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pdf
《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张耀华徐敏黄云云辛素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旧动能转换与黄河流域青少年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烟台264025)摘要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适应性发展具有潜在危害。本研究聚焦于学业倦怠,进一步探索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潜在缓冲作用。基于对 3309 名青少年的有效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1)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消极核心维度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学业倦怠水平增加的速度由快变慢,表现为饱和模型;(2)心理韧性可以充当缓冲性保护机制,相较于低心理韧性个体,对高心理韧性个体而言,
2、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减弱,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心理韧性的缓冲性效应显现出来;心理韧性无法调节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支持饱和模型而非门槛模型,也为韧性分析框架下不同类型适应指标的区分提供了证据。关键词压力生活事件,学业倦怠,心理韧性,青少年。分类号B8491引言倦怠通常指的是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耗竭状态(Maslach&Leiter,1997),随后研究视角逐渐从职业人群延伸至学生群体,并把学业倦怠界定为学生在处理学业任务时所体验到的情绪耗竭、愤世态度以及学业不足感(Salmela-Aroetal.,2009;Schaufelietal.,200
3、2)。学业倦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学业发展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学业倦怠与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具有高相关(何安明等,2022),倦怠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往往学业成就低下(Madigan&Curran,202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改善青少年的学业倦怠,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保护作用。1.1学业倦怠的维度及测量最初,对学业倦怠的测量改编自测量一般人群倦怠感的 Maslach 倦怠问卷(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MBI-GS),包含着两个消极维度(情绪耗竭和愤世态度),一个积极维度(学业效能感),效能感的缺
4、乏被认为反映了学业成就感不足(Schaufelietal.,2002)。但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表明,效能感作为积极维度与工作投入关系更为紧密,而非职业倦怠(Fernndezetal.,2020)。这些发现促使研究者或者在使用 Maslach 倦怠问卷对职业倦怠进行测量时仅采用耗竭和愤世等消极维度(Demeroutietal.,2010),或者重新编制倦怠测量工 具 以 消 极 维 度 反 映 职 业 倦 怠(Schaufeli&Salanova,2007)。对于职业倦怠结构维度的探讨也延伸至学业倦怠领域,研究者编制了仅含有消极陈述语句的测量工具(Salmela-Aroetal.,2009)。因此
5、,当研究中所使用的学业倦怠量表既包含消极陈述的语句也包含积极陈述的语句时,有必要对消极维度和积极维度进行区分以更细致地探讨学业倦怠的内部结构。1.2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关系压力生活事件通常指的是打破个体与环境之间稳态关系的生活经历,它会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它可能来自于环境事件或者个体所患疾病(Grantetal.,2003)。在青少年群体中,家庭冲突、同伴流言等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压力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学业倦怠(马梅芬等,2017;Luoetal.,2020)。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压力源暴露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线性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可能还具有非线性关系。就非线性关系而言,Rutter(
6、1979)首次提出儿收稿日期:202304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SH070);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21RW002)。通讯作者:辛素飞,E-mail:。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22(1):123129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DOI:10.12139/j.1672-0628.2024.01.017123童发展的风险累积模型,该模型假定儿童心理病理的风险因子不在于其特定的类型,而在于风险因子的数量,并发现当儿童暴露于三种风险因子以上时,他们遭受心理病理的概率会迅速攀升。这在后来被称为门槛模型(thresholdm
7、odel),即累积风险的数量与儿童心理病理之间呈现出先慢后快的共变模式。另外,研究者还提出饱和模型(saturationmodel),它指的是风险因子对儿童心理病理的预测作用随着数量上的累积逐渐减弱(Morales&Guerra,2006)。在学业领域内,Horan 和 Widom(2015)发现,风险因子数量与个体受教育年限之间呈现出饱和效应关系。然而这一效应是否可推广至风险因子与其它学业结果之间仍有待探讨,本研究旨在检验青少年日常体验到的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3韧性系统及心理韧性的缓冲作用韧性指的是个体以适应性的方式从压力性或威胁性的环境中恢复过来,达到比原本预期更好
8、的心理功能(Masten&Cicchetti,2016)。在韧性多系统框架下,韧性因子的功能具体可表现为促进性效应和保护性效应(Mastenetal.,2021)。促进性效应(promotiveeffect)指的是韧性系统对个体心理功能的一般性改善或益处,无论风险因子水平高低,在统计模型中表现为韧性因子的主效应;保护性效应(protectiveeffect)指的是韧性系统对个体心理功能的改善取决于风险累积的程度(肖雪等,2022;Lutharetal.,2000),在统计模型中表现为韧性因子与风险水平的交互效应。本研究聚焦于韧性系统中的心理特质水平,以心理韧性表示个体特质水平上的韧性因子之一。
9、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resilience)指的是个体成功应对压力生活事件的人格特征,它涵盖了个体在变化适应性、目标坚持性、负性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品质(Connor&Davidson,2003;Maltbyetal.,2015)。鉴于心理韧性隶属于韧性生态系统,它在个体应对风险或威胁时也可能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促进性和保护性效应。研究者在评估个体从逆境中恢复过来,适应良好的标准时,进一步区分了消极和积极适应指标(Luthar,2006;Mastenetal.,2021)。消极适应指标主要聚焦于个体免于功能失调或发展障碍;积极适应指标则围绕着更为积极的适应性功能。大量的研究显示,特质性
10、心理韧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性效应,它可以降低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Connor&Davidson,2003;Maltbyetal.,2015)。另一方面,特质性心理韧性还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功能提供保护性作用,缓冲风险和易感因子对个体的冲击。例如,心理韧性可以缓冲童年期逆境经历(Wingoetal.,2010)、日常压力(Pinquart,2009)对个体抑郁水平和心理痛苦的影响。尽管如此,其它研究则没有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效应,尤其针对于积极适应指标。如,在拉丁裔青年人群中,心理韧性对童年逆境经历与情绪问题以及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性水
11、平(Zetinoetal.,2020)。如前所述,以往的研究显示职业倦怠的消极维度是倦怠的核心维度,而积极维度与职业投入关系更为紧密,在学业倦怠领域可能也存在着同样的对应关系。在积极和消极适应指标的区分框架下,本研究把学业倦怠的消极维度看作学业领域内的消极适应指标,把学业倦怠的积极维度看作积极适应指标。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假设:(1)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消极维度和积极维度具有非线性关系。根据门槛模型,这种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先慢后快的变化模式;而根据饱和模型,这种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先快后慢的变化模式;(2)特质性心理韧性可以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消极维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但无法缓冲压力
12、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积极维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2研究方法2.1被试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被试来自山东省的6 所中学,共 3348 人,因在某些变量上存在缺失值,最后纳入分析的人数是 3309,数据有效率为98.84%。其中女生占 52.64%,城镇人口占 50.60%,年龄范围为 1117 岁,平均年龄为 14.311.39 岁,其中初中生 1826 人,高中生 1483 人。家庭月收入5 千元以下占 26.01%,5 千元至 1 万元占 53.93%,1 万至 1 万 5 千元占 15.53%,1 万 5 千元至 2 万元占4.53%。数据缺失机制检验 Little2(7,N=3348)=9.
13、94,p=0.192,表明缺失值为完全随机缺失。研究者建议当数据缺失比例低于 5%,并且为完全随机缺失时,缺失值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Tabachnick&Fidell,2019)。2.2研究工具2.2.1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压力生活事件的测量采用青少年生124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2卷活事件量表(刘贤臣等,1997),该量表最初由 27 个题目构成。本研究采用 16 题版本(Lietal.,2010),涉及家庭、学校等事件发生背景以及学业、同伴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领域。为了测量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程度,本研究采用 2 点计分(0=未发生,1=发生)。青少年指出每一事件在过去 12 个月内是否发
14、生,如“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在本研究中,Kuder-Richardson 信度系数 KR-20=0.90。2.2.2心理韧性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测量采用简版 Connor-Davidson 韧性量表(Campbell-Sills&Stein,2007),共 10 个题目,采用 5 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询问青少年每个题目所描述的状态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如“我能适应变化”。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86。2.2.3学业倦怠对青少年学业倦怠的测量采用中学生学业倦怠量表(胡俏,戴春林,2007),共 21 个题目,包括四个分量表,分别测量学业倦怠的情绪耗
15、竭、师生疏离、生理耗竭以及学业效能。本研究采用 5 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询问青少年每个题目所描述的状态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如“课本从发下来后,我很少翻它”。为了分析心理韧性的保护性效应,本研究在最后计分时把学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等三个消极维度的平均分作为学业领域内的消极指标,为简便起见仍称为学业倦怠;而把学业效能作为学业领域内的积极指标,仍称为学业效能。验证性因子显示,仅包含消极维度的三因子学业倦怠模型拟合良好(2/df=5.68,CFI=0.97,TLI=0.97,RMSEA=0.04,SRMR=0.04),作为单因子结构的学业效能模型同样拟合良好(2/df
16、=7.29,CFI=0.99,TLI=0.98,RMSEA=0.04,SRMR=0.01)。在本研究中,情绪耗竭、师生疏离、生理耗竭等三个消极维度的 Cronbachs 系数分别为 0.87、0.77、0.84,三个消极维度整体 Cronbachs 系数为 0.90;学业效能分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 0.84。2.3施测流程本研究以纸笔方式进行测量。主试由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施测前经过统一培训。在征得学校主管领导和监护人的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采用相同的指导语讲解作答时的注意事项和流程,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问题指导语并作答。最后,等待班级同学全部作答完毕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17、。3结果3.1共同方法偏差检测因调查数据全部基于自我报告,在正式分析前,首先对主要变量的测量题目进行 Harman 单因子检验。结果发现,占比最大的因子可解释全部变异的 21.98%,低于 40%的临界值,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3.2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如表 1 所示,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学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学业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业倦怠和学业效能之间只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表1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MSD123451.性别2.年龄14.311.390.013.压力生活事件0.480.24 0.04*
18、0.05*4.心理韧性3.440.76 0.14*0.05*0.18*5.学业倦怠2.100.800.000.21*0.26*0.47*6.学业效能3.530.920.05*0.07*0.16*0.51*0.50*注:性别作哑变量编码,0=男生,1=女生;*p0.05,*p0.01,*p0.001,以下同。3.3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和学业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检验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非线性关系,回归方程除了压力生活事件的一次项,还须纳入压力生活事件的二次项。如表 2 所示(第三步),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线性关系显著,3=0.26,t=15.26,p0.001,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增多
19、,学业倦怠水平也显著提高;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还具有非线性关系,5=0.12,t=8.51,p0.001,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正向关系呈现出减弱趋势,这种非线性模式表现为饱和效应,具体可细分为弱化关系或者反转关系,它取决于回归方程的曲线拐点是否位于压力生活事件的取值范围(Gardneretal.,2017)。在本研究中,曲线拐点位于 1.11 处,z=9.86,p0.001,95%CI=0.89,1.33。压力生活事件的全距为 1.73,1.90,包含曲线拐点的置信区间,因此压力生活事件对学业倦怠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反转关系,即倒 U第1期张耀华等: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
20、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25型曲线关系,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青少年的学业倦怠水平升高;但是当压力生活事件累积到一定程度,青少年的学业倦怠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表2学业倦怠与学业效能对压力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结果学业倦怠与学业效能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常数项0.02/0.05*0.05*/0.12*0.17*/0.15*0.17*/0.15*性别(1)0.03/0.10*0.10*/0.23*0.11*/0.23*0.11*/0.23*年龄(2)0.21*/0.07*0.20*/0.05*0.20*/0.05*0.20*/0.05*压力生活事件(3)0.19*/0.07*0.26*/0.
21、09*0.28*/0.09*心理韧性(4)0.43*/0.51*0.40*/0.50*0.44*/0.50*压力生活事件平方(5)0.12*/0.03*0.13*/0.03*压力生活事件心理韧性(6)0.07*/0.03压力生活事件平方心理韧性(7)0.04*/0.004R2adj0.05/0.010.29/0.280.31/0.280.31/0.28R20.25*/0.27*0.02*/0.001*0.004*/0.001注:斜杠前的数值是以学业倦怠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斜杠后的数值是以学业效能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采用同样的分析步骤,在第三步中对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效能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
22、,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效能的线性关系显著,3=0.09,t=5.09,p0.05)。本研究涵盖了初中和高中的样本群体,尽管年龄和学段关系紧密,但两者仍相对独立,彼此具有辨别效度(Rnkk&Cho,2022),因为学段差异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互动和同伴关系的变化。尽管如此,在模型分析中,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或学业效能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ps0.05)。3.4心理韧性对学业倦怠和学业效能的双重效应为了检验心理韧性的促进性效应,在回归方程第二步分析中加入心理韧性,结果如表 2 所示(第二步)。心理韧性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显著,4=0.43,t=28.35,p0.001,随着心理韧性水平的
23、提高,青少年的学业倦怠呈现下降趋势;心理韧性与学业效能的关系同样显著,4=0.51,t=33.26,p0.001,随着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效能呈上升趋势。为了检验心理韧性的保护性效应,即心理韧性是否可以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和学业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在第三步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心理韧性与压力生活事件一次项的乘积项以及心理韧性与压力生活事件二次项的乘积项。如表 2 所示(第四步),心理韧性可以调节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线性关系,6=0.07,t=4.33,p0.001;与此同时,心理韧性可以调节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非线性关系,7=0.04,t=2.88,p=0.
24、004。根据 Dawson(2014)的建议,事后简单斜率分析显示,当心理韧性的水平较低时(1SD),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线性关系显著,3=0.35,t=13.32,p0.001;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非线性关系显著,5=0.17,t=8.27,p0.001;当心理韧性的水平较高时(+1SD),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线性关系显著,3=0.22,t=10.41,p0.001;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的非线性关系显著,5=0.09,t=5.29,p0.05。1.501.000.5000.501.002.001.0001.002.00学业倦怠压力生活事件低心理韧性高心理韧性图1心理韧性调节压力
25、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非线性关系的简单斜率分析类似地,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心理韧性对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线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韧性对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或学段差异(ps0.05)。4讨论本研究探索了个体在青少年阶段所体验到的压力生活事件与其学业倦怠和学业效能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潜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消极维度和积极维度具有非线性关系,但是心理韧性仅在压力生活事件和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而在压力生活事件和学业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且这些关系模式具有较高的一般性,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韧性 缓冲 压力 生活 事件 青少年 学业 倦怠 之间 非线性 关系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