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省中考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doc
《2017福建省中考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福建省中考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doc(5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生物学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初中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生物学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事例,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当地的、社会热点的或学生容易关注的事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评价,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初中生物学科的课程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特别是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组织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世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生物学规律,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时,可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来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注意生物学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和核心技术的形成和掌握,避免活动的形式化。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资源为生物教学服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 (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勇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等重要资源,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理念、掌握适当的方法,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价值,这对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 (五)以生物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成下列学习目标: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其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基本的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初步了解与生物学科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建议 主题模块 内容条目 课时数 1-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2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订计划 拟订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实验 收集证据、数据 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写出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7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5 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5 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5-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5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关注食品安全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8 血液循环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其他排泄途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6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 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 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 动物的社会(社群)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7-动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受精过程 胚胎发育过程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 2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植物的有性生殖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 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8-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8 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生命起源的过程 2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生物进化的观点 9-生物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 食品的腐败原因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的应用 1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10-健康地生活 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 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1 癌症的危害 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 医药常识 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2 安全用药的常识 急救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 主题一 科学探究 本主题内容的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融入到主题二至主题九的相关内容中。 主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2.说出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首次使用显微镜时,教师要先示范操作的规范要求。在学生实际操作时,要确保学生亲历规范使用仪器。 2.介绍常用实验用具的名称和用途。 3.介绍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技术的改进。 4.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动植物材料,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黄瓜与番茄的果肉、黑藻的叶片、口腔上皮细胞等制作临时装片,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练习机会。 5.引导学习“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1.正确使用显微镜。 2.尝试按步骤规范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3.进行玻片标本的观察活动,并能看到清晰的目标图像。 4.按要求绘制细胞结构图。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说出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2.说出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说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说出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指导学生识图、填图。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的活动。 2.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体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奇妙,提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列举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眼虫等。 2.说出草履虫(或变形虫)细胞的主要结构。 3.解释单细胞生物(以草履虫或变形虫为例)能够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收集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2.开展“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实验,注意指导学生重点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的取食、运动、趋性等行为。 3.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湖泊等水中的微小生物。 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1.说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异同点。 2.能够从形态上区别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结合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运用列表、对比识图等多种形式比较、归纳异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1.说出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 2.说出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给出的资料。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细胞分裂、分化的基本过程 1.说出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有关。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3.说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加倍,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设置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 2.利用“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的装片、图片或视频等,观察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说出细胞分化、组织的概念。 2.说明细胞分裂、分化的不同结果。 通过展示各种动物发育过程图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学习细胞分化、组织的概念。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人体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并说出这些组织的基本功能。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辨认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识别植物的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人教版)和营养组织,并说出这些组织的基本功能。 例如可通过观察竹子、桔子等常见生物材料来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 2.说出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由六大器官组成。 3.按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说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可通过解剖番茄,观察认识植物体的器官构成。 2.结合典型植株实物、图片或视频等进行植物体六大器官教学。 3.采用图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和建构知识,形成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说出人体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 2.举列说出人体器官名称。 3.说出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成系统;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 4.按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说出人体的结构层次。 1.提供人体多个器官示意图,有条件学校可解剖鸡翅,识别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的。 2.利用每张小卡片上写上器官名称,通过“找伙伴”游戏,理解系统的概念。 4.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框架,初步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1.说出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尝试完成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生活的影响”。 4.列举生物对环境的依赖、适应和影响的实例。 1.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温度、水、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2.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黄粉虫、金鱼等)生活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常见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北师大版、冀少版)、寄生(北师大版、冀少版)等。 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1.分析教材中图片和身边实例来学习生态系统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反例来辨析概念。 2. 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还要强调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成分都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列举出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的名称和特点。 结合当地实际举例分析或让学生收集资料交流,了解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正确书写食物链。 2.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 3.举例说出具体生态系统中典型食物链及数目。 4.说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要求书写完整的食物链。在理解箭头的含义是‘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的基础上,在书写食物链时,箭头应指向捕食者,同时注意食物链的起始部分为生产者。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举例说出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实例。(人教版) 2.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 调查并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事例,提出整改的建议。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分析生态系统受破坏的具体实例,推断其中生物数量的变化。 1.引导学生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 2.结合环境热点(例雾霾)指导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编制“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报或小论文,进行展览,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描述生物圈的概念。 3.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通过类比分析、资料收集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地理区域的角度认识生物圈的范围。 2. 根据本地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分析这些类型生态系统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 3.讨论和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情况,通过实例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事例。 2.结合中学生实际,参与“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 3.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1. 从全球视野和本地实际两个角度收集资料,开展“国际保护生物圈”模拟研讨会活动。 2.保护生物圈的教育应贯穿初中教学全程。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2.描述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3.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4.说出种子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种子结构。 2.开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分组实验中,应重视多因素探究实验设计原理的分析。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1.说出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2.说出芽有顶芽和侧芽之分。 3.说出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和各区细胞的特点。 4.说出根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1.观察带芽的枝条,帮助学生理解芽和枝条的关系。 2.利用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根、芽生长的动态过程。 3.课前准备生长大量根毛的幼苗以备观察(如南瓜、绿豆、小麦等),了解根尖的范围,再结合根尖的永久切片,进一步学习根尖的四部分区域。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1.说出花的基本结构及花蕊的功能。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描述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变化及发育情况。 1.解剖小型完全花,如羊蹄甲花、矮牵牛花、石竹花、杜鹃花、茄子花等。 2. 可通过自制教具、板画、多媒体动态演示从花到果实的过程。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尝试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说出体会。 学期初布置学生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可与园艺课结合。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说出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2.说出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毛适宜吸水特点。 3.说出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4.说出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 1.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 2.通过演示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无机盐的作用。 3.提供过度施用化肥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解释现象。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说出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4.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1.通过带叶和不带叶的枝条的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利用动画来演示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动态过程。 3.开展“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活动,注意徒手切片方法的指导。 4.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及反应式。 开展“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注意安全教育。天竺葵可用地瓜叶、铜钱草等替代。阴天可以用白炽灯或LED灯带补充光照。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的应用。 判断相关生产情境是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 关注STS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科学技术的原理(如大棚种植、合理密植等)。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 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归纳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2.描述呼吸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的实验。 2.引导学生列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呼吸作用原理的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1.说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作用。 2.解释生物体内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 引导学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进行推断。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经典实验。 2. 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说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4.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归纳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式子。 5.描述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经典实验(海尔蒙特“柳树”实验、普利斯特利实验、英格豪斯实验等)过程,得出相应结论。在此学习过程中,也要充分挖掘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育价值。 2. 运用实验的方法设计或分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探究活动。 3.演示实验的材料要选取放氧能力较强的植物,如金鱼藻、绿藻、黑藻等。 4.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室效应),来说明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思考怎样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1.描述生物圈的水循环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的。 2.引导学生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1.描述我国主要植被类型。 2.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人教版) 4.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5.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1.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我国植被情况。 2.参加调查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合其他课外实践活动,落实“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情感目标。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列举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2.说出上面列举的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1.参照 “常见的食物成分表”等相关数据,分析1-2种常吃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 2.建议用定性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测定某种食物的能量”,增加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比较实验。 3.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的密切联系、食物中的营养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描述消化道(管)和消化腺的作用。 运用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列表的方式,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各器官的所在位置和主要功能。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说出消化的概念。 2.说明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3.说明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开展“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时,要重视实验原理和设计的分析,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可用其他合适的材料替代馒头) 2.开展“观察家禽小肠的内部结构”的实验或“观察小肠结构示意图”分析、归纳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导学生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建议布置学生周末亲自为家长做午餐,并请家长写评语。 2.食谱中应当包括“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并且比例适当,还要考虑早、中、晚三餐分配的合理性。 3.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营养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 关注食品安全 关注食品安全 1.引导学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毒。 2.教会学生识别食品生产、检验和销售的说明和图标。 3.关注和宣传《食品安全法》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1.说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3.说出血液主要成分及其主要功能。 4.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组织“观察小鱼尾鳍”的实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三种血管及其之间的关系。可利用显微投影辅助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找到毛细血管。选材时注意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如泥鳅。 2.组织“观察猪(鸭)心脏的实物标本或人体心脏模型”的观察实验时,注意指导学生识别心脏的四个腔及其联通关系,以及与之相连的血管;教学中渗透“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概述血液循环。 1.说出血液循环途径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的 2.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1.在介绍“循环系统完成物质交换功能”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采用动态课件或箭头图,帮助学生厘清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分析资料、观察推理、表达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 2.注意暴露和纠正学生关于“呼吸仅仅只是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这一前概念。 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说明血液流经肺泡和组织细胞周围时,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 1.进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 2.选择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对气体交换的生理活动进行解释。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说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3.描述肾单位的结构。 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肾单位模型模拟制作”活动。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说明原尿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2.说出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3.说明尿的排出过程。 1.结合“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辅以板画、模拟制作等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关注泌尿系统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认识及时排尿和补充水分对维护身体健康的意义,改善相关生活习惯。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描述皮肤、呼吸系统等排泄途径 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2.利用结构模式图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细胞。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说出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说明反射的概念和类型。 3.说明反射弧的组成。 1.组织“膝跳反射实验”“探究人体的反应速度”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反射及反射弧。 2.结合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典型实例开展教学。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说明眼和耳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阐明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1.借助“眼球的模型”“耳的模型”等直观手段进行眼、耳的结构教学。 2.组织“近视调查”等活动,介绍预防近视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普及“爱耳日”、“爱眼日”。 3.通过开展“模拟盲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关爱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人群。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1.说明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部位和功能。 2.列举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时,人体表现的症状。 1.通过资料分析的方式认识各种激素的功能。 2.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各系统在神经以及激素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说明人类进化的过程。 1.突出环境变化与人类起源及进化的关系。 2.引导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破坏环境。 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例如“调查人类破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所依赖的环境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保护生物圈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1.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同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应尽的责任。 1.组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活动。 2.调查本地(或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 主题六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的运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列举不同类群动物的运动方式。 2.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有利于他们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进行教学。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说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说明哺乳动物的运动依赖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3.描述关节的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4.举例说出运动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 1.结合关节模式图进行教学,从功能的角度反观结构的精妙。 2.开展观察鸡翅、鸭翅等实物、动手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等活动。 3.以屈肘伸肘为例,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动作产生的过程。 4.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的本质,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动物的行为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举例说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节律行为(北师大版)等。 2.说出动物的行为按照其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辨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和实例。 4.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5.举例说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并做记录。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新装备,认同科技的力量;认识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认同用科学方法保护动物的意义。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或由兴趣小组拍摄视频供上课使用。可采用小白鼠、仓鼠等实验动物。 4.引导学生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辨析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1.说出蚂蚁、蜜蜂、猩猩、狼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或社群行为)。 2.说出社会行为(或社群行为)的主要特征。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分组开展“蚂蚁的通讯”探究活动或者组织兴趣小组开展相关活动,拍摄视频供上课使用。 2.引用动物社会行为(或社群行为)的视频资料,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之间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以传递信息,动物之间传递信息普遍存在。 主题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人的生殖和发育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说出雄性激素对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直观的插图组织教学,如生殖系统结构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正面图,在侧面图上填出各器官的名称,让学生参与学习。 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说出雌性激素对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描述受精过程。 描述人体的受精过程。 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圣与神奇,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的情感。 描述胚胎的发育过程 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认同母亲生育过程的艰辛,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2.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特点。 指导学生饲养和观察家蚕等昆虫。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说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以青蛙为例,关注生物生殖、发育与环境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描述鸟卵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说出鸟卵结构对鸟类适应环境的意义。 3.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用自制的孵化箱孵化鸡卵,观察鸡卵孵化的全过程。 3.植物的生殖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1.说出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2.举例说出植物无性生殖的类型,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3.举例说出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在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视频或图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组培生产基地。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说出扦插、嫁接原理和操作关键。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开展扦插、嫁接等课外活动。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1.说出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基本过程: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 运用概念图形式对比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不同。 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说出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观看有关图片、模型、多媒体视频,把微观、抽象的知识直观简化。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说出每一种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且是成对存在的。 2.说出染色体的组成。 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相互关系。 4.说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说出在有性生殖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物质传给子代。 6.说出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半。 1.利用动画演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尝试用图解、表解等方式展示染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福建省 中考 初中生物 学科 教学 考试 指导 意见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