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与VR干预研究.pdf
《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与VR干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与VR干预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心理学进展,2024,14(2),555-56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4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p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2073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许刘之垚,王志胜,于战宇(2024).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与 VR 干预研究.心理学进展,14(2),555-563.DOI:10.12677/ap.2024.142073 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羞怯个体在网络与现
2、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差异与与VR干预研究干预研究 许刘之许刘之垚垚,王志胜,于战宇王志胜,于战宇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4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29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19日 摘摘 要要 网络与现实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存在差异,自我表露作为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一,也存在着网络与现实差异。网络与现实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存在差异,自我表露作为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一,也存在着网络与现实差异。羞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其范围较为广泛并对自我表露产生影响。本研究架构了行为学实验,考察高、羞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其范围较为广泛并对自我表露产生影响。本研究架构
3、了行为学实验,考察高、低羞怯大学生在网络、现实社交情境下的自我表露差异;拟采用问卷法探究羞怯、性别、社交媒体依赖、低羞怯大学生在网络、现实社交情境下的自我表露差异;拟采用问卷法探究羞怯、性别、社交媒体依赖、同伴支持、自我表露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理解羞怯个体在不同社交情境下自我表露差异的内在心理机同伴支持、自我表露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理解羞怯个体在不同社交情境下自我表露差异的内在心理机制;另外,研究基于制;另外,研究基于VR技术,尝试对线下高羞怯、低自我表露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技术,尝试对线下高羞怯、低自我表露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以及社交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关键词关
4、键词 自我表露,羞怯,虚拟现实,同伴自我表露,羞怯,虚拟现实,同伴支持,社交媒体依赖支持,社交媒体依赖 The Difference of Self-Disclosure between Shy Individuals in Internet or Real World Situation and the Study of VR Intervention Liuzhiyao Xu,Zhisheng Wang,Zhanyu Yu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Jiangsu Normal Universi
5、ty,Xuzhou Jiangsu Received:Dec.14th,2023;accepted:Jan.29th,2024;published:Feb.19th,2024 Abstrac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online and real-world situations,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self-representation a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许刘之垚 等
6、 DOI:10.12677/ap.2024.142073 556 心理学进展 tions.Shyness,as a personality trait,is widely present and has an impact on our self-representa-tion.And currently,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that combines the two.Therefore,this study will use textual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self-representation
7、 between high and low shyness college students in online and real-life social situations;and use a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hyness,gender,social media dependence,peer support,and self-repre-sentation,with the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un
8、derlying the differences in self-representation of shy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furthermore,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VR technology and attempts to make an intervention for offline intervention for socially intimidated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self-representation tendency,
9、thus im-proving their socialization ability.Keywords Self-Representation,Shyness,Virtual Reality,Peer Support,Social Media Dependence Copyright 2024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
10、.org/licenses/by/4.0/1.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认知方式和人际互动模式产生全方位影响。目前,网络主要功能为人际交流和交往,自我表露作为人际互动的关键过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差异及其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网络与羞怯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因此,网络与现实情境下,羞怯个体自我表露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大小,值得进一步研究。除羞怯程度和网络、现实情境外,性别、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及同伴支持等因素对自我表露的影响机制也值得探讨。实际上,相较于低羞怯个体,高羞怯个体在现实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程
11、度可能较低,这种较低的自我表露常导致其孤独感增加、人际关系建立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抑郁(Chelune,Sultan,&Williams,1980)。因此,针对高羞怯、低自我表露的人群进行干预,并克服其在自我表露方面的困难是必要的。作为干预和辅助手段,虚拟现实(VR)技术相较于药物干预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同时,已有研究证实,同伴支持有助于个体自我表露(蒋索,邹泓,胡茜,2008)。因此,借助 VR 技术模拟具有同伴支持的社交情景,在比较不同类型同伴支持效果的基础上,探索基于新技术对高羞怯、高社交媒体依赖大学生的干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网络与现实
12、自我表露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于 1958 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的过程。Cozby(1973)将自我表露定义为 A 向 B 在口头交流中传达任何关于自我的信息。Derlega 和 Chaikin(1979)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近四十年来,自我表露成为国外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等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Derlega et al.(2004)认为人们自我表露的原因
13、有很多,包括获得社会确认、情Open AccessOpen Access许刘之垚 等 DOI:10.12677/ap.2024.142073 557 心理学进展 感宣泄、自我澄清、社会控制和关系发展。关于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认为自我表露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蒋索,邹泓,胡茜,2008)。但同时,自我表露可能会让个体冒遭受冷淡、排斥、失去控制和容易被出卖的风险。于明璐(2011)提出网络自我表露是处于网络情境中,个体与他人沟通时,谈起涉及自身真实信息的过程。Chen 和 Sharma(2013)提出网络自我表露为在网络情境中,个体自发和被动地传递个人信息的过程。谢笑春、孙晓军和
14、周宗奎(2013)提出网络自我表露为个体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各种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以实现维系网络沟通,使其需求满足的网络行为。与传统自我表露相比,网络自我表露(Online self-disclosure)与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网络环境的弹性同步性、非语言线索缺失以及匿名性三个方面。林小丽(2016)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现实自我表露与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现实自我表露的目的性、积极性、深度和诚实度显著高于网络自我表露,而现实自我表露的数量则显著低于网络自我表露。于明璐(2011)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现实面对面情境中的自我表露,无论是在观点态度、学习、亲子关系、异性交往、情绪还是个性特征方面
15、,均高于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2.2.羞怯羞怯 羞怯是一种性格特征,表现为个体在面对新环境或意识到社会评价时感到紧张和不适(Rubin,Coplan,&Bowker,2009)。羞怯的内涵丰富,包括行为抑制、焦虑孤独和社交退缩(Rubin&Coplan,2010)。目前,最常用的羞怯定义是 Henderson 提出的,认为羞怯是社交情境中的不适感和抑制,表现为对消极评价的恐惧,可能导致情绪沮丧或抑制,从而影响期望活动的参与和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Henderson,&Zimbardo,1998),本文也采用这一定义,羞怯个体即是指具有羞怯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个体,该群体的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
16、义。具体而言,羞怯通常与消极的社会适应结果相关联(Zimbardo,1990),羞怯个体常表现出低自尊、社交焦虑(Cowden,2005)和亲密关系困难(Myers,2005)等。研究发现,与非羞怯个体相比,羞怯个体对消极想法的评价更高,对积极想法的评价更低。在羞怯导致的不良后果中,孤独感最为常见(Ashe&McCut-cheon,2001)。Dill 和 Anderson(1999)甚至明确指出,羞怯是孤独感的前提。害羞通常与个体对社交情境的回避(Cacioppo,Hawkley,&Berntson,2003)和人际排斥(Heiser,Turner,Beidel,&Roberson-Nay,
17、2009)相关联,而社交回避与人际排斥导致的直接消极后果就是孤独感。以往的研究对羞怯是否有性别差异存在争议,高峰强等人(2011)在对小学生的研究中指出女生的羞怯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男女羞怯的水平差异不显著(伍育琦,1999)。因此,羞怯特质的性别差异结果存在矛盾,需要更多的实证数据支撑。关于羞怯与网络的关系,国内外已开展部分探究。Ward 和 Tracey(2004)发现羞怯的个体进行面对面交往比进行网络交往更困难,并且羞怯的个体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建立人际关系。Yuen 和 Lavin(2004)发现羞怯的个体更倾向于投入网络关系。还有研究发现,线下环境中的羞怯者与非羞怯者在拒
18、绝、建立关系和自我表露方面有显著地差异,但这些差异在网络环境中并不存在(Stritzke et al.,2004)。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羞怯个体相较于线下,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建立人际关系。许多研究对这一现象做出了具体解释。研究发现,互联网的匿名性、对交流的可控性以及克服身体吸引障碍等特征对羞怯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McKenna&Bargh,2000)。而且网络交往可以让羞怯者最大程度的控制交往的时间和进程,例如对信息的准备时间没有限制,也没有其他人的直接监视(McKenna&Bargh,2000;Carducci&Zimbardo,1995)。谭文芳(2003)认为内向型的大学生由于在
19、现实生活中较为害羞、腼腆、不善于交际,所以倾向选择以沟通交流为主的网络活动形式。许刘之垚 等 DOI:10.12677/ap.2024.142073 558 心理学进展 有关羞怯个体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已得到研究关注。Matsushima et al.(2000)发现,羞怯个体因为较低的社交技能导致了自我表露水平较低。穆诺(2013)的研究发现,羞怯与自我表露呈负相关,羞怯程度越高,自我表露程度越低。也有学者就网络自我表露和羞怯的关系做了研究。孟庆东和王争艳(2009)发现,害羞人格特质的个体、高焦虑依恋特征的个体更容易形成网络亲密关系,在网络上中的自我表露水平更高。2.3.同伴支持同伴支持 W
20、entzel等人(2010)提出,同伴支持是指支持者对个体在特定领域、特定行为和学业成绩的美好期望,并为其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或情感上的关心与陪伴等行为。本研究将同伴支持划分为熟悉同伴(如亲友)支持与陌生同伴支持,并包括情感支持与信息支持(梁晓燕,魏岚,2008)。在大学期间,同伴支持行为更容易获取且相对有效(Furrer&Skinner,2003)。同伴主要提供陪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刘春梅,李宏英,2002)。已有的研究探讨了羞怯与同伴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田丹丹等人(2020)发现,同伴自我表露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羞怯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且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最
21、大。羞怯通过抑制自我表露减弱自我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进而增强孤独感体验,而高自我表露的个体能够通过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促进积极应对来减少孤独感的体验(余苗梓等,2007)。2.4.社交媒体依赖社交媒体依赖 手机社交媒体依赖是指个体对手机上的社交媒体过度使用难以控制,导致对身体、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痴迷状态(唐丽婷,钟家逸,郭丰波,2022)。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和手机应用软件的日益丰富,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社交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也使得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现象越来越普遍。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会受到错失焦虑的影响。根据“使用与满足”(Use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22、)理论(Katz&Blumler,1974),个体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会诱发其对社交媒体的渴求,尤其是当个体的需求在线下情境中得不到满足时,个体更渴望从社交媒体中寻求满足。一旦借此得以满足,这种行为便会迅速受到强化,最终失去控制,形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错失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渴望了解外界时刻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自己生存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任何变化,而手机社交媒体作为观察外部世界的纽带,更容易满足个体了解外部变化的心理欲求。因而,大学生更容易被手机社交媒体这一便捷的平台吸引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形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Scott&Woods,2018)。魏慧超(2017)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依赖对网络自我表露的
23、影响显著正相关,即网络自我表露中情绪、观点态度与依赖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均呈现正相关。异性交往、学习、表露总分与依赖的社交增益、强迫性、冲突性、戒断性、依赖总分也呈现显著正相关。Ljepava et al.(2013)研究人格与 Facebook 使用的关系,结果发现频繁用户与非 Facebook 用户间有显著个性差异。Facebook 高频使用者其表露自恋和亲密友谊两项得分更高,非 Facebook 使用者有比较低的自我暴露倾向、比较隐蔽的自恋特征。羞怯作为一种典型的人格特质,也与社交媒体依赖密切相关(Huang&Leung,2009)。Lee et al.(2014)根据社会补偿假说,对这一问
24、题进行阐释,作为新兴的人际交往重要场所,社交媒体具有的异步性、非面对面等特征,降低了羞怯个体因面对面交流而引发的威胁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从而使羞怯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进而增加其出现社交媒体依赖的风险。2.5.虚拟现实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网络分析、教育心理等科学技许刘之垚 等 DOI:10.12677/ap.2024.142073 559 心理学进展 术,在视、听、触感等方面设计并生成与真实环境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通过特定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用户可以产生交互式、体验式的真实环境反馈。虚拟现实是人类在探索自然
25、、认识自然过程中创造产生,逐步形成的一种用于认识自然、模拟自然,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能够为被试搭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丰富环境,并给予其更加沉浸式的具身体验(曹娟,赵旭阳,米文鹏,2011)。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仿真环境下物体远近以及角度变化带来的动态三维信息,克服传统心理学实验二维呈现的劣势,提升实验生态效度。(张为忠,连榕,许艳凤,2020)相较于传统心理学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增强认知、情绪和行为评估的效果;二是提供可控制的用户体验;三是让患者感到更安全(姚玲玉,李晶,2016)。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在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羞怯 个体 网络 现实 情境 中的 自我 表露 差异 VR 干预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