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少年的心志与中年的创痛——创作心理探析兼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pdf
《《项脊轩志》中少年的心志与中年的创痛——创作心理探析兼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中少年的心志与中年的创痛——创作心理探析兼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058/2024/04/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本解读项脊轩志中少年的心志与中年的创痛一创作心理探析兼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椎朱强国朱强国,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教师。摘要:项脊轩志作为经典作品被选入各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不约而同地删去“项脊生日”一段,并将删节后的文本定位为“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将文本主题理解为“志物怀人,悼亡念存”。这种编排和解读忽视了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分两次完成的情感差异,遮蔽了归有光借科举以振兴家道的人生追求和科场失意的人生经历,存在着对原始文本肢解和曲解的问题。对于项脊轩志的理解应当立足原始文本,结合相关史料,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意图。关键词:归有光
2、;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创作心理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品,也是教材的经典篇目。旧教材中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鲁人版、粤教版、北师大版以及统编版新教材均选录了这篇文章,并且在对这篇文章的处理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各个版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有很大不同,但对项脊轩志的教学定位和选编处理上却形成了某种“集体默契”。在对文本的理解上,教材都抓住了项脊轩志“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的特点,并将文本的主题理解为“志物怀人,悼亡念存”。在教材的处理上,虽然“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两句在段落归属上多有不同,但这种处理无关宏旨。更为重要的是,除北师大版保
3、留“项脊生日”一段外,其它六种教材均删掉了这一段统编版教材用“对删掉的段落加以标示)一一这种教材编选的“集体默契”的背后,显然有着文本创作、理解与传播的特殊背景和丰富的意义空间。一、被删节与被误读的语段被删掉的一段原文如下:项脊生日:“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味味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从文章结构角度来说,这是归有光借鉴“太史公笔法”写的一段后论,显然这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将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分成正文、后论和补记三个部分。根据统编版教
4、师教学用书的解读,这/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4/0 5 9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祖母、母亲、妻子深深的怀念”2 。仅从教材选文来看,这种解读是成立的。但归有光真实的写作意图需要结合原始文本进一步探究。教师教学用书同样提到“项脊轩志在选人时做了删节”,并指出“这段其实是项脊轩志正文的结尾”。“这一段议论了蜀清、诸葛亮两人的例子,意在说明他们之所以后来显赫,一个是因为利甲天下,一个是因为遇到了明主,而自已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似乎也不羡慕他们。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以此排解心中郁结,也表露自己不得志的感慨”。3 但
5、是,问题在于既然这一段同样表达了“不得志的感慨”,那么它与上文的“多可悲”在情感上就具有一致性。并且,“以议论结束正文,是古代记叙文常见的写法”。按照编者的解读,这一段和上文在情感上具有一致性,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删掉这一段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显然,如果不是编者的删节处理有误,就是编者对文本的理解有待商椎。本文的正文部分(1-3 段)写作于归有光18岁时。一个1 8 岁的少年内心充满“郁结”,写文章“表露自己不得志的感慨”,从阅读直觉上来说这似乎是不可信的。据史料记载,归有光6 岁“读书卢充州家”;7 岁“人小学”;9岁以文章为父友吴纯甫所知,“纯甫许之为司马子长、班孟坚一流人”;1 4 岁应童
6、子试,“同县梁遗石先生出巡,见有光,以天下士期之”,“同里张子宾、沈元朗皆一时之隽,无不推服有光,以为不可及也”;1 5 岁始读书项脊轩中;1 8 岁写作项脊轩志。4 梳理归有光早年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至写作项脊轩志时,归有光一直在发奋读书,颇有文名,并且在应童子试时获得不凡的评价。因此,认为项脊轩志“表露自已不得志的感慨是毫无根据的。再者,从文本来看,归有光列举蜀清和诸葛亮的例子是类比的手法,实际上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像早年的蜀清、诸葛亮一样隐微,但终有一天将会像他们后来扬名天下。教师教学用书将这两个例子解释为“他们之所以后来显赫,一个是因为利甲天下,一个是因为遇到了明主”,显然强加了因果
7、关系,并且后句“自已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似乎也不羡慕他们”又是编者的主观臆造。基于这种臆想型的解读,编者不仅回避了“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一句,而且也忽视了“坎井之蛙”并非作者“自喻”,而是“他喻”。对于这一段,早有学者指出:“在这段文字中,归有光提到了蜀寡妇清和诸葛孔明两个历史人物,显然他是以未显之前的蜀清和孔明自况自勉,意在说明自己虽是局处一隅,却绝非陷井之蛙,他要像蜀清那样守住祖业、光耀门庭,要像孔明那样辅君治国、扬名天下。5 上文对史料的梳理和对文本的细读也证明了这段后论显然并非“自嘲”,而是“自励”。如果“项脊生日”表达的是一种“自励”,那么教材对项脊轩志“至情至性”或
8、者说“至爱亲情”的定位就是有失偏颇的。项脊轩志复杂性在于文本分两次完成,前后相隔至少十三年。虽然最终定型的文本在内容、情感及表达上具有内在的延续性,但并060/2024/04/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本解读不是说语段之间绝无之处。不管是人文主题组元,还是写作技法组元,在编者看来,项脊轩志最重要的特点便是“真情”,这种“真情”建立在对项脊轩的描写和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之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更是成为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但是,这种“至情至性”的文本理解究竟是归有光的本意,还是教材编者的理解呢?教材编者在删去“项脊生日”一段时,是否窄化了归有光在文本中所表现的复杂的人生感慨呢?归有光
9、究竞基于怎样的心理写下了正文,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下了补记?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确保文本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二、科举的追求与书斋的生活探究归有光写作项脊轩志的本意,科举制度是绕不开的话题。科举制度至明代进一步完善,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考试内容、考试文体甚至考试场所也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举制在制度化的同时,对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士人心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归有光1 4 岁应童子试,直至60岁才考中进士,可以说科举伴随了他的一生。归有光执着于科举是有深层原因的。古人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通过科举入仕是维持家族兴旺的重要因素。归氏家族曾是名门望族,“自工
10、部尚书以下,累叶荣贵,迄于唐亡,吴中相传谓之著姓”6 。虽然归氏后代并没有再做过高官,但是归氏家族依然保持着繁荣的局面,“吾归氏虽无位于朝,而居于乡者甚乐。县城东南,列第相望。宾客过从饮酒无虚日,而归氏世世为县人所服。时人为之语日:“县官印,不如归家信。”7 但到了归有光的时代,归氏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归有光在家谱记中写道:“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诈房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居,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仪者。”8 家道的衰落,族人的离心,在项脊轩志中也有展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诸父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
11、客逾厄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以蓼数笔,就为我们呈现了大家族的分崩离析。从这些看似平静的叙说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少年对家族分崩离析的痛心。作为没落家族的“清醒者”,归有光抱持儒家浓厚的“修齐治平”的思想,他坚信:“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以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9 这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成为归有光刻苦读书、孜孜于功名的动力来源。实际上,归有光这种使命感有着近乎“命定”的成分,据说“归母周孺人怀有光时,家数见征瑞,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因名其子为有光”,复兴家业之意相当明显”1 0 。抛开迷信的成分,仅从归有光的取名中我们
12、就可以看出家人对他寄予的厚望,这种厚望显然催成了一个孩子的早慧与早熟。但在这样一个“率百人而居,无一人知学者”的大家族里,潜心读书是奢侈的事情。对于项脊轩,论者常常忽略两个细节,一是开篇一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是“借书满/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4/0 6 1架”。根据这两个细节,我们可以推测归有光在这之前是没有独立的读书之处的。或许是14岁应童子试的经历,让归有光更加坚定了向学的念头,所以他才想到了应该为自已开辟一间书房。但是在那个“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的大家族里,显然不好寻找一方净土。于是,那“室仅方丈”“尘泥渗滬”“日过午已昏”的“百年老屋”成为归有光的
13、首选。最终,经过一番修,在1 5 岁时,归有光开始“读书轩中”。书斋的命名显然也极富象征意义。根据一般的理解,“项脊 因归有光先人所居之处一一项脊泾而得名。归有光以此命名含有“怀祖追远”之意。我们不知道是先有“项脊轩”,还是先有“项脊生”。但我们能确定的是,当归有光以“项脊生”称呼自已,以“项脊轩”命名书斋,他与远祖的联系更密切了,他对求取功名以振兴家道的追求更坚定了。“借书”同样是富有意味的细节。狭小的项脊轩不可能放下很多书,但即便如此,归有光依然需要借书,其家境之贫寒或者说族人对读书之漠不关心,可见一斑。但归有光却沉醉其中。他开辟四窗,杂植兰桂竹木,项脊轩的环境也变得明净幽雅起来。在混乱的
14、大家族里,项脊轩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室内的书香,室外的兰桂竹木,无一不在预示着归有光不同于族人的人生追求。于纷乱中寻一方独立的书房,于衰败中努力振兴家道,这便是项脊轩存在的意义。在这一节中,不管是“偃仰啸歌,冥然元坐”的举动,还是“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环境,都展现了归有光终于有了一方读书之处的欣喜与惬意。教师教学用书中说:“这段文字在对闲适清幽的理想书斋生活场景的描绘中,寄托了作者对往日闲适、静谥的生活的无限脊恋。叫这种说法是不能够成立的。修项脊轩和写作项脊轩志只隔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归有光既没有长时间离开项脊轩,也没有遭遇重大的人生挫折和变故,何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脊轩志 教师教学用书 少年 心志 中年 创痛 创作 心理 探析 教师 教学 商榷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