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饶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古饶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饶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古饶商业综合体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淮北市恒鑫置业有限公司 5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 第一节 项目基本概况 1 第二节 研究内容 2 第三节 主要编制依据 2 第四节 研究结论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4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4 第三章 市场定位 5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8 第一节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8 第二节 项目选址 10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1 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划 11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 14 第五章 工程方案 16 第一节 设计依据 16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 16 第三节 建筑设计 19 第四节 结构设计 20 第五节 给排水、消防设计 22 第六节 电气设计 25 第七节 电信设计 27 第八节 防火设计 27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绿化 28 第一节 设计原则 28 第二节 设计依据 28 第三节 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 28 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 35 第七章 节能设计 36 第一节 设计概述及要求 36 第二节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36 第三节 给排水 37 第四节 电气节能 38 第八章 建筑消防设计 40 第一节 工程概述 40 第二节 总图消防 40 第三节 建筑消防 40 第四节 结构防火 40 第五节 消防给水 41 第六节 消防电气 41 第九章 防灾减灾 43 第一节 总图 43 第二节 建筑 43 第三节 结构 43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范 43 第五节 地震防治 44 第六节 电气安全 44 第十章 劳动安全保护 45 第一节 主要危害因素 45 第二节 安全措施方案 45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46 第一节 施工期项目管理 46 第二节 运营期管理 48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 51 第一节 工程建设进度 51 第二节 招投标方案 51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 第一节 投资估算范围 54 第二节 投资估算依据 54 第三节 项目投资估算 54 第十四章 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58 第一节 社会影响分析 58 第二节 互适性分析 59 第三节 经济和社会效益 59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61 第一节 结论 61 第二节 建议 61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 项目基本概况 (一)项目名称:古饶商业综合体项目 (二)投资单位:宿州市恒鑫置业有限公司 (三)建设单位:淮北市恒鑫置业有限公司 (四)建设地址:烈山区古饶镇太山村,毗邻宿州市新外环 (五)项目内容和工程建设规模: 该项目主要建设古饶商业综合体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总占地350亩(约233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居民集中区,快捷宾馆、酒店、医院、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型商业卖场、集贸市场,两纵两横商业街及其临街商业门面,以及道路、绿化、供电,供排水和亮化等。 (六)项目总投资:15009.75万元,其中: (1)建筑安装工程费:11525.26万元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324.00万元 (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32.77万元。 (4)基本预备费:567.01万元 (4)流动资金:236.95万元 (七)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拟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节 研究内容 可行性研究内容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第三节 主要编制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1〕11号)。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管理办法》。 ● 关于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 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 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 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范、法规和设计标准,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基础资料和其它有关文件证明等。 ● 《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 《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举措,也符合烈山区建设规划,其建设适应了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完善了古饶镇的整体功能,实现了城市化发展的目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淮北市以构建煤炭能源产业基地为目标,依托“新城”和“城市综合体”等大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自身的有机更新;另一方面能源、原材料产业支柱——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两者都涉及较大规模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并由此产生一定规模的失地农民和拆迁户。为失地农民和拆迁户提供高品质的拆迁安置房,引导其融入城市生活并共享城市化的成果,已成为淮北实施城市化战略大背景下保障民生的现实要求。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1)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要求 “城市有机更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具体通过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工业企业搬迁、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道路河道的有机更新等形式予以实现。烈山区近年来实施的道路综保工程、塌陷区治理综保工程都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典范。各类市政重点工程拆迁加快推进,是保障城市有机更新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和基础。 (2)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 实现城乡统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城市外延扩张导致“城市包围农村”,而只有通过以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基础的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才能为原村民提供高品质的城市住宅、提供城市就业机会并加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彻底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真正融入城市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章 市场定位 商业综合体项目应解决一个社会在住房、商业配套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并规范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为住宅建设发展展示了广阔的空间,对当地百姓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了信心。另一方面,本项目属定向开发项目,其面向对象应符合相关资格的当地居民,本项目可以满足区域内拆迁安置居民住房要求。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大战略”的精神,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乡镇企业合理服务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创造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思路 以发展古饶新市镇经济为中心,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通过实施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主导,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基本思路是大力推进“三个集中”:一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实施整村拆迁,采取农村宅基地置换统建安置房、对购买城市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分层次向城市、中心镇村集中,进而解决城市化和农民住房问题。二是农事企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土地价值,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办企业的分散无序发展整合为几个工业小区,原有的驻村企业迁入小区,农民不种庄稼进工厂,进而解决居民区与产业区混杂,实现企业集中集群发展的产业化格局。三是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村民股份合作、土地资源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办法,将农民承包的土地以入股、返租倒包等方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实行企业化运作,发展有机、绿色、特色种植,实现农用零散土地集约化。 三、项目建设基础 从项目的规划来看,通过规划的实施,将农民集中安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居民楼5+1多栋,快捷宾馆、酒店、医院、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型商业卖场、集贸市场,两纵两横商业街及其临街商业门面。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同时,配以土地整理建设,对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土地进行改良,既保持了项目区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农业生产条件和劳动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更加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淮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土地战略及用途,结合实际,将其纳入烈山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远景目标规划的重点战略部署中,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吸引外地客商来解决。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第一节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古饶镇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位于烈山区最南部,毗邻宿州市,秦楼村位于古饶镇南部,距淮北市区18公里,紧靠符夹铁路和S101省道,206国道。 一、自然条件 1、气象 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2.5℃,全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为184天。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70毫米,年最多降雨量为1057.8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为261.8毫米,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全年60%的降雨量集中在6-8月份。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其中夏季以西南风为主,一般风力不大,最大风力可达7级。 2、水文地质 项目所在地处于平原,濉河、新北沱河、沱河纵贯南北,地下水为第四纪砂卵层组成的含水层,埋深18.67米,水量丰富。 古饶镇全境平原地貌,海拔27-38米。项目所在地土壤层为黏土类土,工程地质为二类地区,土壤层承载力为10-12吨/平方米,冻土层为80厘米。地域深层地质构造为寒武纪岩基拱起构造,地质构造为相对稳定区,对地震的横波危害较轻,抗震能力强,属地震稳定区,地震烈度为6度,适于工程建设。 3、道路交通条件 境内有煤矿专用线,紧靠符夹铁路和S101省道,206国道,合徐高速公路、濉溪至四卜县道公路,穿境而过。拥有古饶集和四卜闸两个水运码头,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已形成公路、铁路,内河运为主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二、市政配套条件 邮电通讯发达,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镇域内联通公司数字信号发射塔,移动公司TSM数字移动电话机站天线的相继建成,通讯信号实现了无缝隙覆盖。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全方位投入,已建成二横二纵“井”字形街道4条,铺设水泥路面8万m,铺修了矿东柏油路面6000m,修建沿街下水道6000m,所有街区已全部实现硬化,美化、绿化,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 供电设施完备,全镇经过农电网改造后,供电正常,电价稳定,在招商引资上,电价优惠。由于古饶镇依邻皖北煤电公司前岭煤矿,在项目工业用电上,皖北煤电公司前岭煤矿可以转供电,可确保一级用电,安全生产。在招商引资的政策上,全面放开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事业领域。 居民生活污水量按照生活用水的95%估算,为130吨/日。项目用地周边已建有雨水、污水管线,因此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自然降水可以直接排入镇区规划管网。 三、资源优势 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古饶镇先后被评为市、区“造林绿化”优秀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镇”。古饶镇投资环境优越。皖北煤矿集团公司前岭煤矿坐落该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利用。在土地利用及税收等方面可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全镇有可供利用的劳动力4万余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 第二节 项目选址 项目规划用地约350亩(23.33万平方米)。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卫生条件良好,土地平整、规则,项目建设工程量不复杂,施工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优越,商品运输方便,与镇区公共设施联系方便并互不干扰,符合项目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最佳位置。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划 一、项目规划原则 1、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城镇与乡村是一个发展中存在着整体性关联的区域,要使古饶镇由一个城乡混杂发展的综合体逐步演变为城乡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强调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同时处理好发展上的时序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科学性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并影响着城乡未来的发展。发展的持久性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能力,具体表现为控制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采取集约的空间增长模式。 3、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应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的需求,处处着意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形态,配置健全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注意在经济、社会、生态之间找到平衡。 二、项目规划的基本思路 本项目建设是城乡融合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复合系统与时俱进、持续趋优的综合变迁过程。有必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互相吸收先进、健康的因素,理顺交流途径的双向演进过程,并不意味着城乡差别(如产业结构、经济生产方式、文化、空间景观等)的消失,也不意味着社会区域由非均质空间演变为一种彻底的均质空间。城乡两者依然相互依存,但在社会经济领域、设施共享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以至消除。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本地块的地理优越性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注意人文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既能享受现代社区文明,又能享受生态自然的居住环境; 2、总体规划构思本项目参照浙江、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商业综合体精萃,吸取各地域居民居住区建设的优点,接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邀请国内知名景观设计单位、规划大师倾力打造,对建筑外立面、户型设计、楼宇间距、休闲会所、商业门面、购物中心、中心广场、学校等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3、规划结构 整个项目选址地形成矩形状,以北部设入口广场,其余路设次入口,区内主干道串联若干个广场作为主交通网络。 4、建筑单体设计 项目区建筑单体呈南北向,以点面结合式布局,以主干道组织交通,均设公共绿地,单位建筑间路保持规定系数以上,使每个建筑具有较多绿地、阳光和较好通风。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居民集中区,快捷宾馆、酒店、医院、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型商业卖场、集贸市场,两纵两横商业街及其临街商业门面。 5、建筑环境及园林景观设计 整体环境景观设计,总体表现现代人文景观的环境特色,结合自然、地势、地貌,塑造新城区优雅、宁静、宜人的居住环境。规划建造8900平方米绿地面积,采用坡地式设计,平均地平在原有基础上高出1米左右,实行立体绿化,建造特色枯水景,并辅以建筑小品装点,以扩大绿化面积、增强视觉冲击力。设计立体可参与式园林,开辟运动场所、休闲场所,使让新城区的绿化景观真正成为村民的休闲享受乐园。根据组团分区,设置不同主题的组团绿化,倡导可亲近的庭院生活。各组团的景观设计以半围合的结构加上立体化的主题绿化使每个组团形成各有特色的悠悠庭园,营造温馨居家的归属感。保证植被的多样性和色彩性。整个园区的植被应保证四季有景,高矮有序,丰富多样。另外应注意园区植物的色彩搭配,营造一派新鲜热火的场面,增添社区人气和美感。新城区绿地和绿地相应,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并加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品点缀,给人亲切愉悦的居住情趣。 在注重市域城镇体系整合和空间管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在提倡以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加快引农进城的步伐的同时,应逐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目标,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相融共生的设计思想和三个集中(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公共绿化集中,村落组团集中)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引导农居向集中化、城镇化发展。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 由于本项目建设用地有限,在满足国家建设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同时,尽可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3.33万平方米(约350亩),总建设面积:14.52万平方米。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居民集中区两个,总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 2、快捷宾馆(9层)一座,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 3、商务酒店(4层)一座,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 4、医院1座,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5、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6、大型商业大卖场一座,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7、集贸市场一个,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8、两纵两横商业街及其临街商业门面(两层),总建筑面积共计23000平方米。 9、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及配套道路及硬化、河岸综合治理、供排水管网、供电设施、绿化亮化、厕所和监控设施等。 第五章 工程方案 第一节 设计依据 (一)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二)业主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 (三)《淮北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四)《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五)《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J 480-2005); (六)《住宅设计规范规范》(GB 50386—2005); (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八)《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九)《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十一)《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十二)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 (一)地块概述 本项目地处古饶镇重要位置,用地大致呈四边角形,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在总平面设计中主要把握以下三点:整体布局规整,具有现代风尚;与其它用地规划建筑群在功能、交通、空间形象上协调;突出信息时代便捷、高效、互动的结构理念。该工程充分考虑“建筑—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力争创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有机居住环境。 (二)总平面布置 1、规划目标 营建优美的人文社区,在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工程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适当配套等要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新的住房理念。 2、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利用地形合理布局,按南北向布置小区内部视线通透,视线干扰小,富有韵律感,沿街立面简洁、美观、现代。结合入口合理布局,由此构成以下几个特点: (1)总图完整,点、线、面结合,一气呵成;环境景观与预留公共绿地有机联系,丰富了城市空间。 (2)区内交通自呈体系,区内车道沿外围环形布置,使区内人车分流,内部为应急消防车道,人行在内,车行在外,互不干扰; (3)住宅所有住户都朝向良好,自成一体的景观体系及合理的布局,使得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4)建筑之间间距大,结合建筑平面,减少视线干扰。 (三)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主要依据地块周边城市道路标高和地形现状标高进行设计。现有场地经平场设计后地势平坦。建筑室内设计标高均略高于场地标高,尽量减少了填方挖方,建筑正负零标高高于城市道路、地形标高0.3—0.9米。 场地雨水由西向东南、由西向西北汇集,经收集后排入雨水口,再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四)交通组织和道路系统设计 交通组织结合周边城市道路,尽量做到人车分流,简洁流畅,安全高效。 设计结合周边道路共设置了2个主入口及2个次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均满足规划对距离道路交叉口规定的要求。北面出入口为该综合体的主要出入口,主要供业主车行及消防进出使用,东面的主要出入口为主要人行出入口,同时供小区发生火灾时的消防车行使用;区内的主要道路呈环形布置,宽度4米,转弯半径9.0米,方便汽车使用的同时,也满足消防车的通行需要。 (五)绿化设计 区内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布置,点、线、面结合,同时注重高低搭配。绿地主要集中在楼前后、主、次出入口和公共区域,该部分主要以草坪、灌木、花卉为主,局部点缀观赏性较强的乔木。区内主要道路周边布置密植乔木,尽量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临街沿道路布置行道树及灌木,高低结合,形成绿化屏障,尽量避免车辆对居住的影响。 第三节 建筑设计 (一)设计原则 1、“以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环保”为设计宗旨,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条件及场地的自然环境,根据各建筑单体的使用要求和空间特点,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材料,满足消防安全及生产安全的各种不同要求,追求建筑适用空间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自然视野的各种非人工效果,构建舒适的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有现代感及空间感、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单体及建筑群体。 2、平面设计做到功能分区完善、合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人文环保”的设计思想。 3、立面设计力求风格创新、独特,同时体现地方传统。 (二)建筑平面设计 1、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层数与高度。 2、平面设计中合理组织套内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各功能空间均具有适宜的尺度,避免了房间形态上的比例失调。室内交通组织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间,符合人的生活行为规律。 (三)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力求和区内整体立面相吻合,通过立面线条组合及屋顶局部造型,体现出美观,简洁、大方,做到整体和谐,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体现建筑的层次感和现代感,整个建筑风格以明快清新为主。 (四)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并结合地形高差综合考虑,设计为框架结构。 第四节 结构设计 (一)结构概述 在本次设计中,按国家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本着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兼顾使用功能要求,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根据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及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有关法规、资料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三)设计荷载 (1)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4KN/m2 (2)楼面使用荷载标准值 住 宅:2.0KN/m2 阳 台:2.5KN/m2 楼 梯:3.5KN/m2 卫 生 间:2.5KN/m2 屋 面:2.0KN/m2 (四)结构设计 (1)基础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正在进行中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正式出来后,再决定其基础型式. (2)上部结构:采用底框结构 (3)结构材料:强度等级:梁,柱,板C20 钢材、钢筋:图中“φ、Φ”分别表示热轧HPB235、HRB335级钢筋。 钢板:3号钢 焊条:E42;E50 墙体:二层以下采用MU15页岩砖,M7.5混合砂浆砌筑240厚墙,二层以上采用MU10页岩砖,M5混合砂浆砌筑240厚墙。 第五节 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灭火器配置于规范》(GB 50140-2005); 6、 业主提供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1、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设计院设计。 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3、本设计包括 建筑相关的室内外、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污排水、雨排水。 (三)设计给排水标准 1、供水含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本项目的给排水设计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进行。 项目供水由城市自来水网引入。消防用水管在项目区内连成环状,作为室外消防用水。给水主干管沿区域道路布设,便于设置室外消火栓,并结合环境设计设置绿化洒水栓,保证绿化用水。 项目用水包括生活用水以及绿化用水等。本项目总用水量为560m3/d。 2、本项目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采用雨污分流分别收集和排放。 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400m3/d。 3、灭火器配置基准为中危险级,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为4B,采用干粉灭火器。 (四)管件、管材及器材 1、室内给水管采用PVC-U塑料给水管。 2、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工程塑料排水管。 3、消防管道采用钢管(DN80),焊接或法兰连接,室内消火栓:SN65;室外消火栓:SS-100-16;水泵接合器:SQ-100(地上式);灭火器:MFZ-8。 (五)管道敷设 给水管和排水管在室内一律采用明装,分别利用管卡或管箍固定,室外给排水管道一律埋地敷设。 (六)给排水系统 1、给水及消防在室外采用共用水系统,采用城市管网压力下直接供水,室内给水网为枝状布置,单向供水。 2、本项目自建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淮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绿化用水后的余水、道路冲洗水、雨水等非生活用水经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有组织就近排入附近的河流。 3、消防系统在室内采用环网,并在屋顶设置检验消火栓,其栓口(最不利点)静水压P≥0.07MP。室内消火栓系统利用水泵接合器增压。在距离室外消火栓15~40米处设置室外水泵结合器。 第六节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6、《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16-83)。 (二)设计范围 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2、室内照明设计 3、防雷接地设计 (三)设计标准 1、本设计为三级负荷。采用小区变压器室或城市低压供电网(380/220)引入。 2、总负荷:700KW,基本设计参数:门市Kx=0.8,cosφ=0.8;住宅Kx=0.7,cosφ=0.65。 (四)设计内容 1、引入线:各栋建筑进线均采用XV29型橡皮绝缘电力电缆(380/220V)穿水煤气钢管埋地引入。 2、本建筑均按普通照明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树干式供电(380V/220V)。TN-N-C系统。照明灯具为白炽灯及荧光灯。 3、住宅室内照明线路一律采用穿塑料线槽明敷设,门市照明灯具布置二次装修定,门市干线穿阻燃电线管暗敷设. 4、所有室内照明线路均采用500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 5、防雷设计 本建筑防雷属第三类防雷的民用建筑物,采用防雷,电气共用接地系统,并预留电气接地。 利用柱内的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要求所有防雷引下线的柱内主筋,必须在进入基础沉台处和沉台内主筋相焊接.用作引下线的柱内的主筋,每组至少有二根(Φ16圆钢)作通长焊接,确保电气通路。 做等电位连接及电源线的过压保护,建筑金属管材,金属窗,突出物等金属构件作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联结电阻R≤1欧。 人行道,建筑出入口的接地线局部埋深1.2m,并在接地线上敷设50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2m. 所有低压架空线在进出线处,装设避雷器与绝缘子,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架空金属管道及在进出处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对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联合电阻 R≤1欧。 第七节 电信设计 (一)电信用户直接进入公用网,不设用户交换机。 (二)电信线路一律采用管道电缆埋地管材采用PVC波绞管。 (三)电视系统由城区CATV网覆盖,CATV电缆不单独占用管线走廊,以专用管孔与电信管道共用管线走廊。 第八节 防火设计 属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设计以相关规范为依据进行防火设计。 (一)该建筑与相临建筑之间距离满足防火要求。 (二)建筑四周设有消防车道。 (三)建筑主体结构为砖混结构,墙为页岩砖,楼盖为现浇板,均为非燃烧体,进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四)消防给水设计详见给排水说明。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绿化 第一节 设计原则 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本次设计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治理,保证达标排放。 第二节 设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年4月修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六)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七)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三节 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 (一)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 1、污染源分析 (1)空气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主要有各类燃油动力机械进行场地清理平整、挖方、运输等作业是产生含有CO、NO2的废气;土石方开挖、出渣装卸、散装水泥作业、汽车运输作业等产生的扬尘。 (2)地表水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间,由于进行各种土石方开挖、平整等工作,致使土地表面松散,下雨时,雨水夹带泥土等形成水土流失。 土建施工期间,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大雨或暴雨天气条件下地表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堆积物流失产生的影响。工程施工期对地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附近水沟中夹带的泥砂量增多,悬浮物浓度增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将会对施工场地环境及其附近的水沟产生污染,环境卫生状况下降。 (3)噪声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主要噪声来自施工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重型碾压机、起重及卷场设备等的使用。施工期噪声可造成施工区域局部超标。 (4)固废物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的固废主要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各种建筑垃圾等。 2、施工期环保措施 (1)严格执行淮北市建筑施工管理有关法规。 (2)合理布置施工方案,严格组织,精心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管理,杜绝野蛮施工。 (3)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机械设备,作业避开夜间和休息时间,杜绝深夜施工噪声扰民。 (4)施工时应严格做好扬尘防护管理工作,遇到干燥气候时,适当散水避免机械车辆运营时产生扬尘;施工原料堆场增加防扬尘、防雨淋、防渗漏设施,最大限度减少粉尘向空气扩散;避免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物质被雨淋后进入环境;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渗透污染地下水。 (5)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开挖土地产生的土方、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包括砂土、石块、水泥、碎木料、锯木屑、废金属、钢筋、铁丝等杂物,部分可用于填路材料,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其他的统一收集后清运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 (二)项目投入使用后污染源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厨房油烟废气。 项目运营后,厨房主要以城市天然气管网所提供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为清洁燃料,燃烧后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又属间断性、分散性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基本可忽略不计。 由于国家对居住区的居民饮食油烟排放不作控制,并且饮食油烟经各住户家中的抽油烟机净化处理后通过建筑油烟收集通道排入屋外高空环境空气中,具有量小、间断、分散排放等特征,因此本项目饮食油烟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可忽略不计。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采用雨污分流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淮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排放。绿化用水后的余水、道路冲洗水、雨水等非生活用水经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有组织就近排入附近的河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当地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建成后,将铺设雨污管网,项目生活污水可以进入该污水管网。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小区外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机动车交通噪声。 项目区现状噪声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4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区域车流量将有所增加,应加强对区域车辆交通管理,将交通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量的增多,道路的车流量会加大,对小区的影响逐渐增大 因此,为减轻道路交通噪声对小区临路住宅楼的噪声影响,项目建设规划拟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①靠近道路一侧的住宅楼设计成阳台、厨房、客厅或卫生间,且应安装双层玻璃,不将卧室设置在临路一侧。 ②对小区临路一侧进行有重点的绿化,可种植高大密叶型长绿树种,以减轻交通噪声对靠近马路居民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交通噪声对小区的影响较小。 (2)小区内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①在出入口设有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同时应加强对出入车辆的管理,保持车流畅通,严禁鸣笛。 ②严格限制大型机动车辆进入小区,避免区内住户受到交通噪声的干扰。 ③在小区道路设计上,尽量避开居民生活和经常活动区,特别是停车场的设计上,更应该合理化人性化,以减少交通噪声产生的影响。 小区内部道路车流量不大,采取以上的措施以后,对小区内住宅楼的影响较小。 (3)设备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该项目产噪设备的特点,建议采用以下噪声控制方法: ①变压器等公用设备选型时,应优先选用噪声低、振动小的设备,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②变压器等设置在住宅范围外专门的泵房、机房中。所有产生噪声的设备用房,均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构造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凡有噪声和振动的管道穿墙和楼板时,其周围缝隙均作密闭隔声和隔振处理,防止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 ④管道吊架采用弹性吊架,管道出泵处特别加装软接头。空调外机设置减振基座或隔振支吊架。 本项目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降低本区域现有声环境功能级别,且适合居住。 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综合体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