报。 三、时间安排 1.培训 依据《区安委办相关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建设专题培训通知》要求,**区试点企业培训时间为9月14日。 2.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阶段(时间安排:9月中旬~10月31日) 企业依据附件要求,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安全风险清单及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并制订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在企业相关场所区域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完成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建设。 3.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12月15日前)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建设完成后,经过QQ群和技术咨询电话通知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到现场核实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从制度建设、管控方法等十个方面做好现场核实统计,搜集试点企业相关基础资料,编制**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四、工作要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是目前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关键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关键表现。企业应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和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年度自评,依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原因改变,连续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和更新完善,连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连续改善。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4.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示例) 5.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示例) 6.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示例) 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示例) 8.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示例) 9.试点企业资料搜集清单 10.**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汇报格式要求 11.**区80家试点企业名单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为深入加强企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亡在事故前面,特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步骤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危害原因和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管控管理方法。 各部门责任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 XXX (关键责任人) 副组长: XXX (安全责任人) XXX (设备部责任人) XXX (生产部责任人) XXX (仓管部责任人) XXX (行政部责任人) XXX (财政部责任人) …… 成 员:XXX、…… (二)领导组职责 1. 关键责任人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方面负责。 2. 安全责任人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监督、管理、考评。 3. 各部门责任人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 设备部负责具体实施公用辅助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 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 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置 主 任:XXX 副主任: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 办公室:安环部 联络人:XXX、XXX 办公室职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安环部处,由XXX(安全责任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检验、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情况,具体职责以下: 1. 制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定方法、管控方法和层级责任、考评奖惩等内容; 2. 制订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经过对系统分析、危险源调查、危险区域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原因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 指导、督促各部门、车间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 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验、考评; 5. 承接上级部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其它工作。 三、危险源辨识程序及风险评定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 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定 每十二个月由关键责任人亲自组织制订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定工作方案,抽调各部门责任人(必需时聘用教授),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原因分类和代码》(GB/T13861-)和《企业职员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围绕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原因和管理缺点等要素,对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等进行一次全方面、系统危险源辨识。经过对系统分析、危险源调查、危险区域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原因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危险源种类及安全风险等级,制订风险控制方法。 2. 月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定 每个月由各部门责任人牵头组织本部门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结合本部门关键区域、关键场所、关键步骤和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危险源辨识。 3. 每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定 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职员对关键工序进行危险源辨识。加强现场监管,全方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危险源辨识情况;岗位职员上岗前对上岗区域内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危险源辨识,发觉危险源后立即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若发觉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立即汇报本班班组长及部门责任人。 (二)风险辨识评定方法 由关键责任人牵头组织,采取LEC评价法(格雷厄姆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通常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取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界定为重大风险。 1)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3次及以上轻伤、通常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条件仍然存在; 2)包含重大危险源; 3)含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在30人及以上; 4)经风险评定确定为最高等级风险; 5)本企业认为有必需列为重大安全风险其它条件。 (三)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分别由关键责任人、各部门责任人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推荐采取LEC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通常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取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汇总造册。明确等级、管理情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础情况,实施“一风险一档案”,并根据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不一样类别安全风险,必需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经评定存在不可控风险,必需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制订整改方法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重新进行评定并进行实时监控。 2. 各部门每次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定、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清单,明确辨识时间和区域、存在风险和等级、管控方法和提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 依据安全风险评定,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四级,逐层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职员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全部有些人管理,有些人监控,有些人负责。 2. 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由关键责任人亲自组织,根据“五落实”标准,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方法落实情况,发觉问题立即督促整改。采取设计、替换、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订管控方法和工作方案,并在划定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 关键责任人牵头组织召开企业专题会,每个月对评定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验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方法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方法,并结合季度和专题安全风险辨识评定结果,部署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关键。 4. 各部门牵头组织召开部门专题会,每个月对本系统存在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方法、装备、应急、责任、考评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方法,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关键管控区域方法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验分析,落实管控方法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停完善改善管控方法。 5. 由安全责任人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管控方法,抓好日常监督检验,确保管控方法严格落实到位。 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及安全风险管控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在风险辨识评定和分级以后,负责建立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参考《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附件3)格式,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方法。风险清单应最少包含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方法及责任人等内容。 六、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对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方法、管理方法、应急处理方法、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具体说明。对于重大安全风险,企业应立即向街道安监办和区安监局汇报。 七、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 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企业要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显著位置,公告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关键管控方法。制作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标明关键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方法、应急方法及汇报方法等内容。安环部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验。 2. 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中心每六个月最少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定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定专题培训;每十二个月对全矿全部入井人员进行一次以年度、综合、专题安全风险辨识评定结果、和本岗位相关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为主教育培训,确保每名职员全部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基础特征及防范、应急方法。 八、考评措施 (略) 九、常见检验表格 表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统计 (统计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 序号 作业 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易发生事故类型 现有控制方法 L E C D 风险等级 提议新增(改善)防范方法 备注 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责任人,审定人为上级责任人。 表2 安全风险清单(示例) 序号 场所/步骤/部位 较大危险原因 易发生事故类型 关键防范方法 依据 风险等级 责任人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 1 化学品仓库(专用储存室、专用场所)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油漆、天拿水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应储存在阴凉通风仓库内,预防泄漏或受热。应按其危险特征进行分类、分区、分库贮存,严禁超存、混存、露天堆放。易燃、易爆场所和仓库,严禁烟火。 (2)仓库应消防设施齐全,通道通畅。库内有隔热、降温、通风、防泄漏等方法。 《常见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 重大 制表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安全责任人,审定人为关键责任人。 附件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为推进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逐步建立并落实从关键责任人到每位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根据相关要求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立即发觉并消除隐患,实施隐患闭环管理,特建立此项制度。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 XXX (关键责任人) 副组长: XXX (安全责任人) XXX (设备部责任人) XXX (生产部责任人) XXX (仓管部责任人) XXX (行政部责任人) XXX (财政部责任人) …… 成 员:XXX、…… (二)领导组职责 1. 关键责任人是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全方面负责。 2. 安全责任人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考评。 3. 各部门责任人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 设备部负责具体实施公用辅助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5. 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 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设置 主 任:XXX 副主任: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 办公室:安环部 联络人:XXX、XXX 办公室职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安环部处,由XXX(安全责任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具体职责以下: 1. 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方法方法和层级责任、考评奖惩等内容; 2. 指导、督促各部门、车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4. 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验、考评; 5. 承接上级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交办其它工作。 二、隐患排查依据及范围 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全部和生产经营相关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含承包商和供给商等相关服务范围进行隐患排查。 三、隐患排查方法及频次 1.组织制订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风险辨识清单,明确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对应培训。企业应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安全生产需要和特点,采取综合检验、专业检验、季节性检验、节假日检验、日常检验等不一样方法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建立隐患和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并根据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相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2.企业应依据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结果,制订隐患治理方案和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对排查隐患立即进行治理,对辨识出风险立即采取有效管控方法。在现场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依据风险大小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及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依据责任分工组织整改。关键责任人针对重大隐患组织制订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含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方法、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对应监控防范方法。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确保安全,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人员,设置警戒标志,临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3.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根据相关要求对治理情况进行评定、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置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机构进行评定。 四、信息报送 企业应如实统计隐患排査治理情況,最少每个月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通知卡及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立即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和风险管控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企业应利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经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査、汇报、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并根据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求,定时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附件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附表3.1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2 加油站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3 金属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4 木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5 电镀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6 电子制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7 塑胶制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8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9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10 建筑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1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示例) 序号 场所/步骤/部位 较大危险原因 易发生事故类型 关键防范方法 依据 责任人 (一)储存场所 1 化学品仓库(专用储存室、专用场所)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油漆、天拿水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应储存在阴凉通风仓库内,预防泄漏或受热。应按其危险特征进行分类、分区、分库贮存,严禁超存、混存、露天堆放。易燃、易爆场所和仓库,严禁烟火。 (2)仓库应消防设施齐全,通道通畅。库内有隔热、降温、通风、防泄漏等方法。 (3)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其它建筑物之间应符合防火间距。 (4)电气设施应采取对应等级防爆型电气;做好防雷防静电方法。 (5)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6)不得在仓库内分装作业。 (7)按要求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要求劳动防护用具(包含应急眼罩、空气呼吸器、乳胶手套等),现场安装洗眼器、冲洗淋浴装置。 (8)仓库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9)人员应佩戴对应防护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常见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 2 储罐区(罐区)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甲苯、丙酮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垛,应和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部署。 (2)储罐区及管线应做好防雷、防静电、防泄漏等方法,并确保完好有效。 (3)储罐区及装卸作业区应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4)可燃液体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 (5)储罐应配置罐内灭火设施。 (6)危险化学品储罐区检维修作业,作业前办理对应作业票。 (7)接触腐蚀性等有毒有害场所应设置应急冲淋装置。 (8)储罐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装卸操作安全规程。 (9)易燃易爆液体溶剂应从槽车等大型容器底部注入,若不得已在上部灌装时,应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内离其底部小于200mm处,在注入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10)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劳动防护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 3 危险化学品工业管道及管道周围区域 管道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危险化学品管道应该设置显著标志。 (2)应该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道巡护制度,配置专员进行日常巡护。 (3)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定时检测、维护,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要求》(安监总局令43号) 4 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场所 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场所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遇火源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操作安全规程。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职员安全意识。 (3)在装卸现场应设有“严禁烟火”显著标志,周围远离火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入装卸现场,严禁吸烟和打手机。 (4)装卸过程中要做好静电接地方法,控制液体输送流速,在注入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4)搬运过程中应预防野蛮操作,避免摔碰、撞击、拖拉、摩擦、颠簸、震荡、翻滚,以防引发爆炸,不得使用非防爆叉车进入甲乙类仓库。 (二)涂料、油漆生产场所 1 生产车间 (1)生产设备防护不全或带电,可能造成人员机械伤害或触电事故; (2)作业现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造成爆炸和人员窒息。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1) 甲、乙类厂房离周围民用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明火或散发怒花地点不应小于30m,距关键公共建筑不应小于50m。 (2) 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部署,原料、产品堆放,人、车行道部署,全部不应妨碍安全作业。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3)车间安全疏散门不少于两个,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通畅。 (4)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5)设置防雷防静电方法,并定时检测合格。 (6)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8)职员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 2 研磨机、三辊机、搅拌机、分散机 (1)设备在运转过程防护不全或带电,可能造成人员机械伤害或触电事故; (2)作业现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造成爆炸和人员窒息。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研磨机、三辊机、分散机、搅拌机除短时间调试、洗机外不得空转;停机时分散机、搅拌机应设置防护罩。 (2)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3)应采取防爆型研磨机、三辊机、搅拌机、分散机。 (4)作业过程中控制流速,做好防静电方法。 (5)设置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及安全警示标志;职员佩戴对应防护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 3 危险化学品充装、计量作业场所 充装、计量作业场所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应根据所生产树脂工艺技术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 (2)应根据工艺技术规程要求配料,计量要准。 (3)注意投料次序、加料速度,轻拿轻放,预防液体物料四溅或固体粉料飞扬,保持岗位环境卫生。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 4 树脂合成反应釜 二层平台防护缺失或作业环境不良 高处坠落 (1)作业面操作平台结构应坚固、可靠, 台面应采取防滑方法,平台周围应设置护栏。并设置“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2)护栏结构尺寸应符合工业梯台要求, 锈蚀时应立即修复和更换。 (3)楼梯间做好防滑方法。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 5 作业现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造成爆炸和人员窒息。 反应釜在运转过程中温度较高,工人触碰釜体,可能造成灼烫事故。 火灾爆炸 灼烫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反应釜操作安全规程,反应釜装料量不应大于釜体容积70%,以防物料涨溢出釜。 (2)树脂生产过程反应温度应按产品工艺技术规程严格控制,预防超温超压。 (3)操作反应釜之前要检验,检验设备是否有异状。 (4)树脂合成反应釜聚合系统动力、仪表、照明和冷却系统等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含有预防停电安全方法。 (5)树脂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应有冗余设计,宜使用两套控制仪器,并定时校验。树脂反应釜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隶属仪器应完整、齐全、有效。 (6)作业过程中不能和釜体接触,以免烫伤。 (7)职员佩戴对应防护劳动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6 锅炉 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造成锅炉内超压或缺水而引发爆炸。 锅炉爆炸 (1)锅炉投入使用前应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隶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时校验、检修,并做好统计。 (2)锅炉工经专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 (3)锅炉等明火设备和甲类生产装置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7 蒸汽管道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遇蒸汽管道高温产生爆炸。 其它爆炸 (1)蒸汽管道严禁和输送易挥发、易爆、有害、有腐蚀性介质管道和输送易燃可燃气体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内。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8 危险化学品试验室 作业现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造成爆炸和人员窒息。 电气设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触电 (1)制订试验室操作岗位安全规程,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严禁带火种进入。 (2)试验设备应为防爆型。 (3)安装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4)危险化学品样品不得超量存放。 (5)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预防触电。 (6)做好通风方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9 烘箱、干燥箱等加热设备 烘箱、干燥箱等内易燃易爆物质 火灾爆炸 (1)喷涂等试验产品经放置后才能放入烘箱或干燥箱内。 (2)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3)定时对烘箱、干燥箱进行安全检验,确保通风排气口通畅,预防易燃气体积聚。 (4)烘箱及干燥箱应设置超温报警装置。 10 包装 作业现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造成爆炸和人员窒息。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包装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 (2)在输送和灌装过程时,应预防液体飞散和飞溅,以降低静电产生。 (3)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劳动防护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4)包装好产品立即入仓库存放,不得在车间储存。 (5)作业现场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 (三)危险化学品使用(涂装) 1 涂料调配 通风不良造成中毒和窒息,电气不防爆所产生电火花造成可燃气体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它爆炸 (1)室应采取不燃烧、不发怒地面, 其通风换气次数应为15次/h~25次/h。 (2)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大型调漆间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3)溶剂型涂料量较少时(通常少于20Kg),可在涂漆区现场配制,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 2 喷漆室 (1)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火花引燃易爆气体而产爆炸。 (2)通风不良造成中毒和窒息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漆室内表面应常常清理,以降低可燃物沉积。 (2)喷漆设备、供漆容器及输漆管路均应有可靠导除静电装置,进入喷漆室人员应接收消除静电处理。 (3)喷漆室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装置应和自动停止供料、切断电源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等联锁。 (4)和静电喷漆室相连通风管道应安装自动防火调整阀。 (5)通风装置过滤棉应立即更换,风管定时清理,预防污染物沉积, 保障涂装室内微负压。 (6)爆炸危险1区、2区严格根据电气整体防爆要求设置。 作业人员按要求佩带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劳动防护用具,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健康体检。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要求》(GB14444-) 3 涂层烘干室 可燃沉积物受高温物体或火花影响而造成火灾和爆炸。 火灾爆炸 (1)喷漆设备、烘干设备和通风系统、电加热系统应和检测和报警装置联锁,加热系统应和温度控制装置联锁; 烘干设备处于运行或带电状态时, 喷漆设备应自锁或整体移出。 (2)烘干设备运行前应移走室内全部易燃可燃物品。 (3)使用燃气加热系统点火、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4)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5)烘干室应设置接地,外壳各部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电气连接。 (6)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内电气设备和元件,应满足整体防爆要求。 (7)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且应定时试验。 (8)排放总管应定时清理,清除积存可燃物。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要求》(GB14443-) (四)危险化学品使用(清洗、蚀刻等) 1 清洗岗位 部分企业半成品及成品需要用到少许危险化学品清洗表面油污。因为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特征或操作不妥引发火灾爆炸及急性中毒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2)制订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 (3)不得向无资质供给商购置危险化学品。 (4)清洗时要放在远离火种通风良好场地。 (5)作业现场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清洗剂张贴合格安全标签。 (6)严禁使用大量清洗剂清洗、清洁机械设备和场地。 (7)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8)按要求配置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具。 (9)定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离职前体检。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2 蚀刻岗位 烧碱、硫酸、盐酸在蒸发雾化后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严重时烧伤皮肤。 灼烫 (1)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标警示标识和作业步骤。 (2)职员按要求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3)作业岗位设置洗眼器等应急器材。 (4)车间存放量不得超出一昼夜使用量。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五)危险化学品使用(气瓶) 1 气瓶储存场所 使用天然气、煤气等气体泄漏,遇火源、高温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火灾爆炸 容器爆炸 中毒和窒息 (1)氧气和乙炔钢瓶在厂内存放地点必需远离动火点,通风良好。 (2)气瓶放置应整齐,应保持直立放置,妥善固定,且应有预防倾倒方法。 (3)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显著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发燃烧、爆炸、产生毒物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周围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4)气瓶必需和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5)气瓶安全附件齐全有效。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 2 动火作业 使用乙炔、煤气和氧气场所,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技术指导 实施 手册 模板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