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pdf
《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艺术研究艺术史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吕猛摘要:蝉从蛰伏泥土至脱壳成虫,其历程被古人意象化为“蜕变”之象征。在巫术文化影响渐渐剥离、儒道佛系统化的汉朝至北朝阶段,蝉纹在多者间交融互渗,于不同的概念中在造物上装饰与耦合,完善了本身的意象特征表述。在蝉纹造型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玉蝉至蝉冠菩萨佛,蝉纹不同应用的流行均受到了上层社会自上而下、社会现实由表及里的影响。在大潮流之下,这种影响体现上下层社会对蝉纹不同的精神需求,也显现了历史演变过程中蝉纹与不同文化交织形成的丰富内涵,隐藏着古人对于死后世界认识的系统演变。关键词:蝉纹 玉蝉 蝉冠
2、陶树 儒佛道目前,学界对于蝉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蝉纹所作用的物象部分,如林鹏飞、牛犁等学者关于冠蝉的考释以及刘雪瑶等学者对于汉代玉蝉的研究论述。除外,李兴国学者等人对于部分时期蝉纹的意象作了简要分析。但在汉朝至北朝时期,道教系统生成、儒道交融、佛教本土化的关键阶段,蝉纹以蜕变为基础、在三者间展开的文化作用鲜有提及。首先,从原始时期先民对蝉的巫术崇拜到汉代墓葬所用玉蝉都显现出它所被赋予的一种“生死观”理念。可见,在巫术文化与儒道佛文化交接过程中,蝉纹的时空展开是通过它所隐喻的“蜕变”所引起的。当宗教文化在巫术文化的废墟上开始筑起,蝉纹这种形象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时空下的桥梁。从历史线索来看,儒道佛文
3、化的传播俨然促进与完善了这种“蜕变”理念的广泛展开。再者,在汉朝至北朝的阶段中,儒道佛三者间的蝉纹意象通常被分开论述与研究,如上文提及的刘雪瑶等学者对汉代玉蝉意象的涉及以及李柏华等学者对蝉冠菩萨佛意象的研究等等。但三者作为不同时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相同的“蜕变”延伸的文化表述,其流变的线索与三者相似的基础需要研究与论述。本文旨在将蝉纹所象征的“蜕变”过程到“蜕变”结果视为一体,并对于其内涵发展中主体、宗教与艺术等多层面的类同化作简要整理。一、缘起:道教下的蜕变成仙“汉代,在成仙与来世观念交汇下,簇新的升仙观念从宗教中延伸而出,即死后升仙”。当时,升仙思想的流行使得方术之道蔚然成风。王充言“
4、方术,仙者之业”。据载,东汉皇帝均与道教有过联系。如刘秀力推谶纬,于方士为官。苏竞与郭宪等道士与汉光武帝辅车相依。道教文化对汉代生活、政治造成了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尤在墓葬艺术中显得深刻。墓葬是为亡人营造死后世界的场所,一定程度上也同修道目的“成仙”产生融合与想象。巫鸿认为,“东汉时,道教内容已在墓葬艺术的发展中显示出时空与内容的交汇性。从内容上看,道教追求长生、宣传死后成仙。在墓葬上,为亡者设置理想化的死后世界则是其目的”。陪葬品的形式显现出两者的一致性,蝉纹有关造物的使用尤多。当蝉蜕现象被引申至亡人“高阶段的复生或者灵魂转世”,道教文化狂热下与它本身追求修道成仙、长生不死产生一种内在的切合。
5、(一)蜕变与升仙过程汉代墓葬艺术中,玉蝉的使用展现出汉代人对蝉“蜕变”所引申的想象包含着死后成仙的企盼。夏鼐先生据汉代墓葬出土玉器的研究,推论玉蝉的两种用途:无孔于亡者口中所含为玉琀,制孔于亡者身旁为玉佩。“蝉为玉琀原型,原因大概是蝉生命历程之循环,具有蜕变与复生的象征”。汉代玉蝉大多为新疆白玉或青玉所制。玉蝉基本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如图1),背部带有微弧。整体采用圆雕工艺,在写实基础上简化蝉的形态。双眼外突,为不规则的矩形,位于首部两角。蝉翼用简洁的弧线拉至尾部、形成W形,线条如锥画沙,上不饰纹路,附上背部之上。线条如刀,简练有力。此高超雕刻工艺下的玉蝉,称作汉八刀玉蝉。玉蝉扁平的形制与简练
6、的特征,与其附舌所含的功能和“蜕变”的想象是分不开的。除此外,汉代也存在其他玉蝉,但仍然无法脱离其基本形制,在这里就不进行过多阐述。蝉的蜕变隐喻着道教中修道成仙的历程。文献记载,方士0162023.6ART RESEARCH寻求各种成仙的道术,追求死后成仙“尸解”之术。史记封禅书载:“始皇时,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对于形解销化的概念,服虔注:“尸解也。”张晏曰:“人老而解去,故骨如变化也。”蝉的蜕变现象与尸解类似,实现了新形态的转变。在此社会现状下,民众逐渐认为蝉纹这具有“成仙”的象征,人们希望借蝉纹“通向灵界”,完成“蜕变成仙”。河南济源出土的红绿釉陶都树(如图2),显现出早期道教
7、仙界观念的形象。陶树底座上装饰着蝉和仙人,其分隔的九根树枝上有猴子、蝉,顶部伫立着一只鸟雀。出土文物二三事中,郭沫若先生据玄中记相关内容,认为它的造型应该被定名为扶桑树或陶都树。扶桑树是蕴含着世界树观念的灵树,贯穿人界与仙界。玄中记载扶桑树,“上至于天,盘蜿而下属,通三泉”。可见,扶桑树顶端表述着仙界的观念。陶树底部有刚蜕变的蝉,而象征着仙界的树枝上又有蜕变后展翅的蝉,这又佐证了蝉的一生象征“蜕变成仙”的过程。除外,陶树还有其他象征,这点留到下文提及。(二)蝉纹与仙化意象蝉纹除去将蜕变暗喻成修道成仙的过程外,也要考虑蜕变的结果所蕴含的内容。古人认为蝉易形后,栖于高枝,饮露生存,高节迈俗。史记屈
8、原贾生列传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其象征需要从玉这种媒介谈起。汉书杨王孙传载:“口含玉石,欲化不得。”巫鸿认为,葬玉并不是单独的物体,而是作为“转换玉人的过程”来设计。整个“玉人”的系统也许代表着修仙成道后的转生。汉代人眼中,成仙后便拥有了玉般的体质与肌肤。“藐故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蝉的习性与此符合,它呈现出了人们对于仙界个体的想象、即与仙人类似的习性与体质。在隐喻着对死后世界个体的想象外,蝉纹也延伸出作为“仙山”或者“仙界”部分的观念。上文谈及的陶都树,它不像玉蝉的象征性与“成仙”的应用性两者并重,象征性是其具备的主要作用。有学者认为
9、,扶桑树与东海三仙山起源于同一个宇宙山观念,九根树枝对应着九重天。那么,蝉纹在扶桑树上的装饰明确了它确实是作为仙界或者仙山上的一部分而出现,其蜕变完成的结果已然成为了一种成功的仙化意象。蝉纹显然表述了仙境的美好“天堂”形象,并体现了汉代民众对于“长生”与“幸福人生”的向往与追求。汉代道教与墓葬艺术中,蝉纹既符合“蜕变成仙”的过程,又显现出“蜕变”结果仙人的生活特征与仙界或仙山的意象。可见,它符合修道的完整过程与目的。因而蝉纹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应用丧葬文化与道教文化之中,既解答了两者共同的哲学与宗教语言,也见证了巫术信仰到宗教信仰的转变。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蝉纹作为一个叩开生与死之间大门的象征,标
10、志着道教文化中死后世界与仙境的系统化建构,并为儒佛文化中“蜕变”结果之象征提供了样本与范例。二、同化:儒道意象后的身份象征梁启超认为汉代时期的新儒教含有三个重要因素:“教育、政治与宗教”,其特点是在宗教因素中产生“天”的观念。对策中董仲舒说:“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儒教设计人的现世标准,而道教文化则为人的死后世界发起想象。二者一明一暗,现世与来世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由“蜕变”引申的新文化表述。论语载:“未知生,焉知死。”老子铭载:“道成身化,蝉蜕渡世。”可见,蝉的一生又提供通过修身或修道可以达到蜕变的目的,即“君子”或者“仙人”,因而借蝉纹作为一种两者表述其内涵的视觉图
11、像尤为切合。这种样式流变到六朝后,随着上层社会争夺权力与形制混乱,逐渐演变成一种权力与身份的象征。(一)蝉冠:“蜕变”所展开的高洁象征蝉冠以“蜕变”为基础,建构了儒道文化的重合性。什么是蝉冠从文选王俭所说的“频作二守,并加蝉冕”。中得出结论,貂蝉冠是由皇帝侍从官所佩戴。汉官仪中有关于蝉冠的具体描述:“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俨然,蝉冠并不是普通官员所佩戴的,而是皇帝给予近臣或重臣一个信任的象征。文化会赋予特定对象以特定的文化意味,而这种文化内涵会根据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发生改变。东汉时期,道教“蝉蜕成仙”的观念与儒教的交图1东汉 白玉蝉 河北博物馆藏图2西汉 红绿釉陶都树局部
12、河南博物馆藏017艺术研究艺术史融中,演变出关于“蜕变”的新内涵人的品德问题已然成为“成仙”的条件之一。太平经合校言,修“守一”之法可长生不老。后述:“善自命长,恶自命短。”具有高尚人格与品行的人被儒教认作是理想化、完美的“人”。再者,古人认为君子可比作玉。而道教中,玉类同于仙人体质,是长生的外部表象。蝉纹的装饰表述就在于蝉蜕变后的习性符合二者的需求。宛委余篇载:“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时空下,蝉冠的佩戴俨然是从“修道”转化为“仙人”向“修身”转化为“君子”交融。这种交融显现出蝉冠内在符合于上层社会“成仙”与“长生”的思想,外在符合臣民合乎礼仪的道德标准与和社会、文化资本的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蝉纹 儒道 文化 蜕变 意象 展开 汉朝 北朝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