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孙澄.pdf
《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孙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孙澄.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高等建筑教育 2023 年第 32 卷第 2 期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Vol.32 No.2 2023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2.013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孙澄,薛名辉.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2):103-109.修回日期:2023-02-28基金项目:2022 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作者简介:孙澄(1971),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
2、从事寒地建筑、计算性设计研究,(E-mail)suncheng ;(通信作者)薛名辉(1981),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教育研究,(E-mail)xueminghui 。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孙 澄,薛名辉(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摘要:面向工业 4.0 时代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背景下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转变建筑类专业教育中“以校为主、以企为辅”的传统校企协同教育理念,探索“校企同行”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新理念,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创新、特色实践课程体系的搭建、机制保障
3、与育人平台的打造,全方位构建“立体交融”的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新工科建设,融通多元学科与多方资源,经过 8 年的探索与实践,凝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哈工大范式”,为建筑类专业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启示与路径。关键词: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3)02-0103-07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具体到建筑领域,随着以“智慧化”“大数据”为典
4、型特征的工业 4.0 时代的开启,建筑产业面临信息化和智能化背景下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迫切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建筑类专业人才1。校企联合是建筑类专业典型育人模式,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传统“以校为主、以企为辅”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亟待进一步发挥企业的行业引领特点,强化其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科创始于 1920 年,是中国最早开启建筑教育的院校之一,先后经历“俄式教学”“日式教学”“苏化教学”等阶段,通过不断积淀和完善,已形成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教育和研究系统,并在传承历史、学贯中西的基础上不
5、断开拓创新。在进入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面对建筑产301 高等建筑教育 2023 年第 32 卷第 2 期 业的“智慧化”与“工业化”变革,转变“以校为主、以企为辅”的传统校企协同教育理念,探索“校企同行”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新理念,定位“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实现“专业改造与升级”,发挥“双一流”研究型大学优势,创新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同时,基于建筑类拔尖人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标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指向效应,深化双主体下的建筑类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成果评价等多环节教学改革,纵向贯通育人环节,实现“课程体系升级”,开辟“双主体”下校企联合育人新路径。围
6、绕建筑产业发展特征,融通人居环境多学科优势力量,整合教学、科研和企业工程实践平台,改革基层教学组织,构建“双主体”教研平台,保障校企协同育人的充分实施2。一、“双主体”培养模式的持续探索面对日益复杂的建筑及城市问题,建筑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实践越来越显示出“三权分立”的状态:专业教育具有较为成熟稳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估体系;在建筑学的内涵与外延方面开展独立而深入的科学研究;设计实践领域直接面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时代变迁。近年来,三者的交集出现越来越小的趋势,以传统建筑设计能力为核心的“重实践”工程教育却出现背离工程实践的危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创新价值的科学研究也极少为设计实践
7、领域提供创新的原动力。面向当前和未来建筑产业的发展,反思传统建筑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建立高校与建筑设计生产科研机构“双主体”融合发展的专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设计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方融合互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于2014 年开始,面向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尝试数字技术应用培养体系建设,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提出校企“双主体”这一概念,即改变传统校企联合中“以校为主,以企为辅”“学校牵着企业走”的模式,将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特定实践体系或实践环节的另一“主体”,给予企业一定的育人自主权,开展校企协同与互动。“双主体”模式并不是机械地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将企业摆在与高校同等的地
8、位,而是科学分析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不同模式,通过主体育人作用,最大化发挥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基础塑造与实践创新方面的不同效用,并使其相得益彰,互为补充3。2018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提出的“建筑学专业双主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主体”培养模式的探索全面开展。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5 个建筑类专业。通过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搭建校企协同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交叉互融,改革基层教学组织;面向全校遴选优质生源,创设校企联合培养的试点“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全方位构筑“校企同行、学科交融”的育人新平
9、台。2020 年后,进一步加大探索与实践力度,5 个建筑类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以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为主要特色的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并牵头成立了教育部建筑数字化设计课程群虚拟教研室。2022 年,“立体交融、校企同行 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双主体培养模式”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双主体”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在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一直聚焦以下 3 个问题:(1)面对建筑产业的“智慧化”与“工业化”变革,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标准是什么?(2)基于新标准,如何发挥行业需求导向效应,开辟校企联401孙 澄,等 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合育
10、人的新路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核心能力?(3)遵循新路径,如何围绕建筑产业特征,整合人居环境领域多学科的优势力量,构筑新平台,保障校企协同育人的充分实施?对这 3 个教学问题的解答,即是贯穿“双主体”培养模式实践过程的核心思想:基于新工科建设,重新定位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理念;革新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搭建校企共建同行的课程体系;融通学院人居环境领域多个学科,构筑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校企交融协同的保障机制。三方面、三层级,依次立足“标准引领”“路径实施”与“平台保障”,共同构成“立体交融、校企同行”的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图 1
11、)。图 1 建筑类专业“双主体”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一)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充分调研“校”与“企”对人才培养的双重期望,将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于“实践+创新”的双核心能力,培养兼具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素养,掌握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工具,具备扎实求精的工程能力与开放兼容的知识结构,善于沟通表达、注重团队协作,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信念执着、品德优良,恪守职业信条,引领建筑及其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中,高校内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结构的搭建与学习能力的养成,而在与企业协同的实践育人中,把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图 2)。
12、图 2 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宏观把控与建筑类专业教育评估标准的微观指导充分融合,形成双重驱动下面向新时代、新发展的建筑类专业毕业要求。如,建筑学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501 高等建筑教育 2023 年第 32 卷第 2 期 “十二条标准”为基准,构建了包含 4 个大类、8 个分项、37 个子项的毕业要求。从定义学习产出的角度,将人才培养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以此定位为培养目标,于 2018 年在建筑学专业内创设了首届新工科创新实验班。针对该班级施行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根据学习成效每学年设置若
13、干校企联合环节,并由班主任负责企业联合培养过程中的管理与协同。该班级面向全校大一新生遴选,首届招收 20 名学生,经过 4 年的实践,实验班人才培养效果良好,成绩一直位列年级首位,80%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后赴国内外顶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进一步扩大实践范围,经教育部批准,2020 年在全国首创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构建了“两年厚植专业基础”“两年校企协同实践”的“2+2”双主体协同课程体系。目前,该专业已经招生 2 届本科生4,进一步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大型国企设计院,以及上海柏涛、GOA 大象设计、gad 建筑设计等知名建筑设计企业建立了建筑学、城
14、乡规划、智慧建筑方向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并签订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框架协议,强化双核心能力塑造。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的影响力逐渐凸显,全国 10 余所院校先后跟进建设该专业或方向5。(二)搭建校企同行课程体系创新理念并确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后,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搭建,来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非常必要。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观念下,面向建筑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需求,针对建筑类专业教学特色,设置了一条纵向贯通的校企联合育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特色教学环节6。在理论类课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导师在课堂中多点植入。同时,分年级制定课程目标,即一年级工程意识萌芽,二年级工程素质塑造,三年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类专业 主体 协同 培养 模式 探索 实践 孙澄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