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17、《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 2、你看见了什么? 荷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歌咏所描画,看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你不由得想起了哪些诗句?(出示课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这一望无边的莲叶不光引起了我们的啧啧赞叹,也勾起了一个人的无限遐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4、板书:莲叶青青 注意:莲是草本植物,上面是草字头,草字头的横要写得略长一些,盖住下面的“连”,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半包围结构。 5、一起读课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生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反馈检测 1、听写词语:斑驳陆离 一缸 胳膊肘 孙子 生疮 剪刀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 形容色彩繁杂。( )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七、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出示荷花图,音乐、引入)孩子们,瞧,湖面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荷花,有的袅娜地开放着,有的羞涩地打着盹儿,他们犹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婷婷美女……古往今来,喜欢荷花的人比比皆是,歌咏荷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孩子们搜集到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谁愿意读读你搜集的诗句。孩子们搜集到的描写荷花的诗句真多、真美,有写荷叶的,有写荷花的,有写荷香的,还有写荷花品质、各部分的用途的等。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揭题:孩子们,课前交流的诗句的确很美,可这些班驳陆离的诗句都不是我要找的,倒是这一池青青的莲叶,(课件,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板书: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解答同学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齐读课题。生: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交流,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四、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请注意句中的动作词。你认为哪些动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你能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吗?[相机板书:爱莲]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相机板书:十分]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指名读课文。 3、引读2�D4自然段。 4、师: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从荷花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祖母确实非常喜欢荷叶。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五、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仔细阅读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 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本环节以学生发言为序,不以课文自然段为序,学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大屏幕出示) (1)、请生读。 (2)、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追问:主要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丝丝地:点击课件,打点。)(看图:出示插图2)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看图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满头的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有的已经渗出了脓血,发出一股浓浓的脓血味,头发粘在一起 夏天 暑热长疮)是啊,小孩满头都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的疮,严重得让人吃惊,可能祖母这么大年纪了,也很少见过这么严重的疮。所以令祖母吃惊得“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 [板书:心地善良] (4)、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女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 “咔的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 谁来向他挑战)齐读。(读出祖母想尽快帮小孩治好病,尽快减轻小孩的痛苦,急切的心情。) [板书:剪叶治疮] (2)、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3)【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莲叶,盼开花,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板书:关爱他人 或乐于助人] (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祖母十分爱莲,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前,孩子们提出的疑问: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相信大家都能解答了吧。(把喜爱的荷叶给左邻右舍泡茶喝,给小孩治病→心地善良 关爱他人 或乐于助人) 【师:是啊!祖母是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让我们怀着对祖母的崇敬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五段。(生自读) 机动安排】 六、学习写法 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师: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大屏幕出示,音乐)指两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齐读首尾段。) 师:文章开头有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有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就是那为大家带来清凉,带来关爱的青青莲叶。 [板书:勾画荷叶] 孩子们,请在深情地读读课题。 3、拓展延伸: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 的爱》为题,写一篇日记。(孩子们,让我们都像祖母似的人一样,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 17 、莲 叶 青 青 (祖母) 十分爱莲 剪叶治疮 感 动 心 关 地 爱 善 他 良 人 教学反思: 教学时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交流阅读体会。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莲叶长大等过程中,体会老太太是怎样种植荷花的,荷叶慢慢长大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作者心生感动主要是因为想起祖母把喜爱的荷叶送给左邻右舍泡茶喝,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对家人可惜看不成荷花了满不在乎,认为“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叶罢”。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头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莲叶勾起对祖母的回忆,引起下文。 18、《萧山杨梅》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18萧山杨梅,齐读课题。(板书 18萧山杨梅) “萧山”是杭州的一个地方,杨梅是什么,谁知道? 二、依据预习提纲展示交流,并指导书写。 1、初读了课文后,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写的是谁?(板书 金老师) 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2、文中的生字认得怎么样?考考你!(出示生字) 3、这些生词谁来读读?(出示生词)这些词你有不理解的吗?文中还有那些词不理解?我们在学文中继续理解。 4、生字组词、词语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5、指导书写。 四、检测反馈 1、听写词语 阅读 书籍 兼管 初中 宝库 沧桑 2、根据意思写词语 漫游,游历。( ) 满意,称心,舒服。( ) 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 五、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字音准确,不添字丢字。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你知道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金老师什么?(板书 外貌 事例 课外阅读 吃杨梅) 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金老师的外貌和他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请我们吃杨梅这两件事。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向老师这样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遍? 介绍作者。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作家袁鹰在写这篇回忆文章时,已经离开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但他依然记着金老师。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啊!让我们读课文最后一段,来感受这份深情。(出示最后一段) 2、作者袁鹰对金老师的想念常常因为什么而想起?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我常常想起萧山杨梅。”“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 3、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为什么? 小结。 作者袁鹰念念不忘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这是一位长得什么样的老师?他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袁鹰记忆如此深刻?下节课我们来仔细研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师生之情。 2、出示“学法透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袁鹰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作者念念不忘的金老师长得什么样?他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如此深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两个问题。 二、展示交流 这位令作者难以忘怀的金老师到底长得什么样?打开书看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就告诉老师。 (学生读句子)这就是金老师! 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长相,却总想不起他的名字,也记不清楚他是怎样教课文了,但是金老师的哪一点给我印象很深? 1、“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出示此问题)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相关的重点语句,用心体会。开始吧! 2、汇报。 出示句子:“金老师将我们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遨游”。是真的去了天涯海角吗?是什么去了?随什么去的? 理解“领略”。作者从课外阅读中不光领略了喜怒哀乐,还会领略到什么? 课外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我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情感?就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这段。 3、“课外阅读”可真好!袁鹰成长为作家与他小时侯的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有密切的联系。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出示此问题)老师也想知道,快速浏览四自然段 ,找到方法就告诉老师! 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 4、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板书 教学有方) 5、金老师教学有方,让作者记忆深刻;我们学习得法,才能学得更好!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三四自然段是怎么学的。 出示“学法透视”: (1)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如:“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如:遨游天涯海角 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3)整体感知事件,体会情感。如: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五、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按着这样的学法,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针对吃杨梅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读读课文,再和同座在一起研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吧! 1、归纳问题: 为什么吃杨梅?吃杨梅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 2、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吃杨梅?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着回答这个问题? 出示句子:“校园十分宁静,・・・・・・默默地忙着。”“十分”“只有”写出了什么? 3、吃杨梅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 出示句子:“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惬意”。 不仅吃得惬意,还吃得很多呢!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 这萧山杨梅真的好吃啊!谁来读读这句? “一直甜到心里”的只有萧山杨梅的滋味吗?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4、金老师掏出多少钱,买了多少杨梅啊?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是怎么说的? 理解“尽钱买”是怎么买?(强调“尽”字音) 出示句子:“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理解“尽量吃”是怎么吃?(强调“尽”字音) 谁来读金老师说的话? 5、此时此刻,金老师多么像( )。 (板书 亲如父母) 六、总结全文,检测反馈。 这样的好老师怎能让人忘怀呢?(板书 感激 思念) 出示最后一句话:“几十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你您在哪里呢?” 学生齐读三遍! 1、金老师在作家( ),在( ),在(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改为疑问句) 我们也只是胡乱翻翻,哪算得正经的课外阅读!(改为陈述句) 七、实践活动。 书中讲到作家袁鹰最早阅读的课外书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冰心的《寄小读者》,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找来读读,定会从中受益的。 板书设计: 18萧山杨梅 外貌 金老师 课外阅读 教学有方 感激 怀念 吃杨梅 亲如父母 事例 教学反思: 文章讲了作者回忆他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教学中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达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理解感悟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师生之情,所以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老师的爱使“我”感到无比温暖的思想感情。将朗读作为重点,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把握了语气的转变,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变化,品味出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19、《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 3、认识“塌、昔、墟、掘、爆、勘”等六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八个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4~自然段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难点】 1. 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揭题,交流资料 1.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说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关于地震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 4.小结: 地震这一天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虽然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也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汇报学习 对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课文,汇报生字词及词意。 3.按自然段汇报你学会的、理解的生字词。 4.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5.理解体会生字词。 6.出示“词语花篮”词,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词佳句。 (三)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文章以前是怎么分段的呢?还可以怎么分? 2.小结: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据、有道理 (四)再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1.把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动? 2.汇报读,师相机指导。 (五)指导书写生字,“漆、挖、掘、控、拥”。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整体把握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的意思? 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一)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从哪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了不起?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你觉得有触动地方画上标记,也可以用一个字或词,记录下你读时的感受。 (二)引出重点段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甚至有潸然泪下的感觉。(学生答后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导读出感受 (三)体会重点段 读这段话的时候,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体会“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1)这句话里又是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想具体样子。 (2)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8个小时里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师引导读好此句) 2.体会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八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1)你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较课后第三题文句) (2)你能把这漫长和艰难读出来吗? (3)从这个“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止过他,为什么阻止?(指导读人们劝说的话,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4)小结: 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却是了不起,让我们来配合读课文5-9自然段,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3.体会重点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1)父亲36小时不眠不休,哪来的力量? (2)这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平常他什么时候会对儿子说这句话? (3)小结: 高兴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悲伤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胆怯的时候,父亲会拍拍肩膀,鼓励儿子说:别怕____ (1) 如今儿子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虽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心里对儿子的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呼唤,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对儿子说什么?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 (5)小结: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 (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 三.检测反馈 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总结: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您真了不起!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 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2.为什么他不怕?(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想象补白 (1)就在父亲进行着漫长而艰苦的挖掘的同时,儿子和伙伴们在黑暗的废墟下进行着漫长的等待。在等待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阿曼达又是怎样做的呢? (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可惜文章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学习文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 (3)生交流练笔内容。 (4)小结: 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这位儿子真了不起! 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 1.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 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 三.检测反馈 1.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 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 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 父亲不在乎那38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为他知道,此刻,他儿子一定跟他一样,在默念着那句话,那就是____ 四.板书设计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决不放弃 爱 乐观善良 了不起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立足语文,紧扣文本,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这样课堂上就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 2、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认识“憔、悴、愚”等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 语。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 【教学重点】从母亲简单的呼唤、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身 在福中要知福”。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趣寻读 1、出示课件(摇篮、学走路),激发学生对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的回忆,寻入新课。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互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朗读课文。 讨论: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总的感受是怎样的?画出有关句子仔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细读课文,读出感悟母亲的呼唤。 (1)“我”从母亲的呼唤中了解到母亲的爱和关怀,这主要体现在哪几件事情上?默读课文第1至第5自然段。 (2)三件事中哪件事令你最感动?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自主学习。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4)自选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通读课文,想想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进一步体会“我”对母亲的那种深深地眷念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谈谈读了课文你想到什么,对大家说说自己听到妈妈呼唤时的甜蜜体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巩固生字 三、检测反馈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母亲的爱。 2.展示搜集对母爱赞美的名言、诗句,相互交流。 四、板书设计 20 母亲的呼唤 甜蜜体验 母爱 亲情 关怀 教学反思 《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通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的亲情,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旨在教育学生体会母爱,感恩母爱。课文通过三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受和甜蜜体验。在教学中,我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把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制成精美课件,让学生得到快乐的视觉享受和甜蜜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导入新课。在教学三件具体事例时,我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学习的自主权,打破教学常规和顺序。 《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 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练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疑问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 “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 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教学难点】“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者视频录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提纲 1. 第一题“和”“与”起到什么作用? 2. 找出第二题不属于同一类的词。练习给第三题加标点。 3. 思考《别董大》的作者和每句诗的意思,背诵最后名句。 二. 展示交流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结束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练习,今天我们又要结伴去百花园畅游一番了,你们做好出发的准备了吗? 2. 过渡: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语言可谓是博大精深,深入进去,便能感受到它的妙趣无穷! (二)学习“语海畅游” 1. 词语真有趣 A课件出示山和水,太阳和月亮,鼓励和指导,《水浒传》和《西游记》。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题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出代表读,并正音。 (3)学生谈谈发现:四组词语中都用了“和”,“和”能够起到连接的作用。 (4)齐读第一题词语。 B 课件出示“父与子、老人与海、长江与黄河、优点与缺点” (1)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题 (2)通过对两组词语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和”及“与”作用是连接前后两个词语,前后两个词语无轻重、主次之分,我们把它们叫做连词。 (3)你们能试着用“和”及“与”说几个主要词语吗? (4)齐读两组词语。 2.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站错了队,把它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1)导入:刚刚我们轻松地感受了汉字的乐趣,现在啊,我们要组成一个纠错小队到汉字王国去。因为那里有一些成员站错了队伍,自己都不知道,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课件出示书第二题 A.老师提出要求:纠错小队员们注意了,我们不仅要指出谁站错了,还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错了。 B.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C.分组汇报 第一组:学生 因为“学生是一个人的身份,而“儿童、老人、青年”是按人的年龄分的类。 第二组:少年 因为“农民、商人、演员”是按人的工作分的类 第三组:电视 因为“话剧、京剧、芭蕾舞”是按艺术形式分的类。 第四组:电影 因为“电冰箱、电风扇、微波炉”都是电器。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标点符号啊? (2)今天,我要再一次考验一下大家能否准确地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敢于接受老师的考验吗?(课件出示课本101页第二题)小组讨论 教师提示: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引号的通常用方法是引用别人说的话,还有个特别的用法,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出;书名号用于标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三)学习“积少成多” 1.导入:结束了“语海”的一番畅游畅游之后,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我国唐诗的魅力吧! 2.课件出示古诗《别董大》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自读自悟 (3)集体品读交流 (4)感悟再诵,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一)预习提纲 1.读102页《心灵创可贴》,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本文写了什么事? 2.“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二)交流展示 1.导入: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伟大而真挚的情感――爱,在今天的阅读平台中,爱仍在继续。 2.板书题目、质疑。 (课件出示) (1)心灵受伤了,能贴创可贴吗? (2)“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5.集体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能说会道 (一)课前预习 和家人共同回忆家庭中最感人的事情,写成一篇小短文。 (二)导入:又一个爱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们,听起来是那样的平凡而有微不足道,可却让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小家里,也不乏这样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在今天的能说会道的环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三)明确要求(课件出示) 1.指名读出。 2.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把最感人的部分说具体。 (四)指导交际 1.昨天,我们已经和家人共同回忆了家庭中感人的事情,还让大家带来了有关照片,赶快把你们的感人故事在小组里交流吧! 2.分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小组推荐代表,集体交流,全班评议。 代表在讲述时,把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第三课时 笔下生辉 一.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分享了家中感人的故事,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同学没有能为大家讲述。那么在今天的“笔下生辉”环节里,你们便可一吐为快。 二.明确习作要求 (一)我们讲述了自己家中感人的故事,现在就动笔写一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吧 1.你想写谁?为什么写他(她)呢? 2.写人离不开写事,你打算选他(她)做的哪件事来写呢? 3.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指名读出,明确要求 板书要点:写一位亲人 选一件事来写 写出真实情感 三.构思选材 1.播放轻音乐,生构思 2.班内交流选材,师生共同评议。 四.习作指导 1.写一个人,怎样才能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呢? 2.以《地震中父与子》为例: 课件出示:在混乱和废墟中,……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清理、挖掘。 思考:这部分文字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思考: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通过文字看到一位一心只想救出儿子的父亲? 五.欣赏范文《我的外公》 六.学生列提纲 教学反思: 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学生在反复的变形练习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1、《爬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 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计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