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1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鹿柴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1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鹿柴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1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鹿柴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8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鹳”“欲”2个生字,会写“依”“穷”“目”3个生字。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使学生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素材】 《登鹳雀楼》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 1.同学们知道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课件出示2)(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课件出示3)齐读课题。 2.注意读准“登”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登”是什么意思?(登上)讨论: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3.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4. 过渡语: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4) 1.要求: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2.(视频播放)播放范读古诗。(课件出示5) 3.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4. 领读、齐读。 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哪里的景色吧!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理解“白日依山尽”(课件出示6) 1. 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太阳)。依(依靠,依偎的意思) 2. (指“尽”)这个字读什么? jìn 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 “尽”是什么意思?(消失) 3. 太阳怎样?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 4.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5.指导读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师范读、指读、齐读) (二)理解“黄河入海流”(课件出示7) 1. 看到黄河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2. 练说:我看到的黄河。(奔腾不息)(波涛滚滚)…… 3. (课件出示8)“入”的意思?(流入) 波涛滚滚的黄河,会流入哪里? 指名答:黄河流入大海。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诗句:百川东到海。 前后位讨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练读:黄河/入海流。( 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 ) (三)理解“欲穷千里目”(课件出示9) 1. “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希望) “穷”是什么意思?(穷尽) 2. “目”是什么意思?(眼睛) 千里目,就是“目千里”,眼界宽阔。眼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 说说“欲穷千里目”的意思 练读:欲穷/千里目 (四) 理解“更上一层楼”(课件出示10) 1.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更上一层楼”。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在2楼的位置看得远,还是在10楼的位置看得远。)所以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板书:登高望远) 2.“更上一层楼” 这里表示“再、又”。 谁来为“更”组词? 3.谁来试着说一说“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4.两句诗中的千里和一层都是都是真实的数字吗?不确切,我们把它叫做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和更上两个词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啊! “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不仅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会望的远的道理,同时激励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5. 连起来说说3、4句的意思。 师:这句千古名句,可不光用在登楼上,还常常被人们用在学习,工作等地方来鼓励别人。(课件出示11) 6.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朗读古诗) 练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感情朗读、当堂背诵(课件出示12) 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1. 确定感情基调 2. 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3. 朗读。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4. 感情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表达了不凡的胸襟抱负,和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让我们有感情的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5. 同桌互背古诗。 小结:山衔落日水流入海,这是多么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啊!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得精神,有高瞻远瞩胸襟的同学们,让我们也铭记这首诗,让他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上也乐观进取,更上一层楼! 五、拓展延伸,编曲歌唱(课件出示13) 如此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的古诗,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它改编成歌曲后,是怎样的?(播放歌曲)同学们课下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试着改编成歌曲听一听! 六、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1. 了解笔画笔顺 依: 穷: 目: 鹳: 欲: 2.交流识记字形。 3. 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开始练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填一填。 白日_山尽,__入海流。 欲_千里_,更上一_楼。 2. 带着动作将所学古诗背给家长听。 3.为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 参考答案: 1. 依 黄河 穷 目 层 2.(自己设计合理的动作加入古诗里,合情合理即可) 3.(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画上美丽的图画)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登高望远 高瞻远瞩 第二课时鹿柴 【教学目标】 1.会写“返”“景”“照”3个生字,会读准“鹿”“柴”“苔”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说出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体会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及安闲自在的心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及安闲自在的心境。 【教学素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观看画面,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1) 2. 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鹿柴, 小朋友们鹿柴的风景怎么样?唐代大诗人王维也曾来过这里,看到哪里群山环绕,山谷幽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板书:《鹿柴》 )(课件出示2) 齐读课题。 在这里“柴”读zhài ,是山寨的意思。 指“鹿”,引到学生说出字的结构,给“鹿”组词。 3. 你们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各抒己见) 师补充介绍:王维。(课件出示3) 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王维,一起回到一千年前的古代,去看一看那时的鹿柴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课件出示4) 1.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 3. 开火车读。(课件出示5) 4. 点拨评价。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品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课件出示6) 1. 指名读,并作指导。 练读: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激励评价) 2.试着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空山上见不到人的踪影) 练读:空山/不见/人 3.“但”的意思?(只) “闻”的意思?(听) 4.试着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只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课件出示7)在诗中我们除了看到美丽的景象,你还听到了什么?(人语) 这个说话的声音大吗?(不大) 声音不大为什么能听到呢?(那里“静”)通过能听到小的声音反衬出――(静) (板书:静) (二)品析“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课件出示8) 1. 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练读: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返景”是什么意思?(夕阳反照的光) “深林”是什么样的?(树很多,很高大)走在其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 还在诗中看到了什么?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返景) 3. 落日的余晖照在树林中,感觉很美。还照在了哪里?(青苔上) 什么是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复”的意思?(又) 4. 试着说说后两句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用“返景”来衬托鹿柴的暗(板书:暗) 5. 想看看这样的画面吗? 请同学们看着这样美丽的深林晚景再读一读这首诗。(课件出示9) (师指导朗读) 四、动笔勾画,深化诗情 1.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书),这首诗中他都画了什么呢?你从诗句中都看到了什么? 2.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看到的鹿柴是什么样,并且画出来,然后边吟诵,边将这首诗题写在画中恰当的位置。 五、标划节奏,读背古诗 1. 对照大屏幕划出停顿。 2. 先试读,再指名,分组读,开火车读,师生接读,带动作读。 3. 同桌互背古诗。 六、熟记笔顺,指导写字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诗中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1.了解笔画笔顺。 返: 景: 照: 鹿: 柴: 苔: 2. 交流识记字形。 3. 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组个词。 返( ) 景( ) 照( ) 鹿( ) 2.解释加点词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但:______。 闻:__。 返景:__。 3.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参考答案: 1.返回 景色 照顾 小鹿 2.但:只。 闻:听。 返景:夕阳反照的光。 3.(动作能够表达诗意即可,要求背的时候注意节奏、感情) 板书设计: 鹿柴 静 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学反思】 1.古诗对幼儿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古诗的含义。所以我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运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便于理解和记忆。我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新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在教学《鹿柴》的过程中,在师生共同感悟诗境的幽静、空旷之后,我让学生反复去品读,以更好的理解古诗。学习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王维的诗中有画,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取品味《鹿柴》所体现的绘画美。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品出了诗境味道。但我发现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有不少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能主动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因此,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之中,我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鹳雀楼》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万里山河雄浑壮丽的景象,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一哲理。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诗人只用寥寥数笔,却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语文学习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本设计以“学中玩,玩中学”为主教学线路,通过让孩子们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讲故事的方式感悟诗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著名的诗人,你们高兴吗? 他就是――王之涣,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学生交流讨论) 师补充: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 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同学们太棒了,相信王之涣也想见到你们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请同学们认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 2.学生诵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生自读、勾画、交流) 男女生比赛读、小组竞赛读、小组接龙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依、穷、目、鹳、欲。 2.合作识字。 快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老朋友,如果有快点和他们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要想办法认识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识字情况。 哪个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赶紧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4.检查认字情况。 你们是不是真的把他们记在心里了呢?那我可得请小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 5.游戏巩固生字。 (1)讲解游戏办法。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老师奖励你们看(出示卡片)这是什么(红果),对,不过这些红果可不是奖给你们吃的,它是用来串糖葫芦的!怎么串呢?看每个红果上面都有一个字( 鹳、欲、依、穷、目 ),我们把这些字,重新串成这首诗,每行串一串,全诗四行串四串,谁想玩这个游戏,那好,我们先来串一串试试,其余的同学帮他们读诗,大家读到哪个字,谁就来串。 (2)分组竞赛。 四、理解课文 (一)感知画面 1.诵读,感悟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景象。(播放录音) 2.孩子们,你看到了鹳雀楼的哪些景观呢?(太阳、山、黄河) 学生说,教师板书:太阳、山、黄河。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说找到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白日) 这傍晚的太阳是怎样下去的呢?依靠着山,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依山) (2)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师:黄河水流到了哪里呢?(流入了大海) 你是怎么知道的?(入海流)可以看出“入”是流入。 3.让学生试着说说一、二句的意思。 4. 指导朗读。 (二)体悟诗理 1.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诗人是怎么想的? 指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想要。穷:穷尽。更:再、又。 2.试着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3.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4.练说全诗的意思。 五、放飞想象 1.启发想象。 同学们此时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脑海中的画面呢,同位之间交流讨论。(可以演唱、绘画、朗诵) 2.编写故事。 你们一说,又让我想起了这幅图画(出示),再仔细看看这幅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图编个小故事?谁来试试。 六、仿古背诗 1.和学生一起来朗读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2.教师与学生试着再次朗诵古诗,学习古人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次重温诗意。 3.跟老师有韵律的读背古诗。 4.学生展示,让学生独立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太阳、山、黄河 精彩片段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滚滚而来,一直流入浩瀚无垠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你能读出这种黄河入海磅礴的气势吗? 这就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色。 同学们,诗人还想看到远一点的景色,想一想他应该怎么样? 生:上楼。 师:对,那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 想象自己站在楼房上,是在2楼的位置看的远,还是在10楼的位置看的远呢? 生:十楼 所以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们就必须要,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不仅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会望的远的道理,同时激励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备课资料 1.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葙饧�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2.王维X k B 1 . c o m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3.《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4.《鹿柴》作品鉴赏 《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练习: 1. 我会拼读。 yī rán pín qión�� mù ��uān�� zhào xiàn�� ( ) ( ) ( ) ( ) 2.我会组词。 (1) 入( ) 尽( ) 依( ) 欲( ) 人( ) 近( ) 衣( ) 欢( ) (2)柴( ) 返( ) 照( ) 景( ) 3.我会填字。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山 一( )诗人 一( )绿叶 4.我会选择。 ⑴白日依山尽 ( ) ①依靠 ②同意 ③ 按照 ⑵黄河入海流 ( ) ①参加某种组织中 ②流入 ③收入 (3)“但闻人语响”的“闻”的意思是( ) ①用鼻子闻味 ②用耳朵听见 ③ 用眼睛看见 (4)“复照青苔上”的“复”的意思是( ) ①又 ②反复 ③ 恢复 5.我会连线。 ①白日依山尽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②黄河入海流 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 ③欲穷千里目 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④更上一层楼 想要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6.我会回答。 (1)《鹿柴》是( )朝大诗人( )写的。这是一首写( )的诗,描写鹿柴( )时分的幽静景色。苏轼赞他(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3)学习了《鹿柴》,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它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我会绘画。 用自己心灵手巧的小手, 画一画自己心中所想的 “登鹳雀楼”图。 参考答案 1. 依然 贫穷 目光 照相 2. 流入 人心;尽心 远近;依靠 衣服;欲望 欢乐 木柴 返回 照顾 景色 3.座 条 轮 座 位 片 4.① ② ② ① 5. 6. (1)唐 王维 景 傍晚 “诗中有画” (2)这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3)说出自己的理解,合情合理即可。 7.略。 20 × 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18 古诗 登鹳雀楼 鹿柴 教案 作业题 新版 苏教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