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棫阳宫与周都西郑地望考.pdf
《秦棫阳宫与周都西郑地望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棫阳宫与周都西郑地望考.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95历史文化研究No.1Vol.27Journal of XianUniveSocialSciencesEditionSI期第2 7 卷第Jan.20242024年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秦阳宫与周都西郑地望考杨曙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西安710061)摘要: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居“郑”,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王在郑”的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德公迁都雍城后居“大郑宫”,说苑载秦始皇“迁太后阳宫”。通过对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秦械阳官与周都西郑关系密切,地望相近,应同在秦雍城遗址附近,即今陕西凤翔一带;大郑宫和西郑应在凤翔雍城遗址附近的水沟周城遗址内,械阳宫应在
2、凤翔雍城遗址内。关键词:西郑;大郑宫;水沟遗址;域阳宫;雍城中图分类号:K233;K224;K8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7 7 7 X(2 0 2 4)0 1-0 0 9 5-0 6西周时曾有岐邑、丰邑、镐京、程邑、西郑、京、犬丘等都邑,均为周王居住办公的地方。其中“西郑”曾为穆王所居,但其地望还存在着诸多异义。竹书纪年载:“穆王所居郑宫、春宫。”1 汉书地理志载:“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2 1 5 4 4 西周出土的青铜器中也有“王在郑”的铭文,说明郑这个地方是周穆王经常执事之地,应是西周王朝一个临时都城。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
3、年,友初封于郑。”3 1 5 5 7 可见,郑后来又成为郑桓公的始封之地。据史记郑世家索隐载:“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 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林,徒拾。宋忠云林与拾皆旧地名。”3 1 5 7 可知郑与林应该相近,或者同处一地。阳宫是史书记载的秦汉时期著名宫殿之一。汉书地理志载:“械阳宫,(秦)昭王起。”2 1 5 4 7西汉刘向说苑提到秦始皇在挫败蕲年宫兵变后,“迁太后械阳宫”3 1 2 5 1 2。汉书李广苏建传载,苏武的哥哥苏嘉做了奉车都尉,曾随汉武帝“从至雍械阳宫”2 1 2 4 6 4;汉书文帝纪载,汉文帝二年(前1 7 8)夏,“行幸阳宫”2 1 2 9,可见秦阳宫一
4、直沿用到汉代,而且一直是秦汉时代皇家的行宫。秦域阳宫与周都西郑虽然时代有别,但地域关系密切,探寻二者地望必须综合研判、相互印证。一、青铜器中的“王在郑”西周时期的临时都城郑地曾有两个:一为东土郑,即郑虢,也就是周成王时的虢城,地点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二是西土郑,也就是青铜器铭文中的“郑”,西土郑一说在今陕西华县,另一说在今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内,即秦德公所居大郑宫一带。山西青铜博物馆收藏的懋尊、懋两器同铭,铭文载:“唯六月既望丁已,穆王在郑,蔑懋历,赐犬(绳)带,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日丁宝尊彝(见图1,9 6 页)。铭文中的周王明确指的是周穆王,这在青铜器铭文中较为少见,而且周穆王在郑地
5、勉励懋并赐给懋绳带,青铜器的铭文为实证,可信度较高,这就证明周穆王的确曾迁都郑。这两件懋器纹饰风格一致,都是以鸟纹和直棱纹组成,此类纹饰多见于宝鸡地区渭河两岸的石鼓山和戴家湾,具有宝鸡地区青铜器的典型风格,也从出土文物的角度证明了周穆王所居郑地应在宝鸡一带。原清宫旧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免尊、免卤铭文载:“唯六月初吉,王在郑,丁亥,王格大室。收稿日期:2 0 2 3-0 8-3 1作者简介:杨曙明(1 9 7 6 一),男,陕西凤翔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周秦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96图1懋卤铭拓邢叔佑免。王蔑免,令史懋赐免黄。作工。对
6、扬王休,用作尊彝。免其万年永宝用。”(见图2)铭文中的“史懋”为周王近臣,“史懋”见于免尊、免卤和史懋壶盖。山西青铜博物馆收藏的懋器中的“懋”,就是免器和史懋壶盖铭文中的“史懋”。说明懋器与免器关系密切,时代相近,人物相同,相互印证了周穆王居西郑的重要史事。茶图2免尊铭拓陕西扶风出土的三年中间人呆壶铭文载:“唯三年九月丁已,王在郑,飨礼,呼虢叔召呆,赐羔;己丑,王在句陵飨逆酒,呼师寿召呆,锡,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皇祖文考尊壶,呆其万年永宝。”(见图3)铭文中的“王在郑”应为“西郑”。西周时期的“飨礼”,是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施行的招待贵族的隆重典礼。周王“呼虢叔召呆”来郑飨礼,说明呆是
7、王室的重臣,有很高的社会政治地位。“號叔为西虢之君,西虢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号镇一带。呆壶出土在陕西扶风法门镇庄白村的青铜器窖藏中,则呆居住地当在周原,周王让號叔叫呆一王D好堂出图4舱篮铭拓懋尊、懋卤、免尊、免卤、三年呆壶、舱篮、康黛、六月大篮、伯黛等青铜器铭文佐证了典籍中周穆王居郑的记载。懋器、免器、三年呆壶铭文则提供了郑在陕西宝鸡一带的信息。正祥卫给串大美王图6六月大篮铭拓OH图5康篮铭拓起来饮酒,说明郑与西號、周原相距不远。卫图3三年兴壶铭拓中国国家博物馆2 0 0 4 年征集人藏的舱黛铭文载:“唯正月初吉丁丑,味爽,王在宗周,格太室,祭叔右召即立中廷,作册尹册命召,锡銮,令邑于郑,讯
8、讼,取翌五。否对扬王休,用作朕文祖丰仲宝,世孙子其永宝用。”(见图4)铭文中的“令邑于郑”,意思就是周王命令舱在郑地建立都邑。“讯讼”就是周王命令舱在郑这个地方建立都邑讯讼。2017年,香港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曾出现的康黛铭文载:“唯三月初吉已亥,王在郑,赐康牲十、牛。日:“用肇祀于郑。康既即事。拜稽首,敢对扬王休,用作朕皇考。(见图5)铭文中的“用肇祀于郑”意思是康首次在郑这个地方用特性进行祭祀。原藏颐和园、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六月大黛铭文载:“唯六月初吉丁已,王在郑,蔑大历。锡,日:用谛于乃考。大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作朕皇考大仲尊篮。”(见图6)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中收录的旅伯铭文载:“
9、唯正月初吉辛未,王格郑宫,王锡族伯贝十朋,伯对扬王休,用作尊宝黛,子子孙孙其万年宝。”(见图7)图7伯篮铭拓二、秦阳宫与周都西郑之关联关于秦阳宫与周都西郑的关联,郭沫若、唐兰、陈梦家、尹盛平等著名学者均有论述,且认为西97郑在今天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一带。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考释免时指出:“王在奠(郑)”的“奠(郑)”即西郑。“汉书地理志京兆尹郑县下,注引臣瓒日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师古非之,谓穆王以下无都西郑之事,今本器言王在奠与它器言王在周”者同例,则臣瓒所言确有所本。盖自穆王以来于西奠设有离宫别苑,王则时往,就居也。”4 1 9 在考释康鼎时,郭沫若指出:“康即奠井叔 之奠井叔
10、康,亦即鼎之井叔。盖康名,井叔字,奠,食邑所在地也。又有鐘日:奠井叔作需钟,用妥賓亦是同人之器。本鼎铭末有奠井,二字,即康所自署之下款。解,又称咸井叔,咸者,宗周畿内地之咸林也。是知奠井叔之奠即是西郑。西郑咸林实井叔康之旧封也。”4 8 4-8 5唐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徽中考释免尊时指出:“郑”应是西郑,不是汉书地理志的郑县,应是郑桓公始封的林,其地在泾水以西,当即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秦德公所住的“雍城大郑宫”,在今陕西扶风至凤翔一带,在宗周以西,所以称为西郑。5 在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一一综论宝鸡市近年发现的一批青铜器的重要历史价值中唐兰指出:域阳宫的名称,应与林有关。那么,林
11、旧地当在今扶风、宝鸡一带。当时秦国都在雍,在今宝鸡凤翔区南、宝鸡县北,晋兵本想攻雍而逗留在林,可证。铜器中如免、大等都说:“王在奠(郑)”,都证明穆王曾居郑,但这个郑并不是后来的京兆郑县。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正义引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这个大郑宫应是穆王郑宫的旧址。雍县故城在今凤翔县南,那么,西郑本在凤翔至扶风一带,郑桓公始封之郑是在泾西的林,后来才迁到京兆的郑县,可能就是世本所说的“徙拾”。6 陈梦家在西周铜器断代中考释免时指出:此郑可能最初在雍县。纪年谓穆王都西郑郑宫,而秦本纪日“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正义云:“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南七
12、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汉书地理志说雍县有“阳宫昭王起”,此与郑有关。世本以郑初封于林,郑玄作咸林。咸与形近相混凡此林,据金文咸井叔,应作咸林,乃是奠井的封地。若如此说,则最早的奠井在雍,其后徙封于京兆郑县,故世本日“居林,徙拾”,拾疑是京兆郑县的旧名。无论如何,世本和诗谱所述桓公的初封,应视作奠井的初封。7 尹盛平在西周史征中指出,凤翔北部的山古代叫山,山因“其山多”而得名。字从木为、从水为减,“下减”之“减”为水名,减水因发源于域山而得名。减水即后世的雍水,雍水发源于山,自北向南流,在秦都雍城遗址南部折向东流,由于河床低洼,两岸为高地,因此水流不畅而雍沮,视之如同瓮中之水,故古代称此
13、水为瓮水,后世称其为雍水,下减即指这段减水。8 对此,当代学者尚志儒 9 、李仲操 1 0 、吕亚虎 1 1 等也有专门论述。可见,秦阳宫与周都西郑关系密切、地望相近,二者的考证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综合研究分析,相互印证,相辅相成。三、雍城附近的西周宫殿遗址、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正义引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1 2 1 8 4 也就是说,秦德公迁都雍城时,大郑宫可能已经存在了,大郑宫之名可能就缘于周都西郑。若是在新国都新建宫室,一般不会取名大郑宫,毕竟是秦国在自己的国都营建宫室,怎能取郑国宫室之名。竹书纪年中记载周穆王所居宫殿名为“郑宫”,可
14、能就是秦德公初居的“大郑宫”。从秦德公继位情况来看,秦德公的国君之位是其兄秦武公所传,属于兄终弟及,不是秦武公的嫡长子继位。秦德公继位国君后即迁都雍,居大郑宫,将原来的国都平阳留给了秦武公的儿子白居住。显然秦德公继位仓促,无法提前在雍营建新的宫室,只能暂时居住周旧都内的大郑宫,以作权宜之计。待雍城新的宫室建造后,才正式由大郑宫移居雍城。所以史记秦本纪中说秦德公“初居”大郑宫。从雍城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来看,秦人在雍城最初营建的宫室主要集中在雍城遗址东南角的瓦窑头村一带,此后城市发展逐渐向西北方向展开。秦德公所居的大郑宫在雍城内还是雍城外?瓦窑头村一带发掘的宫殿遗址是否为大郑宫?秦德公是否在大郑宫原
15、基础上修建新的宫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表明,瓦窑头宫殿遗址区秦文化遗存在整个雍城遗址中年代为最早,可能系雍城营建最早的宫室建筑。也就是说,秦德公所居的大郑宫很可能就在雍城外,雍城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周文化遗存。近年来,在雍城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处西周时期的宫殿遗址,为探寻大郑宫和周都98西郑提供了线索。2004年1 2 月3 1 日,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组成的周公庙遗址考古队在凤翔县水沟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处大面积夯土古城墙遗迹,依山梁走势而筑,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墙长1400多米,西墙长1 0 0 0 多米,南墙长8 0 0 多米,北墙长1 0 0 0 多米,墙体总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棫阳宫 周都西郑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