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承诺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存在抄袭情况,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或其他教学机构取得的研究成果。作者签名: 日 期: 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了解并遵守衡水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或向有关部门送交毕业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开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及相关资料。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论文题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代际阶段推进
2、战略研究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也日益深化,作为城市化进程重要标志的人口市民化在其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人口的市民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人口素质和质量的提高,关系着人民生活的质量水平,更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各个方面也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研究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程和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涵义、市民化的内涵,并分析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代际阶段的差异与现状,进而提出代际阶段的推进战略及其内涵和步骤,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够顺利的发展。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代际阶段推进战略 I201
3、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论文TITLE: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TAGE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PULSION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urbanization is increasingly deepening, as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
4、ion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it.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in great exten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relationship with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ing level, but also in our countr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
5、nt of the society.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ur country all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also changes over time, therefore, to stud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rough an
6、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analyzed on th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ag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stage propulsion strategy and its connota
7、tion and steps,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would be able to. Keywords: 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tergenerational phase push strategyI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 绪论1二 市民化的内涵与内容2(一)市民化的内涵2(二)市民化的内容31、职业的转变32、社会身份的转变33、自身素质的市民化4三 两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和需求差异5(一)农
8、业转移人口代际划分的标准51、社会发展因素52、社会经验和思维模式因素6(二)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61、半市民化72、准市民化7(三)两代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差异71、动机不同72、职业期望不同8四 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障碍因素9(一)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缺乏在城市立足的能力91、有限的知识水平92、缺乏城市生活知识9(二)政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强度不够101、户籍制度产生的各种障碍102、社会保障制度障碍103、土地制度的障碍10(三)政府财力限制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服务能力11(四)城市接纳能力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11五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的提
9、出与实施12(一)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的提出及内涵12(二)代际阶段推进战略的实施办法121、大力发展生产力122、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123、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134、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居住环境135、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文化素质146、消除城市人口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区15六 结语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III一 绪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很高,市民在国家人口中的比例很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业人口从农村走进城市,参与城市经济建设,他们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逐渐的城市化,这促进了国家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迅速前进。当然,农村人口的市民化
10、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个人、整个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幸福。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被严格的限制。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决定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政策逐步打开了人民自由流动的局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尤其是生活在广大乡村的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壮大了城市人口规模,为城市发展注入了一股股新鲜的活力。他们的壮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道不断的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化进程重要标志的人口市民化也成为逐渐成为研究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当今众多学者对我国的农业人口市
11、民化现象做了大量的比较充分的研究,通过分析市民化的内涵和我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更好的了解到我国市民化的进程,这对于指导我国市民化今后的前进道路具有深刻的意义。当今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正在从第一阶段发展向第二阶段,这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也正在逐渐成为市民化的主力,也就是说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就是第二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扩大城市人口范围,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代际转变,提出新的战略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二 市民化的内涵与内容(一)市民化的内涵关于市民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比如,学者陈映芳认为在我国经济
12、理论界以及日常生活和公共语境中,“市民”大多是从城市层面来理解,从而“市民”概念被指称为城市居民,一般特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农民市民化,就是让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一个过程。 陈佳贵认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一般在农村拥有承包经营耕地,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或长期在外务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人来源的群体。所谓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具体来说,他们是指 1980 年以后出生,年满 16 周岁以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1。关于代际理论,德国曼海姆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在 1927 年专门撰文代的问题 ,提出代的社会学理论的分析框架。曼海姆的代理论,首先应该把它放在其知识社会学的体系之
13、中加以理解。曼海姆把代视为“理解社会结构和思想运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指引,他还进一步区分了三个代的范畴: 代的状态 、现实的代 、代的单元 。陈辉,熊春文根据曼海姆的代的理论,根据宏观社会变迁节奏和微观社会经验、思想模式这些决定代际差异的核心要素,对农民工代际划分的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一个农民工代际划分的新设想。二人进一步认为根据近 30 余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节奏,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传统的农业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的扩张,而工业的扩张又依赖于农业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2。综上
14、所述,笔者认为,人口市民化,就是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主要是生活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地区的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人口在摆脱了土地束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盛的情况下,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入城市,参加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并逐渐摆脱农业生产方式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过程与状态。(二)市民化的内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主要有三个深层次的涵义:一是这类群体的职业逐渐正规化,逐渐进入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人口一样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二是他们的社会身份由农民向市民转变,拥有城市人口的户籍,从而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城市人口;三是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方式融入所在城市,
15、自身素质的市民化。1、职业的转变 这一层次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初级阶段,作为市民化的起点,农业转移人口必须加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他们一开始是参与次属的、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农业转移人口之前在农村地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他们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艰苦朴素,不怕吃苦的特征,这决定了他们大多从事建筑业相关的重体力劳动,对工作的条件福利保障没有其他要求。作为市民化进程的最初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对职业的要求逐渐倾向于轻体力,甚至向脑力工作的过渡。他们大都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同城市人口展开竞争,从事行业也逐渐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变。据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
16、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3。2、社会身份的转变 作为控制国内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区分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广泛的实行于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区分不同地区的户籍便于执行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尤其是城乡差异,由此也产生了城乡分割的现象。他们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这也是农业人口想要取得城镇户籍的原因。因此,做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一步转变,取得城市户籍就显得十分必要。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虽然长期在城市从事工作,有的甚至已经长期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户籍还是属于乡村的。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到他们
17、所生活并为之工作奉献的城市所带来福利待遇,这也就是如今广为存在的农民工户籍问题。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城镇户口,只有农村户口,他们也就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只能非城镇化。这也是当前农民工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难、看病难、子女上学教育难、流动性大、不稳定、无社会保障、处于弱势地位、边缘化严重的重要问题。“他们渴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生活,渴望最基本的公民待遇,不要总把他们当做另类看待,当做局外人” 4,而想要融入城市,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就必须取得城镇户籍。取得城镇户籍之后,农业转移人口也就方便的享受到了城市的先进医疗卫生条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18、体系等一系列的福利权益。3、自身素质的市民化市民化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摆脱农村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取得城镇户籍享受到城镇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这只是世俗的基本的市民化。要想真正成为城市人口,实现市民化还必须在次基础上融入所在城市的群体,融入到现代的城市生活中区。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将城市文化吸收消化,全面面向城市生活。“市民化过程不仅仅体现给予的过程,也应该包含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如何融入到市民群体中的问题,他们在不仅仅是权利、身份、地位,也包括自身素质、价值观、生产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 5。不断学习、加强锻炼,在政治上建立现代城市市民素质;在科技文化上,具
19、有专业的技能素质;在思想道德上,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健全的市民人格,从而树立现代公民意识。不仅要在政治权利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在文化精神方面培养市民精神。 三 两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和需求差异(一)农业转移人口代际划分的标准 自上世纪80年代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转移人口从事城市的生产活动建设也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工潮催生了一代代的不同的人群,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愈加的明显。不仅是年龄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他们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因而,他们之间的内部性差异不断增加扩大,而区分研究他们这一课题对于我国人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20、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三十多年来,我们不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还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中国经济在极大意义上同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使得我国更好的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因此,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从生理周期的角度讲,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也叫第一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城市务工的农业人口;而第二代农业转移人口,也叫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70到80年代,并于21世纪初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若按照年龄分,大致可分为中老年农民工和青年农民工。这也就说明了对于农民工划分的标准大体上是按照社
21、会发展因素和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思维模式加以区分的。“显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位置的移动过程,更多的是指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6。当然,很多学者也试着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不同地区对他们加以区分,但无法得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分标准,因此,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年龄加以区分还是比较科学的。为了更好的研究他们之间的特征,我们可以在此之下加入婚姻、文化、地区等因素对他们进行细分。1、社会发展因素 根据曼海姆的代际划分的观点,农民工代际划分的标准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速度的。我国农民工是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因此他是改革开放取消户
22、籍限制 的产物,是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这就说明,要想研究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划分标准,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地区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生产也不再需要从前那样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先决条件,决定了人口流动的基础。之后决定放开市场,取消户籍限制,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促进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我国又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3、这一时期,我国农民工就业全球性情况加剧,外向型经济带来了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接受流入地文化的机会增加,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大都愿意留在工作地,市民化进程加剧。2、社会经验和思维模式因素刚刚打破户籍限制时期,农业转移人口由于长期务农,有着熟练的务农经验,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在农闲时进城务工,他们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也就是“离乡不离土”,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曾经长期和他们的父辈生产生活在乡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再加上他们所受的教育最多也是在农村的基础教育,所受到的教育水平较低,乡土观念比较重,因此他们也都希望在城市挣够了钱之后回到乡下生活养老。而之后的后生代农民工,他们中很多人幼时父母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转移 人口 市民 阶段 推进 战略研究 毕业论文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