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语言中心论的困境和中国文学理论崛起的历史使命.pdf
《西方文学理论语言中心论的困境和中国文学理论崛起的历史使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学理论语言中心论的困境和中国文学理论崛起的历史使命.pdf(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理 论 探 索45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现代“理论”代表乔纳森卡勒认为文学理论要解决的不是文学的问题,而是对文学本身(本质)的质疑。1伊格尔顿在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中,直截了当地宣告文学只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人群建构的观念,并不存在文1参见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6页。【内容摘要】西方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后现代文学理论,以反本质主义对正统理性观念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甚至颠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但对文学的质疑,以其文化批评的普遍性淹没了文学的特殊性,导致文学虚无论和反审美占据主流,后虽有新审美等号称审美的“复仇”,其
2、排斥心理情志的语言中心论之线性思维却依然故我。当此百年文化巨变之际,吾人当以实践真理论和辩证法结合中国文学优秀传统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作历史之崛起。本文本着文本第一性的原则,首先从经典文本中概括出文学文本并非语言中心论单因单果之线性关系,而是表层意象、中层意脉、深层文学形式的三维立体结构。文本的整体结构不但在数量上大于各要素之和,而且在性质上是“形质俱变”的。西方文论之失更在于把文本作为成品被动接受,成品作为结果的单一化淹盖着丰富复杂的原因。有效解读当如海德格尔所言“进入作品创作过程中”,才能看出作家创作的匠心。想象自己是作者,想象自己如何驾驭意象、文脉、形式,对照经典文本,发现其间的差距,这就
3、有望从仰望转到攀登经典的高度。【关 键 词】语言中心线性思维反审美新审美默知识文本的三层次设想自己是作者*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2AZD068)的阶段性成果。西方文学理论语言中心论的困境和中国文学理论崛起的历史使命 孙绍振46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2024年第1期学经典本身(itself)。他认为,文学的观念是三百年前浪漫主义兴起之时才形成的,三百年后也许莎士比亚的作品也不能算是文学,而一张咖啡馆的账单可能成为文学。1乔纳森卡勒出于解构主义的去学科分
4、工界限的执念,这样说:“对某一哲学作品的最真实的哲学读解,就是把该作品当作文学,当作一种虚构的修辞学构造物,其成分和秩序是由种种文本的强制要求所决定的。反之,对文学作品的最有力的和适宜的读解,或许是把作品看成各种哲学姿态,从作品对待支持着它们的各种哲学对立的方式中抽取出涵意来。”2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哲学对立”,第二个是“修辞学”。这是他们的核心观念,值得仔细分析。先看第一个:把文学形象中的对立概括为“哲学对立”。他们传统的方法就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似乎顺理成章,但是联系到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就很难令人信服。很显然“哲学对立”是抽象度很高的普遍性,而文学中的对立则是感性的、个人化的。把
5、屈原、李白与杜甫的诗都当作哲学来读,会读出怎样的精彩来?把林黛玉和薛宝钗,诸葛亮和周瑜,猪八戒和孙悟空,安娜卡列尼娜和沃伦斯基当作同样的对立,则不但文学的审美价值完全丧夫,而且哲学的高度涵盖性也不复1参见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2美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76页。存在。何况在古典抒情诗中往往并不是单纯的对立,越是心心相印、生死不渝,越是扣人心弦。在叙事文学中,其最精彩之处,并不是人物绝对的对立,而是在盟友、情人、兄弟、朋友、君臣之间情感部分重合、部分“错位”。处在同一情感结构中,心理
6、错位幅度越大越是惊心动魄。林黛玉和贾宝玉爱得死去活来,然而又因相互折磨而令人震撼;孔明斩马谡因挥泪而深邃。把这一切的错位当成哲学的对立来读解,只能是对小说和戏剧艺术的消解。从创作方面来看,把诗当成哲学来写,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有失败的记录,那就是玄言诗,文心雕龙明诗 总结过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庄老告退”,抽象的哲理图解退出历史舞台;“山水方滋”,感性审美的景观取而代之。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家奉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短短几年就为现实主义所取代。哲学创作方法在文艺思潮史上为什么这样短命,道理并不复杂。否定文学代之而起的乃是更普遍的、涵盖面更广的文化批评。在意
7、识形态批判上,应该说,文化批评表现了深邃的智商,开拓了前所未有的视野,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点也许在学术史上应该是不可磨灭的一章。但是,这样的成就也付了代价。首先是对于学科分工的否定。学科分化是学术历史的进步,分工的准则当然是对象的特殊性。固然,特殊性和普遍性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事物之所以不断理 论 探 索47发展就是因为内在矛盾,因为矛盾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矛盾主导方面决定事物的特殊性质,主导方面向相反方向转化,表现为事物性质(本质)的变化。正如索绪尔所言,意义产生于区别之中。毛泽东同志认为,只有“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
8、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1。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处于统一体中,特殊性的内涵大于普遍性。正是因为这样,毛泽东对学科分类准则这样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所特有的领域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2文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文学本身的特殊性;只有揭示文学的特殊性,才能延伸出文化的普遍性。其次是哲学演绎对文学审美价值的消解。逻辑思维具有局限性。形式逻辑形成概念判断,要求归纳的全面性,但是经验受个人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绝对无所不包。归纳要求周延,但归纳不可能全面,对于演绎推理来说,不可能有绝对周延的大前提。即使周延,进行三段论演绎,也不可
9、能产生新知识。因为周延的大前提已经把结论包括在前提里了。如果说“(一切)文学文本都应该从哲学对立中抽象出意义”,李白的 静夜思 是文学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0页。2同上,第309页。作品,故 静夜思 应该从对立中抽象出哲学意义。这不但匪夷所思,而且其推理逻辑也不能成立。因为结论已经包含在大前提“(一切)文学文本都应该从哲学对立中抽象出意义”之中了。如果不包含,而是大多数文学文本都应该从哲学对立中抽象出意义,因为大前提不周延,则不能推出。当然,上述这一切都在说明后现代“理论”在理论上行不通,但是,理论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准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
10、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说:“人的思想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3这就是说,理论不但要实践来证明,而且要付诸实践,理论的局限只能回到实践中去克服、去提升。具体来说,就是回到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实践中去。但是后现代“理论”追求哲学的抽象的高度,越是抽象越是具有学术价值,可是离具体文学创作实践越远。至于解读文学文本的实践更是惨败。李欧梵教授曾尖锐地提出:西方文论流派纷纭,本为解读(攻打)文本而来,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11、、现象学、读者反应,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旗号纷飞,各擅其胜,不一而足,各路人马“在城堡前混战起来,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4页。48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2024年第1期各露其招,互相残杀,人仰马翻”,“待尘埃落定后,众英雄(雌)不禁大失惊,文本城堡竟然屹立无恙,理论破而城堡在”。1当然,他们也不乏洋洋大观的文章和著作攻打文本这个“城堡”,只是攻打的结果是将他们的理论变成了反讽。米勒在 小说与重复中所直言的“解构批评”,就是把统一的文本重新拆成分散的“碎片”或部分:“就好像一个小孩将其
12、父亲的手表拆成一堆无法照原样再装配起来的零件”2。就连对西方前卫文论敬礼有加的学者也指出,这样的文学批评变成了“文字游戏”。事实上,他们的前卫泰斗罗兰巴特在分析巴尔扎克的 萨拉辛 时就声称,分析的关键不在于表明一种结构(structure)的有机性,而在于按照可能演示一种构成动作(structuration)。在 声音的编织 部分,他指出:“文本虽则受着某种形式的支配,这形式却不是一体的、构筑好的和完成了的:它是碎片、是截开的块段,被中断或删除的网络,完全是画面无限地叠化过程(fading)的进行和交易。”3他将 萨拉辛 分成了561个阅读段4,而不能将文本的内在矛盾统一起来进行全面深化的解读
13、。就20世纪的文学创作和阅读来说,1李欧梵:世纪末的反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4275页。2美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英国的七部小说,王宏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页。3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4参见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1381页。似乎并没有产生一种把文学不当成文学的潮流。作家和读者还是把只有一次的生命奉献给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改称诺贝尔哲学奖,或者诺贝尔文化奖。实践雄辩地证明,这种碎片化的分析不过是一次试错,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为后人提供此路不通的警示。
14、虽然如此,后现代这种理论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席卷文学理论领域。在声势浩大的理论狂欢中,不免走向极端。最突出的表现乃是福斯特在其主编的 反审美:后现代文化论文集 中提出了“拒绝审美”。5托尼本内特则如其书名“超越审美”(outside Literature)所示:“文学研究需要 超越文学。”6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文学的性质是审美的,拒绝审美,不是自我蒙蔽吗?如果文学不存在审美,“挤掉文学的审美”,岂不是无的放矢?这样的“理论”起码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不承认文学的独特性,文学研究失去了对象,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学的外行。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7要听
15、出音乐的意义必须拥有音乐的专业素养。同样要读出文学作品的奥秘,必须尊重哪怕是有起码的文学专业的修养。拒绝研究文学的特殊规律,不是甘于永远做文学的外行吗?在这样的困境面前,5参见Foster,Hal,Postmoden colture,London:Pluto Press,1985.6Bennet,Tony,outside Literature,London:Routdedge,1990.7德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2页。理 论 探 索49难怪他们自己也有人承认“理论死了”。美国解构主义学者希利斯米勒说得比较委婉:“文学只是多种文化象征或产品的一
16、种”,只能“与电影、录像、电视、广告、杂志等一起进行研究”,“文学”作为一个“范畴已经日益失去了它的独特性”,文化研究“使文学似乎成了文化和多元文化许多相似记录中的一种并不比日常穿衣、行路、做饭或缝衣有更多或更少的光辉”。1虚化文学缘于文学缺乏一个可以定义的超越时间、空间的本质。而以文化作为前提,意味着它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本质。从思想方法上则陷入悖论:一切都是相对的,而文化则是绝对的。一切固定的本质是一种形而上学,而一切都没有本质难道不是另外一种形而上学吗?原始要终,对于文化这个理念,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考察。“文化”这个词是从西欧翻译过来的,和文学一样也是在300年以前才产生的。英国18世纪工业革
17、命带来了生产力的伟大飞跃。他们用civilization指称城市生活中科技物质的发明,如电灯、火车、自来水等等。日 尔 曼 人 将civilization代 之 以culture。英语civilization所指的是城市物质的交流,而culture的词源乃是指田野农业,是从土地上由人的身体和精神创造出来的,后来成为欧美1美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24325页。通用的词语。文化涉及面极其广泛,除了大自然以外,可谓是绝对意义上的包罗万象,凡是人所涉及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可以归入文化范畴之内。外延这么广博无垠,
18、按照他们反对形而上学的逻辑,无所不包的文化观念应该更带“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性质。以文化研究代替文学研究,在逻辑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可质疑之处。固然,文化的内涵应该是人类一切生活(文学、电视、电影、服装、饮食、风俗等等)的最大公约数,文学的特殊性被抽象了。既然文化研究可以超越文学的审美特性,反过来说,文学研究也可把文化的普遍性用现象学的办法“悬置”起来。以文学独特的规律为对象,形象的生命乃是审美感性的个别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而文化价值则是普遍性。这不但抽象掉了文学的,而且也抽象掉了电视、电影甚至广告、装饰的特殊性。当然,文学中也有文化价值,但是只有在文学形象的独特性得以充分揭示的前提下才能
19、显示出来。和文学研究一样,服装、电影、电视等的任务是研究自身的特殊规律,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从中概括出文化的普遍性。特别是电视、电影,其剧本乃是一剧之本。对文学作文学的研究,那就更是天经地义。对于文学理论而言,只能从文学的特殊性中才能揭示出文化,而不可能从文化的普遍定义中演绎出文学的特殊性,正等于在水果的普遍性中抽象不出苹果的特殊性。对于西方后现代“理论”来说,还有一个不无尴尬的“正名”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50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2024年第1期既然认定文化研究的优胜在于消解文学研究,可是其著作的名称却大都是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入门二十世纪西方
20、文学理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等等。西方理论家往往回避这样的尴尬,但是,我们为了在理论上成全其合法性,提出了“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1。这种悖论,隐含着更大的逻辑危殆。如果有“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可以违反形式逻辑的反矛盾律,循此逻辑类推,就应该有:没有历史的历史理论,没有电影的电影理论,没有广告的广告理论,甚至没有文化的文化理论,没有哲学的哲学理论。虽然如此,“反审美”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君临天下”,倡言审美被视为落伍,更有甚者认为“审美”乃是一种“乌托邦”。2否定文学的最重要的根据是文学没有稳定的定义,但是,这种定义是内涵定义。概念性的内涵不管有多大的不足,文学的外延却是现实的存
21、在,这是无法回避的。后现代“理论”不得不有所反思,于是有了所谓的“后理论”的转向。这就催生了“新审美主义”。约翰约京和西蒙马尔帕斯主编的 新审美主义 论文集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标志。其导言批判反审美主义,“经常丢失的是作为分析对象的特异性,或者准确地说,它作为审美对象1参见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第8991页。2参见李青春:在“文学”面前“理论”何为略论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热点话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第86100页。的特异性”,“也许是进行一种新审美主义的时候了”。3文集的不少作者不是从文
22、化批评的概念出发进行演绎,而是从西方经典文本,诸如对卡夫卡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审美的自主性。克里格的著作就名为“美学的复仇”,他认为,“美学可以通过揭示一种使意识形态复杂化的力量对意识形态复仇,这也是一种破坏的力量”。4这对于流行于西方的反审美浪潮不啻当头棒喝。由于新审美主义者并不在意建构一种系统的理论,因而他们更多倾向于在反审美的政治意识形态与回归审美的复仇之间进行某种平衡,不免有所折衷。克里格说,“诗歌是为了将潜意识中的意识形态推动和突出,并消除被意识形态伤害的思想模式(mind-set)以及语言模式(language set)”5。“思想模式”和“语言模式”的并列,说明新
23、审美主义与卡勒否定审美的“理论”的“修辞学”和“哲学对立”两个关键问题息息相通,特别是语言中心论这一点上,使得后现代“理论”的领军人物卡勒在回归文学上就并不困难了:“那些常常被看作是 理论 的东西,就 学科 而言,其实极少是文学理论,例如它们不探讨文学作品的区别性特征3Joughin,John J.,and Simon Malpas,eds.,The New Aestheticism,Manchester&New York:Manchester UP,2003,pp.910.4Michael P.Clark ed.,Revenge of the AestheticsThe Place of L
24、iterature in Theory Toda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p.11.5Murray Krieger,“My Travel with the Aesthetics,”in Michael P.Clark ed.,Revenge of the AestheticsThe Place of Literature in Theory Toda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p.230.理 论 探 索51及其方法论原则”;他对“文学”所作的阐述:首先是“文学是
25、语言的突出”,其次是“文学是语言的综合”,第三是“文学是虚构”,第四是“文学是审美对象”,最后是文学是“互文(本)性”(intertexuality)或者叫“自我折射的建构”。1其中“文学是虚构”则近乎空话,因为绘画、音乐、舞蹈、电影也是虚构。就算“文学是审美对象”,是多种艺术的普遍性,并没有解决卡勒自己提出的“文学作品的区别性特征”的课题。从否定文学的“理论”到后理论肯定文学,表面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质上,其核心语言修辞论一仍其旧。正如米勒所宣称的:“当今许多人宣称:修辞性的阅读已经过时,甚至是反动的,已经不再必要或需要。面对这样的宣言,我对原文仔细阅读的方法仍然抱着一种顽固的、倔强的,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文学理论 语言 中心 困境 中国文学 理论 崛起 历史使命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