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 2 1.3引用标准 3 1.4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 1.4.1指导思想 4 1.4.2基本原则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 6 2.1惠安县环境概况 6 2.1.1地理位置 6 2.1.2自然环境概况 6 2.1.3社会经济概况 7 2.2辋川镇概况 8 2.2.1地理位置 8 2.2.2行政辖域 8 2.2.3气候与物产 8 2.2.4社会经济概况 9 2.2.5基础设施 9 2.3林辋溪基本概况 11 第三章 流域环境现状 12 3.1林辋溪水质状况 12 3.2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13 3.2.1排水沟渠现状 13 3.2.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3 3.3流域配套基础设施状况 15 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17 4.1保护流域水质的需要 17 4.2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18 4.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的需要 18 4.4防御水、旱等自然灾害的需要 18 4.5保护下游鲤鱼岛原始生态环境的需要 19 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0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1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1 5.2项目建设目标 21 5.3项目实施原则 21 5.4项目实施方案 22 5.4.1水利工程建设 22 5.4.2水环境综合整治 32 5.4.3绿化工程 37 5.4.4水土流失治理 37 5.4.5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39 5.4.6辋川镇镇区整治 41 第六章 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管理 43 6.1项目实施原则 43 6.2项目实施计划 43 6.3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44 6.3.1施工准备 44 6.3.2施工过程 44 6.4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45 6.5项目质量管理 46 6.6运营管理与维护 46 6.6.1管理机构与制度保证 46 6.6.2排水管道、河道的清淤疏通 48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49 7.1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49 7.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9 7.1.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0 7.2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51 7.2.1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 7.2.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52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综合防灾 53 8.1劳动安全卫生 53 8.1.1施工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 53 8.1.2防护措施 53 8.2抗震 54 8.3消防 54 8.4防潮防台风 55 第九章 工程概算与资金筹措 56 9.1编制依据 56 9.2关于其它费用的计取 56 9.3项目总投资 57 9.4资金筹措及用款计划 59 9.4.1资金筹措 59 9.4.2用款计划 59 第十章 效益分析 60 10.1经济效益 60 10.2社会效益 60 10.3生态环境效益 61 第十一章 结论 63 65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林罔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 2、项目地点:惠安县林辋溪流域 3뀁建设单位:惠安县辋川镇人民政府 4、项目联系人:蔡国明 5、联系电话:13365981626 6、任务由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推动惠安县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惠安县辋川镇人民政府委托本公司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当前乡镇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安全,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林辋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尽快开展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工作。 7、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水利防洪建设、环境保护、林果绿化建设、水土保持、农业科技示范片区建设及其它配套工程建设等。 8、建设年限:3年 9、项目总投资:3820.8万元 10、资金筹措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820.8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自筹资金和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无偿补助),其中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720.8万元,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无偿补助)1100.0万元。 1.2编制依据 1、《惠安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惠安县辋川镇总体规划》 3、《惠安县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 4、《惠安县区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994年 5、《惠安县城地面水环境功能规划》,1998年 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 1.3引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8、《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97 9、《造林技术规范》GB/T15776-95 10、《福建省水土保持工程地方标准》DB35/T525-92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9-2001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 16、《通用用电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1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1.4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4.1指导思想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结合惠安县及辋川镇实际情况,实行治水与治山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协调,与县城建设、辋川镇建设相衔接,与农业科技示范片区相配套,变水害为水利,使溪水畅流、水质达标,山头绿化、堤岸林化,水利设施布局合理。整治重点突出标本兼治。 1.4.2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整治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持能力,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整治时,不仅要确保当前乡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着眼于长远的、综合的、整体的利益,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原则 特殊生态功能区指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功能区。它们对于建立乡镇生态功能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需要优先保护。 (3)整体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的高度耦合,缺一不可。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同样应注重三个生态子系统的和谐统一和三个系统规划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林辋溪是惠安县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整治应从全局的战略出发,考虑与周边乡镇功能的协调。同时,环境整治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供操作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惠安县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惠安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突出部,北纬24°49′~25°07,东经118°37′~119°05′,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东南隔泉州湾与石狮市相望,北接泉州市泉港区,西南与泉州市洛江区接壤。 2.1.2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惠安县依山临海,属闽粤花岗岩丘陵区的一部分,地形以丘陵为主,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马蹄形层状倾斜。西南西北山丘连绵,中部和东南部开阔平坦,大多是海积沙土平原和台地。 2、气候、气象 惠安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沛,年日照2206.6小时,年均气温17.2℃~20.8℃,夏长无酷暑,冬短罕霜寒。降雨量集中,年降雨量1022毫米,蒸发量大,年蒸发量达到2033毫米。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ENE风,夏季多吹SSW风,年平均风速3.9m/s,7~8月份常有热带风暴,风力一般7~10级,全年静风频率较低,仅占14%。 3、水文条件 惠安县域内没有较大的河流,地表水主要是由小溪流和人工水利渠道组成。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条,分别是林辋溪、黄塘溪和菱溪。在城市规划区内最大的溪流为林辋溪,该溪南支发源于螺阳镇、螺城镇、辋川镇,从峰崎村注入湄洲湾。沿途主要有灵头溪、下社溪和破溪三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主干流长28.2公里,年平均流量约2m3/s,该溪主要起雨季排洪和旱季农灌作用。 2.1.3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勤奋刻苦、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的惠安精神,奋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经济特色的石雕石材、食品饮食、针织服装制鞋、建筑房地产和海洋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惠雕”、“惠女”、“惠泉”三大品牌。 1994年以来,惠安连续几年蝉联“福建经济发展十强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76.1亿,五年年均增长17.1%,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五年年均增长21.8%。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形成新的优势,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6位和“全国最发达100县(市、区)”第70位;连续第十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位。社会事业创新达标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福建省农村技术示范县”、“省级文明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信息网络示范县”以及“省级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两连冠等荣誉称号。 2.2辋川镇概况 2.2.1地理位置 辋川镇位于惠安县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04′,东经118°51′。镇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北,与县城区直距8公里。辋川形如网,谐音辋,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故名辋川。 辋川镇地处县城东部林辋溪下流,东临湄洲湾,东南与东岭镇接壤,西与黄塘镇、螺阳镇接壤,南与涂寨镇相连,北与山腰镇、涂岭镇及山腰盐场毗邻。 2.2.2行政辖域 辋川镇面积54平方公里,镇政府设在辋川街。全镇有25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总人口71758人。 2.2.3气候与物产 全镇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5度,无霜期306天,年降水量1400毫米以上。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拥有林地面积14519万亩,森林覆盖率15.50%,石业矿产丰富。辋川镇还是惠安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区,主要的农业基地有走马埭农业示范基地、中绿农业基地、农牧基地、外走马埭珍禽基地及县农科所示范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大麦、小麦、大豆为主,其次有高粱、玉米、蚕豌豆、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龙眼、荔枝、余甘、桃李、枇杷等。主要的海产品有缢蛏、牡蛎、带鱼、鳗鱼及其它海产品等。 2.2.4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末期以后辋川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6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8.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2元、税收入库2123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9%、42.2%和73%。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关注‘三农’、办好14件事”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文化先进镇、泉州市“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和泉州市科普先进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十五”期间贫困残疾人安居工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辋川镇的企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私营企业100多家,并建有居仁工业区、半堤岸工业区以及在建的外走马埭万亩围垦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25家外资企业在辋川办厂。全镇已形成了石材加工、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海水、淡水养殖等支柱产业。 2.2.5基础设施 公路:辋川镇交通便捷,地处324国道边,福厦高速公路惠安段东侧。北距肖厝港30公里,南距泉州30公里,与福厦高速公路黄塘、驿坂两个互通口相距10到15公里,国道324线,漳泉肖铁路、沿海大通道纵贯境内。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已形成一定的网络,开通了小山—下江—辋川、五柳—吹楼—辋川等乡镇级公路。乡级以上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村与村之间的村级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铁路:连接鹰厦线的漳泉肖铁路在螺阳镇设立惠安站,距县城8公里。 港口:镇区可充分利用的港口码头有:规划建设中的斗尾国际中转港口、在建青兰山30万吨原油码头、崇武千吨对台贸易码头、一级渔业码头。镇区北侧的辋川码头(500吨)和辋川盐业码头(500吨)分别承担着本县粮食和盐产品的进出海上运输。盐业码头的船只可通往香港、澳门等地。 航空:距晋江机场45公里,距福州和厦门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路程。 通信:通讯发达,具有无线、有线等多种传播方式和传输覆盖网和海、陆、空立体通邮格局。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近万门,通讯光缆来自惠安县电信局。村村已设立程控电源,在镇域范围内设有移动电话基站。 供电:辋川镇区域现状电源全部来自惠安霞光110KV变电站。根据全县电力系统统筹规划,近期将在玉围村建设一个较大容量的110KV变电站,届时全镇域电源均依靠玉围变电站供给,年供电能力25万千瓦时。 供水:现有城南、北关2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5万吨。现状辋川镇的供水水源均引自北关水厂。 文化教育:辋川镇文化教育事业日趋进步,拥有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乒乓球厅等设施;规划建设中的辋川中心文化广场,将成为广大群众健身的中心场所。122个自然村村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医疗卫生设施较完善,镇卫生院2006年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综合门诊楼;镇内建有5所中学,15所6年制完全小学,学生可实现就近就读。 2.3林辋溪基本概况 林辋溪位于惠安县的中部,东经118°45′—118°50′,北纬24°57′—25°05′。河流由干流、支流组成。上游分北支和南支,北支河长5.5KM,发源于黄塘镇石码村。南支河长10.8KM,发源于螺阳镇锦水村大坪山,下游左岸有破溪支流汇入,河长7.6KM,南北支汇合口至出海口河长10.7KM,主河长为21.5KM。流域包括张坂、螺阳、黄塘、涂寨、螺城、辋川等乡镇,由南向北注入湄洲湾。流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18‰,年平均流量约2m3/s,该溪主要起雨季排洪和旱季农灌作用。 第三章 流域环境现状 3.1林辋溪水质状况 根据惠安县环境监测站在林辋溪的洋坑桥断面、峰崎桥断面和山美闸断面的监测结果,以及林辋溪丰、平、枯水期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辋溪上游的洋坑桥断面水质各监测项目除氨氮超出Ⅳ类水质标准外,其它各监测项目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或者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说明林辋溪上游受污染程度小,水质较好。 林辋溪下游由于是整个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纳污溪段,水质较差,除pH值、石油类、亚硝酸盐氮、Cr6+等指标达到Ⅴ类水质标准外,其余如BOD5、CODCr、DO和氨氮均已严重超标,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而且该纳污溪段水质发黑,并可闻到轻微的臭味,水质感官性也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 分析林辋溪下游水质较差的原因是因为该溪段上游来水量小、纳污容量有限、自净能力弱,但长期接纳了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这是该水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上游田边闸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拦截灌溉,即使是平水期和丰水期进入该溪段的清水也不多,进入溪段的基本是来自城区的污水,水体交换度很小,使该溪段的生态恢复能力降低。 3.2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3.2.1排水沟渠现状 林辋溪沿途流域的几条主要排水渠都是由早期的灌溉渠发展而来的,在农田作为建设用地后,这些沟渠就被利用作为城市排水主干渠。近几年,惠安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很快,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内部卫生设备的完善以及工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大幅增加,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应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的沟渠中。这些沟渠有的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差,加之居民往里随意倾倒垃圾,过水断面进一步减少,甚至造成溪段堵塞,许多沟渠发黑、发臭,使居民环境(尤其是沟渠周边)恶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惠安早期没有一个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排水专项规划指导城市排水沟渠建设,无法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建设对沟渠进行系统改造,造成目前部分沟渠随着城市开发被建筑覆盖,这给城市排水系统管理、清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2.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惠安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化规模逐步扩大、工业企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财力等客观因数的限制,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缺乏,城镇生活污水和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均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内,导致沟渠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垃圾淤塞严重、蚊虫滋生、水体发黑发臭、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已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质量,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1)水土流失严重。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治理,但资源开发和生产建设仍产生了一些新的水土流失,流失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2)河道淤积严重。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工农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林辋溪流域,造成河道垃圾淤积严重,使得排洪和农灌等兴利功能矛盾十分突出,一旦出现超过现有设防标准,将会对下游生产、生活活动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3)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由于早期的滥砍滥伐,导致林辋溪流域防护林急剧减少,加上水土流失严重,成熟林又少,森林生态功能也急剧退化。由于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也遭受严重打击,生态系统变成单一而脆弱。 (4)土地质量下降。因水土流失,原有很大一部分一级耕地降为二、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山地沦为石裸地,水田产生潜育化或次生潜育化。 (5)农业环境污染加剧。流域农民因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排放已严重污染土地,流域70%河段已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6)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九十年代以来,水灾频繁,而且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也明显增加。 3.3流域配套基础设施状况 (1)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系统未建成,大部分雨水管被当作雨污合流管使用,城镇大部分污水还是就近排入镇区内部的几条沟渠,通过沟渠再排入林辋溪中,即使按分流制设计施工的污水管,其收纳的污水最终仍排入雨水系统,进入林辋溪。 经现场踏勘调查,已建成的污水管大部分已投入使用,但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污水管道未连成系统,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二是管道的管理维护在管道工程建成后没有及时跟进,很多管道由于没有及时清淤疏通,已影响其过水能力,有些局部已严重堵塞;三是管道乱接、混接较严重,雨水管或河流排水管接入市政污水管、建筑污水管接入雨水口等现象相当普遍。 (2)据统计,惠安林辋溪上游先后修建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10万m3的小水坝5座,拦沙坝4座,造林1000亩,控制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不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及其它客观因素,许多水库、拦沙坝及溪道砌坎等工程老化、损坏或者水流冲击破坏等比较普遍,坝体、溢洪道、溪道砌坎、输水洞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渗漏问题突出,影响了拦沙坝、水库等正常运行和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流域生态农业园区的正常生产。 (3)防汛道路、通讯和照明、工程和水文观测、预警预报系统等极不完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 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林辋溪维系着下游辋川镇等几十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承担着下游几十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水及上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及其它农田的灌溉任务,为辋川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被誉为“辋川镇的生态调节器”。 由于林辋溪流域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它配套基础工程已严重恶化、损坏或遭到破坏,如不进行综合整治,将会严重影响到下游生产、生活活动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十分迫切和需要。 4.1保护流域水质的需要 林辋溪承载着下游几十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水及上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及其它农田的灌溉任务。近几年,惠安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很快,随着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工业的发展,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应增加,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的沟渠中,最后流入林辋溪。导致整个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体中BOD5、CODCr、DO和氨氮均已严重超标,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如不进行整治,将加剧流域水质进一步恶化,并对下游生态农业园区和其它农田的灌溉、下游渔产养殖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2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流域泥沙淤积特别严重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水灾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肥沃的土壤被大量冲刷到河道里,不仅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而且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产品质量也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加强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水土保持进度,改善生态环境。 4.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的需要 林辋溪下游辋川镇是惠安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区,主要的农业基地有走马埭农业示范基地、中绿农业基地、农牧基地、外走马埭珍禽基地及县农科所示范基地。根据辋川镇总体规划,利用林辋溪丰富水资源积极推进上述各主要农业基地的发展,是推进辋川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也是促进辋川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但是随着流域水质的下降、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对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辋川镇生态农业发展造成强大的冲击。因此,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质下降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保障下游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4.4防御水、旱等自然灾害的需要 近年来,水灾频繁,而且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流域范围内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也明显增加。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除跟不可抗拒的因数有关外,其实跟人类对流域防护林的滥砍滥伐、生态环境的破坏息息相关。导致整个流域抗御洪灾能力很低,当前只能防御2-5年一遇的洪水,潜伏的洪灾危机给下游几十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标本兼治,对流域进行整治、清理河道、整修沿线闸坝、沿岸砌砍、植树造林是提高流域抗洪能力的有力措施,也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旱灾的有效办法。 4.5保护下游鲤鱼岛原始生态环境的需要 鲤鱼岛位于林辋溪下游入海口处,辋川镇最东端的海面上,全岛面积约500亩。岛上原始森林保持良好,气候宜人,环境质量高,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周围为大片的湿地和滩涂,原始生态保持良好。但是,随着一条海堤通往鲤鱼岛,越来越多人选择到岛上去观光旅游,结果垃圾随地丢弃,一些树木遭到砍伐,少数游人甚至对鸟类下起了毒手,与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垃圾随处可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功能下降。 本项目的实施把鲤鱼岛划入封山育林的范围,将有助于岛上原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环境污染趋势的控制。此外,流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污染源的有效控制,也将有利于保持岛上及周边湿地和滩涂的生态环境功能。 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随着辋川镇镇区“东进西扩南移”新格局以及现代新型集镇的发展实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强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镇布局,有力于提升城镇品位和改善生态镇投资环境,从而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符合惠安总体发展规划,符合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林辋溪水体污染现状、改善林辋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具有重大作用,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和各级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要求等各方面分析,对林辋溪流域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尽快实施该项目已十分紧迫。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城镇和创建“绿色辋川”的战略决策,落实泉州生态建设规划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村镇建设任务。根据惠安县“十一五”和辋川镇“十一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结合林辋溪流域经济、资源、环境特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和不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为重点,切实解决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5.2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林辋溪流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流域的水质状况、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将有明显优化,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和抗洪能力将有显著提升,生态农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5.3项目实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注重实效和质量,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布局,分类指导。 3、坚持综合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生态环境建设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保持水土与植树造林相结合,基本农田建设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4、坚持发挥科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和技术,不断提高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5.4项目实施方案 5.4.1水利工程建设 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排洪与灌溉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河道清障、清淤、疏浚,以扩大过水断面和排洪量; (2)整修堤岸,加高培厚,以提高抗洪能力,同时局部堤岸配套道路,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和抗洪抢险; (3)整修现有闸坝,消除隐患,提高排灌能力和效益; (4)合理规划新建水利项目,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5)增加出水口的排洪能力。 一、水文计算 水文计算包括流域设计径流量和设计洪水计算。 (一)设计年径流量计算 1、设计年径流量计算 根据惠安雨量站和黄塘雨量站多年实测降雨资料,统计其流域历年平均降雨量,进行频率分析,采用经验频率适线。其统计参数: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233.9mm,Cv=0.24,Cs=2Cv。推求保证率P=90%年降雨量为845 mm,保证率P=95%年降雨量为758 mm. 2、径流系数分析 泉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曾对泉州地区降雨量径流进行分析计算,绘制泉州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图,林辋溪流域径流系数为0.55。 3、设计年径流量计算 根据设计年径流量和年径流系数,求得设计年径流量保证率P=90%年径流量=845mm×0.55×119.3km2=5544.5万m3, 保证率P=95%年径流量=758mm×0.55×119.3km2=4973万m3。 (二)设计洪水计算 设计洪水计算以林辋溪出海口山尾水闸流域特征值为计算依据,采用暴雨推算以林辋溪出海口山美水闸流域特征值为计算依据,采用暴雨推算洪水的计算公式法和邻近流域实测洪水统计的地区洪水综合法计算设计洪水。 1、推理公式法 林辋溪山尾水闸以上流域面积119.3 km2,平均坡降2.18‰,河长:南支10.8km,北支5.5km,南北支汇合口至山尾水闸10.7km,破溪7.6km。 ①设计暴雨量计算 A、设计最大24小时暴雨量计算 根据惠安雨量站和黄塘雨量站实测暴雨量资料,计算历年年最大一日暴雨量,通过理论频率分析,其统计参数为:多年平均最大一日暴雨量117.2mm,Cv=0.42,Cs=3Cv。由暴雨统计参数推求20年一遇最大一日设计暴雨量212.0mm。由最大一日暴雨量推求最大24小时暴雨量,采用系数1.1,即最大24小时暴雨量=212mm×1.1=233.2mm。 B、设计最大1小时和6小时暴雨量计算 由设计最大24小时暴雨量推算设计最大1小时和6小时暴雨量,其计算公式为: n2取0.70; C、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按Qm地表=和Qm潜流=两式分别计算20年一遇的地表洪峰流量和地下潜峰流量,洪峰流量为515 m3/秒。 D、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分别计算地表洪水过程线和地下潜流过程线。并按潜峰置于地表洪水过程线的终点迭加为流域洪水过程线。 2、洪水地区综合法 分别经P—Ⅲ型理论曲线进行适线计算单站洪水频率如下:凤洋站、永春站、安溪站、洪濑站、石砻站的洪峰流量均值和Cv值。 根据凤洋站、永春站、安溪站、洪濑站和石砻站等单站洪水频率计算的洪峰流量均值、Cv与集水面积点绘关系线图,由林辋溪山尾水闸断面流域面积查关系线,求得山尾水闸断面洪峰流量均值为230m3/秒,Cv=0.58,Cs=3.5Cv,计算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500 m3/秒。 3、设计洪水成果采用 由暴雨推求洪水和洪水地区综合推求洪水两种计算方法,其成果比较接近。山尾水闸断面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500 m3/秒,洪水总量2739.6万m3。 二、流域灌溉 年来水量计算:林辋溪流域没有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年来水量由降雨量和径流系数计算流域径流深,并由流域面积化算为年来水量。来水保证率P=90%的年来水量为5544.5万m3,来水保证率P=95%的年来水量为4973.6万m3。 年来水量分配:年来水量的月分配和相应农作物时段灌溉分配采用典型年法,典型年的选择根据与灌溉保证率P=90% 和P=95%的年来水量相接近的1967年和1978年的实测日雨量进行统计,求出P=90% 和P=95%的各月来水量和相应农作物灌溉时段来水量。 灌溉用水量:灌溉定额主要以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耗水量进行分析计算而得出综合灌溉定额,采用1995年泉州市水电局编制晋江下游水量分配方案,山美灌区惠安片净耗水量定额来水保证率P=90%为463.2m3/亩,来水保证率P=95%约为539.5 m3/亩。因此,此可研拟采用以上分析成果,即来水保证率P=90%,用水定额为463.2m3/亩,来水保证率P=95%,用水定额约为539.5 m3/亩。 经灌溉年水量平衡、月水量平衡、时段水量平衡计算,其中年用水量不缺,灌溉保证率P=95%时,有10个灌溉时段部分闸坝灌区缺水,但由水量平衡计算表可以得出,5月9日—5月13日、6月16日—6月26日、8月11日—8月19日、9月11日—9月3日四个时段虽有个别闸区缺水但均可由上游水闸剩余水量补充,流域总水量为节余。但以下5个时段除流域区间内平衡后,仍有欠缺,具体结果见表5-1。 表5-1 时段缺水量 时段 7.13-7.17 7.18-7.20 7.22-8.3 9.17-9.22 9.29-10.8 缺水量(万m3) 40.98 47.91 11.45 33.08 45.00 总缺水量(万m3) 178.42 总缺水量为178.42万m3,缺水补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水库补充水源。流域内现有美峰、梅山二座小(一)型水库及锦水、锦峰、七一、红卫等小(二)型水库8座,总库容为573.6万m3,还有一些小山塘及乌潭水库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6 m3/s),不足水源可以由以上水库补充。 2、合理调度,需水期流域内各水库、各闸坝应协调统一,合理分配水量。 3、节水灌溉,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减少单位面积用水量,提高灌溉保证率,增加灌溉面积。 4、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 5、根据灌溉水源情况,合理选择耕种作物品种。 三、水利工程建设 (一)工程等级和标准 根据GB50286—98《堤岸工程设计规范》、GB50501—94《防洪标准》规定,林辋溪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相应堤岸工程级别为4级。本工程保护范围主要为村庄及农田,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36小时排完。 (二)防洪 1、堤线布置 在保证行洪的前提下,根据规划原则的要求,本工程堤线布置主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重点对林辋溪干流确定两岸堤线: ①为使堤岸线平顺美观,将林辋溪进行渠道化高标准规划。 ②根据流域面积、流量变化,河道宽度上窄下宽,在相邻闸坝等建筑物之间且无较大流量变化时,该段河宽一致,不同河宽堤段应平缓连接。 ③在同时兼顾河宽与堤高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河宽与原河道基本一致,减少开挖工作量。 ④轴线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两岸的关系及原有灌溉渠道等建筑物。 出海口河底宽度40 m,破溪汇合处到北支流汇合处为25—27m,前塘闸至上坂闸为10—20 m,上坂闸以上为10 m以下,破溪为9—20 m,北支为11 m。 2、堤顶高程确定 堤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上安全超高、波浪爬高、风壅增水高度。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不允许越浪的4级堤防安全越高为0.6m,设计波浪爬高及风壅增水高度按附录C计算为0.4m,则堤顶高程=H设+1.0m。下游出海口堤高6 m,破溪汇合出至溪边闸5.5—5.0 m,溪边闸至上坂闸4.0—3.4 m,上坂闸以上为4.3 m;破溪为3.8 m;北支为4.0 m。 3、堤岸建设方案 本工程拟定3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详见表5—2。 表5—2 方案比较表 项目 方案 工程量(万m3) 占地面积(亩) 方案一 草皮护坡 58.6 98 方案二 干砌块石护坡 39.2 98 方案三 浆砌石挡土墙 46.6 56 方案一:堤背水坡、迎水坡比均为1:2.0,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迎水坡大部分采用草皮护坡,在局部(闸坝上下游以及流速大于2 m/s的河段)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厚30cm,下设20 cm碎石反滤层,坡脚设1 m深的块石护坡脚,占地面积约98亩。 方案二:堤背水坡、迎水坡比均为1:2.0,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迎水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厚30 cm及20 cm碎石反滤层,占地面积约98亩。 方案三:堤背水坡比为1:2.0,草皮护坡;迎水坡比为1:0.5,采用仰斜式块石挡土墙,占地面积约56亩。 方案优缺点:方案一、方案二占地较多,但方案一比方案二在经济上可以减少投资;方案三占地较小,但投资比方案一多,虽然块石及挡土墙护坡较整齐美观,但对于防护区基本上是农田的林辋溪,且县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本工程宜采用草皮护坡、在局部地段用干砌块石护坡的方案一,详见砌石地段明细表5—3。 表5—3 砌石明细表 序号 名称 长度(m) 1 前塘闸—杜厝闸 288 2 团结闸上游 48 3 团结闸下游 89 4 团结闸—破溪 200 5 溪边闸上游 68 6 溪边闸下游 110 7 陈芹闸下游 64 8 上坂—前塘 150 9 杜厝—溪边闸上游 257 10 北支汇合处—福厦大桥 230 11 溪边—团结 200 12 破溪汇合处—山尾闸 150 1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域 环境质量 综合 整治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