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_王子晨.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_王子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_王子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41 卷第 1 期科学管理研究Vol.41No.12023 年 2 月SCIENTIFICMANAGEMENTESEACHFeb.2023文章编号:1004115X(2023)01014711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王子晨1,吴丹丹1,韩骞2(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2.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230031)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创新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研发强度不断提升,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背景下,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对
2、我国研发投入现状进行分析,并与部分研发强国进行对比分析,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研发强度;研发人员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DOI:10.19445/ki.151103/g3.2023.01.019Analysis on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hina s DIn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NG Zichen1,
3、WU Dandan1,HAN Qian2(1.Anhu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Anhui Hefei 230022,China;2.Hefei Municipal Party School,Anhui 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being placed in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tion,China s D inputhas also shown an explosive growth trend.The scale of D
4、 funds continues to expand,the D intensity continues to in-crease,and the D personnel team continues to grow.Therefo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elfreliance and Selfstrengthen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 D inp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ale and
5、structure,and compares it with some Technology Powers.And the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optimizingthe allocation of ST resources,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T innovation in China.Key words:Self reliance and Self strengthening in ST;D Input;Scale and Structure;D intensity;D
6、 personnel*收稿日期:202209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7CGL057);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CXGCZD202202);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项目(202106f01050023)作者简介:王子晨(1988),男,安徽合肥人,管理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吴丹丹(1991),女,安徽六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创新管理;韩骞(1987),女,安徽六安人,理学博士,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创新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
7、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创新摆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研发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研发强度不断提升,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我国科技发展软硬件逐渐追赶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由此,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些疑问也相伴而生,如我国研发投入的规模是否合理?强度是否合适?有无必要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强度?有无规律或先例可循?我国科技投入的结构是否合理?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由追赶型向领跑型过渡的背景下,现有投入结构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如何通过科技资源
8、的优化配置更好发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以研发投入为核心的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成果得以产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细分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和赫尔普曼1对全球 22 个国家对比分析后提出研发经费可以解释 OECD 国家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王2对27 个 OECD 国家和 7 个非 OECD 国家的研发活动与经济绩效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效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绩效。2000 年以来,我国学者逐渐加大对于该领域的关注。范柏乃等3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科
9、技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绝大多数聚焦于研发投入的总量,相对较为笼统和粗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逐渐开始关注研发投入的结构与特征,进一步研究研发投入的结构对于创新产出以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如原帅等4从总量、强度、结构、来源等方面对世界主要研发强国近十年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对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与部分世界研发强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刻画当前我国研发投入真实现状,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提供决策支持。数据来源方面,根
10、据国际通用的弗拉斯卡蒂手册 和国内官方的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相关统计指标,本研究将研发投入指标细分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两类指标,并从不同的结构特征对研发投入指标进行分解,以期从结构层面深入探讨我国研发投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除特殊标注外,数据均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和经合组织数据库。国内主要数据截至到 2020 年,部分数据根据相关部门官方发布数据更新到 2021 年;国外数据主要来源于经合组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的国际比较部分,各国最新数据年份有所不同,在研究中有所标注。1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现状与国际比较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逐年上升的研发经费投入,作为研发活动的物
11、质基础和基本保障,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尤其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简称研发强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5。除了总量和强度指标之外,研发经费投入的内部还存在结构划分,主要衡量角度包括研发经费来源、支出用途、支出类型等,结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内在运行机制6。1.1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近 30 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逐年上升。第一个十年间(19902000 年),我国研发经费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进入第二个十年后(20002010年),开始出现高速增长趋势,尤其自 2006 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
12、62020年)(以下简称 2006 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以后,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进入第三个十年(20102020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研发大国。根据202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 28 000 亿元,为 2012 年的 2.7 倍,同比增长 14.6%,“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 11.7%,增速大幅领先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表明确实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位841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置和优先发展地位。伴随着研发经费的快速增长,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在全球的
13、位次也稳步提升。如表1 所示,1993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排名世界第 14位,2000 年上升到第 9 位,随后相继超过了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于 2013 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且与美国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表 1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在全球排名位次指标1993200020012002200720082009201020122013 至今研发经费投入国际排名14976432数据来源:根据官方媒体资料整理。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是一个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总体规模状况的指标,而相对指标则是两个密切联系总量指标的比值
14、,可以反映某一现象的强度。研发强度集中体现了一国或地区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且增幅长期领先于经济增速,我国研发强度也在持续攀升7。1990 年我国研发强度仅为 0.71%,90 年代研发强度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甚至一度跌落至0.5%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研发强度停滞在较低水平且时常波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逐渐加大科技投入,我国研发强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从 2000 年的 0.89%到 2002 年首次突破1%,再到 2013 年首次突破 2%,2021 年我国研发强度更是再创新高,达到 2.44%,已超过欧盟 15 国平均水平,接近经合组
15、织国家 2.47%的平均水平。1.2.1研发强度的变动规律首先,从世界研发强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寻找到研发强度的发展规律。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研发强度会呈现阶段性特征。从主要研发强国经验看,曾国屏(2003)提出研发强度的波动大致呈现 S 形曲线并存在三个阶段,即从 0 到 1%的科技起步阶段,1%到 2.5%的科技起飞阶段,以及跨过 2.5%到 3%的科技稳健发展阶段8。其中 1%和 2.5%是研发强度阶段划分的两个重要拐点。基本规律在于一国或地区处于科技起步阶段时,研发强度到达 1%这第一个拐点需要漫长的过程。而当进入科技起飞阶段之后,研发强度会快速上升。当研发强度超过2.5
16、%以后,增速会再次下降,强度往往保持在 3%以内。但也有例外,如以色列、韩国、德国等在越过2.5%的拐点后,没有进入稳健发展阶段,而是迅速超越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近30 年来,我国由科技起步阶段进入起飞阶段,随着研发强度逼近2.5%的拐点,下一步的走向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安排与政策取向。1.2.2我国与部分国家研发强度对比从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来看,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位居前十,自2013 年之后更是稳居第二9。但从研发强度来看,我国常年游离于全球前二十之外,与总量排名还不相称。为了清晰地反映我国研发强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同时也便于从国际对比的视角观察我国研发强度水平,本文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库统
17、计数据,选取了包括 G8 国家和韩国、印度等 10 个国家 1995 年至 2018 年研发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如表 2 所示,我国研发强度在 2000 年之前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十分缓慢,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开始提速,尤其是自2006 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之后快速提升,与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逐渐拉开差距,并迅速超越 G7国家中的意大利与加拿大,但与世界研发强国的日本、美国、韩国等仍有较大差距。同时,从图 1 可以看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 2021,2020 年以色列和韩国研发强度分别为4.9%和 4.5%,位列全球前两位,日本和美国研发强度分别为 3.3%和 2.8%,中国位
18、列第 12 位,在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与前十位仍有不小差距。表 2部分国家研发强度(19952018)国家19951998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018美国2.412.502.632.562.562.812.682.72 2.95日本2.562.832.862.993.233.203.173.24 3.22英国1.651.551.621.581.581.671.581.65 1.73法国2.242.092.092.122.052.212.232.27 2.19德国2.142.222.412.472.472.742.882.93 3.12意大利0.931.001.
19、001.061.081.221.261.34 1.42加拿大1.651.711.861.971.941.921.771.69 1.68韩国2.162.112.132.282.723.153.853.98 4.52俄罗斯0.620.660.640.540.550.660.881.00 1.21印度0.610.700.760.720.800.830.740.69 0.65中国0.570.650.891.121.371.661.912.06 2.14941第 1 期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我国研发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研究图 12020 年世界研发强度十五强数据来源:Global Innovation Ind
20、ex 2021.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21report#.1.3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我国官方科技数据来源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参照国际通行的 弗拉斯卡蒂手册 将研发经费投入结构分为三类,分别为:从研发经费来源的不同进行划分,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来自企业部门的资金、来自境外和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其他资金;从研发经费执行部门的不同进行划分,经费主要投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大执行部门;从研发活动类型的不同进行划分,经费主要投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大领域。本文按照这三大类划分标准,分别对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与部分国家开
21、展国际对比,以期掌握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的结构特征,同时结合世界研发强国的结构特征与变迁趋势对我国下一步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供借鉴。1.3.1经费来源结构从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看,2003 年之后我国科技统计数据开始使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划分标准,即来源于企业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来源于其他资金。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呈现典型“企业政府”双主体结构,其他经费来源占比很小,从 2003 年的 10%下降到 2020 年的 2.8%。来源于企业的资金一直是我国研发经费第一大来源,2003年起占比即超过 60%,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首次超过 70%,2020 年达到 77.5%,创造新高。一方面表明我
22、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已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的经费投入体系,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正在不断加强10。另一方面自 2006 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之后,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一系列科技政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激励效果明显,企业逐渐加大投入研发活动。与此同时,我国研发经费中来源于政府部门的资金 则 从 2003 年 的 29.9%下 降 到 2020 年 的19.8%,十余年间下降超十个百分点,一方面因为企业研发投入迅速增长出现的挤占效应,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政府对于研发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研发经费配置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也
23、有研究提出我国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较低,如孙玉涛提出,根据国际经验,当研发强度达到 2%时,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的政府来源经费占比分别为62.8%、53.9%、48.1%、41.8%、27%,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11。与部分国家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相比,如图 2 所示,我国研发投入中企业经费占比仅次于日本,而政府经费占比 19.8%,仅高于日本的 14.7%,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均超过 30%,分别达到 32.9%、32.5%和 32.3%,美国、英国、德国也都超过 25%,表明我国研发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占比确实偏低。另一方面,我国研发经费中其他资金来源占比持续下降,202
24、0 年仅为 2.8%,远低于加拿大的 25.2%和英国的 19.3%,俄罗斯甚至超过 45%,美国也超过 10%,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科技市场的深度融合、国际科技的深入合作等方面还有待加强。051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图 2部分国家研发经费来源结构1.3.2经费执行部门结构从研发经费的执行部门划分,我国研发经费执行结构中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构成三大执行部门。与经费来源结构类似,执行结构中同样以企业为主导,2000 年我国研发经费执行部门中企业占比 60%,此后逐渐上升,2020 年达到 76.55%,表明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持续上升。科研院所经费支出占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 2000
25、年的 28.8%下降到 2020 年的13.97%。企业和科研院所明显的不同走势与我国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关,也与科技体制改革中逐渐加大科研机构自主权并鼓励和支持一批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改制密切相关。1987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 和关于推进科研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定,推动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90 年代末 21 世纪初,全国范围内数百家传统科研院所完成了企业化改制,进而引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支出的此消彼长。此外,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重镇,始终保持在经费执行结构中第三的位置,占比也相对稳定,从 2000 年的 8.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自立 自强 视角 我国 研发 投入 规模 结构 分析研究 王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