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操作作业规程.doc
《职业卫生操作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操作作业规程.doc(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PVC&钾碱厂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览表 序号 操作规程名称 工种或岗位 公布地点 1 序言 2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 3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 4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高温) 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电离辐射) 6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焦炉烟气) 7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煤气) 8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氧化碳) 9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工频电场) 高麟华 10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乙烯) 高麟华 1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炔) 高麟华 12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 权小霞 13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 权小霞 14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气) 刘海林 1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气) 刘海林 16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化氢及盐酸) 杨芳 17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次氯酸钠) 杨芳 18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钠) 杨芳 19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硫酸) 王金波 20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钾) 王金波 2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其它有毒有害) 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关键工种或岗位制订对应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责任人(署名): 日期: 年 月 日 青海盐湖镁业 PVC&钾碱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O 受控状态: 发文号: 月 日公布 6月30日实施 青海盐湖镁业PVC&钾碱厂 公布 前 言 本标准是盐湖镁业PVC&钾碱厂职员进行操作时依据职业卫生操作标准。 本标准由PVC&钾碱场HSE部起草。 本标准关键起草人: 本标准校核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同意人: 本标准首次公布。 目 录 序言…………………………………………………………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2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4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高温)…………………………6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电离辐射)……………………7 岗位职业卫生作规程(焦炉烟气)………………………8 岗位业卫生操作规程(煤气)……………………………9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氧化碳)……………………1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工频电场)……………………13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乙烯)………………………14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炔)…………………………1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17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18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气)…………………………20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气)…………………………22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化氢及盐酸)………………24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次氯酸钠)……………………2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钠)……………………27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硫酸)…………………………28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钾)……………………30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其它有毒有害)………………33 前 言 1、范围 本规程要求了PVC&钾碱厂控制和降低接触职业危害原因,预防和降低职业病发生。本规程适适用于PVC&钾碱厂职业病预防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 2、总则 为规范青海盐湖镁业PVC&钾碱厂(以下简称PVC&钾碱厂)在作业当中对职业危害原因控制和职业病预防,预防和降低职业病发生,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预防多种职业危害原因对人体产生危害,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劳动条件,保护职员身体健康,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PVC&钾碱厂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本规程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要求》、《工业场全部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GBZ2.1-)(GBZ2.2-)、《冶金企业噪声和振动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础标准》GB1887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和各单位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程。 3、规程内容 职业病危害原因种类、术语、危害程度、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 1 粉尘 2 术语 2.1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常常或定时停留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出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许可浓度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含有致癌作用特征。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粉尘 3、危害程度 粉尘进入人体后关键可引发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久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发肺组织纤维化为主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发对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10%≤游离SiO2含量≤50%;50%<游离SiO2含量≤80%总尘PC-TWA(mg/m3) 呼尘PC-TWA(mg/m3)1 0.7 0.7 0.3 0.5 0.2 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除尘设施必需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具。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职员应定时进行组织检验。 5.4在粉尘作业场所职员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出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6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8生产现场必需保持通风良好。 5.9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10应常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降低粉尘危害。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 1、噪声 2、术语 2.1 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对职员健康和工作有妨碍声音。 2.2 噪声作业:职员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作业。 3、危害程度 给人带来烦恼,影响大家工作、学习、休息。长久接触强噪声会引发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4、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出115 dB(A)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3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5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取合适隔音方法。 5.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5.7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5.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职员应定时进行身体检验。 5.9噪声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超出卫生标按时,应采取隔声、消声方法,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要求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接触噪声时间。 5.10采取噪声控制方法后,其作业场所噪声强度仍超出要求卫生标按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员并不常常停留噪声作业场所,应依据不一样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隔声室,室内必需有足够吸声衬面,以降低混响声。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高温) 1、高温 2、术语 2.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摄氏度时作业。WBGT: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一个基础参量,单位为:摄氏度。 2.2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累计时间和8h比率。 2.3生产性热源: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烧量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 3、危害程度 高温致使体温调整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看成业场所气温超出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3.1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快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品。 3.2对病情较重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依据不一样病情,分别作以下处理: 3.3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3.4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 3.5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快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 3.6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快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4、作业现场接触高温限值标准 表1 工作场所不一样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接触时间率 体力劳动强度 一 二 三 四 100% 30 28 26 25 75% 31 29 28 26 50% 32 30 29 28 25% 33 32 31 30 表2 高温作业许可连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分钟) 工作地点温度(℃) 轻度劳动 中等劳动 重度劳动 30~32 80 70 60 >32~34 70 60 50 >34~36 60 50 4 >36~38 50 40 30 >38~40 40 30 20 >40~42 30 20 10 >42~44 20 10 10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生产现场必需保持通风良好. 5.3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 5.4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5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 5.6缩短一次性连续接触高温时间,连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实施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5.7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5.8采取通风降温方法,打开门窗通风,必需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9依据生产工艺步骤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方法,安装空调或风扇。 5.10合理部署和疏散热源。 5.11当热源较多而采取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方法。 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化氢) 1理化特征 外观和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熔点(℃):-114.2 相对密度(水=1):1.19 沸点(℃):-85.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4225.6/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51.4 临界压力(MPa):8.26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 解 性:易溶于水。 2室内、外许可浓度15mg/m3 11. 1. 2 氯化氢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路径:吸入。 健康危害: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慢性中毒:长久较高浓度接触,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效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 环境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 11.1.3抢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最少冲洗15分钟,就医。 吸 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11.1.4消防方法 危险特征: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和部分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本品不燃,但和其它物品接触引发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需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隔断泄漏部位,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人员。喷水冷却容器,。 11.1.5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送至水洗塔淋洗。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1.1.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硫氰酸汞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实施敞开式设置。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提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需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 1、乙烯 2、术语 2.1 乙烯:乙烯是一个无色稍有气味气体,密度为1.256g/L,比空气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外观和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臭.少许乙烯含有淡淡甜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判别乙烯。 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2 乙烯作业:职员在作业场所接触乙烯作业。 3、危害程度 关键损害呼吸系统,刺激皮肤、粘膜。 急性中毒:轻者呛咳、有少许痰、胸闷;较重者呛咳加重、咳痰、气急、胸闷等,伴有轻度发绀,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哮喘。重者可发生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征,甚至窒息,可伴有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影响:表现为皮肤粘膜刺激,慢性牙龈炎、咽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电图异常率也显著增高,可有心肌损害。有点可见鼻粘膜溃疡、嗅觉下降和牙酸蚀。 眼、皮肤损害:急性结膜炎和眼损伤,液氯可致眼、皮肤灼伤或急性皮炎。 4、工作场所接触乙烯限值标准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出115 dB(A)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3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5岗位若乙烯泄漏时,应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方法。 5.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乙烯区域时,应检验乙烯管线是否发生泄漏。 5.7在存在乙烯较多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5.8对长时间接触乙烯环境中工作职员应定时进行身体检验。 5.9采取乙烯泄露防护方法后,其作业场所乙烯仍泄漏时,应采对应处理方法。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 1、二氯乙烷 2、术语 2.1 二氯乙烷: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气味.味甜.能缓慢分解变成酸性,颜色变暗. 2.2 二氯乙烷作业:职员在作业场所接触二氯乙烷作业。 3、危害程度 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发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发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和液体反复接触能引发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发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可致肺水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发肝和肾脂肪性病变,严重直至死亡。 4、工作场所接触氯气限值标准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许可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出115 dB(A)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3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二氯乙烷区域时,应佩戴防毒面罩。 5.6在二氯乙烷较多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5.7对长时间在二氯乙烷环境中工作职员应定时进行身体检验。 5.8二氯乙烷作业场所二氯乙烷较多超出卫生标按时,应采取防毒,通风方法。 5.9采取二氯乙烷控制方法后,其作业场所二氯乙烷浓度仍超出要求卫生标按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并撤离工作场所。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 2、术语 2.1电离辐射:能够经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发电离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或它们二者混合组成辐射。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取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 2.2放射性:一些核素含有自发地放出粒子或r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以后放射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2.3天然放射性:天然存在核素放射性 2.4电离辐射照射作业职员:其职业岗位伴有电离辐射照射作业职员。 2.5个人剂量限值:个人在十二个月期间受到外照射所产生有效剂量当量和这十二个月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二者之和限值。 2.6辐射源:产生或能产生电离辐射物质或装置。 2.7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二分之一所经过时间。通常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全部较短。 2.8外照射: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放射性烟云和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放射源。 2.9内照射: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人,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 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3、危害程度 电离辐射在人体组织内释放能量,造成细胞死亡或损伤。在少许剂量下,它并不能 造成伤害。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并不死亡,不过变成非正常细胞,有些为临时,有些为永久,那些非正常细胞甚至发展为癌变细胞。大剂量照射将引发大范围细胞死亡。在小剂量照射下,人体或部分被照器官能存活下来,不过最终造成癌症发病率大大增加。受照损伤范围依靠于照射源大小,受照时间和受照组织。受低剂量或中等剂量照射伤害并不能在多个月甚至是十二个月中显示出来。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4.1职业照射计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出下述限值: 4.1.1由安全管理部门决定连续5年年平全部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4.1.2任何十二个月中有效剂量,50mSv; 4.1.3眼晶体年当量剂量,150mSv; 4.1.4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500mSv; 4.2对于年纪为16~18岁接收包含辐射照射就业培训徒工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出下述限值: 4.2.1年有效剂量,6mSv; 4.2.2眼晶体年当量剂量,50mSv; 4.2.3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150mSv; 4.3特殊情况 4.3.1依据HSE部要求,剂量平均期破裂延长到10个连续工作年;而且在此期间内,任何工作人员所接收年平全部有效剂量不应超出20mSv,任何单十二个月份不应超出50mSv;另外,当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期开始以来所接收剂量累计达成100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 4.3.2剂量限制临时变更应遵照审管部门要求,但任何十二个月内不得超出50mSv,临时变更期限不得超出5年。 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3电离辐射作业职员就业前(含从非放射工作调到放射工作岗位职员)必需进行健康检验,合格者方可从事电离辐射作业。 5.4电离辐射作业职员必需含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安全推行其职责健康条件。 5.5电离辐射作业职员进入放射作业场所时,必需穿戴对应个人防护用具,在开放型放射作业场所工作时,还必需佩戴防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防护面具,在其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污染监测仪器。 5.6 在事故或应急情况下,依据情况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个人检测。 5.7 II级、III级作业条件下职员应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当受到x,r或中子照射时,应佩带对应个人剂量计,检测周期每个月一次,当受到内照射时,应进行个人吸入量、呼出气和尿便样品射性检测,检测周期每六个月一次。 5.8电离辐射作业,必需符合GB4792要求实践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电离辐射作业职员个人剂量限值基础标准。 5.9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工作应采取低毒性核素、低放射活度辐射源和高防护性能新技术、新设备。 5.10使用外辐射射源时,应依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屏蔽或确保人和辐射源之间有合适距离 等可靠防护方法。 5.11在处理一个废弃、闲置或无主放射源时,应尽可能利用长柄操作工具,远离放射源。有条件时,利用遥控设备处理放射源。除非有必需,无执勤任务人员应远离放射源和不进入放射性污染区。 5.12应加强对从事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训练,提升工作熟练程度,缩短和放射源接触时间、缩短作业时间。 5.13在处理单个放射源时,应有效利用屏蔽物减弱射线作用于人体强度。或利用含有良好屏蔽性能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土版)来降低人体受照剂量。也可利用建(构)筑物和大型车船体对贯穿辐射屏蔽性能。在房屋内,里间屏蔽性能优于外间,墙角处优于屋正中,更优于门后。 5.14为预防放射性微尘吸入,首先应避免扬尘使近地面空气再度污染,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注意尽可能降低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经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地点,合适浇湿地面也可降低扬尘。对于放射性微尘,通常利用口罩就能够有较满意效果,其阻留放射性微尘效果可达80%~90%,不过应正确佩带口罩,预防侧漏。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焦炉烟气) 1、焦炉烟气 含有:CO、 SO2 、H2S、多环芳烃、粉尘(煤尘和焦尘)等危害原因 2、术语 2.1荒煤气:就是部分煤在炽热碳化室内和混入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因为混入空气量少,煤和氧气反应多为不完全反应,将产生大量CO,俗称荒煤气。 2.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有毒性气体,分子式CO,分子量28,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中间产物 2.3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 2.4硫化氢(H2S):是硫氢化物中最简单一个。其分子几何形状和水分子相同,为弯曲形。所以它是一个极性分子。硫化氢因为H-S键能较弱所以300℃左右硫化氢分解。常温时硫化氢是一个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剧毒气体,应在通风处进行使用必需采取防护方法。 2.5多环芳烃(PAHs):含有一个苯环以上芳香化合物,产生于工业生产、有机物热解或不完全燃烧,其中有很多被证实含有致癌毒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 2.6煤尘:在煤炭开采、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产生飞逸到大气固体颗粒。 2.7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固体微粒。 2.8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作业。 2.9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含有致癌作用特征。 2.10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疾病。 3、危害程度 3.1一氧化碳(co):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发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轻、中度中毒关键表现为头痛、头昏、心 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连续时间短,经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清醒、通常无显著并发症。重度中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状态,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肤水泡或成片皮肤红肿、肌肉肿胀坏死、肝、肾损害等。 3.2 二氧化硫SO2: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发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发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久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和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3.3 硫化氢H2S: 3.3.1接触较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可发生轻度意识障碍。常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3.3.2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为显蓍,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等;可忽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眼底检验可见部分病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部分病例可同时伴有肺水肿。 3.3.4急性中毒时多在事故现场发生昏迷,其程度因接触硫化氢浓度和时间而异,偶可伴有或无呼吸衰竭。 3.5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种类很多,其致癌活性各有差异.苯并[α]芘是一个较强致癌物,关键造成上皮组织产生肿瘤, 苯并[α]芘除诱导胃癌和皮肤癌外,还可引发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经过母体使胎儿致畸。 4、卫生标准: 4.1 CO一氧化碳:当空气中CO浓度小于24PPm时可连续工作;24~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小时;40~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30分钟;80~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5~20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施内部工作时间间隔最少在2h以上;大于160PPm时,严禁入内工作。看成业人员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方法,设专员监护,预防煤气中毒、窒息。 4.2 SO2: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经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和大气 中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l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病情快速恶化。 4.3 H2S: 硫化氢在空气中最高许可浓度是10mg/m3。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 4.4 多环芳烃(PAHs):成年人每十二个月从食物中摄取PAHs总量为1~2mg,假如累积摄入PAHs超出80mg即可能诱发癌症,所以提议每人天天摄入总量不可超出10μg.。 4.5煤尘(游离sio2含量<10%)总尘PC-TWA(mg/m3) 呼尘PC-TWA(mg/m3)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生产现场和操作室内必需保持通风良好。 5.3对生产现场常常性进行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4按时巡回检验所属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5进入现场操作人员要携带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在确保安全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前提下进行工作。发觉问题立即汇报。 5.6掌握基础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方法,佩戴好防尘口罩,会使用防毒面具或是空气呼吸器。 5.7严格实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 5.8工作时尽可能站在上风侧,降低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机率。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煤气) 1、煤气 2、术语 2.1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有毒性气体,分子式CO,分子量28,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中间产物 2.2煤气设施:全部流经煤气(尤其是高压煤气)设施,包含和其相连其它介质(如蒸汽、氮气、水等)管路,设备到和煤气介质第一个切断装置全部视为煤气设施。 2.3隔断装置:凡在系统无异常情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其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许可范围,含有煤气不泄露到被隔断区域功效装置。 3、危害程度: 3.1煤气特征:是无色、无气味气体。CO和血红蛋白结协力要比O2和血红蛋白结协力强20倍,而且CO和血红蛋白结合以后分离速度极慢。 3.2煤气中毒实质和危害:人体吸入CO后,大量血红蛋白和CO结合就失去了和O2结合机会,使身体各组织缺乏O2供给,而发生呼吸障碍,这就是煤气中毒。中毒后病人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会有强烈虚脱感、呼吸及脉搏加速、意识模糊,身体无法自主移动,全身无力;脸色潮红、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痉孪,严重者造成心跳停止而致死忘。 4、有害物质工业卫生许可值: 名称: 工业卫生许可值(mg/m3) CO 30 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岗位人员在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 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2对生产现场煤气设备设施要常常性进行点检检验,立即消除现场中煤气设备不安全隐患 和煤气泄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5.3按时巡回检验所属煤气设备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煤气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4生产现场和操作室内必需保持通风良好,轴流风机必需有备用电源。时刻监视现场煤气浓度是否有骤然波动,预防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发生。 5.5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6应常常性对现场进行煤气浓度监测 5.7进入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时,应取样进行一氧化碳、氧气含量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进塔(器)或动火前30分钟。作业中应依据情况常常进行测定。 5.8当空气中CO浓度小于24PPm时可连续工作;24~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小时;40~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30分钟;80~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5~20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施内部工作时间间隔最少在2h以上;大于160PPm时,严禁入内工作。看成业人员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方法,设专员监护,预防煤气中毒、窒息。 5.9进入煤气区域,严禁吸烟和动火,严禁穿戴钉鞋和易产生静电衣物进入现场。 5.10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救护者在采取自我保护方法后,将中毒者快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地方,立即采取现场抢救方法。 5.11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直接送往周围医务室抢救。 5.12中毒较重者,如失去知觉、口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操作 作业 规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