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doc
《劳动经济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doc(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为研究的核心对象,围绕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进行解释。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学问;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关系及运行规律。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Ø 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供求分析、工会的影响 Ø 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劳动投入的生产理论、成本、收益理论 Ø 与劳动相关问题 劳动力市场、劳动报酬、失业与通胀、劳资纠纷、歧视等 Ø 劳动关系及其动作规律(管理) 劳资关系、分配关系、劳动组合关系 3、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源于劳动力商品与其供给者劳动者不可分割的性质 (1)交易后(就业后),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力)会发生变化。 (2)劳动力商品的质量(素质)难以把握。 (3)劳动力能够持续地成为商品,其载体劳动者本身的生存必须得到维持 (4)劳动力无法从劳动者身上剥离 (5)与雇主相比,劳动者缺乏关于市场条件各方面的信息 4、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Ø 劳动者处于弱势 Ø 市场不稳定 5、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意义 (1)宏观方面,劳动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失业、劳动报酬、职工福利 (2)微观方面,劳动经济问题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性问题 (3)对于个人来讲,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提高分析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劳动力商品有哪些特殊性? 第二章 劳动力需求 1、劳动力概念 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Ø 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Ø 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Ø 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Ø 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 Ø 劳动: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Ø 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区域的人的总和。 Ø 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 Ø 劳动力资源: 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3劳动力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者的数量 Æ 劳动的需求是派生需求:产品、服务的需求 Æ 边际生产力理论:劳动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雇主就会增加雇佣劳动力 Æ 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4、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概念、图形及相互关系 § 劳动的生产力递减规律 5、长期劳动力需求 § 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 边际技术替代率 § 等成本线定义、斜率、横纵截距 均衡条件: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平缓。(需求弹性大)P43 6、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替代效应: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图形表现为点沿同一条等产量线移动 (2)规模效应: 因工资上升造成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图形表现为点沿移动到另一条等产量线 7、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和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Ø 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变动的反应程度 E=(△L/L)/( △W/W) Ø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系数为正,两类劳动力为替代关系 系数为负,两类劳动力为互补关系 8、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1)要素替代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要素替代的可能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大:因为W↑→劳动力需求较大幅度下降 (2)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产品需求弹性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大: W↑→产品P↑→产品D大幅↓→企业的LD大幅↓ (3)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大则大:W↑→KD ↑→ R ↑→ KS ↑→ LD↓ (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大则大 W↑→C ↑→LD↓ 9、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减少对劳动力需求: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量 (2)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 10、企业要按政府规定的男女比率雇佣劳动者 政府就业政策替代效应短期会增加女性的就业,减少男性的就业,也会给企业造成新的成本;长期内的规模效应可能会使男女性的就业量都下降 11、对特定劳动者工资补贴的经济效果 政府的特殊政策增加了特殊人群的就业,同时,替代效应会使对其他人的需求减少规模效应会又可能对其他人的需求增加。 思考题:劳动力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 § 现实的劳动力资源 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政府的特殊政策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什么影响? 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供给的概念 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劳动力供给假设 z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z 完全竞争市场 z 劳动力是同质的 3、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 (1)劳动力(人口)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 和参加有酬的市场性劳动愿望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人口年龄结构从两个方面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 Æ 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化 4、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 (1)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 Ø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年龄劳动力参与率 Ø 性别劳动力参与率 (2)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 l 人口年龄结构与劳动力参与率;人口性别与劳动力参与率;人口文化结构与劳动力参与率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F 劳动者受教育时间:受教育时间短则劳动力参与率高,长则低 F 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与工龄挂钩的工资制度?) F 工资水平 F 个人非劳动收入 普及型 F 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关联型 F 宏观经济 F 其他 风俗 (4)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 率假说 假说的前提条件: 男性成年人 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不存在灵敏的反应性,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与失业者角色的变化,而不是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之间的变化。 Ø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男性 失业 → 女性 参与劳动 (一级劳动力) (二级劳动力) 所以,失业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 Ø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男性 失业 → 女性 退出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 ( 二级劳动力) 所以,失业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变化最终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力量对比,经济衰退时期,多数情况下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二级劳动力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 5、复习 l 基数效用论 l 序数效用论 l 工资率的变化同时带来两种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供给决策主体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 6、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1)形状:向后弯曲 (2)原因: 替代效应使余暇需求↓劳动供给↑ 收入效应使余暇需求↑ 劳动供给↓ 7、家庭劳动力供给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 Q 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考率越低(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Q 本人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8、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1)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相加而得。 (2)形状:向右上方倾斜 (3)原因: 替代效应在任何人身上起作用,而收入效应只对少数人起作用。所以整体上看,市场上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9、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 (1)如果工资能随市场自动调整,劳动力供求会自动均衡,没有失业产生。 (2)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造成失业。则需政府下调最低工资,以使劳动力市场均衡。但劳动者的收入↓→产品需求↓ →劳动力需求↓ →均衡工资↓,均衡劳动力↓ 对策:扩大有效需求 10、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 (1)市场工资>均衡工资时,供<求→市场工资↑ →供<求 对策:工资指导线 (2)市场工资<均衡工资时,供 >求→市场工资↓ →供 >求 对策:最低工资制度 11、劳动者选择何时工作?会考虑以下因素 l 雇佣条件和实际利息率 l 经济景气的变动:就业愿望丧失效应 供给↓→缓解市场供求关系; 附加性劳动者效应 供给↑→恶化市场供求关系 思考题: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参与率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何理解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不均衡时如何调整?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1)市场均衡含义 F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 F 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 同时具备两个方面含义的均衡称为古典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2)均衡分类 F 按市场覆盖范围分为: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F 按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分为: 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1)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2)非均衡概念 l 古典意义上的非均衡:供求不相等,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暂性和过渡性 l 现代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供求不相等,具有稳固性,持久性 非均衡理论认为:市场运行的结果通常是非均衡的,非均衡的结果建立在每个人在既定的信息条件、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基础上,具有稳固性。 3、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供求均衡的标志 l 理论:劳动力供给能够被社会全部吸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l 现实:劳动力供给的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就业岗位;不存在长期、大量缺乏劳动力的部门 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2)表明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完全信息),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 (3)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在现行工资率下,工人和企业都能找到就业机会和它们所愿意雇佣的劳动力。 5、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 (1)劳动力供求方面的原因 % 工资率具有相当大的刚性→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受产品市场的调节 % 劳动力供给数量还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调节 (2)供求既定前提下其他原因 X 信息不足(供求双方) X 过度选择 X 制度和政策因素 6、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1)自愿失业: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2)非自愿失业:因产品需求下降,减少劳动需求而造成失业 7、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 (1)劳动力短缺 J 累积效应:指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助长懒惰、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等弊端,于是进一步感到劳动短缺。 J 溢散效应:指某一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引起减产,以这个工厂的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厂发生原材料短缺,由此引起一系列短缺。 (2)劳动力过剩 Ø 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 企业内部:隐性失业; 企业外部:显性失业 8、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提出的,指企业组织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2)构成要素 t 组织结构 : 直线、直线职能、矩阵 横向 分工协作; 纵向 权力、职位分层 t 组织原理:其成员属于组织 从属关系 外部劳动力市场组织原理:按价格自由进出市场 内部:受价格以外的技术的、组织的、以及制度的等因素影响 9、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 (1)高昂的替换成本 l 企业重新招聘、员工重找工作成本;老员工与新员工关系不和引起的成本 l 对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泄露商业秘密,人力资本投资流失 (2)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的专用性提高;“锁住效应” (3)工会的促进 思考题:122、123页 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 1、生命周期的含义 (1) 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也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2)人们生命周期的变化 § 结婚年龄后移;生育年龄延后;生育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2、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 成本:直接成本:生活、教育、健康 间接成本 收益:收入、心理满足、养老 3、影响人们就业或转换工作的经济性动机有哪些? (1)期望总工资收入 (2)信息的影响(不确定性)工作寻访理论 收集信息所需成本(直接+间接);求职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影响劳动者的最低供给价格;3、信息的不完整性 思考题:P168 第六章 就业与失业 1、就业的度量 (1)就业的含义(定性) Ñ 就业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2)基本条件: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 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社会劳动; 有报酬的劳动 (3)就业的统计 就业人口比率= (4)充分就业的内涵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 Q 凯恩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 Q 理论界:充分就业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为零,等于自然失业率 Q 劳动力供求角度: 充分就业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凡是愿意接受市场工资率愿意就业的人均能实现就业。 2、失业的测量 (1)失业的概念 F ILO定义(定性):失业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2)失业率 (3)自然失业率: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 不可避免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3、二战后,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 劳动力结构变化:妇女表少年所占比重大,摩擦性失业上升 § 工资刚性程度加强:最低工资制度、工会谈判 § 失业保险:失业后不急于找工作或找工作时间延长 § 结构性失业增加:技术进度→失业率上升 4、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供给):数量、质量 (2)经济因素(需求) Q 经济发展水平 F 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需求多 Q 产业结构 对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不同 (3)制度因素(需求) 经济体制(计划还是市场); 劳动制度 (4)心理因素(供给):就业意愿、职业评价、择业动机等 5、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 (1)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 (2)萨伊就业理论 Ñ 在正常情况下,价格可以使市场自发达到均衡 Ñ 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会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现象是暂时的,不正常的) Ñ 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6、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基本观点: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干预经济(需求)→财政、货币政策 (2)凯恩斯的就业观点 X 认为有非自愿失业 X 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解决 X 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AD ↓→减少生产→劳动需求↓→失业 (3)解决对策 t 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t 鼓励消费 t 增加投资和提高消费来刺激需求 t 增加政府开支,发行公债、赤字财政和温和的通胀政策 7、菲利浦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 8、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长期菲利浦斯曲线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说明长期中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不存在交替关系 § 短期: P↑→ 利润↑→扩大生产→就业↑ → 失业率↓ § 长期: 工人:货币W↑≠实际W↑→劳动供给↓ 雇主:价格上升不是由于需求扩大→削减生产规模和雇佣规模,最终回到自然失业率 9、摩擦性失业 (1)定义: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2)特点:行业广泛且涉及人员多(20~30岁年轻劳动者更多);失业期限较短 (3)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Ø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人们总是在就业、失业、非劳动力之间进行不断变动 Ø 信息是否完善;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 (4)摩擦性失业水平取决于: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量;失业者找到及接受工作的速度。 10、结构性失业 (1)定义: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就业与岗位空缺的一种失业现象。表现为:技能、文化、区域、年龄结构失衡 (2)特点: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如年龄大、文化程度、劳动技能水平低;失业周期较长 (3)产生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 措施:培训 ü 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劳动力的地区转移 11、周期性失业 (1)需求不足型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所造成的失业。 (2)特点:劳动力市场供>求;数量大、最常见、最难以驾驭;各个经济周期的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普遍性,一经发生可能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3)主要原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性;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12、隐性失业 (1)特点:表面上失业;无法准确识别 (2)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公开性失业相同的原因;不同于公开性失业的原因 思考题:P276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 1、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 (1)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2)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影响;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重大问题 2、明塞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 (1)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 (2)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劳动力供给问题,尤其是妇女劳动力供给的行为。他首先把劳动供给理论归入家庭决策,证明了对妇女而言,工资增长的替代效应(用劳动代替闲暇)大于收入效应(收入增加,增加闲暇减少劳动),因此,妇女参工率提高。 (3)工资差别与工作转换之间的关系。他证明了,男性与女性工资差别不是由于性别歧视,而是由于妇女在生育期间工作中断,由工作经验积累减少而引起的人力资本增加慢于男性。工资增加率与工作转换率反方向变动。 3、人力资本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2)特点: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和劳动者不可分,以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为基础;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和继承的属性 (3)价值只能在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劳动者工作绩效的评价加以确定。 4、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1)主要形式:各级正规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健康保健;人员地区的流动 (2)特点:投资收益的广泛性;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5、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1)成本 p 直接成本:学费、书费等直接教育费用;不应包括全部的住宿和伙食;包括任何超出不上大学的生活费用 ü 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 ü 心理成本:主要取决于主观评价 (2)收益: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一种未来的收益, 微观上表现为家庭或个人的货币收入增加、福利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 6、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1)成本:受训者所需要的直接货币成本以及培训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成本;实施培训的机会成本;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员工从事培训的机会成本 (2)收益:对企业而言.企业内员工绩效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对受训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劳动收入和有关的福利待遇,提高选择职业的能力。 7、两种在职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 (1)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ü 一般培训,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对其所属企业以外的组织同样具有适用性。 ü 特殊培训,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只对培训的企业具有适用性,或者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提高的更多。 (2)特殊培训的成本与效益 ü 合理方法:双方负担成本,双方受益;既可以减少或消除企业在特殊培训上受到的损失,也能对员工造成约束和吸引力。 8、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1)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 Ø 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进行的迁移行为 Ø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有流动的自由选择性。 (2) 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Ø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Ø 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 Ø 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Ø 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9/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交通费; 搬家费或新安家的费用; 流动过程中放弃的收入; 离开家庭和朋友所带来的心理损失; 资历和养老金的损失 (2) 收益:新岗位带来的预期收入;薪酬、福利、社会保险等 10、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Ø 年龄:年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家庭;教育;流动的距离;失业率;职业许可制度;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流动;国际环境;工会;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 思考题: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P345 第八章 工会与集体谈判 1、工会的定义 工会是劳动者大众为了获得并维护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包括劳动权益、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自愿结合的有组织的群体或团体。 Ñ 工会是一个劳动者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功能性的(主要是获取并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群体或团体。 Ñ 工会是代表劳动者其他经济利益、政治权益的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 性质:群众性;阶级性;经济性(维护经济利益);政治性(参与政府管理) 2、工会的分类 根据工会募集会员的模式进行分类 l 职业工会: 技工工会、普通技工工会、半技术工人及非技术工人工会、白领工会 l 行业(产业)工会: 垄断性的行业工会、非垄断性的行业工会 l 一般工会:募集会员时不加任何限制,既不考虑行业因素。也不考虑职业因素 3、工会的功能 (1)代表功能(雇员代表): 以一种集体的力量为雇员说话,在工作场所形成与雇主相抗衡的力量,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充当一个压力团体。 Ø 经济利益代表:为雇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劳动就业、报酬权、休假休息权、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权利 Ø 政治利益代表:通过参政议政影响政府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2)参与制定工作规范功能 (3)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会员“互助保险”(工会运动初期):现代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设立养老险等 (4)沟通协调功能 4、工会化与工会效应 (1)工会化: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工会会员减少的原因;妇女劳动力增长(妇女不倾向于参加工会);就业结构变化 (2)工会效应:正效应——维护工人利益,通过集体谈判提高会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作条件等,改善劳动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Ø 负效应——集体谈判造成;超员雇佣(既要提高工资,又不减少就业);在短期内加大劳动成本,降低生产率,甚至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集体谈判的分类 (1)国家级谈判:全国性工会与雇主联合组织之间的谈判 (2)产业部门级谈判:产业工会或部门工会与雇主协会之间的谈判 (3)企业级谈判:企业工会与雇主之间的谈判 6、集体谈判的优缺点 (1)优点:集体谈判不是通过对抗甚至冲突方式而是通过双方对话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双方参与的形式,其结果一般要签订集体合同,对于双方主体而言都有约束性,有利于缓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其最重要的成果是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取得,即劳动合作的实现。 (2)不足之处:劳资双方有时难以达成协议,集体合同难以签订,还会引发企业劳动争议甚至劳动冲突。 7、中国工会职能 (1)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国家和企业建设改革);参与职能(参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事务管理);教育职能(爱国主义、民主法制、科技、文化教育) (2)工会职能异化(形式上的组织)综合服务功能;组织文体表演、发放福利用品等;工会主席大都由企业行政任命或企业行政领导兼任,而不是由会员选举产生。 思考题:工会 集体谈判 工会化 工会有哪些功能 工会有什么正效应和负效应? 简述集体谈判的优缺点;怎样理解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简述集体谈判范围论和希克斯谈判模型。如何认识工会在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1、政府支出与劳动力市场 (1)公共部门就业和工资的决定 公共部门就业 Ø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部门。如国防、义务教育、基础研究、道路交通、民事警察等。 Ø 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决策性质上的差异: 企业部门的劳动需求:取决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成本收益对比,由企业独立决定 F 公共部门生产和服务的决策者是各级政府,决策目标是服务最大化 F 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受财政收入水平的硬约束 F 公共部门的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不能用价值指标进行准确地评价与度量 F 公共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不存在可以准确计量的市场需求曲线 (2)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 Ø 实行“比较工资”原则: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行制定 公共管理、义务教育、基础研究:工资相对稳定增长,随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 类似企业部门:接近于企业部门的工资,如市政工程部门 l 公共部门附加性福利在工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高 l 公共部门劳动者流动率低于企业部门,工龄的增长与职务的提升带来工资的增加 l 公共部门的职业结构特点使工资结构中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占较大比重 l 公共部门的产品和服务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敏感性小 l 公共物品的生产更多地分布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 2、政府转移支付和补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转移支付和补贴↑→产品和服务需求↑→ 劳动力需求↑ (2)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改变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 转移支付和补贴↑→ 劳动力供给↓ 如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口如果有退休金,则减少劳动力供给 失业保险、低保制度使失业人员不急于找工件 3、政府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W↑,就业率↓,劳动者和雇主各承担部分税收 (2)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就业量下降 4、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1)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概念;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日工作时间、周工作时间(3)其他劳动条件标准 最低就业年龄、女工保护 5、财政政策 F 扩张性财政政策 G↑,T↓→AD ↑→Y↑L ↑ F 紧缩性财政政策 G↓,T↑→AD ↓ Ø 财政政策手段 F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kg=1/(1-β) F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ktr= β/ (1-β) F 改变税率 kt=- β/ (1-β) 6、货币政策 F 扩张性货币政策 MS↑ → r↓ → I ↑ → AD ↑ F 紧缩性货币政策 MS ↓ → r ↑ → I ↓ → AD ↓ Ø 货币政策措施;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7、收入政策措施 Ø 工资-物价指导(工资指导线)——将货币工资的增长率限制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内 Ø 工资-物价管制——政府规定并强制实行某种工资标准和物价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工资与物价的变动不得超过该标准;这一措施很少使用,通胀特别严重时才用 Ø 经济激励和经济惩罚(税收控制) 8、人力政策 (1)定义:又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 (2)人力政策是针对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扩大就业的对策,其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 (3)人力政策内容: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激励就业的措施;实施创业就业计划;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 思考题:最低劳动标准 收入政策 人力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如何决定? 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有哪些内容? 政府收支对劳动力市场有什么影响?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述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促进就业。 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1、劳动力市场歧视 指那些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具有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2、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 (1)工资收入歧视: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雇用歧视: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 (3)职业歧视: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却因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导致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过低档次的位置上。 (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指某些劳动力因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较少获得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以及较好的健康照顾等机会 前三种歧视称为后市场歧视,后一种为前市场歧视。 3、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Ø 把歧视看成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或“爱好” Ø 情愿放弃生产效率,即最大产出和利润,而满足歧视的偏好 (1)雇主的个人偏见 雇主为了与一部分人保持距离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劳动生产率相同、市场存在歧视的情况下,被歧视者必须接受更低的工资。 偏好一致和偏好不同时的劳动力市场歧视 歧视的后果:短期,利润减少;长期,可能被排挤出行业 (2)雇员的偏见 (3)消费者(顾客)偏见 消费者需要商品或劳务,雇主通过提供商品或劳务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这就产生了雇主对雇员的需求,这就是通常说的“引致需求”。这种需求的传递也可以导致就业歧视,如果消费者对特定人群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歧视,必然传递到雇主对雇员存在歧视 4、垄断歧视理论 (1)基本内容:歧视是因为个别企业垄断造成的,歧视行为能增加歧视者的收入。 (2)相关观点: F 男性工资水平高于没有歧视情况下的一般工资水平 F 女性工资水平则低于没有歧视情况下的一般工资水平且工资低于男性劳动者 F 歧视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增加 F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若其他竞争对手实施歧视性用人政策,则不实施歧视的企业将因其相对较高的人力成本处于不利地位 F 市场竞争不会减弱歧视,有必要采取公共政策措施对付歧视现象。 5、统计性歧视理论 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注意:群体中个体差别越大,利用群体资料作为甄别手段的代价越高。 6、歧视性工资差别的表现形式 (1)性别工资收入歧视 (2)种族工资收入歧视 思考题:劳动力市场歧视 统计性歧视 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类型有哪些?个人偏见歧视理论、垄断歧视理论的观点 如何运用和评价差额法? 1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经济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