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核心技术专业方案.doc
《基坑变形监测核心技术专业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变形监测核心技术专业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工程概况 长治市潞安鸿源房地产开发拟在长治市防爆巷西侧进行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建设,拟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平面形状不规则,总体呈矩形,东西长约230米,宽约143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基坑深度自±0.000向下10米,开挖深度自现有自然地面向下约9.5米,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确定基坑工程类别为二级,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划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任务由太原市拓达岩土工程勘察检测负担完成,支护方法采取灌注桩加锚索、水泥土搅拌桩加土钉墙,土钉采取φ50t3.5mm钢管,成孔以自上而下次序进行施工,土钉注浆采取42.5一般硅酸盐水泥,注浆没延米大于25Kg/m,水灰比0.4—0.5,浆体抗压强度大于20MPa。面部结构采取100mm厚C20喷射混凝土,内设φ6.5@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进行护面,加强筋采取φ14螺纹钢;网片居中,加强筋在网片外侧,土钉头弯成L型,弯钩长度10d,并和加强筋可靠焊接。灌注桩桩体、冠梁混凝土强度:C30,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750mm,桩顶嵌入冠梁100mm,灌注桩超浇高度为800mm;桩内主筋沿桩身均匀部署,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桩径许可偏差+30mm,垂直度许可偏差0.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充盈系数大于1。锚索孔径150mm,锚索材料采取15.2钢绞线,1860级,注浆材料采取P.042.5一般硅酸水泥,水灰比为0.4~0.5。锚索采取二次注浆工艺,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为0.4~0.5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5~5.0MPa,注浆时间可依据注浆工艺试验确定或在第一次注浆锚固体强度达成5Mpa后进行,两次注浆水泥量之和应大于80Kg/米。在注浆体强度达成15Mpa以上后对锚索进行张拉锁定。锚索施工必需根据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0m,下层土开挖时,上层锚索必需有7天以上养护时间并已张拉锁定。基坑顶部角撑采取600mmx800mm,角撑顶标高为-2.000,角撑混凝土强度为C30,保护层厚度30mm。止水帷幕采取双(三)排水泥土搅拌桩,桩径500mm,间距300mm,水泥采取32.5矿渣硅酸盐,每米水泥用量60Kg,水灰比0.5~0.6,采取四搅两喷工艺,水泥土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1.6Mpa。降水井采取管井井点降水,水平间距15m~17米部署(标准以上两个跨宽部署),井深18米,井孔直径0.7m,采取直径为0.4m滤水管。降水井在距基坑边5m~7m处开始部署,在每个电梯井周围部署一口降水井深度比一般降水井深3m~5m。在基坑内和周围设置观察井,做法和降水井做法一致。具体支护方案详见附件1。自支护施工开始到基础回填完成有效工期约4个月。 2、 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 2.1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建筑场地在长治盆地东部,现有地形较平坦,勘察期间孔口高程介于927.18-925.81米之间,地表下40米深度范围内地层以第四纪粉质粘土为主,共划分为6层: 第① 层,素填土(Q42M1):杂色,含煤屑、砖块、植物 根、灰渣等,稍湿、稍密、欠固结。实测标贯击数介于5~7击,平均5.7击。静力触探侧壁阻力74.6KPa,锥尖阻力1.39MPa 第② 层,粉质粘土(Q4lal+pl):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可塑,中等压缩性,无震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实测标贯击数介于4~10击,平均6.8击。静力触探侧壁阻力113.9KPa,锥尖阻力1.74Mpa。 第③ 层,粉质粘土(Q4lal+pl):褐红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可塑,中等压缩性,无震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实测标贯击数介于6~19击,平均12.4击。静力触探侧壁阻力92.8KPa,锥尖阻力1.81Mpa。 第④ 层,粉质粘土(Q3al+pl):褐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可塑,中等压缩性,无震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实测标贯击数介于12~28击,平均19.6击。静力触探侧壁阻力99.8KPa,锥尖阻力1.94Mpa。 第⑤ 层,粉质粘土(Q3al+pl):褐灰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可塑,中等压缩性,无震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实测标贯击数介于25~34击,平均27.7击。 第⑥ 层,粉质粘土(Q3al+pl):褐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等,可塑,中等压缩性,无震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地层厚度及埋深见下表: 层号 项目 层厚 (米) 层底高程 (米) 层底埋深 (米) 承载力特征值 (kpa) ① 最大值 3.80 924.08 3.80 70 最小值 2.70 922.07 2.70 平均值 3.44 922.66 3.44 ② 最大值 6.80 917.68 9.80 110 最小值 5.60 916.21 9.20 平均值 6.08 916.58 9.52 ③ 最大值 8.30 911.13 17.80 140 最小值 5.40 908.11 15.00 平均值 7.87 908.71 17.39 ④ 最大值 10.40 906.21 27.60 170 最小值 2.30 898.24 20.00 平均值 6.52 902.12 23.98 ⑤ 最大值 8.90 896.23 36.40 200 最小值 2.40 889.47 30.00 平均值 5.28 893.35 32.76 ⑥ 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3.8m 230 地基土分布均匀,场地稳定,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920.44-921.78米,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详见附件2。 2.2基坑周围环境 本工程基坑周围环境较复杂,南部和景山花园及通信小区毗邻,西部及北部和府秀江南前期住宅楼相邻,东部和防爆电机厂原有建筑相邻。 3、 监测依据及目标 3.1监测依据 此次监测点布设、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等均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其它有效文件进行,关键以下: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7)《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 (8)长治市潞安鸿源房地产开发潞安府秀江南小区三期车库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招标文件CZYJ-LY-120 3.2监测目标 所谓基坑监测是指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借助仪器设备和其它部分手段对围护结构、周围环境(土体、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应力、位移、倾斜、沉降、开裂及对地下水位动态改变、土层孔隙水压力改变等进行综合监测。具体监测目标以下: (1) 对基坑围护体系及周围环境安全进行有效监护 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施筑过程中,必需在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支护土体稳定性、避免破坏和极限状态发生同时,不产生因为支护结构及被支护土体过大变形而引发邻近建筑物倾斜或开裂及邻近管线渗漏等。所以,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周密监测,能够确保在建筑物和管线变形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基坑顺利施工,在建筑物和管线变形靠近警戒值时,立即采取对建筑物和管线本体进行保护技术应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或减轻破坏后果。 (2)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参数 基坑施工总是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分工况局部实施。基坑工程监测不仅即时反应出开挖产生应力和变形情况,还能够依据由局部和前一工况开挖产生应力和变形实测值和预估值分析,验证原设计和施工方案正确性,同时可对基坑开挖到下一个施工工况时受力和变形数值和趋势进行估计,并依据受力、变形实测值和估计结果和设计时采取值进行比较,必需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修正。 (3)验证相关设计参数,为建设单位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尚处于半理论半经验状态,基坑周围土体变形也还没有成熟计算方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知道现场实际受力和变形情况。支护结构上所承受土压力及其分布,受地质条件、支护方法、支护结构刚度、基坑平面几何形状、开挖深度、施工工艺等影响,并直接和侧向位移相关,而基坑侧向位移又和挖土空间次序、施工进度等时间和空间原因等有复杂关系,现行设计分析理论还未完全成熟。对于某一基坑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参考同类工程图纸和监测结果,在完工完成后则为以后基坑工程设计增添了一个工程实例。现场监测不仅确保了本基坑工程安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1:1实体试验,所取得数据是结构和土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真实反应,是多种复杂原因影响和作用下基坑系统综合表现,所以也为建设单位其它基坑工程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4、监测内容及项目 为了立即搜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围环境情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特点,遵照设计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4.2.1条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以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围环境监测 A、周围现有建筑物变形监测; B、基坑外地下水水位监测; C、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B、围护桩(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C、围护桩(边坡)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D、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 5、监测实施方案 5.1周围环境监测 (1)、周围现有建筑物变形监测 A、监测范围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3.1条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周围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3.8.2条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综合上述两条文内容要求,我企业本着对于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范围既要考虑基坑开挖影响范围,确保周围环境中各保护对象安全使用,也要考虑到监测成本标准,此次对基坑边缘以外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现有建筑物作为监测对象,必需时可扩大监测范围。监测包含周围现有建筑物有:府秀江南小区A-11、A-12、B-2、C-1四栋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住宅楼,金海岸游泳馆,防爆宾馆,景山花园小区二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通信小区一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 B、监测内容 周围建筑监测项目分别为竖向位移、倾斜和水平位移。《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4.2.1条要求,对于二级基坑周围现有建筑物监测内容为应测建筑物竖向位移,宜测建筑物倾斜和水平位移。基坑开挖后周围建筑竖向位移反应最直接,故需进行监测;考虑到现有建筑物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较大,此次采取经过观察基础差异沉降进而推算建筑物倾斜;而周围建筑水平位移在实际工程中不常见,而且发生量也较小,故此次监测不包含建筑物水平位移内容。 C、监测目标 利用光学水准仪器,实测被监测对象高程并计算高程改变量,从而掌握被监测对象在垂直方向随时间改变位移量和位移速度。 D、沉降监测点布设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3.3条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第5.5.2条内容之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着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围环境,做到结果可靠、经济合理标准,此次监测点按以下方案进行布设:即使府秀江南A-11、A-12、B-2、C-1住宅楼距离基坑开挖边界较近,但考虑到其已采取CFG桩进行了地基处理,有效桩长12米,桩端在本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下近6米,对抵御地基土变形起到了有利作用,且其上部结构为框剪结构,属柔性结构体系,本身对变形承受力较强,故此次监测点仅在基坑边缘30米范围内进行布设,考虑到建筑物纵轴垂直基坑边缘线A-11、A-12住宅楼其差异沉降表现较其它建筑显著,故其监测点间距定为15米;B-2、C-1住宅楼纵轴和基坑开挖边线平行,其沉降表现形式应为均匀沉降,且能够明确判定建筑物水平位移方向,故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3.3条和第5.3.4条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第5.5.2条之要求,此次B-2、C-1住宅楼监测点结合建筑物形状及变形缝位置进行布设,点距20-40米,并确保一侧墙体监测点不少于3点;通信小区和景山花园小区三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刚度相对较大,同时沉降表现也应为均匀沉降,且距基坑边缘距离较大,变形总量较小,故其监测点间距按30米左右进行布设;金海岸游泳馆和另一办公楼为地上2层砖混结构建筑,条形基础,抗变形能力相对较差,故此次监测点间距取规范要求小值15米。共布62个监测点。详见“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监测点部署平面图”)。 E、建筑物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 对于建筑物上已经有施工时预埋测点应尽可能利用。新制作测点呈“L”形,长边深入建筑内,短边作为测量用,短边顶部呈凸球状,兼作水平位移监测点时应作“十”刻划。测点安装步骤以下: 1)用冲击钻或电锤,在建筑物墙(柱)面进行钻孔,孔径大小和测点膨胀螺杆外套外径配套; 2)将膨胀螺杆打入已钻孔径内,为确保螺杆外套和墙体紧密连接,必需时可使用快干胶水; 3)将测点螺杆旋入膨胀外套内,最终使测点弯钩保持竖直状态且和外套紧固连接。 在满足测量要求前提下,可采取射钉枪、冲击钻等将射钉、螺丝固定在建筑物上。 建筑物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注意事项: 1)测点应布设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对外有装饰表面层,钻孔应穿透该层,钻至主体结构; 2) 测点埋设需注意周围是否留有足够立尺空间和含有良好通视条件; 3) 测点埋设后,需待其稳定后方能使用。 F、监测方法 我企业进行建筑物沉降观察使用仪器是美国天宝TrimbleDINI03型高精度电子水准仪(精度:±0.3mm/km往返,视准线误差i角2.0″,自动安平水准仪赔偿误差0.4″/1′),精度满足特级水准观察,见右图。 监测前首先建立垂直位移监测网,关键技术指标应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要求。利用该监测网对垂直位移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进行定时校核。 水准基点是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应按要求要求进行埋设,并应进行定时联测,校核水准基点稳定情况;水准基点位置选择首先应布设在监测对象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确保坚固稳定;第二,努力争取通视良好,和监测点靠近,距离不宜超出100m,以确保监测量精度;同时避免将水准基点设在低洼轻易积水处。 工作基点是直接用于测定监测点相对稳定测量控制点,宜部署在变形区周围且相对稳定地方,其高程尽可能靠近监测点高程。 垂直位移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或部分线路参与监测点),应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尤其困难监测点能够采取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垂直位移水准基准点应均匀布设于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区域,且不少于3点。水准点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m,标石基底宜用 水准基准点埋设示意图 20cm厚素砼浇实,或设于影响区外沉降稳定建(构)筑物结构上。水准点标石形式可按相关测量规范、规程实施。 在施工前开始前对各观察点进行首次观察(最少两次),并取二次观察平均值为该点初始值,其后各观察点各次观察值之间、和初始值之间进行对比计算,可得到各次变形值、累计变形值及变形量曲线。 垂直位移监测注意事项: 1)整个监测期间,应做到固定监测仪器、固定监测人员、固定监测路线和测站、固定监测周期或调整后周期及对应时段; 2)定时进行基准点校核检验和仪器校验; 3)统计每次测量时气象情况、施工进度和现场工况,以供分析监测数据时参考; 4)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楚条件下观察,雾、雨、雪天气不宜观察; 5)避免阳光爆晒、雨水淋湿仪器,严禁照准镜头对向太阳; 6)测站不准离人; 7)观察开始前仪器进行一定时间晾置,使仪器温度和外界环境保持一致。 (2)、基坑外地下水水位监测 A、监测目标 地下水位观察反应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外侧水位改变情况。经过利用水位监测系统(水位计、水位孔)定时量测水位监测孔水位埋深,掌握各水位孔地下水位随时间改变量值及改变速度,从而达成以下目标: 1)检验坑内降水施工实际效果; 2)检验坑内降水对坑外地下水位影响范围和程度; 3)检验基坑止水帷幕止水、隔水效果,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B、仪器设备 水位管:水位管通常由PVC工程塑料制成,包含实管、滤水管和束节及封盖。 1)实管管径50~70mm,滤水管尺寸和实管相同; 2)滤水管管身打有6~8列直径为6mm左右滤水孔,纵向孔距50~100mm。相邻两列孔交错排列,呈梅花状部署,便于土中水流入管内; 3)滤水管埋设时应在滤孔外包上土工布,起到滤层作用; Sinco 水位计 4)束节套于两节主管接头处,起着连接、固定作用; 5)承压水水位管也可采取铁质管材,接口采取焊接方法,滤水管外包网布。 水位计:企业使用美国Sinco水位计(分辨率:2mm)。 1)测头:由金属车制而成,内部安装了水阻接触点,当触点接触到水面时,便会接通接收系统,当触点离开水面时,就会自动关闭接收系统; 2)电缆:由钢尺和导线采取塑胶工艺合二为一,水位计电缆刻度及数值由激光标注,标注数值单位为厘米,每个数字同时代表2mm刻度; 3)接收系统:由音响器和LED指示灯组成,音响器由蜂鸣器发出连续不停蜂鸣声响或LED指示灯发光,二者可经过拨动开关来选择,不管用何种接收系统,测量精度是一致; 4)绕线盘部分:由绕线圆盘和支架组成,绕线圆盘由铁皮冲压制成,支架由钢管制成。 C、监测方法 1)测试方法 a. 水位首次测读应在水位孔安装埋设完成后最少一周后进行; b. 应首先利用水准仪测读水位孔管口高程; c. 按下电池试验按钮,检验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当电池良好时,显示灯和蜂鸣会被激活; d. 拧松水位计绕线盘后面螺丝,让绕线盘能够自由转动; e. 打开水位计电源,设置灵敏度在“5~6档”之间; f. 将水位计测头放入水位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测头缓慢向下移动; g. 当测头触点接触到水面时,接收系统音响器便会发出连续不停蜂鸣声; h. 读出测头接触水面时钢尺电缆在管口处读数,即为管内水面相对管口埋深。 2)水位高程计算 Hw=Hg-h 式中:Hw—水位高程,单位:m; Hg—管口高程,单位:m; h —管内水面到管口距离,单位:m。 两次管内水位高程差值,即为该水位孔水位此次改变量,此次水位高程和初始水位高程差值即为累计改变量。 3)水位监测注意事项 a. 开关旋钮同时用来调整灵敏度,对导电能力强水应选择低灵敏度,避免错误触发;对导电能力差水用高灵敏度; b. 水位计使用2节AA电池,按试验按钮检验,如显示灯和蜂鸣不能被激活,则按以下步骤更换电池:用硬币或螺丝刀打开电池盖(逆时针转动1/4圈);更换电池,“+”极向外,盖上盖子; c. 水位管管口要高出地表并做好防护墩台,加盖保护,以防雨水、地表水和杂物进入管内; d. 水位管处应有醒目标志,避免施工损坏; e. 在监测了一段时间后,应对水位孔逐一进行抽水或灌水试验,看其恢复至原来水位所需时间,以判定其工作可靠性。 D、监测点部署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2.11条第2款之要求: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周围或在基坑和被保护对象之间部署,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当有止水帷幕时,宜部署在止水帷幕外侧约2m处。考虑到本场地含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地层,其渗透系数小,地下水迳流缓慢,且含水地层为可塑状态,结构较致密,水位不会发生急剧改变,故水位监测点按50米间距部署,共布基坑外水位监测点12点。详见“潞安府秀江南三期地下车库基坑支护监测点部署平面图”。 依据太原市兴华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检测10月提交《长治潞安府秀江南小区三期工程C-2、C-3、C-4、C-6、C-7、C-8、C-10、A-13、幼稚园、地库岩土工程勘察汇报》所述,勘察期间为丰水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5.2-5.5米,稳定水位标高920.44-921.78米,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基坑开挖期间为枯水期,水位较勘察期间会有所降低,故我企业在计算井管埋置深度时,地下水稳定水位按6.5米埋深考虑,此次基坑外水位监测点埋设滤水管在水位下长度大于5米,水位管埋深大于13米。 E、监测孔埋设方法 监测孔位钻孔使用SH-30型钻机锤击成孔,孔径110mm,步骤以下: 1.前期准备 1)了解监测要求,明确需开监测孔径尺寸、孔深及回填材料、回填要求等,由监测项目经理对钻机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监测孔要求交底; 2)依据监测要求,配置对应机具、设备和仪器; 3)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质分层、浅层管线分布、有没有障碍物和现场是否含有作业空间等信息; 2.定位 1)监测孔位放样可采取丈量进行测放; 2)开孔孔位和设计位置偏差小于50mm; 3)因故变更孔位必需取得委托方及相关方书面同意,并对新孔位进行确定。 3.钻机安装 1)平整钻机安装场地; 2)钻架竖立前,检验钻机各连接接件是否紧固; 3)钻架竖立时,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确保安全; 4)钻机安装后,必需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 5)全方面检验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以后空载运转试车。 4.成孔 1) 钻头放入人工开挖探坑中,开动机器钻进,出土; 2) 浅层如为回填杂土,易发生塌孔现象时,应下放配套护筒,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外径100mm以上; 3)钻进时依据不一样地层应选择不一样技术参数; 4)钻进过程中发觉钻进速度显著改变时,均应正确统计相关情况; 5)钻孔要求孔壁光滑。若孔口段要求扩孔,扩孔段和钻孔要求同心; 6)终孔时,应由监测人员对深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提钻。 5.其它 1)成孔需确保倾斜度小于1°; 2)成孔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该监测项目下管安装、埋设工作,避免孔底出现塌孔现象; 3)回填完成并稳定后,应在管口砌筑必需保护结构(如窨井、护管等),以保护管口不受损坏。 (3)、基坑外土体变形监测 土体变形监测包含土体表面沉降监测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A、 土体表面沉降监测 1) 监测点布设 基坑外土体表面沉降监测目标、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和周围建筑物沉降观察相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3.8条要求:基坑周围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它有代表性部位,监测剖面应和坑边垂直,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个。结合基坑周围环境此次地表沉降观察共部署3条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上监测点数量为5个,监测点间距5米,最内侧监测点距基坑边缘3米。对于通视条件不好基坑南部,此次监测沿基坑边线方向部署地表沉降观察点,数量为6个。共部署地表沉降监测点21个,测点和围护体水平位移监测点有所对应。具体点位见“潞安府秀江南三期车库基坑支护监测点位置平面图”。 2)监测点埋设 地表土体沉降监测点类型为深层监测点,沉降标杆采取Φ20螺纹钢,顶部打磨成凸球状。深层监测点安装分为土中(如绿地、花圃等)埋设、硬地层中(混凝土地表、沥青地表)埋设和硬地层施工前埋设三种情况。 对于土层地段,直接打入钢筋标杆(入土深度在60cm以上)作为深层沉降监测点,沉降标和土层要牢靠固定,钢筋标顶部不能有晃动。 对于硬地层地段,深层测点安装埋设步骤以下: a. 金刚石钻孔机开孔(孔径大于钢筋标杆外径10mm左右),穿过硬地层,抵达原状土,以解除硬地层对沉降标上部约束效果; b. 对开孔顶部进行扩孔处理,扩孔孔径应大于11cm; c. 然后将沉降标夯打入原状土,钢筋标杆顶部低于地表一定高度; d. 放入窨井保护盖,并用水泥固定,完成埋设。 深层点埋设要求: a. 深层监测点布设时需穿透地表结构硬壳层; b. 沉降标杆采取螺纹钢筋标杆,顶部呈凸球状; c. 沉降标杆应深入原状土60cm以上,并保持垂直状态; d. 沉降标杆深入原状土后,需保持沉降标顶部低于管盖一定距离,以留够测点隆起下沉空间; e)保护套管内螺纹钢标杆间隙须用黄砂回填; f)在交通干道、人行道上布设深层监测点时,避免对路面造成过大损坏,管盖顶面要和路面齐平,避免对行人、车辆造成意外伤害。 对于施工场地内,硬地层需要进行后期浇筑,需在硬地层浇筑前,预先打入钢筋,并在钢筋外套孔径大于11cm护管(护筒口应高出浇筑后地表一定高度),护筒内用黄砂回填,完成测点预埋,在硬地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巡视,确保硬地层制作完成后,测点未受损坏。 B、基坑外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1)、监测目标 利用测斜系统(测斜仪、测斜管、读数仪和电缆等)定时量测基坑围护体或土体内深层水平位移,掌握各深度水平位移随时间改变量值及改变速度。 2)、监测点部署 基坑外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和基坑边坡顶部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2.2条要求: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周围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此次监测在变形相对较大处基坑边线中部及角点处部署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8个,测斜管埋置深度自自然地面向下23米,平面距基坑边缘3米。具体点位见“潞安府秀江南三期车库基坑支护监测点位置平面图”。 3)、仪器设备 测斜仪器设备系统以下: 测斜管:PVC塑料,内管壁有呈十字型分布四条凹型导槽,管径(外径)φ70; 测斜探头:测量倾角传感元件,上、下近两端配有两对轮子,两对轮子中心间距通常为50cm,上端接电缆; 读数仪:和测斜探头配套使用二次仪表; 测斜仪 电缆:含有高防水性能,芯线中设有一根加强钢芯线,可向探头供给电源,给测读仪传输量测信息,同时作为量测探头所在量测点距孔口深度尺和提升和下放探头绳索。 我企业现在使用是武汉基深CX-3C型测斜仪(精度:±0.10mm/0.5m),见右图。 4)、测点安装和埋设 土体内采取“钻孔法”进行测点安装埋设,监测钻孔施工同水位监测点钻孔施工。测斜管具体安装步骤 a. 设计安装分段测斜管长度,确保测斜管接头位置避开实测时探头滑轮停留位置; b. 将每节(通常为2m)测斜管用专用套管逐节连接,测斜管内、外槽口均应对齐; c. 连接时先在测斜管接头测斜管外侧(或套管内侧)涂上PVC胶水,然后将测斜管插入套管。到底后,在套管四个方向用自攻螺丝钉紧固套管和测斜管。胶水不能涂得过多,以免挤入内槽口结硬后影响以后测试,自攻螺丝位置要避开内槽口且不宜过长,以免损坏仪器; d.在套管外两端用防水胶布紧密包扎,预防水泥浆从接头中渗透测斜管内,堵塞测斜管; e.在钻孔完成后,将测斜管逐段下放,并接长。下放过程中需向管内不停注入清水,以克服浮力。 f. 测斜管安装固定过程中,必需时刻注意内槽方向是否控制在设计方向,过程中有所偏离需立即进行纠正。只有在确定槽口方向无误后,才能最终完成固定测斜管; g. 在测斜管上端口套钢管或硬质PVC管,外套管长度应满足以后浮浆混凝土凿除或路面行车等不对测斜管口造成破坏性。 5)、监测方法 a. 测斜管应在施工前15~30天埋设完成,在开挖前3天进行初读数测算; b. 开始测量前,依据测孔深度、测点编号等信息,在读数仪里进行预设; c. 实测时将探头导轮对准和关注方向一致槽口(高轮对准基坑方向),缓缓放置管底,到底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振坏探头; d. 静置5~10分钟,待探头和管内温度一致(可从读数仪上读数是否改变进行判定)时开始测读; e. 每隔500mm提升探头,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测读一次; f. 每次测读时电缆深度标志应在管口同一位置,确保深度正确; g. 探头提至管口后,旋转180°,反复上述测量方法,计算时取平均值,以消除仪器本身误差。 经过各深度所测偏移值累加(孔底往上计算)或累减(孔口往下计算)可得到测斜管整体偏移曲线,该偏移曲线和初始值(初始偏移曲线)比较可得到测斜管累计变形值,和上次比较可得到此次变形值。 5.2、围护结构监测 (1)、灌注桩桩身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灌注桩桩身水平位移(测斜)监测目标、监测仪器、监测方法、钻孔施工和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相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5.2.2条要求: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周围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此次监测在灌注桩支护部位按规范条文要求部署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11个,测斜管底部埋置深度和桩底等高,监测孔布设方法如所表示。安装时需将测斜管逐段连接,并牢靠绑扎固定在钢筋笼上,其它安装方法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管安装相同;冠梁施工阶段是测斜管最轻易受到损坏阶段,假如保护不妥将前功尽弃。所以在凿除上部混凝土和绑扎冠梁钢筋时,必需和施工单位协调好,派专员看护好测斜管,以防被破坏。同时应依据圈冠梁高度重新调整测斜管管口位置。 (2)、灌注桩及止水帷幕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A、监测目标 利用光学仪器全站仪,实测被监测对象在平面位置上随时间改变位移量和位移速度。 B、 监测仪器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对测量精度要求,我企业采取日本拓普康MS05全站仪进行支护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MS05标称标准差:测距(0.8+1D)mm,测角0.5″,其中D为所测距离,单位km。仪器见右图。 C、监测方法 首先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水平位移监测网,关键技术指标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第10.2节内容要求。并应对该水平位移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进行定时校核。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数量不应少于3点。宜设置含有强制对中观察墩,或利用已经有稳定施工控制点,采取精密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小于0.5mm)。基准点埋设形式,按相关测量规范、规程实施。 施测时采取极坐标法进行观察,因为它受现场环境条件限制较小,施测较轻易,精度较高,利用起算点坐标和实测边长夹角,解算出每个待测点坐标进而求出每个点改变矢量来。观察时基准点选择及坐标起算数据设置尤为关键,因为水平位移形变监测是绝对位移量观察,所以基准点应尽可能选在远离基坑、有稳固基础、而且不轻易被外界原因干扰破坏地方。坐标设置上采取假定坐标系,应尽可能将待测点坐标均设置在坐标系第一象限内,这么有利于位移改变量在矢量方向和符号上统一,便于数据分析和了解。 依据起算点已知数据计算待测点坐标计算方法以下: 以下图所表示,A为起算点,B为待测点,A点假定坐标XA、YA及坐标方位角aAB为已知,边长DAB实测,则可求得B点坐标XB、YB。由图可知: 其中,坐标增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DXAB, DYAB正负号应依据cos、sin正负号决定,故可得到: 某监测点此次位移值和前次位移值差值为该点此次位移改变量,此次位移值和初始位移值之差值即为该点累计位移量。 D、 监测点部署和埋设 4mm 12mm 4mm 10mm 35mm 15mm 60mm 20mm 围护体顶部水平位、垂直移监测点部署在围护体压顶冠梁上,间距15m左右,关键部位、改变较大部位合适加密,此次共布56个点。水平位移测点安装埋设和垂直位移测点安装埋设方法基础一致。关键区分在于水平位移测点顶部需有“十”字划刻,方便于棱镜对中或提供量距基准,而垂直位移测点顶部为“凸”球状。混凝土灌注桩上测点采取先埋方法,“先埋”即在围护体顶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如圈梁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方案设计位置,将钢筋标杆预先竖直牢靠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上,预埋钢筋标杆顶部应高出设计圈梁顶部1~2cm以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标杆即牢靠固定在圈梁中。止水帷幕上测点采取后埋方法,即止水帷幕施工完成后,将道钉埋入顶部结构。 (3)、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 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目标、监测仪器、监测方法、钻孔施工、水位管埋设等均和基坑外地下水水位监测相同。此次在基坑内共部署11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其位置和基坑支护图中观察井位相一致,能够利用降水观察井进行地下水位监测。 六、监测频率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7.0.3条,确定本工程各项监测频率以下: 序号 施工进程 监测频率 关键监测对象 1 施工前 最少测读2次以上初值 周围建筑物、地表 2 围护结构施工 1次/7天 周围建筑物、地表 4 基坑降水施工 1次/3天 周围建筑物、地表和地下水 5 基坑开挖深度小于等于5米 1次/2天 开挖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6 基坑开挖5-10米 1次/天 开挖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7 底板浇筑完成后小于等于7天 1次/2天 施工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8 底板浇筑完成后7-14天 1次/3天 施工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9 底板浇筑完成后14-28天 1次/5天 施工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10 底板浇筑完成后大于28天 1次/10天 施工区影响范围内全部监测项目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提升监测频率: a.监测数据达成报警值。 b.监测数据改变较大或速率加紧。 c.存在勘察未发觉不良地质。 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立即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e.基坑及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露。 f.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忽然增大或超出设计限值。 g.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h.周围地面出现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i.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J.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泄露或流沙等现象。 k.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l.出现其它影响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异常情况。 七、监测报警值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快要10米,基坑类别已靠近一级基坑,为严格控制监测质量,提升基坑安全性,此次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第8.0.4条要求监测报警值实施,具体以下: 序 号 监测项目 支护结构类型 基坑类别 一级 累计值 改变速率(mm/d) 绝对值(mm) 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 1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放坡、土钉墙、喷锚支护、水泥土墙 30~35 0.3%~0.4% 5~10 灌注桩 25~30 0.2%~0.3% 2~3 2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放坡、土钉墙、喷锚支护、水泥土墙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变形 监测 核心技术 专业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