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配工艺技术模板.doc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配工艺技术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配工艺技术模板.doc(5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GGD系列安装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适用于GGD低压固定柜进线柜电气元件安装。 2. 工艺步骤图 技术图纸(一次、二次、地基图) 一次元件安装 生产准备 元器件材料单 立式(悬挂式)断路器安装 自检互检 二次元件安装 抽屉式断路器安装 整理转序 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 3. 工艺过程 3.1 工步1 生产准备 3.1.1仔细阅读图纸,依据图纸和工艺标准和元器件型号、柜体尺寸、进线(电缆或母排;上进下进等)方法、返线方法、有没有电度表和方便母线制作,便于二次配线等来制订安装方案。发觉问题立即和技术部主管设计员沟通,消除质量隐患。所装元件带电零部件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额定绝缘电压 Ui(V)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63A以下 大于63A 63A以下 大于63A Ui<60 3 5 3 5 60<Ui<250 5 6 6 8 250<Ui<500 8 10 10 12 3.1.2依据图纸和元器件材料单,开领料单领取元器件及附件辅料。 3.1.3检验领取元器件及附件辅料型号、规格、数量、电源类型(交、直流)、电压等级(380V/220V/110V)等是否和图纸、材料单和领料单相符。是否完好,有没有质量缺点。然后擦拭洁净,小件放入专用箱内,大件放在木托板上,托放在柜体周围不影响安装操作地方,不得落地放置。不得占压安全通道黄线。 3.2 工步2 一次元件安装 依据断路器规格型号通常分为三种安装方法。一个为立式(悬挂式)断路器;一个为抽屉式断路器;一个为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 3.2.1立式(悬挂式)断路器安装(图1) 悬挂式断路器安装次序通常为:刀开关 断路器。 序号 名称 数量 5 安装梁 4 1 刀开关 旋转机构 安装梁 1 6 六方头 螺栓 M8X20 2 滚花螺钉 M8X25 7 刀开关 旋转机构 1 3 垫板 2 8 刀开关 1~2 4 纵横梁 8 9 断路器 1 (图1) 3.2.1.1刀开关安装 3.2.1.1.1依据柜宽和图纸要求,选择适宜刀开关旋转机构安装梁(俗称:刀板)1件,长度尺寸见表2。用螺栓经垫板将刀开关旋转机构安装梁固定在柜体前左右立柱上。(图2)距柜顶560mm。自上向下数第29、31、33安装孔安装。 表2 mm 柜宽尺寸 600 800 1000 1200 刀开关旋转机构安装梁长度 577 777 977 1177 中心孔距A 205 245 315 465 (图2) 3.2.1.1.2依据柜深,选择适宜纵横梁(俗称:深度撑)4根,长度尺寸B见表3。用螺栓将纵横梁固定在柜体左右侧立柱上。(图3)自上向下数第25、26和32、33安装孔安装。距柜顶分别为500、640mm. 表3 mm 柜深尺寸 600 800 1000 纵横梁长度B 430 630 830 (图3) 3.2.1.1.3依据柜宽,选择适宜安装梁2件作刀开关安装梁,长度尺寸C见表4。 表4 mm 柜宽尺寸 600 800 1000 1200 安装梁长度C 540 740 940 1140 3.2.1.1.4依据刀开关额定电流大小,在刀开关安装梁上画线钻4-φ9安装孔。刀开关安装孔距见表5。 3.2.1.1.5用螺栓将刀开关安装梁固定在纵横梁上。刀开关安装梁距柜体前面距离E见表5。自前向后数第N安装孔安装,见表5。(图3) 表5 HD13(17)BX型刀开关安装尺寸 mm 刀开关额定电流 200A 400A 600A 1000A 1500A A 2500A 安装孔孔距DX160 80X160 90X160 100X160 120X160 130X160 180X160 180X160 安装梁距柜前尺寸E 260 260 260 280 280 300 340 第N安装孔 8 8 8 9 9 10 12 3.2.1.1.6用螺栓将刀开关固定在刀开关安装梁上。 纵横梁 安装梁 刀开关 (附图1:刀开关安装图) 3.2.1.1.7用螺栓将旋转机构固定在刀开关旋转机构安装梁上。 旋转机构 刀板 (附图2:刀开关旋转机构安装图) 3.2.1.1.8将旋转机构和刀开关连接,调整旋转机构及联杆,使刀开关分合到位,操作轻松灵活。然后锁紧螺母。 旋转机构 锁紧螺母 调整螺母 联杆 刀开关 (附图3:开关和旋转机构连接图) 3.2.1.2立式断路器安装 3.2.1.2.1依据柜深选择适宜纵横梁(俗称:深度撑)4根,长度尺寸B见表3。用螺栓将纵横梁固定在柜体左右侧立柱上。上下纵横梁之间距离见表6。自下向上数第N安装孔安装,确保断路器安装后飞弧距离≥250mm。(图4) (图4) 3.2.1.2.2依据柜宽选择适宜安装梁2件作为断路器安装梁,长度尺寸C见表4。按断路器B相和刀开关B相中心线在一条垂直线上标准,依据断路器安装孔距,在断路器安装梁上划线,钻4-φ13安装孔。常见断路器安装孔距见表6。 表6 常见断路器安装尺寸 mm 开关型号规格 DW15-630及以下 DW15-(1000~1600) ME(DW17)-(630~1600) 水平孔距F 220 400 300 垂直孔距G 300 330 250 安装梁间距H 240 280 180 第N安装孔 32、33和44、45 30、31和44、45 35、36和44、45 3.2.1.2.3用螺栓依据柜深及断路器型号及额定电流,将断路器安装梁固定在左右纵横梁上(图4)。深度尺寸J见表7。自后向前数第N孔安装。 表7 断路器安装梁安装尺寸J mm 开关型号规格 DW15-630及以下 DW15-1000(1600) ME(DW17)-630(1600) 深度尺寸J 370 390 470 第N安装孔 7 6 2 3.2.1.2.4用螺栓将断路器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梁上。若出现因断路器太重,使断路器安装梁产生弹性变形时,应在断路器前下方用一根安装梁进行支撑。其安装位置应依据实际具体情况确定。 纵横梁 断路器 安装梁 (附图4:悬挂式断路器安装图) 断路器 刀开关 (附图5:悬挂式断路器进线柜一次元件安装总图) 3.2.2抽屉式断路器安装(图5) 序号 名称 数量 1 内立柱 2 2 六方头 螺栓 M8X20 20~ 36 3 纵横梁 3 4 安装梁 2~6 5 断路器 1 (图5) 3.2.2.1按柜宽截取适宜内立柱2件,作为横安装梁使用。截取长度L见表8。 表8横安装梁长度L mm 柜宽尺寸 600 800 1000 1200 横安装梁长度L 580 780 980 1180 3.2.2.2依据柜深选择适宜纵横梁(俗称:深度撑)3根,纵横梁长度尺寸B见表3。用螺栓将左右纵横梁和横安装梁各2根,固定在柜体前后立柱同一水平面上,距离柜底880mm。另1根纵横梁,依据柜宽及断路器型号和额定电流,固定在横安装梁上(图6)。安装尺寸C,见表9。 表9 mm 开关型号 规格 A C D E F G H N 安装梁件数 CW1- A 85 540 265 0 175 140 0 4 2 3200A 85 740 325 0 175 140 0 4 4 4000A 85 740 440 0 175 140 60 4 5 5000A 85 940 696 0 175 140 60 4 6 DW17(ME)- 1600A 85 540 220 0 460 420 120 6 3 2500A 85 740 490 100 429 400 120 12 5 3200A 85 940 490 100 450 420 120 12 5 4000A 85 1140 840 280 425 400 120 12 6 (图6) 3.2.2.3依据尺寸C及断路器型号和额定电流大小,选择适宜安装梁 2~6件作为断路器纵横梁断路器体积重量和额定电流较小,使用2件。断路器体积重量和额定电流较大,将双根并为一根加固使用,需4件。必需时,中间再增加一~二根加固,需5~6件。此时若有必需,可按3.2.2.1 、3.2.2.2和3.2.2.5条在其下增加一组安装梁,和其栓接在一起,以增加其强度和刚度。),其长度尺寸C和件数见表9。 3.2.2.4依据断路器安装尺寸,在断路器安装梁上钻N-Ф13孔。常见断路器安装孔距见表9. 3.2.2.5用螺栓将断路器安装梁固定在纵横梁上(图7)。安装尺寸A、F、G、H见表9。若断路器安装梁长度误差较大时(差2~5mm),可在断路器安装梁和纵横梁间垫镀锌垫片。 (图7) 3.2.2.6将断路器芯从底座中抽出。依据断路器安装要求,选择适宜六方头螺栓,将断路器底座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梁上。中间安装梁上应垫3X30mm铜母线一根垫平底座。一定注意断路器底座位置应端正。不得有歪斜现象。紧固后将断路器芯插入底座。 横安装梁 安装梁 纵横梁 断路器 (附图6:抽屉式断路器安装图) 断路器 (附图7:抽屉式断路器进线柜一次元件安装总图) 3.2.3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图8) 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次序通常为:刀开关 断路器。 序号 名称 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1 刀开关 旋转机构 安装梁 1 6 六方头 螺栓 M8X20 2 滚花螺钉 M8X25 7 刀开关 旋转机构 1 3 垫板 2 8 刀开关 1 4 纵横梁 9 9 内立柱 2 5 安装梁 4~8 10 断路器 1 (图8) 3.2.3.1刀开关安装:参见本工艺3.2.1.1刀开关安装。 3.2.3.2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断路器安装梁安装参见本工艺3.2.2抽屉式断路器安装。其断路器安装时,依据断路器安装要求,选择适宜六方头螺栓,将断路器框架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梁上。常见固定式卧式安装断路器安装尺寸见表10。 表10 常见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尺寸 mm 开关型号 规格 A D F G N CW1- A 85 340 150 120 4 CW1-3200 3200A 85 392 150 120 4 CW1-4000 4000A 85 505 150 120 4 CW1-5000 5000A 85 760 150 120 4 断路器 纵横梁 安装梁 横安装梁 (附图8: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安装图) 断路器 刀开关 (附图9:卧式安装固定式断路器进线柜一次元件安装总图) 3.3 工步3 二次元件安装 3.3.1依据一、二次技术图纸,通常按先板面,后板后;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次序进行。 3.3.2板面元件安装(图9) 序号 名称 1 仪表门 2 仪表 3 转换开关 4 指示灯 5 按钮 6 标志框 7 (图9) 3.3.2.1测量仪表安装 测量仪表必需经过校验或检验,漆印、铅封完好,刻度盘上所注互感器变比值符合图纸要求。 固定仪表时,必需对角拧紧螺栓,然后平行拧紧,压平弹簧垫圈即可。严禁用力过猛,而损坏仪表。注意严禁出现多个螺栓受力不均,松紧不一现象。 3.3.2.2转换开关安装 转换开关型号应和图纸相符,用自带螺钉将其固定牢靠。注意装正。 3.3.2.3指示灯和按钮安装 3.3.2.3.1指示灯和按钮安装次序:由板前看,从左至右,指示灯装配次序为: 红灯 绿灯;按钮装配次序为:绿钮 红钮。指示灯在上按钮在下,同一回路灯钮对应安装。 3.3.2.3.2按钮装配时,LAY按钮开点在上方;LA39按钮开点在下方。 3.3.2.3.3灯钮安装其前后均应横平竖直,拧紧固定牢靠。不得出现倾斜现象。安装时若安装孔过小或尺寸偏差较大时,必需扩孔。如有毛刺或腻子等,应先用锉刀去除。不得强行安装,以免损坏元件或造成安装不正等安装缺点。 3.3.2.4标志框安装 标志框分为螺钉固定和热封固定两种安装形式。 3.3.2.4.1螺钉固定:使用螺钉固定时,注意横平竖直,美观整齐,固定牢靠。 3.3.2.4.2热封固定:先将标志框插入固定 孔中,摆放端正,注意横平竖直,美观整齐, 然后用电烙铁加热熔化固定。熔化固定端应 熔成圆头且美观整齐,固定牢靠。(图10) 仪表 (图10) 按钮 指示灯 转换开关 标志框 (附图10:仪表门二次元件安装总图) 3.3.3电度表安装(图11) 序号 名称 1 电度表安装板 2 电度表 3 端子支架 4 导轨 5 端子排 6 六方头 螺栓 M8X20 7 螺钉 (图11) 3.3.3.1电度表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3.3.2用螺栓将电度表安装板固定在门轴侧柜体骨架上。电度表安装板上面距离刀板下面10mm处。 3.3.3.3 按电度表安装要求,选择适宜螺钉,将电度表固定在电度表安装板上,固定牢靠。 3.3.3.4若装有没有功电度表,则按上诉方法安装在柜体另一侧。电度表安装不应和其它元件干涉,且不影响其它元件操作。不然应另选安装位置。 3.3.4端子排安装(图13) 3.3.4.1安装前应逐一对端子进行检验,不应有裂纹和缺点,金属件应无锈蚀,弹性合适,不缺件。二次端子排垂直安装在电度表下方,距离电度表安装板下面100 mm处。 3.3.4.2用螺栓将端子支架固定在柜体骨架上,用螺钉将安装端子排用槽板或导轨,固定在端子支架上。槽板竖装时宽边在右边。横装时宽边在下边。 3.3.4.3按接线图排列组装端子排,端子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紧凑排列。同一安装单位端子及R1型熔断器排列次序是(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 R1型熔断器 电流端子 电压端子。端子排最终留2~5个备用端子。端子排两端应设有端子堵头。同一端子排不一样安装单位之间也要装设端子挡板(或端子堵头),以示隔开。 端子支架 端子槽板 电度表安装板 端子排 电度表 (附图11:电度表和端子排安装位置图) 电度表 断路器 端子排 刀开关 仪表门 (附图12悬挂式安装方法进线柜电气元件安装总图) 端子排 电度表 断路器 仪表门 (附图13:抽屉式安装方法进线柜电气元件安装总图) 端子排 电度表 断路器 刀开关 仪表门 (附图14:固定式卧式安装方法进线柜电气元件安装总图) 3.4 工步4 自检和互检 元件装配完成后,进行自检和互检。检验内容包含: a) 元件及装配是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元件本身安装使用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满足3.1.1条要求; b) 元件装配是否牢靠可靠,横向平齐,竖向对称,整齐美观,元件是否有显著倾斜现象(其倾斜度应小于1.5度); c) 紧固件是否紧固并符合工艺要求:螺栓紧固后,弹簧垫圈已压平,螺尾留2~5牙; d) 元件装配后应无装配损伤及装配缺点。 3.5 工步5 整理和转序 3.5.1自检和互检合格后,填工序流转卡,转入下道配线工序。 3.5.2清理现场,工具和物品放归原处。 电度表 断路器 端子排 刀开关 仪表门 抽出式系列安装工艺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适用于GCS低压抽屉柜出线柜(经济型)电气元件安装。GCK、MNS可参考实施。 4. 工艺步骤图 一次元件安装 馈线柜安装 技术图纸(一次、二次、地基图) 生产准备 柜体元件安装 抽屉柜安装 元器件材料单 二次元件安装 整理转序 自检互检 抽屉和柜体配合 抽屉元件安装 4. 工艺过程 3.1 工步1 生产准备 3.1.1仔细阅读图纸,依据图纸和工艺标准和元器件型号及规格、柜体尺寸和方便母线制作,便于二次配线等来进行安装。发觉问题立即和技术部主管设计员沟通,消除质量隐患。所装元件带电零部件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额定绝缘电压 Ui(V)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63A以下 大于63A 63A以下 大于63A Ui<60 3 5 3 5 60<Ui<250 5 6 6 8 250<Ui<500 8 10 10 12 3.1.2依据图纸和元器件材料单,开领料单领取元器件及附件辅料。 3.1.3检验领取元器件及附件辅料型号、规格、数量、电源类型(交、直流)、电压等级(380V/220V/110V)是否和图纸、材料单和领料单相符。是否完好,有没有质量缺点。然后擦拭洁净,小件放入专用箱内,大件放在木托板上,托放在柜体周围不影响安装操作地方,不得落地放置。不得占压安全通道黄线。 3.2 工步2 柜体元件安装 3.2.1 馈线柜柜体元件安装 3.2.1.1馈线柜一次元件安装 3.2.1.1.1内立柱安装:用螺钉按图纸尺寸,将纵横梁固定在柜体左右侧框上,再将内立柱固定在纵横梁和柜体左右侧框上。(图1) 3.2.1.1.2侧横梁安装:用螺钉按图纸尺寸,将前后侧横梁固定在柜体和内立柱间。(图1) 3.2.1.1.3断路器安装板安装:用螺钉将断路器安装板固定在前侧横梁上。(图1) 3.2.1.1.4元件室后板和顶板安装:用螺钉将元件室后板固定在内立柱上。顶板连接在纵横梁上。(图1) (图1) 3.2.1.1.5将断路器芯从底座中抽出。依据断路器安装要求,选择适宜六方头螺栓,将断路器底座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板上,但不紧固。待调整后再紧固。一定注意断路器底座位置应端正。不得有歪斜现象。常见断路器安装尺寸见表1。 表1常见断路器安装尺寸 mm 开关型号 规格 D E F H N 图例 CW1- A 265 0 175 0 4 图一 3200A 325 0 175 0 4 4000A 440 0 175 60 4 5000A 696 0 175 60 4 DW17(ME)- 1600A 220 0 460 120 6 图二 2500A 490 100 429 120 12 3200A 490 100 450 120 12 4000A 840 280 425 120 12 图一 CW1- 图二 DW17(ME)- 3.2.1.1.6将断路器芯插入断路器底座后,调整断路器安装位置,使断路器操作面板和主元件室门开孔对正后,再紧固断路器。 元件室后板 断路器安装板 断路器 (附图1:断路器安装图) 3.2.1.2馈线柜二次端子排安装 3.2.1.2.1安装前应逐一对端子进行检验,不应有裂纹和缺点,金属件应无锈蚀,弹性合适,不缺件。 3.2.1.2.2用螺栓将端子支架固定在柜体上,用螺钉将安装端子排用槽板或导轨,固定在端子支架上。槽板竖装时宽边在右边。横装时宽边在下边。 3.2.1.2.3按接线图排列组装端子排,同一安装单位端子及R1型熔断器排列次序是:R1型熔断器 电流端子 电压端子。端子排最终留2~5个备用端子。端子排两端应设有端子堵头。 端子支架 导轨 端子排 (附图2:端子排安装图) 3.2.1.3馈线柜测量控制元件安装:按图纸和元件室门板上开孔,将测量仪表和灯钮安装在各元件室门板上。指示灯在上,按钮在下。灯钮安装其前后上下均应横平竖直,拧紧固定牢靠。不得出现倾斜现象。 按钮 指示灯 视窗 转换开关 仪表 (附图3:测控元件安装图) 计量保护室 主元件室 (附图4:馈线柜电气元件安装总图) 3.2.2 抽屉柜柜体元件安装 3.2.2.1抽屉柜柜体一次元件安装(图2) 3.2.2.1.1侧内立柱安装:用螺钉按图纸尺寸,将纵横梁固定在柜体左右侧框上,再将侧内立柱固定在纵横梁和柜体左右侧框上。侧内立柱安装面距离柜体前面450mm。二侧内立柱之间间距为540mm。(图2) 3.2.2.1.2单元抽屉隔板安装: 3.2.2.1.2.1用螺钉按图纸尺寸,先将纵横梁固定在柜体左右侧框上。再将内立柱固定在纵横梁和柜体左右侧框上。(图2) ( 图2) 3.2.2.1.2.2用螺钉按图纸尺寸,将铝支架固定在柜体左右前立柱上。1单元及1/2单元间距为160mm;1.5单元为240mm:2单元为320mm:3单元为480mm。 3.2.2.1.2.3再用螺钉将单元抽屉横梁固定在铝支架上。(图3) 3.2.2.1.2.4用螺钉将单元抽屉隔板安装在铝支架和内立柱上。(图3) 3.2.2.1.3抽屉外导轨安装:用螺钉和导轨支架,将抽屉外导轨安装在侧内立柱和柜体侧框架上。导轨中心距抽屉横梁中心1~2单元为75mm,(图3) 3单元为195mm。外导轨间间距为532mm。1/2单元抽屉无外导轨。 (图3) 3.2.2.1.4单元抽屉后隔板和单元抽屉后上隔板安装:用螺钉将单元抽屉后隔板固定在内立柱和抽屉隔板上。1.5单元以上抽屉,需在单元抽屉后隔板上加装单元抽屉后上隔板。单元抽屉后上隔板用螺钉和内立柱和单元抽屉后隔板连接。(图2) 3.2.2.1.5滚柱安装:用螺钉将滚柱安装在单元抽屉横梁上。(图4) (图4) 3.2.2.1.6接插件安装:用螺钉将一次和二次接插件安装在单元抽屉后隔板上。 二次接插件 抽屉后隔板 一次接插件 (附图5:柜体接插件安装图) 3.2.2.2抽屉柜柜体二次端子排安装 3.2.2.2.1安装前应逐一对端子进行检验,不应有裂纹和缺点,金属件应无锈蚀,弹性合适,不缺件。 3.2.2.2.2用螺栓将端子支架固定在内立柱上,用螺钉将安装端子排用槽板或导轨,固定在端子支架上。槽板竖装时宽边在右边。横装时宽边在下边。 3.2.2.2.3按接线图排列组装端子排,同一安装单位端子及R1型熔断器排列次序是:R1型熔断器 电流端子 电压端子。端子排最终留2~5个备用端子。端子排两端应设有端子堵头。 (附图6:端子排安装图) 抽屉后隔板 抽屉隔板 抽屉横梁 内立柱 抽屉外轨道 (附图7:抽屉柜柜体元件安装总图) 3.3 工步3 抽屉柜抽屉元件安装 3.3.1右侧板联锁件铆装(图5) 3.3.1.1轴铆接:用手锤将ф4轴铆接在右侧板上。要求铆接牢靠平整,轴和铆接面垂直。 3.3.1.2锁扣铆接:将压缩弹簧套在ф4轴上,锁片套在 ф4轴上压下弹簧,用三颗铆钉将锁扣铆在右侧板前面和侧面上。要求铆接牢靠,铆接后锁扣和铆接面间隙为0.2mm,上下滑动自如无卡滞现象。为减小滑动摩擦力,可涂抹适量中性凡士林润滑。 (图5) 3.3.2抽屉组装 3.3.2.1抽屉本体组装:用螺钉将抽屉左右侧板、抽屉底板、前下支架、上支架、抽屉后板组装成抽屉本体。(图6) 抽屉外形尺寸: 宽为534;深为460mm; 前面宽为542mm; 左右侧板内侧间距510mm; 高度尺寸: 1单元为120mm; 1.5单元为200mm; 2单元为280mm; 3单元为440mm。 抽屉各对角线偏差小于1mm。调整后紧固紧固件,使抽屉含有稳定安装尺寸和足够强度和刚性。抽屉本体安装调整完成后,将已开孔测控板插入前下支架固定牢靠,不得歪斜。 (图6) 3.3.2.2抽屉内轨道安装:用螺钉将左右轨道安装在左右侧板上。要求轨道和侧板上下平行不歪斜。轨道中心距抽屉底板1~2单元为54.5mm,(图7)3单元为174.5mm。 (图7) 3.3.2.3一二次接插件安装:用螺钉将一二次接插件安装在单元抽屉后板上。安装端正固定牢靠。 二次接插件 一次接插件 上支架 抽屉前下支架 抽屉右侧板 抽屉左侧板 抽屉底板 抽屉内轨道 抽屉后板 (附图8:抽屉安装图) 3.3.2.4抽屉门组装:用螺钉将操作手柄、抽屉拉手、标志框安装在抽屉门板上。解锁孔堵件用螺钉联结在抽屉门板上,解锁孔堵件应上下滑动自如无卡滞现象。(图8) (图8) 3.3.2.5再用螺钉将抽屉门经过铰链连接在抽屉左侧板上。调整抽屉门和抽屉本体装配位置,使其各边间隙一致,测控板和门上测控板开孔各边间隙一致。门和抽屉联锁可靠,解锁灵活。操作手柄操作灵活。 标志框 操作手柄 抽屉门板 解锁孔堵件 抽屉拉手 (附图9:抽屉门安装图) 3.3.2.6操作机构安装:用螺钉将操作机构安装在前下支架上。手动操作,应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操作手柄只有处于开关分闸位时,按下解锁孔堵件才能打开抽屉门。处于开关合闸位时抽屉门不能打开。 抽屉底板 前下支架 操作机构 (附图10:操作机构安装图) 3.3.2.7开关安装:将开关和操作机构连接,开关位置摆放正确,然后按开关安装孔位在开关安装板上划线配钻安装孔。用螺钉将开关、开关安装板和抽屉本体连接牢靠。手动操作开关分合,应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 抽屉底板 开关安装板 开关 操作机构 (附图11:开关和操作机构连接图) 3.3.2.8接触器、互感器等元件安装:用螺钉将接触器、互感器等元件安装在抽屉底板或开关安装板上。安装位置应便于一次和二次线制作,且符合各元件安装技术要求。 3.3.2.9端子排安装 3.3.2.9.1安装前应逐一对端子进行检验,不应有裂纹和缺点,金属件应无锈蚀,弹性合适,不缺件。 3.3.2.9.2用螺钉将安装端子排用导轨,固定在抽屉右侧板上。 3.3.2.9.3按接线图排列组装端子排,端子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紧凑排列。同一安装单位端子及R1型熔断器排列次序是:R1型熔断器 电流端子 电压端子。端子排最终留2~5个备用端子。端子排两端应设有端子堵头。 (附图12:端子排安装图) 3.3.2.10仪表和灯钮安装:按二次图和测控板上开孔,将仪表和灯钮安装在测控板上。指示灯在上,按钮在下。灯钮安装其前后上下均应横平竖直,拧紧固定牢靠。不得出现倾斜现象。 指示灯 按钮 测控板 仪表 (附图13:测控板元件安装图) 操作机构 接触器 开关 二次接插件 热继电器 互感器 抽屉门 一次接插件 测控板 (附图14:抽屉元件安装总图) 3.4 工步4 抽屉和柜体配合 3.4.1抽屉操作: 3.4.1.1插入操作:操作手柄处于抽出位置,将抽屉推入柜体对应单元格内。顺时针旋转操作手柄,抽屉依次抵达隔离位、试验位、分闸位、合闸位。 3.4.1.2抽出操作:操作手柄处于合闸位置时,逆时针旋转操作手柄,抽屉依次由合闸位抵达分闸位、试验位、隔离位、抽出位,再将抽屉抽出柜体外。 3.4.1.3操作要求:抽屉进出自如,操作灵活推进自如轻快,位置正确,操作力适中,无卡滞和推进困难现象。开关能正确分合闸。 3.4.2抽屉和柜体配合中常见问题: 3.4.2.1抽屉卡滞,进出困难,推进操作力大。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以下: a) 外轨道安装尺寸超差<532mm,造成抽屉卡滞。调整外轨道安装间距,使其符合尺寸要求。 b) 抽屉安装尺寸超差,左右侧板内侧间距>510mm,造成抽屉卡滞。调整抽屉安装尺寸,使其符合尺寸要求。 c) 推进机构螺旋推进斜面和滚柱滑动阻力大,造成操作力增大。可涂抹适量中性凡士林润滑,以减小阻力。 d) 一次触头和垂直母线和触座配合压力大,使一次触头插入时,操作力增大。可涂抹适量中性凡士林润滑,以减小阻力。 e) 一二次柜体和抽屉接插件安装误差大,安装中心不重合,使触头和触座配合不好,造成操作力增大。应调整柜体和抽屉一二次接插件安装位置,使其安装中心重合。 3.4.2.2抽屉面板和柜体,面板和面板之间间隙不均匀,间隙超差。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以下: a) 抽屉门和抽屉本体安装时,各边间隙不均匀,造成面板倾斜。调整抽屉面板和抽屉本体间隙,使其均匀一致。 b) 抽屉导轨安装尺寸超差或不平行,造成抽屉倾斜。调整导轨安装尺寸和平行度,达成图纸要求。 抽屉单元 抽屉柜柜体 (附图15:抽屉柜安装总图) 3.5 工步5 自检和互检 元件装配完成后,进行自检和互检。检验内容包含: e) 元件及装配是否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元件本身安装使用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满足3.1.1条要求; f) 元件装配是否牢靠可靠,横向平齐,竖向对称,整齐美观,元件是否有显著倾斜现象(其倾斜度应小于1.5度); g) 紧固件是否紧固并符合工艺要求:螺栓紧固后,弹簧垫圈已压平,螺尾留2~5牙; h) 元件装配后应无装配损伤及装配缺点。 i) 抽屉和柜体配合良好,间隙均匀,抽屉操作自如,位置正确,操作力适中。同规格抽屉含有良好交换性。 3.5 工步5 整理和转序 3.5.1自检和互检合格后,填工序流转卡,转入下道配线工序。 3.5.2清理现场,工具和物品放归原处。 二次配线安装工艺 5.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适用于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安装。 6. 工艺步骤图 粘贴标号 技术图纸(二次图) 生产准备 审图对件 配线 修剪整理 压接线端头 接线安装 整理转序 自检互检 3. 工艺过程 3.1工步1 审图对件 接到生产技术图纸后,仔细阅读图纸。依据图纸查对柜体内安装元器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发觉问题立即提出和汇报给上道工序和车间领导,并和技术部主管设计员联络沟通,消除质量隐患。查对无误签收后,进行生产准备工作。 3.2 工步2 生产准备 3.2.1导线规格型号及配线路径选择: 3.2.1.1依据图纸要求和元器件安装位置,讨论确定合理走线方法和配线路径。相同型号和规格产品,走线方法和配线路径应相同。 3.2.1.2导线型号和规格选择见表1: 表1 导线型号规格 导线型号规格 导线额定截面积mm² 导线颜色 使用场所 BV1/0.97 0.75 黑 自动化装置控制回路没有活动场所 BV1/1.37 1.5 黑 电压回路或控制回路没有活动场所 BV1/1.76 2.5 黑 电流回路没有活动场所 BV1/1.76 2.5 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压 成套 开关设备 装配 工艺技术 模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