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MERGE框架.pdf
《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MERGE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MERGE框架.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协 和 医 学 杂 志 ,赖鸿皓、王浙对本文同等贡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引用本文:赖鸿皓,王浙,李滢,等 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 框架 协和医学杂志,():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 框架赖鸿皓,王 浙,李 滢,唐文静,王蓓蓓,孙培栋,孙铭谣,黄嘉杰,肖志攀,李 颖,赵 晨,商洪才,杨克虎,刘 杰,葛 龙,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护理学院循证护理研究中心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兰州 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兰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北京中医药
2、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甘肃省循证中医药协同创新基地,兰州 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兰州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北京 通信作者:刘 杰,:葛 龙,:【摘要】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
3、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 ()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药;多元证据;证据整合;框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 框架 ,:,:,:【】,(),:【】;:();(),():当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的循证医学模式已成为世界医学知识与实践的主流模式,循证医学本身及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制作的高质量证据已成为全球医疗卫生决策和实践的重要依据。循证方法成为世界公认的“游戏规则”,借鉴循证医学的指导制作证据或形成推荐,是中医药医学知识为世界所接受、认同的最佳途径。目前,中医药发展已上升至国
4、家战略层面。尽管中医药在世界舞台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认可,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自 年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至今,中医药循证研究已在方法和实践层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中国研究者制订了大量中医药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但其实际应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指南对于中医药的推荐通常缺乏强有力的研究证据支撑,而中医药原创思维和原创实践的产物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这显著降低了指南的说服力和使用者的依从性。导致该困境的原因复杂,无法充分阐释中医药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主要原因之一。朴素地说,中医药走向世界需借助循证医学方法,然而“舶来”的方法学框架被实践证明与原创思维的契合度
5、不足;发展中医药是必须的,放弃循证医学和应用循证医学“格式化”中医药是不可行的。在此情况下,如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同时充分考虑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医药作出合理的疗效评价,是当前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试验证据三结合的中医药整体证据体系,从多元证据视角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维方法,即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但如何在循证医学严谨的方法学框架下整合中医药多元证据,目前仍缺乏方法学指导。因此,本文将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结合中医药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实践,探讨纳入多元证据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中医药领域进行多元证据整
6、合 的 方 法 学 框 架 ()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协 和 医 学 杂 志 ,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如何理解中医药多元证据中医药多元证据的基本构成包括: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根据循证医学创始人 的定义,循证医学中证据的范围包括“任何有关事物间关联的经验性的观察”。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是历代医家、广大百姓在长期医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关于临床诊疗的规律性认识,能够反映事物联系,指导临床实践。二者区别在于理论是成体系的知识,包括以四大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难经 为代表的系列中医理论;而经验是对认知的概括性总结,如民族药的使用经验等。研究证据则是对理论、
7、经验的批判性延伸,是通过有计划、有规律的观察活动,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获取能够揭示事物联系、预测未来效果的系统性信息。对中医药多元证据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无论循证医学还是中医药领域,整合多元证据的思维方法均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作为一门起源于上世纪 年代的年轻学科,循证医学仍在争议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有观点认为,机械地执行对证据等级的绝对划分,在某种程度上是阻碍临床医生和患者作出正确临床判断和采取正确临床行动的可能原因。研究者对 局限性的思考促使其将视野扩展至更多类型的研究证据,并赋予“低等级”研究证据在支撑决策中的重要地位。随机和非随机设计的研究证
8、据各有优势,最佳决策无法回避对二者进行综合考虑的需求。多元证据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医药高质量证据缺乏的困境,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决策环境。年,(,)工作组提出了整合随机与非随机干预研究证据的可行方法,正是多元证据整合思维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历经千年发展传承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这决定了研究者对中医药的阐释和评价必须使用原创理论的思维方法,对中医药的应用和传承无法脱离原创实践的宝贵经验。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中医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起主要由中医经典书籍、核心辨证法、多家医学流派及多种学说融合而成的核心理论体系,系统地保留了中医原创思维方
9、式;积累了大量有关组方用药、辨证论治、临证思路等中医药关键问题的人用经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律性、可重复性的关于中医临床诊疗认知的概括性总结。尽管建立在西方医学体系下的经典循证医学理念对基于理论和抽象经验的决策方式的包容性天然有限,证据质量较低直接影响了证据使用者的信心;然而在中医药实践中,理论和经验在帮助解决原创性问题和提出科学假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方法学的不断进展,如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中药特色综合疗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也为中医理论和经验与现代评价体系之间搭建了桥梁。显然,中医药的发展正在积极寻求多元证据的融合,以实现在充分考虑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同时阐释其临床疗效优势。如何整合中
10、医药多元证据 研究证据的整合根据循证医学理论和 证据分级方法,在理想的情况下,高质量 是支撑中医药循证临床决策或指南推荐意见的最佳证据来源。近年来,中医药 发表数量激增,但高质量 缺口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为方法学质量不高、中医药特色指标的应用缺乏,以及 设计与中医思维、需求的不兼容。此时,采用其他设计方法的研究证据则可能发挥补充、递补或替代作用。真实世界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常规产生的真实世界数据,能够评价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其范畴包括实用临床试验、使用真实世界证据(,)作为外部对照的单臂试验、观察性研究等。中医药具有实用性特点,产生于 的 同样是阐释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
11、是,在严格意义上 与 在范围上是存在交集的,如实用性、技能型 和新型真实世界 均属于 范畴,由于缺乏专门的术语,本文使用 指代除 外的其他研究类型。整合研究证据需遵循严谨的方法,本文结合 方法学进展,和笔者前期的工作基础,提出在中医药领域整合不同类型研究证据的方法学框架(图)。方法学框架中医药领域研究证据的整合过程复杂,研究者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方法学 框架 需进行全面、充足地计划。应明确目标问题,并推断 是否适用于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证据来源(图 步骤和)。在计划阶段对目标领域进行范围综述()是帮助研究者估计研究范围、证据现状和证据评价工作量的有效手段。若研究者推断 不是回答临床问题的最佳证据或
12、唯一证据,在进行范围综述时则应将调查范围扩大至。通过范围综述的结论,研究者基本可判断 证据的可及性(图 步骤),以明确后续工作走向。当 证据明确不可及时,证据合成的后续步骤仅需围绕 进行。研究者需根据目标问题对 进行系统评价,并对 系统评价进行证据确信度(质量)分级;但若该路径下 也不可及,研究者则不能基于研究证据回答相应临床问题,而应更多地寻求中医理论、人用经验等的帮助。当 证据具有可及性时(包括明确可及和可能可及),证据制作应围绕 和 展开。研究者应分别对 和 进行系统检索和筛选,并将不同类型的研究分开管理(图 步骤)。经过该步骤后,研究者可对 证据可及性进行明确判断。若 证据不可及,则应
13、直接对 进行数据合并和证据确信度评价,形成整合后的研究证据(图 步骤)。在图 步骤步骤中 证据可及时,研究者应首先考虑使用 证据对目标问题进行回答。在对 进行数据合并后,使用 工具对证据确信度进行分级有助于研究者判断来源于 的系统评价证据是否足以回答目标问题(图 步骤)。对来源于 的证据体而言,其确信度的初始等级为高;对来源于非随机研究的证据体而言,其确信度的初始等级为低(图 步骤)。而后,根据对 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不一致性、不精确性、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图 步骤)和 个升级因素(剂量反应关系、大效应、负偏倚)(图 步骤)的评估结果,证据体的证据确信度可被分为高、中、低和极低 个等级(图
14、步骤)。当证据确信度为高时,意味着 证据足以回答目标问题,再纳入 证据也不会对证据体产生影响,此时研究者可直接使用基于 的证据体回答问题(图 步骤)。当证据确信度为中、低或极低时,说明在回答目标问题时 证据尚不充分,此时研究者应结合范围综述的结论考虑 证据是否可补充、递补或替代 证据(图 步骤)。若可以,则启动对 的后续评价;若不可以,则继续使用基于 的证据体回答问题(图 步骤)。注意事项经过上述步骤后,除 与 证据均不可及的情况外,研究者至少能够获得一种来源的研究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多种研究设计类型进行严谨的系统评价是充满挑战的。首先,在文献检索环节,相同类型的研究设计标签使用可能并不统
15、一,且数据库也缺乏完善的索引,系统检索 的难度较大。参考相关方法学文章、开展范围综述以及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是帮助研究者选择恰当的检索资源和制订恰当的检索策略的有效办法。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评价所依据的策略往往也不同,对系统评价制作者全面管理和把握研究证据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其中,合理评价 的偏倚风险(,)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设计通常缺乏随机化方法,尽管研究结果可能更接近实际效应,但其中的混杂因素却不易被识别并妥善处理。评价及其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在证据整合中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 评价工具非常关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唐斯布莱克清单()、清单()和 (
16、)等工具常被用于评价 的方法学质量,研究者应根据 的具体设计类型选用合适的评价工具。但少部分研究目前仍无特定的质量评价工具,如无对照单臂试验研究,此种情况下研究者可结合方法学家的建议,根据研究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评价。在研究证据中纳入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在指南制订和循证决策中使用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的关键是对其质量进行合理评价。近年来,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证据评价体系建设取得了系列进展。现有评价工具可对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的来源可靠性、应用现状、医家资质、内容性质、记载完整性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将中医理论评价为合理、基本合理、部分合理、不合理 个等级;将人用经验评价为一致认可、存在争议、淘汰 个等级。尽管中
17、医药证据评价方法尚不统一,但不同方法对高质量中医 理 论 和 人 用 经 验 的 判 断 标 准 却 是 相 似的,。研究者可运用现有工具区分高质量的理论和经验。考虑到理论和经验本身可能存在的严重偏倚,在决策中可不考虑未被高度认可的信息,即在质协 和 医 学 杂 志 ,图 中医药领域整合研究证据的方法学框架 ():随机对照试验;:范围综述;():真实世界研究量评价中被评为高质量的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才能被用于后续的整合工作。整合以定量结果为主的研究证据和以定性结论为主的理论经验时,需在二者之间搭建桥梁,使其能够在同一维度进行对话。将理论经验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定量结果极为困难,加上古籍文献的表述方
18、式与现代表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转化过程可能出现严重偏倚。而通过解读定量结果,研究者往往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定性结论。将研究证据转化为定性结论,并在这一层面上与理论和经验进行整合,增加证据的把握度。整合多元证据后,如何恰当判断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对研究证据进行阐释和支持的程度,是面临的难题。目前对定性系统评价进行证据分级的有效工具是(),该工具能够从方法学局限性、相关性、结果一致性和数据充分性 个方面评价定性证据体的确信度。借鉴 工具的基本思路,研究者可对多元证据的整合结果进行相应解读和评价。根据中医药特点,使用 工具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方法学局限性的评价并不适用于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由于在前期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多元 证据 整合 方法 MERGE 框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