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模板.doc
《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模板.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 宁夏交通厅 二○○七年一月 前 言 为规范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技术管理,深入落实落实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措施》相关要求,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及相关规范,结合我区多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编制了《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对现行标准规范中相关技术要求针对农村公路做了深入细化,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及相关规范条款进行了补充。 农村公路功效和作用,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公路,关键服务对象为农用车及非机动车辆。本标准中农村公路包含县道、乡(镇)道和村道。 结合我区农村公路实际情况,本标准将农村公路分为县道和乡(村)道两个等级。县道和乡道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该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中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亦可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本标准建设。 本标准共九章,分别是:1 总则、2技术标准、3路线、4路基、5路面、6排水工程、7桥涵、8、平面交叉9、交通安全设施。 目 录 1 总 则 1 2 技术标准 2 3 路 线 6 4 路 基 12 5 路 面 15 6 排 水 工 程 17 7 桥 涵 19 8 平 面 交 叉 21 9 交通安全设施 23 1 总 则 1.1 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建设质量,提升投资效益,实现可连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所称农村公路,包含县道、乡道和村道,适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 本标准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等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 1.3 农村公路建设应遵照“统筹计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重视环境保护、确保质量”标准。 农村公路改造,应充足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升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 农村公路建设应尽可能降低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应结合绿化或采取对应工程方法,协调、改善同沿线自然景观配合,提升公路环境质量。 农村公路改造后,行车条件改善,行车速度提升,应充足重视运行安全。 2 技术标准 2.1 农村公路控制要素选择,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避免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可分期建设。 2.2 农村公路通常采取中国行业标准JTG 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要求三、四级公路标准。 交通量小,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时,可采取本技术标准。但应满足中型客、货车(12米长×2.5米宽)通行基础要求。 2.3 各级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如表2.3。 表2.3 各级农村公路设计速度 公路等级 县道 乡(村)道 设计速度(km/h) 30 20 20 15 县道设计速度宜采取30km/h;在混合交通量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路段,设计速度宜采取20km/h;对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山区,设计速度宜采取15km/h。 2.4 车道宽度应符合表2.4要求。 表2.4 车 道 宽 度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车道宽度(m) 3.25 3.00 (单车道时为3.50) 3.00 (单车道时为3.50) 2.5 路肩宽度应符合表2.5要求。 表2.5 路 肩 宽 度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右侧设路缘石(m) 通常值 0.25 0.25 0.25 土路肩宽度(m) 通常值 0.50 0.25(双车道) 0.50(单车道) 0.25(双车道) 0.50(单车道) 最小值 注:“通常值”为正常情况下采取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取值。 2.6 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应符合表2.6要求。 表2.6 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 公路等级 县道、乡(村)道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车 道 数 2 2或1 1 路基宽度 (m) 通常值 7.50 6.50(双车道) 3.5 最小值 4.50(单车道) 注:“通常值”为正常情况下采取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取值。 2.7 农村公路标准等级可参考表2.7实施。 表2.7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推荐表 地 区 分 类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县道 设计速度(km/h) 30 20 路基宽度(m) 7.5 6.5 路面宽度(m) 6.5 6.0 乡 (村) 道 设计速度(km/h) 20 15 路基宽度(m) 双车道:6.5 单车道:4.5 4.5 路面宽度(m) 双车道:6.0 单车道:3.5 3.0 平纵面指标低及冬季冰雪灾难严重路段,宜合适加宽路基,以达成改善行车条件、有利安全目标。地形地质极为复杂路段,在确保行车安全和交通基础要求情况下,可合适减窄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小于等于4.5m时,应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路基宽度应大于6.5m,有效长度通常大于20m。 通客运班车农村公路,应根据“路站运一体化”要求,站点位置路基路面应合适加宽,并设置固定客运班车站点及标志。 2.8 农村公路应依据公路功效、路网计划、交通量来确定技术标准。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按估计,四级公路、县道、乡(村)道公路设计交通量可按估计。 2.9 农村公路建设中“通畅”工程,标准上按三级、四级公路标准对旧路进行改建;“通达”工程标准上按三级、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 2.10 经过村镇路段农村公路,应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应加强公路用地建筑红线控制,严格控制非法建筑,不得占用公路作为集贸市场,以确保公路通畅和行车(人)安全。 2.11农村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0.5-1.0m,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1m土地。 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及设置防护设施时,应依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2.12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应符合图2.12要求: 图2.12 图中: W—行车道宽度; H — 净空高度; L—侧向宽度; H1— 边部净高;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H2—人行道高度; 当L≤1m时,E=L; R — 人行道宽度; 当L>1m时,E=1m; B — 净空宽度 各部分取值如表2.12: 表2.12 净空数值表 公路 县道 乡(村)道 设计速度(km/h) 30 20 20 15 W 6.50 6.00 6.00 3.50 3.00 L 一般路基 0.25 0.25 0.25 0.25 0.25 E 一般路基 0.25 0.25 0.25 0.25 0.25 R 0.75 — — — — H2 2.50 — — — — H1 4.00 4.00 4.00 4.00 3.50 B 一般路基 6.50 6.50 6.50 4.50 4.50 H 4.50 4.50 4.00 注:①四级公路、县道路基净空宽度,宜尽可能达成6.50m。 2.13 农村公路交叉设计应考虑地形、通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原因,确保行车(人)安全。有路面公路和无路面公路交叉时,无路面公路距交叉口一定范围内应铺路面,以保持路面整齐。 2.14农村公路建设提倡沿线绿化和主体工程同时实施,改善行车环境。绿化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确保行车安全。 3 路 线 3.1 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依据使用功效、工程投资和社会环境等原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灵活、合理选择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满足行车安全需要。 3.2 路线选线应尽可能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农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3.3 应注意尽可能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避免诱发新地质病害;尽可能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 3.4 农村公路不可片面追求高指标,在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前提下,宜采取中低指标以节省工程造价。 3.5 应高度重视长陡纵坡设计,因为重车上坡速度慢,影响路段通行能力,对路面破坏力大,下坡速度快,轻易造成刹车失效发生危险。所以,有条件时,应改善纵坡或依据相关规范设置爬车道和避险车道。 3.6 利用老路改造提升等级而局部裁弯取直后,废弃旧路应进行复垦以节省土地资源。 3.7 农村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应符合表3.7要求。 表3.7 农村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停车视距(m) 30 20 15 会车视距(m) 60 40 30 超车视距(m) 150 100 — 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含有超车视距路段;积雪冰冻地域停车视距宜合适加长。 3.8 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3.8要求。 表3.8 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一 般 值(m) 65 30 20 极 限 值(m) 30 15 12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350 150 100 注: “通常值”为正常情况下采取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取值。 3.9 三级公路直线和小于表3.8所列不设超高半径值圆曲线相衔接处,应设置回旋线。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依据线形设计和对安全、视觉、景观等要求,选择较大数值。四级公路、县乡村公路直线和小于表3.8所列不设超高半径圆曲线相衔接处,可不设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解段径相连接。 3.10 圆曲线半径小于表3.8要求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应依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等情况确定。农村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值,通常地域为8%,积雪冰冻地域为6%。 3.11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公路路面加宽值要求如表3.10。 表3.10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圆曲线半径 (m) 250~200 200~150 150~100 100~70 70~50 50~30 30~25 25~20 20~12 加宽值 (m) 设计速度 (km/h) 3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20 双车道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80 2.20 2.50 单车道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90 1.10 1.25 15 0.4 0.60 0.80 1.00 1.20 1.40 1.80 2.20 2.50 3.12 四级公路、县乡村公路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应分别按超高和加宽相关要求计算,取其较长者,但最短应符合渐变率为1:15且大于10m要求。 3.13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及县乡村公路在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距离以克服高差,或因地形、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展线时,可采取回头曲线。 两相邻回头曲线之间距离,设计速度为30km/h、20km/h、15km/h时,应分别大于150m、100m、75m。 回头曲线各部分技术指标可按表3.13取用。 表3.13 回头曲线技术指标 根本设计速度 (km/h) 30 20 15 回头曲线设计速度 (km/h) 25 20 1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20 15 12 回旋线最小长度(m) 25 20 15 超高横坡(%) 6 6 6 路面加宽值(m) 2.5 3.0(双车道) 2.5(双车道) 1.5(单车道) 1.5(单车道) 最大纵坡(%) 4.0 4.5 5.5 3.14 最大纵坡应符合表3.14要求 表3.14 最 大 纵 坡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最大纵坡(%) 8 9 9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30km/h、20km/h利用原有公路路段,经技术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设计速度为15km/h时,最大纵坡可增加2%。 海拔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域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3.15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越岭路线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200~500m 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县乡村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平均纵坡大于6%时,应在不长于2km处,设较平缓缓解坡段,缓解坡段不应大于3%,长度大于40m。 3.16 农村公路最小坡长按表3.16实施。 表3.16 最 小 坡 长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最小坡长(m) 100 60 50 3.17 农村公路不一样纵坡最大坡长按表3.16实施。 表3.17 不一样纵坡最大坡长 设计速度 (km/h) 30 20 15 最大坡长 (m) 横坡坡度 (%) 3 - - - 4 1100 1200 1200 5 900 1000 1000 6 700 800 800 7 500 600 600 8 300 400 400 9 200 300 300 10 200 200 11 150 12 100 3.18 最大合成坡度值按表3.18实施。 表3.18 最大合成坡度 公路等级 县道 乡(村)道 设计速度(km/h) 30 20 20 15 合成坡度值(%) 10.0 10.0 10.0 10.0 当陡坡和小半径圆曲线相重合时,宜采取较小合成坡度。积雪冰冻地域及自然横坡较陡峻傍山路段,其合成坡度必需小于8%。 3.19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取圆曲线,其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长度要求如表3.19。 表3.19 竖曲线最小半径及竖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km/h) 30 20 15 凸形竖曲线最大半径(m) 通常值 400 200 120 极限值 250 100 8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通常值 400 200 120 极限值 250 100 8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25 20 15 注:“通常值”为正常情况下采取值, “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取值。 4 路 基 4.1 路基应依据使用功效、技术等级和交通量情况,结合沿线地形、地质、路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进行路基综合设计,重视排水、防护及取(弃)土设计,预防水土流失和堵塞河道。 4.2 经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路段,必需查明其规模及其对公路危害程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采取综合治理方法,增强公路防灾抗灾能力。 4.3 路基设计通常根据填挖平衡标准,当出现大量弃方或借方时,应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自然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4.4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按表4.4采取。 表4.4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县道 乡村道 设计洪水频率 1/20 1/10 4.5 农村公路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不致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沿河及受水浸淹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表4.4要求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安全高度。 4.6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应考虑路基土性质、土体干湿状态、冰冻作用,并结合地形及排水条件确定,不应小于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难以达成最小填土高度时,应采取其它方法(如设隔离层、排水层等)以确保路基稳定。 4.7 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确保路基稳定,降低工后沉降。 4.8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7要求 表4.8 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县、乡(村)道 零填及挖方 0~0.30 ≥94 0~0.80 — 填 方 0~0.80 ≥94 0.80~1.50 ≥93 >1.50 ≥90 注:① 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② 特殊干旱或潮湿地域路基压实度,表列数值可合适降低。 4.9 路基填筑宜采取水稳性好材料,严格控制路基压实,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路基强度、稳定性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路段不得铺筑沥青或水泥路面。 4.10 部分不宜修筑沥青路面路段,当采取砂石或砖块、片(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联锁块路面时,路基压实度可合适降低。 4.11因缺乏压实机械及未做分层碾压造成路基压实度不足填方路段,应暂缓施工路面工程或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 4.12 路基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宜采取单一坡度,降低人工痕迹,方便经过几年生态恢复,边坡外形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4.13 应尽可能将边坡放缓,配套自然适宜边沟型式和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缓冲带,以美化环境、提升行车安全性。 4.14 路基防护应针对不稳定高边坡、易受冲刷沿河路段等特点,采取设置挡土墙、护坡、护岸等工程防护或和种植灌木等植物防护相结合综合防护方法,防治路基病害,确保路基稳定。 4.15 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应选择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相结合,多层防护和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方法进行边坡治理。 4.16 路基绿化要因地制宜,和道路沿线环境相适应,不过多增加养护工作量。绿化要以草灌为主,乔灌结合,散植和丛植相结合,树种要利用当地物种,以确保成活。 4.17 公路两侧取土虽施工方便、成本低,但对沿线地表生态及景观破坏严重,造成损失长时间难以恢复,标准上应予严禁。集中取土场,应选择荒地或小山包、山川河谷地貌易恢复位置,且完工后应恢复原地貌。废方弃土,可用于回填修补人工工程造成地表创面,恢复原地貌。弃土应集中堆弃并进行必需地表绿化美化,和原地貌保持一致。 4.18 充足重视腐质土保护,公路建设时应将公路占地或取弃土场部分地表草皮和腐质土铲除集中堆放,以备未来地表回填,恢复植被。 5 路 面 5.1 路面设计应遵照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标准,比选路面结构方案。 5.2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尽可能选择便于机械化、工厂化、规模化结构方案。 5.3 农村公路路面,可依据交通量发展需要,一次建成或分期修建。对于分期修建路面工程,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设计结构层次和厚度,使前期工程能在后期充足利用。 5.4 农村公路路面面层类型可按表5.4选择: 表5.4 农村公路路面面层类型 公路等级 面 层 类 型 县道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 乡(村)道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砂石路面、砖、石路面、水泥砼块路面 5.5 路面面层类型应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地产材料和工程投资等情况确定。有条件情况下,四级及四级以上标准农村公路,宜选择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等沥青类或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以提升行车舒适性;季节性宽浅河流路段可修建过水路面;经过村镇路段通常应采取水泥或沥青路面;对于陡坡、急弯或冬季积雪路段,可采取含有振荡警示作用且抗滑性能良好砌块类路面。 5.6 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层厚度不应小于表5.6要求厚度值。 表5.6 各类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值 路面型式 结构层类型 结构层最小厚度值(mm) 水泥路面面层 水泥混凝土 180 沥青路面面层 沥青混凝土 30 沥青碎石 30 沥青贯入 40 沥青表面处治 15 其 她 路 面 砖块路面 120 块石路面 150 水泥砼块路面 100 砂石路面 60-80 路 面 基 层 水泥稳定类 150 石灰稳定类 150 工业废渣类 150 柔性基层 150 6 排 水 工 程 6.1 农村公路应设置必需排水设施,并和沿线桥涵形成通畅排水系统,并注意保护环境。在满足排水要求条件下,排水工程应尽可能做到宽、浅,有条件地段设置在视线之外,提升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环境敏感路段,如沿溪线、跨水库桥梁等排水系统应自成体系。 6.2 对于汇水面积较大挖方路基边沟、和之相接填方路基排水沟、沿街路段、设置有内挡结构挖方路基内侧等段,视情况可选择矩形边沟加盖板型式,使路基视野增宽,并能预防车轮卡陷和边坡碎落堵塞,有很好安全和视觉效果。 从安全和景观角度,浅碟式排水沟(边沟)或放缓边坡漫流排水型式对于地形平坦、纵坡平缓低填、浅挖路段适应性很好,排水沟(边沟)可和原地面舒缓自然衔接,克服沿路基边缘设置规则深排水沟所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同时形成流畅优美视觉效果。 农村公路通常路段可设置土边沟、草边沟,冲刷严重路段设置硬化边沟。经过村镇路段边沟可采取暗排型式,或采取干砌片(卵)石、浆砌片(卵)石、钢筋混凝土预制槽(块)等明排型式。 6.3 特殊水文地质条件路段路基排水工程,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专题设计,采取综合治理方法。 6.4 农村公路路基通常多为低填浅挖,严寒冰冻地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丰富路段,应采取防、拦、引、排,合适提升路基高度、填筑水稳性材料等方法,预防路基路面冻胀和翻浆病害发生。 7 桥 涵 7.1 桥涵设计应依据使用功效、通行能力和行洪要求,根据“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指导思想,遵照“安全、实用”标准进行。 7.2 新建农村公路桥涵应设计为永久性结构,以确保农村公路通达,适应农村交通需要。 7.3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按表7.3采取。 表7.3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设 计 洪 水 频 率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涵洞及小型排水结构物 三级公路 1/100 1/50 1/50 1/25 1/25 四级公路 1/100 1/50 1/50 1/25 1/20 农村公路 — 1/50 1/50 1/20 1/10 三级、四级公路大桥,在水势猛急、河床易于冲刷情况下,可提升一级设计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 桥头引道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本标准 4.4条要求。 7.4四级公路以下,重型车辆少时,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可采取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0.8倍,车辆荷载效应0.7倍。 7.5农村公路改建时,原有桥梁荷载等级达不到现有要求,应本着安全、经济标准,采取限载通行、加固等方法加以利用。 7.6新建和改建桥涵宜采取标准跨径,技术成熟、轻易施工、经济适用桥涵型式。季节性宽浅河流或泥石流流通区可修建漫水桥或过水路面。 7.7 对窄桥加宽应采取和原有桥梁相同(或相近)结构型式和跨径,以使新老桥受力均匀;对于使用情况良好,因经济条件暂不加宽桥梁,其两端应设置路基过渡段和窄桥标志及其它必需交通安全设施。 7.8 新建和改建桥梁依据安全要求应设置防护设施,大中桥应设置墙式护栏,小桥可设置栏杆或缘石。 7.9 新建桥梁净宽应和路基同宽。当利用原有桥梁时,如桥梁宽度小于路基宽度,桥头引道应设置渐变路段,单侧渐变长度不应小于按1:15渐变长度并大于10m。 7.10 村镇行人密集区桥梁宜设置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 7.11 涵洞设置应充足考虑农田排灌,便于养护。涵洞宜采取圆管涵、板涵和拱涵等经济实用型式。涵顶填土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8 平 面 交 叉 8.1 平面交叉范围内相交公路线形技术指标应能满足视距、平面交叉连接部衔接等要求。 8.2 平面交叉范围内关键公路设计速度,宜和路段设计速度相同。两相交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平交范围内直行车道设计速度可合适降低,但不应低于路段70%。 8.3 次要公路因交角等原因改线,或因条件受限采取较低线形指标时,可合适降低设计速度。 8.4 农村公路平面交叉右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路段设计速度70%;左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15km/h。 8.5 平面交叉范围内相交公路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不宜采取需设超高圆曲线。平面交叉交角宜为直角,斜交时,其锐角不宜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不应小于45°;若交角过小,则次要公路在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应作局部改线。 平面交叉岔数不应多于四条;岔数多于四条岔路时应采取环形交叉。 环形交叉岔数不宜多于五条,有条件实施“入口让路”规则管理时,应采取“入口让路”环形交叉。 新建农村公路不应直接和已建四岔或四岔以上平面交叉相连接。 8.6 三级公路平面交叉转弯交通量较大时,应作渠化设计。平面交叉交通量较小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可不作渠化设计。 8.7 每条岔路上全部应提供和行驶速度相适应引道视距,引道视距在标准上等于停车视距。 8.8 两相交公路间,由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通视物体。条件受限制不能确保由停车视距所组成通视三角区时,则应确保关键公路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关键公路边车道中心线5~7m所组成通视三角区。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值要求如表8.9。 表8.9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 设 计 速 度(km/h) 30 20 15 停 车 视 距(m) 30 20 15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 55 35 35 8.9 对需改善平面交叉,改善前应搜集该交叉交通管理方法、交通量及其估计资料、几何结构、设施现实状况、和交通事故频度、性质、严重程度及其原车等使用情况,以确定对应改善方法。 通行能力不足或不能确保交通安全时,通常应采取增加引道车道数、改善视距、改善转弯曲线、优化完善标志标线等方法进行改善。 8.10 平面交叉密度较高路段,除采取对应方法改善部分平面交叉外,必需时应经过调整路网中局部结点,取消部分平面交叉,即截断次要公路或建分离式立交。 9 交通安全设施 9.1 交通安全设施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组成部分,应依据公路使用功效、等级、交通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路基路面具体情况,按相关要求进行设置,做到醒目、实用。 9.2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宜低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中D级水平。 9.3 在高路堤、陡坡、急弯、临水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路侧护栏等安全设施;在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宜设置警示标志和标杆。 9.4 在视距不良急弯路段,应依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警告、指示、限速、反光镜等标志。 9.5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志,有条件可设置避险车道。 9.6 在关键交叉路口、村镇、学校等路段应依据实际需要设置必需指示标志(方向、地名、距离等)、减速带和限速标志。 9.7 农村公路受限路段尤其是起始点,应增设必需警示、警告、视线诱导等安全标志和设施。 9.8 利用旧路改建且平、纵线形未做改善农村公路,应对原路交通事故情况进行调查,正确分析事故多发段事故原因,方便有针对性地布设交通标志、安全设施,确保行车安全。 9.9 道路加宽和路面等级提升后,行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车速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原线形较差和视距不良路段会形成事故多发点,故除完善主体工程外,应设置足够安全设施。 9.10 交通标志支持方法可选择单柱式、双柱式、附着式等。 标志底板可用合成树脂定型板材(如塑料、硬质聚氯乙烯板材或玻璃钢等)及木板等材料制做,也可因地制宜,利用石质坡面布设标志。 标志立柱可选择H型钢,槽钢、钢管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做,也能够使用木柱。钢柱应进行防腐处理,钢管顶端应加柱帽。标志应考虑和基础连接牢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农村 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 试行 模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