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考点归纳人教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考点归纳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考点归纳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考点归纳(人教版) 赞同一位名师曾说过的话,平时搞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但并不是不要检测评价。学期末要综合复习,梳理知识,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强化方法。检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把目光放在方法指导与能力训练上,自然能取得显著成绩。摒弃机械的训练,注意趣味性和方法的指导。期末复习不能急躁,把功夫在平日扎扎实实的课堂上。包括期末的复习,也要稳扎稳打。 结合期中检测,梳理了整册书的内容编排,又通读了一遍高主任做的系列文章,《阅读教学目标把握的建议》《语境中理解词语举隅》《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举隅》《五年级下册阅读教学目标序列》《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五下),把我个人认为重点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同时结合教学及以往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复习的侧重点,不妥之处,恭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以下从三大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和方法策略。 一、基础知识巩固应用 (一)字词认读书写与积累 1、生字表(二)150个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分类整理 ,如按字的结构,按音序,按相同部首等,将难写的字和易错字进行单项生字听写,巩固记忆。除此之外,还要关注生字词的运用。教师在复习时将一些生字组织到一段完整的语境中,让学生填写。我们试卷检测中用这种方式较多。如果平时只是反复听写字词,有的学生便不会实际运用了。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编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用上生字表中的若干个生字。 注意一下能组合成词的生字,如,羞涩、咀嚼、祸患、侮辱、柑橘、噩耗、挎篮、咆哮、祭奠、妒忌、姹紫嫣红 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可以用组词说句子进行练习。 如漠、寞,貌、豹,璧、壁,淮、准,敝、蔽,等。 2、关于字音,主要是易错读音,不知大家是否发现,有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写出生字的正确音节,出现在给生字注音、写出多音字另外的读音、查字典题目中的写音节以及改正错误读音等题目中。这也需要老师复习时加以关注指导。正确书写音节,注意调号的位置。 生字表(一)注音需要注意的:“匕首”的“匕”、“逞凶”的“逞”、“澄澈”的“澄”、“疙瘩”、“踉跄”、“遂”、“镌”、“挠”、“憧憬”、“携”、“尴尬”“气氛”“炽热”“充沛” 3、注意特殊生字的部首和笔顺,平时注意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字典。我们学生学完一课生字都要完成一个固定的表格,包括生字、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字典中的页码、组两个词语、同音或形近字加注拼音并组一个词。 提醒大家在复习时注意几个汉字的笔顺和几个易错汉字。 敝: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撇、横、撇、捺。注意长竖是一笔,不是两笔小竖。 噩:横、竖、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长竖、左上口、右上口、长横、左下口、右下口、最后一横) 荆:注意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叉:横撇、捺、点 脊:点、提、撇、点、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乃: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 书写时,需要注意“梁”和“涩”的点。 平时,我们都搞读读写写的词语过关,复习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出错较多的加以整理,进行词语的单项测评。 生字书写要正确、规范。多观察,多批阅。写大字,有助于掌握笔画河间架结构。重点字依然需要书空。机械抄写不可行。特别是错误的书写更要命。一般写三至四遍即可。 复习时,可在每节语文课前听写生字词十至二十个,及时纠正巩固书写。 检测考察时,会出综合性的题目,将字音、字形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出无误的一组,有时还可能让学生画出错误的读音或错误的字形,写出正确的读音、字形。这就需要训练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能正确书写音节。有的学生听写能写对,让他挑错就不行了,说明掌握的不牢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易错的字词,尤其字形要用字理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可以搞火眼金睛识词语练习,在教师给出的若干个词语中,圈出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这样练习能应对试卷中选择书写全部正确的词语等题目。 关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成语,包括日积月累中的,我们复习时还可采用补充填空,选择运用等形式进行巩固。 4、依据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指导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 如《百万英镑》中出现了“武断”可与“果断”对比理解。用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如《刷子李》中“果然、居然” 的使用。关联词语的运用,可以借助《白杨》《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等课文中出现的进行归纳复习。 (二)、积累与背诵 1、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19页《浪淘沙》,第二单元45页,表达人生志向的六句名言警句,第三单元65页有意思的四组对联,第四单元88页成语积累,第五单元113页名著中的歇后语,第六单元无,第七单元147页描写人物的成语积累,第八单元166页四句名言积累。 能理解,会运用。复习时不要光抄写背诵。师生要创设语境用一用。重点关注学困生的背诵与书写。 本册书涉及两个成语故事,分别《程门立雪》,《入木三分》,了解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本册书中又接触到两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和相声。 2、课文段落篇目 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背诵喜欢的段落,可把重点放在第四、五自然段。第十课《杨氏之子》全文。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背诵喜欢的段落,重点放在第一自然段。 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至六自然段。此外第七课《祖父的园子》第十七自然段、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第一自然段后半部分应让学生会背诵。加强必背句段中关键字词的书写的检测,如期中试卷上“渲染”。 不能光口头背诵或抄写,整段默写也耗时费力,最好的方法是设计“按原文填空、加标点”的练习,检测中基本用这样的题型考查,我们不妨这样强化巩固。 如,《猴王出世》中,(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记忆名家名篇: 老舍的《草原》、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金钱的魔力》选自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以上课文内容,重点记忆文章的主要情节、人物、人物特点、作者及其所在的作品。 复习时,建议采用连线、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巩固。 4、古诗: 本册书中第五课《古诗词三首》表现童趣的古诗吕岩的《牧童》、杨万里的《舟过安仁》、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拓展表现童趣的古诗如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后四首是课标附录推荐的。我觉得学生要会写某一首中的两句,书写时不出现错别字。 5、对名著、名篇中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对异域风情的了解。 一般以填空形式出现,回顾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也要复习就课文中某一处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结合第八组课文回顾异域风情特点。总结梳理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办成小手抄报的形式。 6、古文 本册书中涉及到一篇小古文,复习时要注意把握朗读节奏,注意断句,参照注解理解意思,能够默写填空,体会杨氏之子的智慧妙答。 二、课内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 在表情达意方面起了特殊作用的词语,一般来讲,我们也称它为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一般在说明事物的基本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方面起重要作用。 怎么样来确定关键词语呢?一般来讲,我们读书的时候,会有一些词语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作者用这个词语在强调什么呢?关 键词语一般是要强调的表达某些意思,会把文中的某些内容给联系起来,会把事物的重要特性给揭示出来,这样的词语就是关 键词语。关 键词语的教学,要经历“读懂表面意思、读懂在课文中强调的意思”两个层面的理解。在阅读理解内容和情感时,要作为重点,结合读懂句子的意思来进行。 除了一些实词外,一些虚词,一些关联词语,也会成为关 键词语。当然,虚词作为关 键词语的时候,需要结合句子来进行。在小学,没有必要讲虚词的知识,只需要明白“用上了这些词语,作者强调了怎样的意思,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强调了的意思和语气”。 高年级,侧重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来体会句子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态度。 如: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在这里,作者赞叹景色用了“奇丽”这个词。奇丽,奇特、奇异、美丽意思。在这里,写成“多么奇特(或者美丽、奇异)的景色!”行不?不行。奇丽:奇特而美丽。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奇异:①奇特。所以奇丽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不能用其中之一替换。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分别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语言环境之中去比较,用奇特、奇异、美丽,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用“奇丽”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所写的内容,具体的指的是什么?美丽景色的成因是奇特的,“奇特、奇异、美丽”都不能很好的表达这个意思。(这里,仍然是查字典理解关键字词,比较关键字词意义的细微不同,再结合课文,去体会词语表达内容的不同,从而读懂句子的意思) 确定关键句子的方法与确定关键词语的方法差不多。主要是这些句子在课文里面描写的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特征的句子,表达了深刻含义、思想和情感的句子、能够把上下文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表达某个重要意思的句子。 除了一些陈述事实、介绍事物基本属性的句子外,一些在课文意思和情感表达中起特殊强调作用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事物本质属性、独特情感态度的句子……需要我们作为关 键句子来处理。 在小学阶段,修辞、复句知识和名称,一般不做“掌握”要求,教学目标的程度把握,只需要“理解和体会”在文中的意思、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教学很方便,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叫什么修辞手法,但是,不讲修辞特点,不能把能否判断这个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作为目标。关 键的是理解体会,遇到类似的句子,能够去体会。 句子复习的目标,还包括标点符号的学习。标点符号的学习,要结合句子的理解,来引导学生认识标点,同时,体会标点符号与其所起的作用,标点符号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关于句子理解,侧重两方面: 其一依据不同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新的对象,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通过联想解释言外之意。 指导学生依据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方法,联系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语境,通过相似、相关、相反的联想来解释言外之意。 如: (1)“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 作者用象征手法,来写白杨树成长。怎么推导出言外之意?得联系上文“父亲的内心”、父亲对白杨的态度。父亲的内心,需要结合上文:他们只知道爸爸在x疆工作,妈妈也在x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x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结合时代背景、父亲的经历来体会。这样,象征意义,才能很好的体会出来。 我们从父亲对白杨的赞美,隐约感觉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中,自己就是一个大白杨,在边疆扎根、长成“卫士”。 为啥又写小白杨?我们看父亲的神态变化:“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为啥笑啊?“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从父亲把自己看做一个老白杨,我们可以推想了: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含蓄的表达出父亲的另一层心思:小白杨成长起来,就是孩子们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而读者读到这里,心中也豁然开朗了。从全篇来看,作者开头是远景推向近景,推向画面主体――白杨,而结尾处,又将画面推向远景。而这远景,不再是混黄,而是清秀的、让人感觉到希望和信心的清秀挺拔的大白杨和小白杨! 《金色的鱼钩》一文最后写到:“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 再如比喻手法写出事物特点。 (2)《草原》:“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里,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绣出的白色大花”,把“前来欢迎的人群”比作“彩虹”,“白色大花”在人们看来是美丽的,“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是美的,“彩虹”是美丽的。作者这样写,一方面写出了草原美丽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喻体”来表达作者内心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 (3)《威尼斯的小艇》在介绍小艇的样子时,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介绍小艇的特点。“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这句话首先用具体的数字介绍小艇的“长短”,然后又用“独木舟”作比较,总的讲小艇的特点“有点像独木舟”。接下来,作者具体介绍小艇样子:“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应该说,我们对威尼斯的小艇什么样是比较生疏的。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新月”这种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作比,我们读了以后,眼前一下子就浮现出了小艇两头弯弯翘起的样子;用我们比较熟悉的“田沟了的水蛇”作比,我们凭借对田沟里的水蛇轻快灵活特点的了解,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小艇在水中怎样的轻快、灵活的行驶”,新月、灵活,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对我们读者来说,小艇的外形特点是生疏的,但是作者用我们读者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我们读者一下子就对生疏的事物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我们写文章,要把别人不知道的事物介绍给读者。有些事物的特点是仅靠叙述不容易让读者读明白的。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一种方法――运用比喻的手法,用与要介绍事物有相似之处、一般人又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借助熟悉的事物来认识生疏的事物。应强调的是,运用比喻手法时,一要注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所用来作比的事物一定与要写的事物相似;二要注意“喻体相对与读者的熟悉性”――所用来作比的事物一定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三是选择熟悉事物中令大家都喜欢或者至少是自己喜欢认为也能够引起别人喜欢的食物来做比。这样,我们才能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让读者读明白,也能将自己喜爱的感情传递给读者,感染读者。 其二感受看似矛盾的表述中蕴含着的丰富多样的情感色彩。 案例:老舍的《草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了。这篇课文描写了草原的美丽。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再现了草原景物的真实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翠色欲流”是近镜头的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突现草的色泽和草的生命,洋溢着无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轻轻流入云际”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相映,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这样看似矛盾的语言更能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得准确,感情也随之流淌。这篇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惊叹”与“舒服”,“久立四望”与“坐下”又构成了矛盾之处,作者通过矛盾的手法巧妙地刻画出在这种境界里的复杂的内心感受。这就是大师的语言功夫!我们抓住这些矛盾之处,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刷子李》“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写曹小三不敢看,忍不住还要扫一眼。作者正是用他矛盾的表现来制造波折,既符合当时人物的心理,又为读者制造悬念,使人在揭开谜底后更佩服刷子李精湛的技术。 《金钱的魔力》第二自然段,托德的语言,注意反语的运用,体会托德对“我”的讽刺。 2、读懂篇章 高年级,逐渐训练学生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写物的文章,要抓住所介绍事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白杨》这篇文章中,事件是讨论白杨,但是文章的主旨是要介绍白杨,通过白杨来象征父亲本人和父亲的期望。那么,白杨的象征特点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的时候应该考虑的:不怕恶劣的环境、顽强生长。概括,要抓住这个特点。 (2)记事的文章要抓住事件的主要特征。 (3)记事的文章,要抓住主体人物,避免概括旁落。 (4)事件中主体人物是几个,要抓住各人物的联系。 其余文体不再赘述。 因为有的学生不是过于简略就是摘抄原句,以偏概全。所以训练学生概括,需要一个逐渐由繁到简的阶段,但是,既是到了高年级,简要概括也是需要在“比较具体的表述”的基础上来进行。只不过,比较具体的表述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而已,内容都指向了作者笔下、文本所介绍人物、事物的主要特征。 建议训练时,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教师给予指导。 案例,见新浪博客。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需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作者写有这样特点的人物、事物、景物、现象,通过与生活中其他人物、事物、景物、现象的对比,看看做这些这样的特点,想倡导什么,批判什么,告诉人们什么规律,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读的能力训练。 到了高年级,不但要求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默读把全文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概括,能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勾画引起自己注意的词语和句子――引起自己思考作者表达了事物怎样的特点、怎样的情感思想的语句,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等。 朗读指导,侧重朗读的技法,断句、重音、语调的长短等。这是外在的形式的指导。我们需要做的,还是先指导学生真如的体会作者在文字间表达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尝试着向别人传递这个态度;当学生自己产生了与作者不相同的感受、看法、观点的时候,他自然会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复习时,让学生能说出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如《刷子李》一文中,描写刷子李技术高的句子。 5、分析特殊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1)如《再见了,亲人》用了第二人称“你” 《再见了亲人》一文,作者直接写了“我们”跟前来送别的“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对话,通过这样的对话来表达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惜别深情。 第一段,主要写了大娘不顾个人危险,冒着战火到战场上为战士们送吃的;大娘为了就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孙子。作者用这样两个例子来说明“大娘”对我们志愿军战士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事件,这情意,使我们读者都非常受感动。这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写法。给学生出示修改后的,请看: 八年来,朝鲜阿玛尼为我们花了非常多的心血,给了我们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阿玛尼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她在回去的途中,却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阿玛尼家里养伤,敌机来了,她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她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阿玛尼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这里的改动,大致三处:第一是删掉了送别时劝慰大娘的话;第二是该换了人称:将第您该换到成了 “阿玛尼”;第三是结尾的反问改成了感叹。 这样修改之后,故事大意,变化了没有?作者要表达的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变化了没有?都没有。 但是,作者为什么用跟阿玛尼对话的方式“您”?为什么写“劝慰”的话,为什么结尾用反问呢? 作者用这两个典型故事来表达的是“朝鲜人民对中国志愿军战士的情谊深厚”。 我们来比较一下修改以后的故事,仅仅是对朝鲜战场上发生的故事的回忆,表达出了对朝鲜人民的敬意和赞叹;而在原文,作者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了“送别的场景之中,作者是把故事在讲给故事中的人物听,用这个故事来劝慰送别的人。联系送别的劝慰的话语。细细比较,我们能够发现:朝鲜的这位“大娘”(包括后面的小金花、大嫂、还有那么多其他人)“为了我们险些牺牲性命、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还嫌不够表达“胜似亲人”的感情呢,志愿军要走了,比割自己身上的肉都难受,比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还要难受许多――作者对大娘叙说的这两个例子,需要与“前面送别是劝慰的话语”联系起来,才能够将“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胜似亲人”的情谊表达出来的。所以劝慰的话,删掉不行。 再来看文中的人称,用“你”跟用“阿玛尼”(她),说话的语气也不一样。我们读修改过的故事,我们仅仅是了解到了作者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而原文用跟“你”对话的方式,这样读起来,就好像我们看到作者在直抒胸臆,表达着真实的强烈情感――文中的阿玛尼,我讲的是您的故事,这些都是真的;而如果仅仅是讲给作者听,“谁知道你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用“你”,就有这样的作用。不信?你读一读。 结尾处,修改成了感叹句,感叹句不如反问句的情感表达更强烈。故事中的人称修改之后,感叹句是可以顺下来的,如果反问,“您说…….忘怀呢”这样一改,反问的运用又不恰当了――你问谁呢。而文中用了“您”,这反问的语气,这里用“您说……忘怀呢?”就非常顺畅,而且,这样的反问,态度更加真诚,语气就更加强烈! (2)体会打破常规的篇章结构的用意 有些文章,在材料顺序安排上打破常规,表现为特殊的文章结构,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特殊意图。如《桥》属于“设悬”式结构,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这样安排材料,就使读者产生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冲突”,进而饶有兴趣的感受并解决这种冲突。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感受到了小小说的一个文本特征――巧妙的构思。 所以要培养学生潜心读文的习惯。有的学生做阅读题时只奔题目,然后在文中粗略的找答案,该用自己的话回答的,直接摘抄原句,需要找原文中句子的找错句子,要不就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很简单的阅读题目却空着,似乎对一些学困生来说,阅读题目太难,有畏惧逃避心理。 怎样在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呢? 教给方法。培养习惯。针对性训练。 默读,第一遍,整体感知。遇有字词拦路虎先跳过去,读后想想作者主要写了啥。或者是关于谁的啥事。第二遍,可稍快,看看作者主要在写啥,这时候头脑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去按顺序读阅读题目,弄懂题意,逐题解决。为什么强调逐题解决?因为有的学生丢题。 (二)读书展示 课外名著阅读。 书中课外书屋提到的书籍高尔基的《童年》、吴承恩的《水浒传》教师要做推荐,上面已经谈到涉及的其他名著也可适当推荐,学生尚未读完的,可以把阅读延伸到暑假中。学生已经看了哪些书,写一写好书推荐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组织一节读书交流会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 三、习作展示 单元习作包括: 1、给远方朋友写信2、童年童趣3、发言稿4、写一件感动的事5、缩写6、调查报告7、身边的人8、自由命题作文 个人认为习作复习重点放在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学习引用学到的名言警句、歇后语,注意篇章结构等等。 从课文中学表达: (一)、三“点”再加上一个“面” 《再见了亲人》写的是一个场景,是跟送别的朝鲜人民“道别”的场景,作者用跟朝鲜人民道别,来赞颂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鲜血凝成的友谊。 作者先写了战士们跟三个典型人物送别的场景:大娘、小金花、大嫂。在这三个场景中,作者回忆了他们“为了志愿军战士”做的感人事情,冒着枪林弹雨送打糕到阵地,丢下小孙孙先救伤员,结果自己唯一的小孙孙被炸死;小金花的母亲为了救老王、掩护老王,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被炸断了双腿……这的的确确是“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选了三个人物来道别,而不是选两个或者四个? 我们看,作者所选的三个人物中,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小孩儿。这样的三个人物,就能代表所有年龄段的人了,也就是说,三个人,就能代表全体了。老人、大人,孩子,都来送别,可见来的已经很全了。如果,仅写大娘、大嫂,不写小金花,就没有“全体”这样的“代表性”了。 你要写一个场景,有很多人参与的场景,来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思,就要从场景中挑选能够代表人群各个层面的人作为典型,来写他们的表现,用他们各自共同的、不同的表现,来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思,比如本文,大娘、小金花、大嫂,都是前来送别,尽管年龄不同,各自故事不同,但是他们的故事都在表达着“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这样的意思。 除了写三个“点”,作者最后又写了总的场面:“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作者没写多少人,而是用“列车开动与朝鲜人民再见”的方式,来写场面,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里有一句话,强调了“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我们曾经撒过鲜血的土地”,不单单是朝鲜人民为中国志愿军战士“流血牺牲”,我们有那么多的志愿军战士也在这里“流血牺牲”,鲜血凝结到了一块,有你的,有我的,所以,相互之间才这样依依惜别! 这,是写面的作用,这个面,侧重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志愿军战士在这里流血牺牲,我们志愿军战士怎么不愿意与朝鲜人民分别! 我们写文章,需要写一个场面中很多人做共同的事情来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可以从人群中选择三个能够代表人群所有人不同典型,来写他们相同的表现,更要写他们对相同事情的不同做法,这叫写好三个“点”,然后,再总的写一下所有人的共同表现,这叫“加上一个面”。这是安排文章结构的一种方法。 怎样写出感动?我们观察生活,经常会被一些人物的行为做法而感动,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我们受感动?要思考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出于怎样的思考来做这些事情的,用做事的“目的、环境”来解释他做事“独特性”的原因,这样就会受到感动;有些事情,我们也看了,但是缺少思考,自己被感动的程度不深,怎么办?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他做事的行为言语,具有怎样的独特性,他这样独特,与“环境 、做事的目的”有怎样的关系? 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把特殊的环境、人物做事的目的,与人物为把事情做好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为、语言及做事的特殊方式,结合在一起写,把人物做事情的时候,独特的行为、语言写的细致,写明白,文章就能感动他人。关于如何介绍才能感动人,老师给同学们提些建议:把事件中的特殊环境(时间地点以及自然环境等)、人物做事的独特的做法、感人的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介绍细致。 (二)指导描写人物的方法: 1、语言赏析:猴子嘴中“反复”的话 写人物,要写人物做事时候说出来的话,写作上叫“人物语言”。写人物语言能够通过语言来写出人物内心是如何想的,人物做事的时候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是我们对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性格品德有更深刻的了解。 《猴王出世》这篇课文写孙悟空和众猴子发现并占领了水帘洞,从而以此为地盘自我封王。再读这一部分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孙悟空也好,众猴子也好,语言很有特点,那就是一个词语反复说。我们来看: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yé)!”喊一声,都拖男挈(qiè)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míng)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大家看到了吧,在这些语言描写中,“好水!好水!”、“我进去!我进去!”“大造化!大造化!”“没水!没水!”“带我们进去,进去!”“都随我进来,进来!”六次出现了一个词语反复说的情形。 反复地说与不反复地说有啥不同呢?我们试着修改一段,大家看一看。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们比较一下,会发现:“我进去!”跟“我进去!我进去!”相比较,说一次就不如说两次显得急切,显得自信,重复,将急切与自信的态度表达的就非常到位了。 “好水!好水!”赞叹的程度就比“好水!”赞叹的程度要深一些;“大造化!大造化!”那种有了新发现的得意程度就比“大造化”的程度深;“没水!没水”要强调的“没水”的程度,比写一次要深一些;“进去,进去!”“进来,进来!”那种急切的程度就比单写一个的程度要深刻。你读出来了吗? 其实,人物说话时,反复地讲一个意思的情形,我们早就读过了,比如《再见了亲人》中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手垂下去以后我们的呼喊:“老班长!老班长!”,这里面都在强调的表达着文中人物的某种感情。 人物啥时候会反复说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你看看他的态度,他的心情,看看他是否要强调某一种意思。我们平时观察人物的时候,要注意留神人们反复说的话,并体会作者要强调什么;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反复说的话对表现人物很重要,我们要注意写清楚他反复说的内容。 再如,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写了凤辣子见到林黛玉时对林黛玉的夸奖和关爱。读着这段文字,我们总会觉得“凤辣子”说话的内容与内心所想的并不是一回事情。 我们来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从表面上看,“凤辣子”是在夸奖林黛玉长得好,但是实际呢?“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这是夸谁呢?夸老祖宗啊,只要老祖宗欢喜,她说什么都可以啊!再看下文,你关心林黛玉,也好,但是,“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这些问话,总得有个回答之后,才能继续交代其他事情吧?但是,“凤辣子”没有要求回答,问只是问了,为了问而问,只是问给“老祖宗”听,表示我很关心啊,其实我并不想知道你到底几岁、上过学没和吃什么药。只顾连着问,却不等对方回答,作者用这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王熙凤内心的特点。接下来的话就更是为了表现她的地位和霸气了:“只管跟我说、只管告诉我”,啥意思?我有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跟开场的外貌描写就联系上了,外貌和语言结合在一块儿,一个“富贵、美丽、会讨人喜欢说话、张扬、霸气”的王熙凤,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写人物语言,不是为了写语言而写语言,而是要注意选择那些能表现人物特点、能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看法和态度的语言来写。 2、用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写一个人物,自然要写他的外貌,这样才能让人们通过读文字来知道这人长得什么样子。但是,写外貌绝不是像照相那样,通过图画来表现人物音容笑貌、衣着打扮的每一处细节。写文章的时候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人物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而且要思考,这特点对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啥作用。 我们来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作者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就很好地表现了“凤辣子”这个人物在贾府的身份、地位特点。 课文这样写道: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y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作者先是总的介绍一下“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一与众不同的总体印象,然后,先写了衣着打扮:三次写道“金”,三次写道“珠玉”,这是啥打扮?极尽富贵,而且色彩斑斓啊!为啥曹雪芹把王熙凤的衣着打扮写成这般富贵?因为王熙凤是贾府的大管家,掌握着贾府的财权和大小事物,因此才有这般的打扮。 再看作者写王熙凤的长相,有两点需要注意的,“丹凤眼”是很美的,但是“柳叶吊梢眉”就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了――感觉很凶的样子啊;“粉面含春为不漏”是啥长相?有威望,让人望而生畏啊。怎么写没写她的鼻子嘴巴和耳朵?这就是“抓特点”,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内容来写。这样的外貌,就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心所思所想,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当然,在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全靠外貌来表现,还有人物做事的方法、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等。但是,外貌是重要的内容,外貌所表现的,与“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的人物性格是相一致的。 练习:仔细观察老师或者父母的外貌,看看长相和衣着打扮上,哪些方面是有特点的,这些特点表现了老师的身份和他(她)怎样的内心世界。 3、描写动作 (1)用“动作”写出来的武艺高强 《景阳冈》中的武松,同《水浒传》中其他一百零七将一样,武艺超群。《景阳冈》中,武松第一次出场,便通过“景阳冈打虎”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武艺好生了得!如果没有高强的武艺,怎么能够打得了吊睛白额大虫? 那么,作者是怎样把他的武艺高强写出来的呢?是通过写武松打虎时候的动作。 我们来看课文: ……见一块光华的大青石,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躺下来想睡一觉。忽然起了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作者这里写了武松对老虎进攻的动作应对:老虎先是“扑“,而且是从半空中蹿下来,然后是“把腰一掀”,最后是“虎尾倒竖起来一剪”,多厉害的招数啊,连同叫声,一般的人吓也吓死了。但是,武松呢?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考试 考点 归纳 人教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