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2-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碱金属元素课时测试含解析.doc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2-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碱金属元素课时测试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2-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碱金属元素课时测试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 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向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答案】B 【解析】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可以是氧气或者是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说明气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物质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则可能的混合物组合有:Na2O2、NaHCO3(Na2CO3、NaCl),括号里的物品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实验。 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钾元素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 B.钾和钠的焰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 C.碱金属都能和水起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并放出氢气 D.碱金属的熔点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升高 【答案】D 【解析】A、依据碱金属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分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增强,故A正确;B、钾焰色反应隔着钴玻璃显紫色,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故B正确;C、碱金属是活泼金属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故C正确;D、碱金属熔点随原子序数增加熔点降低,故D错误;故选D. 3.Na2CO3和NaHCO3是金属钠常见的两种碳酸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aHCO3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用给溶液加热的方法不能除去 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由此可说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 【答案】D 【解析】A.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因与胃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则不适合胃溃疡病人同,故A正确;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故B正确;C.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用给溶液加热的方法不能除去,故C正确;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但由此无法证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故D错误,答案为D。 4.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O2气体通入2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O)与c(HCO)的比值为(不考虑CO、HCO的水解) ( ) A.1∶1 B.1∶2 C.2∶1 D.1∶3 【答案】B 【解析】n(CO2)==0.150 mol n(NaOH)=0.200 L×1.00 mol·L-1=0.200 mol 2NaOH + CO2=== Na2CO3+H2O 0.200 mol 0.100 mol 0.100 mol 此时过量CO2:0.150 mol-0.100 mol=0.050 mol,进一步与Na2CO3反应: Na2CO3 + CO2 + H2O===2NaHCO3 0.050 mol 0.050 mol 0.100 mol ===。 5.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 ①用灼烧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 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粉末和Na2O2粉末 ③用AlCl3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④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A.全部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①NaHCO3固体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而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故用灼烧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正确;②Na2O粉末是白色固体,Na2O2粉末是淡黄色固体,二者的颜色不同,故用观察法区别Na2O粉末和Na2O2粉末,正确;③AlCl3与Na2CO3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AlCl3与NaOH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现象不同,可鉴别;④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故正确的是①②③;选项D符合题意。 6.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Na2O2/mol NaHCO3/mol 气体成分 A 1 2 Na2CO3 B 1.5 2 Na2O2 Na2CO3 C 2 1 Na2CO3、NaOH、Na2O2 D 2 2 NaOH、Na2CO3 【答案】B 【解析】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温度高于100℃),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NaHCO3Na2CO3+H2O+CO2,②2Na2O2+2CO2═2Na2CO3+O2,③2Na2O2+2H2O═4NaOH+O2, ④2NaOH+CO2═Na2CO3+H2O,由上述反应,可得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Ⅰ.Na2O2+2NaHCO32Na2CO3+1/2O2↑+H2O↑ Ⅱ.2Na2O2+2NaHCO32Na2CO3+O2↑+2NaOH A.当x=1/2时,只发生反应Ⅰ,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为Na2CO3,气体成分为H2O(g)、O2,故A正确;B.当1/2<x<1时,发生反应Ⅰ、Ⅱ,此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气体成分为H2O(g)、O2,故B错误;C.当x>1时,发生反应Ⅱ,过氧化钠有剩余,此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Na2O2,故C正确;D.当x=1时,发生反应Ⅱ,过氧化钠恰好完全,此时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故D正确;故选B。 7.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依据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可列式求解: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2×84 106 18 44 62 m(NaHCO3) (w1-w2)g 求出m(NaHCO3),即可得出结果。 8.某学生用 Na2CO3和 KHCO3 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50 固体质量/g 3.06 6.12 9.18 12.24 生成气体体积/L(标况) 0.672 1.344 1.568 1.344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②中,混合物过量 B.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n(KHCO3)=1:1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 D.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 40ml 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12.24g 的混合物全部反应 【答案】C 【解析】A、若实验②中混合物全部反应,则产生的气体体积应该是,所以反应中混合物没有过量,A错误;B、实验①中混合物全部反应,设Na2CO3和 KHCO3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0.672÷22.4、106x+100y=3.06,解得x=0.01,y=0.02,则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n(KHCO3)=1:2,B错误;C、根据①③中数据可知在反应③中盐酸不足,其中二氧化碳是0.07mol,碳酸钠是0.03mol,碳酸氢钾是0.06mol,由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则反应③中消耗盐酸是0.03mol+0.07mol=0.1mol,所以盐酸的浓度是0.1mol÷0.05L=2mol/L,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④中碳酸钠是0.04mol,碳酸氢钾是0.08mo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是0.04mol×2+0.08mol=0.12mol,盐酸的体积是60ml,所以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20ml 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12.24g 的混合物全部反应,D错误,答案选C。 9.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正确 【答案】D 【解析】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进行焰色反应,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③正确;④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④正确;答案选D。 10.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 【答案】C 【解析】0.4 g NaOH和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1mol、0.01mol,加入稀盐酸后,HCl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因此稀盐酸的体积是0.01mol÷0.1mol/L=0.1L,然后HCl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此时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0.01mol,稀盐酸的体积是0.1L,最后HCl再与0.01mol的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0.01mol,又消耗稀盐酸0.1L,所以对应的图像是C,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有A、B、C、D、E、F、G、H、I等全部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九种常见物质。 已知:①其中只有B、C、F为单质,且常温常压下,B为固态,C、F为气态; ②化合物中仅A、E为气态; ③在常温下,D为淡黄色固体; ④H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2分,每空2分) (1)CO H2 Na2CO3 NaOH (2)2CO2+2Na2O2===2Na2CO3+O2 (3)C+H2O(g) CO+H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气态单质(除稀有气体外)有:H2、O2、N2、F2、Cl2。 由④知H中含有钠元素,且D为淡黄色固体,由反应:A(气态化合物)+D―→H(含Na+的化合物)+C(气态单质)推知:A为CO2,D为Na2O2,H为Na2CO3,C为O2。 由B(固态单质)+C(O2)―→A(CO2)推知B为碳,进而推知E为CO。 由C(O2)与F(气态单质)―→G(氧化物)和置换反应: G(氧化物)+B(碳)―→E(CO)+F(气态单质)知F为H2,G为H2O,因此I为NaOH。 12.(10分)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1)小苏打片每片含0.50 g NaHCO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氢离子是________mol。 (2)胃舒平每片含0.245 g Al(OH)3.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胃舒平_______片。 (3)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 ①取该碱式盐3.01 g,加入2.0 mol/L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 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 mL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 g,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012 (2分) (2)3.8 (2分) (3)①n(OH-)∶n(CO)=16∶1(3分) ②Al2Mg6(OH)16CO3·4H2O(3分) 【解析】根据OH-+H+===H2O、CO+2H+===CO2↑+H2O可知OH-与CO的个数比为(42.5-2.5)∶(45-42.5)=16∶1,其物质的量分别为0.08 mol、0.005 mol.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可设 物质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xH2O,再根据碱式盐中氢的质量分数可得x=4。 13.(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纯碱,方案如下: (一)实验原理: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和过量二氧化碳,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1)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 (二)实验装置:所需实验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2)组装好装置,然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中间的烧瓶中加入20mL饱和食盐水,并将其浸入冰水中;D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E中加入足量浓氨水;B中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于(可分多次加入)。仪器A的名称是 ,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的好处是 。 (4)先打开 (填K1或K2),将装置A或E中的试剂慢慢加入圆底烧瓶。大约20分钟左右时,观察到饱和食盐水上方有 现象时,再打开 (填K1或K2),将装置A或E中的试剂慢慢加入圆底烧瓶,大约5分钟即有浑浊出现,约15分钟出现大量白色固体。 (四)纯碱制备: (5)上述实验结束后,欲得到纯碱,将固体过滤、洗涤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不加任何其它试剂,装置任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上述操作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增重0.28g,则制得的纯碱质量为 g。 【答案】(1)Na++H2O+NH3+CO2===NaHCO3↓+ NH4+(2分) (2)检查装置气密性(2分) (3)分液漏斗(1分)盐酸易挥发,CO2混有氯化氢(2分) (4)K2(1分)大量白雾(2分)K(1分) (5)加热(1分)2NaHCO3Na2CO3+H2O+CO2(2分)1.06g(2分) 【解析】(1)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和过量二氧化碳,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离子方程式为:Na++H2O+NH3+CO2===NaHCO3↓+ NH4+。故答案为:Na++H2O+NH3+CO2===NaHCO3↓+ NH4+; (2)模拟工业制备纯碱: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图中装置A、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D、E制取氨气,中间的烧瓶两种气体和氯化钠反应都需要不漏气,所以仪器按上图组装好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根据仪器特点可知A为分液漏斗,二氧化碳为制备纯碱的原料气体,氯化氢能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氯化氢易挥发,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影响后续反应,所以用难挥发的硫酸分多次和碳酸钙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盐酸易挥发,CO2中混入HCl; (4)因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所以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先打开K2,将装置E中的试剂慢慢加入圆底烧瓶,烧瓶中氢氧化钠遇水放热,同时电离出大量OH-离子,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逆向移动,产生氨气,大约20分钟左右时,观察到饱和食盐水上方有大量的白雾时,氨气在氯化钠溶液中已经饱和,所以再打开K1,制取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K2;大量的白雾;K1; (5)碳酸氢钠受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本质为:CO+Na2O2=2Na2CO3,固体增重为CO的质量,故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2.8g为CO的质量,n(CO)==0.1mol,根据碳原子守恒:n(CO)=n(CO2)=0.1mol,2NaHCO3Na2CO3+CO2↑+H2O,n(Na2CO3)=n(CO2)=0.1mol,则制得的纯碱质量为:m(Na2CO3)=nM=0.1mol×106g/mol=10.6g。故答案为:加热(或灼烧);2NaHCO3Na2CO3+H2O+CO2↑;10.6。 14.(12分)把生石灰、NaHCO3、Na2CO3和NaOH混合物共54.4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蒸发过程中溶液与CO2的反应)。得到58.0g白色固体。 (1)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2)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CaCO3和NaOH(6分)(2)21.2g(6分)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O=Ca(OH)2 NaHCO3+Ca(OH)2=CaCO3↓+NaOH+H2O;Na2CO3+ Ca(OH)2=CaCO3↓+2NaOH。将第一个式子与第二个式子相加可得:CaO+ NaHCO3=CaCO3↓+NaOH ;将第一个式子与第三个式子相加可得CaO+H2O+ Na2CO3=CaCO3↓+2NaOH。可见CaO与NaHCO3反应,不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 CaO与Na2CO3反应,由于H2O参加反应,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故根据CaO+H2O+ Na2CO3=CaCO3↓+2NaOH可知:n(H2O)=n(Na2CO3),n(H2O)= (58.0g-54.4g)÷18g/mol=0.2mol,则原混合物中含有Na2CO3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其质量是m(Na2CO3)=0.2mol×106g/mol=21.2g;由于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若完全是CaCO3沉淀,则其质量是m(CaCO3)=0.2mol×100g/mol=20g<58.0g,所以其中一定含有NaOH。-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一轮 复习 32 其他 常见 化合物 碱金属 元素 课时 测试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