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doc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且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试管口斜向上,与桌面成45°角,直接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③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⑤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再通氢气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⑤⑥ D.③⑤⑥ 2.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图示中正确的是( ) 3.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42- B.一定有CO32-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4.我国的天气偶尔呈现反常现象,南方持续降雪,西北部遭受大雪袭击。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1 mol 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D.1 mol CH3COOK含有3×6. 02×1023个H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Na变成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0.2NA个H2SO4与19.6 g 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 g N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NA个O2与NA个H2的质量之比为8:1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40 g NaOH后,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 B.从1 L 2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C.将2.24 L(标准状况)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配制1 L 0.2 mol/L的CuSO4溶液,需用25 g胆矾 8.配制250mL 0.10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11.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纯盐酸 水煤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氧化铁胶体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32-+2H+===CO2↑+H2O ②Ba2++2OH-+2H++SO===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Cl2+H2O===H++Cl-+HClO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只有⑤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Mg2++2OH-===Mg(OH)2↓ 14.某溶液遇石蕊试液显红色,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H+、NO3-、Ca2+、Cl- B. Cu2+、SO42-、HCO3-、Na+ C. Fe2+、NO3-、OH-、Ba2+ D. MnO4-、SO42-、NO3-、CO32- 15.下列各项所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 B.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C.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被还原的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 D.氧化反应就是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就是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1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NH4HCO3NH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Fe2O3+3CO2Fe+3CO2 17.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Fe+H2SO4===FeSO4+H2↑ C.BaCl2+H2SO4===BaSO4↓+2HCl D.H2+CuO===Cu+H2O 18.下列变化中,一定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MnO4→MnO2 B.HCl→Cl2 C.Fe2O3→Fe D.CaO→CaCO3 19.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为( ) A.3∶1 B.1∶3 C.1∶2 D.2∶1 2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SO3+H2O===H2SO4 B.2Na2O2+2H2O===4NaOH+O2↑ 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 二、填空题(4小题,共29分) 21.(每空1分,共6分。) (1)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①Cu2++2OH-===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2OH-===SO3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2O3+6H+===2Fe3++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6分。)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____ __ ___。(2分)利用了胶体的____ ____的性质。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解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带“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________。 23.(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9分。) (1)3Cu+8HNO3==3Cu(NO3)2+2NO↑+4H2O(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分)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______mol H2O中共含有9.03×1022个原子,其质量为_______。 (3)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分) ___KMnO4+___H2S+__H2SO4(稀) ===__MnSO4+__S↓+__K2SO4+__H2O (4)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气)+8NH3(气)=6NH4Cl(固)+N2(气) 若反应中消耗Cl2 1.5 mol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L。 24.(每空1分,共8分。)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 ①Fe+H2SO4(稀)===FeSO4+H2↑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被氧化,还原产物为________;反应②中________作还原剂,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当反应①生成2 g H2时,消耗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g。 (3)反应②中生成32 g SO2气体时,消耗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g,其中有________ g H2SO4被还原,转移电子________ mol。 三、实验题(2小题,共22分) 25.(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海藻海藻灰海藻灰悬浊液 (1)写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 ____;③____ 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 A.汽油、酒精 B.四氯化碳、汽油 C.醋酸、酒精 (3)为完成以上①、③两步操作,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烧瓶、导管、酒精灯,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 _,②____ _,③____ _,④____ _。 (5)为便于控制蒸馏时的温度,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最后晶体碘在________里聚集。 26.(每空2分,共12分。) 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四、计算题(每问3分,共9分) 27.在实验室里,用50mL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MnO2反应,来制取氯气。 (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2)若生成2.8L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 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MnO2参加反应? 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①操作错误;加热液体时应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②操作错误;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因为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引燃煤气而爆炸,③操作错误;浓H2SO4沾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溶液冲洗,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⑤操作错误;H2还原CuO时,如果先加热再通H2,则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引起爆炸,⑥操作错误。 2.C 【解析】A中滴管不能伸入到容器内;B中不能用手拿蒸发皿;D中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浓H2SO4。答案选C。 3.D 【解析】向①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CO32-。在②中的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答案选D。 4.D 【解析】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错误;B项,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错误;C项,2 mol氧是指氧原子还是指氧分子,指代不明确,错误;1个CH3COOK含有3个H,所以1 mol CH3COOK含有3×6.02×1023个H。 5.B 【解析】Na+为+1价,2.3 g Na为0.1 mol,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A项错误;19.6 g H3PO4即为0.2 mol,含有0.2NA个H3PO4,等物质的量的H2SO4与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B正确;28 g N2即1 mol(28 g÷28 g·mol-1=1 mol),应含2NA个N,C错误;NA个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32 g,NA个H2的质量为2 g,则二者质量之比为16:1,D错误。 6.B 【解析】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而HCl为气体,故虽然二者体积相同,但物质的量不相同,①错误;同样在④中所指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④错误;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故二者体积相同,②正确;③中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温度、压强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22.4 L,③错误;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⑤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 子质量成正比,⑥正确,故选B。 7.C 【解析】A项,溶液的体积不是1 L,错误;B项,根据溶液均一性的特点,取出0.5 L该溶液,浓度仍应为2 mol/L,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为0.1 mol,溶液体积为0.1 L,正确;D项,0.2 mol CuSO4需由50 g胆矾提供,错误。 8.C 9.D 【解析】溶液全部是分散系,且一定是混合物,A、C项错误;冰水混合物的分子为水分子,为纯净物,B项错误;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可以判断出组合方式有9种,D项正确。 10.C 【解析】液态HCl溶于水后能够导电,固态NaCl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故两者均为电解质,A项错误;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两者溶于水后生成的一水合氨、碳酸能够导电,所以NH3和CO2均为非电解质,B项错误;铜和石墨都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11.B 【解析】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在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一定为混合物,则A项错误;C项,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C项错误;D项中Na2CO3为电解质,则D项错误。 12.D 【解析】①表示可溶性碳酸正盐与强酸的反应,表示一类反应;②表示Ba(OH)2与H2SO4、Ba(OH)2与足量NaHSO4(KHSO4等)反应;③表示可溶性银盐(如AgNO3)与盐酸或可溶性氯盐间的反应;④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溶液间的一类反应;⑤只表示Cl2和H2O的反应。 13.D 【解析】A中石灰水是澄清的,Ca(OH)2应拆写成离子的形式;B中遗漏了参加反应的 Ba2+和SO42-;C中离子电荷不守恒。 14.A 【解析】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H+。HCO3-和CO32-均不与H+共存,B、D项不符合题意;Fe2+与OH-、H+与OH-不能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 15.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是成功的发生电子转移的结果,有电子转移发生,元素的化合价就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氧化还原反应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种物质之间,B项错误,一种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这种物质就被还原或说发生了还原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就会降低;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这种物质就被氧化或说发生了氧化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就会升高。C、D项错误。 16.D 【解析】A项属于置换反应;B项属于分解反应;C项属于化合反应;D项不属于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但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7.B 【解析】A项,是离子反应,但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是离子反应;C项,是离子反应,但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还原反应;D项,该反应没有离子参与反应,不是离子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项正确 18.C 【解析】A项,锰元素由+7价下降到+4价,可另加还原剂实现此变化,但也可以是KMnO4受热分解造成,不一定要另加还原剂;B项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此变化;C项,Fe2O3转化为Fe要用还原剂,如CO;D项,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9.C 【解析】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知,1NO2→NO 发生还原反应,2NO2→2HNO3发生氧化反应,故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2。 20.B 【解析】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凡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H2O中O由-2价变为0价,水作还原剂;D项,H2O中H元素由+1价变为0价,H2O作氧化剂;B项,H2O中的两种元素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21.(1)①H++OH-=H2O ②Ag++Cl-=AgCl↓ ③Ba2++2OH-+2H++SO42-=BaSO4↓+2H2O (2)①Cu(NO3)2+2NaOH===Cu(OH)2↓+2NaNO3 ②SO2+2NaOH===Na2SO3+H2O ③Fe2O3+6HNO3===2Fe(NO3)3+3H2O 22.(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能否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解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只会使之沸腾;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42-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现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 23.(1) 略 ,K2Cr2O7 , 3:2。 (2)0.05 ; 0.9g ; (3)2KMnO4+5H2S+3H2SO4(稀)=2MnSO4+5S↓+1K2SO4+8H2O(2分) (4) 22.4 (2分) 24.(1)Fe H2 Cu S (2)98 (3)98 49 1 【解析】反应①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应FeSO4为氧化产物,H2SO4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对应H2为还原产物。反应②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硫酸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①当有2 g H2生成时,消耗H2SO4的质量m(H2SO4)=n(H2SO4)×98 g·mol-1=n(H2)×98 g·mol-1=×98 g·mol-1=98 g。反应②中,生成的n(SO2)==0.5 mol,则+2H2O,当生成0.5 mol SO2时,反应掉浓H2SO4的物质的量为1 mol,质量为98 g;转移1 mol e-,其中有49 g H2SO4被还原。 25.(1)①过滤 ③萃取 (2)B (3)漏斗、分液漏斗 (4)①温度计插入的位置错误 ②冷却水的流向错误 ③缺少沸石 ④缺少石棉网 (5)蒸馏烧瓶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海藻灰中含有碘离子,经过滤可得含有碘离子的溶液,选取适当的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将碘水中的碘用萃取剂萃取就得到碘的有机溶剂溶液,经过水浴蒸馏就可得到碘单质。根据这一条主线,可逐步回答问题。 26.【答案】 (1)Ag+、Ca2+、Ba2+; (2)CO32﹣+2H+=H2O+CO2↑; (3)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 0.25 0.4 0 【分析】由题意“溶液为澄清溶液”可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由实验Ⅰ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其浓度为=0.25mol/L,则一定没有Ag+、Ca2+、Ba2+;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发生反应SiO32﹣+2H+=H2SiO3↓,硅酸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固体质量为2.4g为二氧化硅的质量,根据硅原子守恒,SiO32﹣的浓度为=0.4mol/L;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42﹣,根据电荷守恒2c(CO32﹣)+2c(SiO32﹣)=2×0.25mol/L+2×0.4mol/L=1.3mol/L>0.5mol/L,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不能确定NO3﹣是否存在,据此进行解答. 27. (1) (2)①10.88g②0.25mol-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期中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