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样本.doc
《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样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纲要 (-) 依据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相关“在猛烈国际竞争中,快速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关键指示精神,为抢抓战略机遇,加紧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计划。计划实施期限为至,展望期至。 一、发展背景和现实状况 (一)产业界定和特点 物联网是经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全方面互联网络,其关键特征是经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法获取物理世界多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和交互,采取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对物质世界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决议和控制。现阶段,其应用关键为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制高点和产业升级关键驱动力。加紧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本省提升信息产业关键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关键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全部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发展背景和趋势 伴随信息采集和智能计算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时机日趋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关键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关键“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主动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欧盟6月制订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 (三)发展现实状况和挑战 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技术和标准和国际基础同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订中取得一定话语权。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示范应用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其它省市已初步展开。 本省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地域,在技术标准、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先行优势。一是在技术和标准方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在中国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科技结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中国相关标准制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二是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基础很好,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关键,苏州、南京为支撑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为300亿元。三是在物联网软硬件、系统集成等步骤拥有中电科技十四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美新半导体、南瑞集团、三宝科技、熊猫电子、双桥传感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能力较强。四是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省内部分地域前后开启了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电力等领域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行商开始提供电力、交通、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物联网运行和服务,市场应用正在逐步培育。另外,本省科教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经验优势也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 同时应该看到,本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技术、网络架构、行业应用等很多领域和世界优异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和中国弟兄省市相比,本省虽有一定先发优势,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关键表现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行模式不成熟等。面对猛烈竞争,本省必需采取有力方法,深入突破关键关键技术,加紧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才能确保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优势地位。 二、发展思绪和关键目标 (一)发展思绪 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一个产业关键区、两个产业支撑区、全省应用示范先行区”思绪,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以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目标,突出无锡关键区建设,打造辐射全国传感信息中心;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掌握引领产业方向关键技术;突出创新园区建设,构筑集聚发展产业基地;突出示范工程建设,确立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模式。经过抢抓战略机遇,使物联网产业立即成为本省新经济增加点。 (二)关键目标 努力争取经过三到六年左右时间,将无锡建设成为国际著名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将本省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先导省,引领物联网产业连续快速发展。 1.产业规模 至,完成物联网特色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全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效定位,销售收入超出1500亿元,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年销售额超十亿元龙头企业10家以上,孵化一批含有较强竞争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市企业10家以上。至,销售收入超出4000亿元。 2.产业竞争力 至,新引进和设置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10家以上,掌握一批中国领先、国际优异物联网关键关键技术,专利受理超出项,其中发明专利超出1000项,并在国际和中国相关标准制订中发挥关键作用。至,形成完备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体系。 3.人才队伍 加紧物联网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合理人才结构和梯队。至,引进和培养物联网领军人才100名,初步显现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联动效应。至,聚集技术和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将本省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物联网人才高地。 4.示范应用 至,以相对成熟物联网应用领域和项目为切入点,建设智能工业、智能环境保护、智能交通等十大示范工程。至,在全省大规模推广成熟物联网应用,将本省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物联网应用先行区。 三、关键领域和关键任务 (一)关键领域 经过政府推进、应用牵引和创新驱动,关键攻克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关键产业,加紧形成较为完备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1.关键技术领域 攻克一批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推进应用创新及产业化。 (1)射频识别和传感节点技术 关键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各类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网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 (2)物联网组网和协同处理技术 关键加强网络体系架构、网络和信息安全、传感节点间通信和组网及协同感知和处理等技术研发。 (3)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 关键加强功效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及智能控制、系统级软件或中间件等技术研发。 (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 关键加强关键技术协议和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关键框架及中间件结构等技术研发。 (5)共性支撑技术 关键加强可编程、系统测试、情境感知、稳私保护等共性技术研发及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优异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 2.关键产业领域 物联网产业含有爆发力强、关联度大、渗透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根据关联度大小,关键培育关键产业,激励发展支撑产业,以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1)物联网关键产业。关键发展和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行服务四大关键领域。着力打造传感器和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和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业。 (2)物联网支撑产业。支持发展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和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等相关支撑产业。 (3)物联网带动产业。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传统产业重大变革,关键推进带动效应显著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 (二)关键任务 抢抓发展机遇,加紧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引进集聚,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和示范应用工程,抢占技术、产业、应用、人才制高点。 1.加紧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法,快速集聚一批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建立健全技术和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经过自主创新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 (1)建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机构。在关键建设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同时,加紧集聚中国外物联网创新资源,建设多形式、高水平物联网研发机构,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推进科技结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加紧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体系。和运行商联合开展物联网和TD—SCDMA等3G网络融合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商业运行。 (2)建设技术和中介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建设中国领先、国际优异物联网技术、测试、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政府配置资源优势,主动引进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投融资担保、结果转化、信息政策咨询、知识产权交易、人才流动等服务。 (3)建设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加紧推进接口、架构、协议、安全、标识等物联网领域标准化工作,主动参与国际和中国相关标准制订。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检测认证体系,开展信息安全、电磁兼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监督检验和检测认证工作。 (4)建设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在省内高校加紧物联网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建设,扩大物联网及相关领域学位点布局和硕士培养规模,建设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促进优质学科资源整合和汇聚。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力度,关键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体。 2.加紧形成产业计划布局,着力提升载体建设水平 依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布局情况,充足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以无锡为产业关键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构筑布局合理物联网产业基地,并面向全省建设应用示范先行区。 (1)全力打造无锡产业关键区 举全省之力,聚焦无锡,以建成“感知中国”中心为目标,加紧形成完整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关键建设传感网创新园、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园,使无锡成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含有国际竞争力物联网产业基地。 传感网创新园关键打造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主动引进中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加紧开发国际领先物联网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突破一批关键关键技术。主动推进产业联盟建立、国际中国家标准准制订和产业公共技术、设备服务平台建设和物联网人才培养。 传感网产业园关键承接创新园科技结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过引进和培育,快速做强做大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有较强竞争力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著名品牌,成为含有全球影响力物联网产业化园区。 传感网信息服务园关键汇聚物联网专业运行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机构,经过应用示范,形成行业和公众应用产业集群,为物联网全方面应用提供完善处理方案。 (2)关键建设苏州和南京两个产业支撑区 苏州、南京要充足发挥各自优势,为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苏州发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优势,加强和全省产业发展协同。支持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开发含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异传感器材料、设计、微纳制造工艺及封装等技术,大力发展适合物联网应用各类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及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新型传感器产品;发挥苏州工业园区集成电路和IP融合通信产业优势,关键发展微纳器件、网络通信和无线通信产品;依靠苏州高新区、吴江、常熟等地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配套。 南京发挥软件、无线通信等方面优势,以“中国软件名城”为关键载体,关键发展物联网嵌入式软件、专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及物联网系统集成;以南京“无线谷”为载体,拉长和做强无线通信产业链,形成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无线通信产品集群。 (3)培育其它区域特色化应用和服务能力 省内其它区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明确关键发展领域,形成特色化产品和服务,为全省物联网产业提供服务和配套,在省内形成份工合理、特色显著、优势互补、互动共赢产业发展格局。面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尤其是在装备制造、农业、物流、环境保护、电力、交通等关键领域,各地应相关键地推进特色化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 3.加紧形成企业创新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经过优化人才、资本、政策和服务环境,大力培育企业创新集群。 (1)做强做大本土龙头企业。推进组建物联网产业投资实体,经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品牌塑造,着力培育物联网标杆企业;选择一批优势显著企业,经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使之成为含有竞争力龙头企业。 (2)加紧引进省外优势企业。引进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中国外著名物联网企业,经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法和省内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推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中坚力量。 (3)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围绕“专、精、特、新”目标,打造创新能力连续、发展动力强劲科技型中小企业群。 4.加紧推进应用示范,着力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面向关键领域,分期分批建设十大示范应用工程,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良好市场环境。在示范先行基础上推进应用工程化,由点到面、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将本省建设成为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推进物联网产业可连续发展。 (1)建设经济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管理和节能减排为目标,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等行业中应用创新,关键建设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等示范工程。 (2)建设公共管理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公共管理水平为目标,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响应、关键区域环境监测等领域,关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境保护和智能灾难防控等示范工程。 (3)建设公众服务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物联网和TD—SCDMA等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进面向公众领域应用创新,建设智能医护和智能家居等示范工程。 四、保障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物联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省和关键地域、重大项目标日常沟通协调机制,立即处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中问题。加强部省合作,建立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合作机制,将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争取国家重大专题支持。 (二)重视计划引导。加强物联网产业关键领域专题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强化对产业发展具体指导。关键地域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当地域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对技术优异、优势显著、带动和支撑作用强重大项目,立即纳入省关键项目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有效实施。 (三)强化目标考评。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考评内容,定时通报各项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对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验,确保计划目标实现。建立和完善物联网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和跟踪监测。 (四)加大政策扶持。研究制订财政、土地、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政策方法,对物联网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关键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给关键支持,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物联网企业进行优先认定,将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列入各地政府采购目录,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时优先购置。 (五)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政策计划宣传和舆论引导,立即公布相关信息。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主动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拓宽投融资服务渠道,激励中国外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物联网产业,发明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投融资环境。 附件:1.示范工程 2.关键技术 3.服务平台 4.任务分工 附件1: 示范工程 工程名称 重大示范应用项目 简 介 智能工业 步骤工业智能控制系统推广项目 在冶金、石化企业建立全步骤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施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步骤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生产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智能装备产品升级推广项目 激励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中集成物联网技术,带动装备升级,提升相关行业智能化水平。 智能环境保护 太湖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及预警平台建设项目 建立太湖水质监测物联网平台,实时获取太湖水质并完成份布式协同处理和信息综合,对水质恶化立即报警并快速采取应对方法。 生态城市大气环境智能监测平台建设项目 在城市市区和关键工业区建立大气质量监测系统,为管理机构评定环境、制订政策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关键排污企业智能化远程监控平台建设项目 针对关键排污企业建立排放物监测物联网系统,实时获取企业排污信息。 城市智能交通 交通流量和违规监测网络及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城市地面交通智能管理平台,包含中心城区交通流量实时监测和动态诱导系统、机动车定点测速系统、闯禁车辆智能抓拍系统和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等子项目。 智能停车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停车场智能诱导和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自动收费功效。 智能灾难防控 水文智能监测及洪灾预警平台建设项目 建立水文智能监测系统,对洪涝灾难立即预警,和水利、气象部门和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联网。 气象灾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监测云、水、露点、冰厚、雷电等高密度气象探测物联网,构建气象灾难预警平台。 智能灾难防控 地质灾难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难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难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和有效应急处理。 智能农业 数字大棚物联网系统推广平台 建设蔬菜大棚环境监测、生产管理和防盗监控系统,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推进蔬菜大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农业服务、管理和远程监测平台 建设农田服务、管理和远程监测平台,完成数据采集和环境控制,为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信息和决议服务。 智能公共安全 关键区域周界防入侵示范项目 在机场、基地等关键区域周界建设基于多个物联信息、低误报率入侵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公共安全物联网平台。 城市公共安全大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城市热点地域远程监控系统,含有异常事件自动发觉和智能预警功效,覆盖关键商业区、娱乐区、关键交通路口和治安事件多发区,和消防、公安、抢救等部门联动,实现实时监控、应急指挥和事后评定。 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平台建设项目 在新建桥梁、隧道等关键基础设施中铺设物联网,对设施结构进行实时监测,避免重大事故。 智能医护 个人健康实时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个人实时健康监测和服务平台,面向老年市民、离退休干部等开展小规模试点。 智能重症监护病房示范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重症监护病房智能系统,对病人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卫生资源使用效益。 智能物流 危险品运输车辆智能调度及监控系统建设项目 推进危险品运输车辆加装位置感知和泄露监测设备,建设危险品运输状态监测平台,和路政、交警和消防等部门联动。 集装箱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及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港口感知调度和通关示范平台,经过堆场内物联网,实现人员、货柜车和集装箱定位跟踪和智能调度,提升港口调度效率,加紧货物通关速度。 智能物流 食品及药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建立基于RFID(射频识别)、二维条码等技术物联网食品及药品追溯系统,实现各类农产品、药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到销售过程全生命周期追溯,提升产品安全和质量。 智能电网 电网电力设施智能监测网络及平台建设项目 以电力设施状态监测和高空塔架应急抢险等应用为切入点,推广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智能电网物联网,保障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地运行,为工业生产提供健康能源环境。 智能化远程抄表系统及网络升级项目 建立电力远程抄表平台,实现全远程抄表和缴费,提升基础设施精细管理和自动化运行能力。 智能家居 智能小区示范项目 激励在住宅小区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联入城市公共安全平台小区安防系统和基于通信网络家庭环境监控、电子支付等智能控制平台。 基于物联网节能建筑示范项目 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校和商业区写字楼铺设物联网,实时搜集水、电等资源使用信息,依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整空调、电灯和水源等。 附件2: 关键技术 类 别 技术领域 描 述 节点技术 1.新型传感器 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采取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研发各类新型传感器,提升传感器功效和性能,降低成本。 2.低功耗传感网关键芯片及片上系统 针对低功耗传感网节点设备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研制低速无线传感网关键芯片,和集射频、基带处理于一体,含有通信、处理、组网和感知能力低功耗片上系统等;针对物联网行业应用,研制系列节点产品。 3.中高速传感网节点基带、射频芯片 针对中高速传感网需求,综合考虑传感网节点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研制集射频、基带、协议、处理于一体,含有多个传感器接口中高速传感网关键系统芯片;针对物联网行业应用,研制系列节点产品。 4.专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开发基于专用操作系统节点级系统软件。 节点组网和协同处理技术 1.网络体系架构 研究物联网体系构架及协议栈。 2.自治组网技术 研究传输信道模型、异构网络融合、通信协议等体制和关键技术。 3.协同感知技术 研究分布式协同组织结构、协同资源管理、任务分配、信息传输关键技术,和面向任务动态信息协同融合、多模态协同感知模型、跨层协同感知、协同感知物联网基础体系和平台。 节点组网和协同处理技术 4.网络安全技术 研究物联网网络安全模型,开发安全协议、容侵容错、密钥分配和管理等关键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 1.应用优化技术 面向具体应用,突破功效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加紧智能控制技术开发,优化应用处理方案。 2.支持多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平台研发 针对物联网不一样应用需求和共性底层平台软件特点,研究、设计系列中间件产品及标准,以满足物联网在混合组网、异构环境下高效运行,形成完整物联网软件系统架构。 应用抽象及 标准化技术 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 关键突破设备软件系统级抽象,关键框架及中间件结构、模块封装应用技术、应用开发环境设计技术,应用服务抽象和标准化上层接口设计技术,面向系统本身跨层管理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描述及服务数据结构规范化、上下层接口标准化设计技术。 共性支撑技术 1.可编程技术研究 研究可编程传感网模型、可编程协议设计、虚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等可编程技术。 2.测试技术研究 建立物联网国家标准化体系框架及参考模型,研究针对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测试技术;面向应用,研究经典应用子集标准。 3.基础支撑技术 应用于物联网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软件等基础支撑技术。 附件3: 服务平台 分 类 名 称 领 域 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 江苏新潮科技股份技术中心 集成电路封装 南瑞集团技术中心 电力自动化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技术中心 光通信技术 国家级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集成电路设计 南瑞集团——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力自动化 熊猫电子集团——国家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卫星移动通信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管理 国家级 关键试验室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关键试验室 无线通信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关键试验室 移动通信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关键试验室 微结构(器件)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关键试验室 软件技术 国家级 工程研究中心 南瑞集团——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系统控制及经济运行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自动化 省级 物联网产业 研发机构 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江苏省交通运输安全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智能物流 江苏恒宝股份——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卡 其它 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顶层设计、网络架构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智能计算 其它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标准研究、检测认证、监督检验、网络和信息安全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建)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建) 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技术推广中心(在建) 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关键试验室(在建) 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开发机构(在建)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开发机构(在建) 中电科技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在建) 南京大学物联网研究中心(在建)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传感网研究中心(在建) 东南大学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在建) 南京理工大学无锡传感网应用开发中心(在建) 清华大学无锡智能传感网研究中心(在建) 北京邮电大学无锡研究院(在建) 附件4: 任务分工 序号 工 作 任 务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1 总体目标实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统计局等 2 扶持政策制订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 3 关键关键技术突破 省科技厅 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 4 激励加大研发投入和标准制订、支持科技结果转化和孵化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 5 拓宽投融资渠道 省财政厅 省金融办、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资委、相关商业银行 6 高校学科资源、研究机构调整和新设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7 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省财政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8 落实税收政策 省财政厅 省国税局、地税局、南京海关、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 9 高端人才引进及培养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10 示范工程实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农委、住房城镇建设厅、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国土资源厅、公安厅、卫生厅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产业 发展规划 纲要 样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