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思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B、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
2、史的发展; 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C、影响: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民选供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
3、时工作制 3)、失败 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它的经验教训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 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
4、节。 (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的发表 (列宁) 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 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决议 内容: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一月起义 攻打东宫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5、具体内容P128) 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3、意义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
6、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历史纵横和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 时、地:1949年、北平 代表:社会各阶层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六百多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 (2)内容: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3) 意义: 中国
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职能改变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发展: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2)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 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
8、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1)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9、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 2、背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3、建立(1)1947年,内蒙古自治
10、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2)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x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x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1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4、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
11、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出现的原因 党内“左”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 (根本原因) 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林彪、江青、康生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3)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
12、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4)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 “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5)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重难突破、“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民主与法制的健
13、全和完善 1、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条件: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健全法制和民主建设) 法制建设方针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 平反冤假错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为依法治国奠定可重要的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三)祖国统一大业 1、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A、香港问题由来 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第二步: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区;第三步:1898年强租新界 B、澳门问题
15、由来 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胱械汉吐坊返 C、台湾问题由来 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三次分离与回归? 一、荷兰殖民者占领,郑成功收复;二、马关条约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收回 第三次分离是国共内战造成 2、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A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 1)、告台湾同胞书: 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 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
16、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在政策中建议国共两党进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这一方针政策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热烈欢迎。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有“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是“两种制度”的前提。 3、回归之路 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的经过 (1)中英谈判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放影象资料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17、。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2)香港回归 庄严的时刻到来了(播影象资料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1、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 (结合图片讲解) 2、澳门回归 重难突破 1、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2、中国政府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C、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
18、望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人民在“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日益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7年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1987年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 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在
19、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与胡锦涛主席见面,双方一致坚持“九二共识”,主张和平统一。 重难突破影响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是什么? 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猖獗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建国50年代) 1、建国初的环境 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A、有利形势:1)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2)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3)亚非拉大 批民族国家独立 4)新中国的成立 B、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建国后采取的外交政策必须巩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历史 必修 知识点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