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doc
《美学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美学原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 1、美学: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2、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 Aesthetiea: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4、审美意识:人类的审美活动并不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是由自觉的意识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即使在最原始的审美活动中,原始人类同样是受到某种特定的意识支配才进行这些活动的。这种特定的意识就是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上升到理论形态。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5、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不断发展的结果,是能够深刻地解释审美现象的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之后对审美现象的思考,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满足。满足方式有三上,一是巧智,专在技巧或字面上取巧,以求得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二是想象。三是幽默,是感情消耗的节省。 7、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其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8、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9、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艺术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10、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简答论述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或为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以审美关系为核心) 答: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1)主要有两大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又包含了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等。(2)对于一个客观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 的态度对待它,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关系。(3)由于人与客观现实发生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美学应当对它进行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作为其出发点。(4)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会使得美学的研究的内容无比丰富。 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什么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由艺术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所决定的。(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2)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3)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其基本特征。(4)通过艺术可以直接研究以及人们的舍命没观念及其演变。 2、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何以反对给美下定义? 答:首先,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2)现代西主艺术的发展摧毁了传统上关于艺术与艺术品的观念,它从根本上混乱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3)1986年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危机,现当代艺术以更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模糊,美学家给“艺术”下定义很困难,那么给美下定义自然也很困难,美学家几乎不可能再用以往的那种统一的“美”的概念来涵盖现当代艺术。 其次,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定义的做法。 3、美和美感的关系? 答:(1)美的本质的界定是: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和美在创造中。 (2)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3)美感和美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美的存在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完全属于人们内心的精神活动。 4、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 答:(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某种美的东西。 (5)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美与美的东西之间的这些差异,印证了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5、为什么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时间的产物? 答: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1)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人是自然的产物,是从动物发展而来的,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具有自然属性,都是在自然的动物性的本能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个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心理地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3)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经过世代的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力量,构成了人的爱美的天性。 所以说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禀赋,而是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7、欣赏者如何实现艺术重建? 答: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动所生成。因为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所感知、体验和欣赏,接受者必须借艺术品为中介来接受艺术意象。例如,“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观赏者须借于“文”“辞”符号的诱导才能进入“情”——艺术的意象世界。可见,艺术中本身并非直接的艺术意象,它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和物态化。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与艺术创造者不同的是,接受者的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导致了一个对符号的解读过程。 接受者解读形式符号的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来重建意象。所以,接受主体所感受的意象,是不同于创造者具体所创造的意象,它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重建的意象。 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节手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 8、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自然界梅花,它是植物,是非艺术品;国画梅花,它是人工制品,是艺术品)。(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国画梅花,是画家借梅咏其怀的作品,体现了画家的精神境界,是艺术品)。(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品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作家贾平凹写的散文《丑石》中,那块丑石在自然中默默无闻,甚至是遭人嫌弃的,不论其质地还是其形态,均无美感,但贾平凹却用象征的手法,赋予它新的含义,使这块丑石从浩茫的大自然中突现出来,作为一种审美意象,撞击着人们的心灵。(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展艺术品的领域,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9、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答: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体客体交融、物我两忘得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体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意境有两种艺术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他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乃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谵谵起,白鸟悠悠下”,为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而“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在艺术品中,“有我”和“无我”,以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 第一章 绪论 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2、最早苏格拉底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的观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的美学理论;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提出了许多美学观点,对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审美活动的特点等一系列美学问题都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孔子提出了“里仁为美”的重要观点。希腊时期-中世纪-文复兴时期-18世纪-20世纪,由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下而上”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用以取代传统的“有上而下”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方法。 3、美学学科的性质:首先,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伦理现象。其次,美学与人发生紧密联系。例,孔雀开平,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欣赏没,而只是处于性选择本能的需要。再次,美学离不开人。 4、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初始阶段)发展到美学思想,再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5、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劳动创造美。 6、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分别是: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具有理论的形态。 7、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没的规律。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8、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 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第三,异化劳动。马克思这样写道:“(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确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并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他尖锐的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审美能力。第四,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强调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第二章 美论 1、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A. 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自然是依据和而成型的;它的目标是统一与和谐;而且,“一切立体图形中最没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丽的是圆形”。总之,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顷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B.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受实证主义影响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他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他把“美本身”说成是“美的理念”。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而且也认为美是理念,给美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例如,小男孩向水中扔石头,觉得涟漪是自己的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涟漪是他自我创造的作品,是他的自我实现。人类通过实践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性的活动,无不在创造自己的“作品”,在实现他的自我。因此理念之所以要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完全是由于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在改变外在事物的过程中直接实现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和欣赏自己。 (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看成是一种“主观的特征”。桑塔耶纳在其《美感》一书中说:“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的快感。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是狄德罗。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指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并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马克思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观点(不是马克思原话)。 (7)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与移情论相 ,距离说则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直接把距离说当成一种美论提出来的是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他在1912年出版了《心理距离》一书,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 2、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1)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2)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3)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3、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1)美的可定义性问题: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20世纪,特别7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美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势太,许多美学家认为美在客观或在主观的问题已经过时,所以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探讨美和艺术的本质问题,甚至否定美能够被人认识,因而给美下定义也就不再必要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理论意图就是用日常语言分析来取消对美的探讨,这无异于否定了美的可定义性。 (2)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3)美的问题:在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 (4)关于人的本质的全面、完整的预设。马克思这样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武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5)关于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美在创造中,例如,星空的美,不仅涉及到了物质存在的星球群,而且也涉及到了审美主体的具体处境和精神状态,这样,星空的美,是由多种因素层以积累,到了条件都具备的时候,然后突然被创造出来的。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第三章 美感论 1、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 2、夏夫兹别里认为人的视听器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生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人的“第六感官”。 3、1871年,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即实验、观察、内省和核对等方法,以区别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以来思辨的、逻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 4、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5、直觉和感受一样,是一种单纯的感觉活动。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有相互的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1)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感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例如,暮春三月,我们来到春光明媚的大自然,眼睛看着旖旎的风光,耳朵听着鸟鸣水潺,鼻子嗅着花香草午,我们感情奔溢,手舞足蹈。(2)其次,为了更加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的帮助和补充。(3)再次,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在《老残游记》中,曾这样形容王小玉说书的声音之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丝抛入天际”,然后,随着泰山峰峦的起伏,声音抑扬跌宕,一层层地高上去。最后,声音“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巨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这样,由视觉形象的联想和想象,把听觉的美充分地描绘和刻画了出来。(4)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很难用视觉和听觉来说明,它们即有视觉印象,又有听觉印象,而且还不限于视、听印象,与触觉、味觉都有关系。 7、从表现形式这个表层次来看,审美欣赏活动进行时的心理特别有:(1)形象的直觉性。主张“直觉说”的是克罗齐。(2)注意的集中性。庄周所说的“心斋”、“坐忘”,荀况所说的“虚壹而静”,有点类似我们 说的主体注意的集中性。(3)感受的完整性。“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4)想象的生动性。 8、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1)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2)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3)具像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抽象性不仅与具象性统一在一起,而且融贯在具象性之中,就像是钱钟书所说的“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从而加强了具体审美感受的意蕴和美感。(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苏东坡说他写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美感和功利性,完全是两回事,美感的心理特征,就表现在它与世俗的利害感和功利性没有多少关系。审美欣赏之所以具有审美的教育作用,就因为它能够使我们超越世俗的利害感和功利性,从而在精神上提高一步。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美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这本身也是一种广义的功利性。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1、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 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2、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他被当成西方第一个探讨崇高的人。朗吉诺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维、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3、1757年,博克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他认为崇高来自于恐惧和痛苦的消除。 4、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并从理性的角度对崇高进行了探讨。他说:“严格说来,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例如,为暴风雨所震荡的海洋,就不能称之为崇高,它的形状是可怕的。一个人必须在心里事先储存了大量的观念,他在直观海景时把感情提升到了顶端,那种感情方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了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更高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康德还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5、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的辩证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和历史进程的阶段。崇高的象征艺术本质,在于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造成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崇高的本质。 6、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7、风和日丽的春天,密林幽径的景致,温柔多情的性格,能给人以优美的感受;而高耸入云的山峰,狂暴猛烈的飓风,豪爽慷慨的个性等,则能给人以崇高的感受。 8、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首先,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其次,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民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再次,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柔媚、安静、秀雅、圆润、舒缓、清新、渐次等品格。 9、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所用,以独唱与合昌对答的形式。 10、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各级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11、悲剧不是仅仅去伤心流泪的,悲剧要使人由悲剧本身所引起的悲悯与畏惧心情进而产生快感。要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就的大背景上去理解,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提升观赏者的作用。 12、喜剧性以笑为标志,悲剧性以哭为标志。 13、喜剧性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14、喜剧性产生的原因:(1)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一是发现别人的欠缺,对别人缺点的鄙夷,另一个是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所以有一种荣耀感。 (2)“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斯宾塞曾在此基础上,将乖讹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 (3)生命的机械化。柏格森1900年出版了《笑关于滑稽含义的一篇论文》一书。 (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满足。满足方式有三上,一是巧智,专在技巧或字面上取巧,以求得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二是想象。三是幽默,是感情消耗的节省。 15、喜剧性的笑的特征:(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笑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面产生的。 16、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中,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地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想共。 第五章 艺术论(一)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1)物质实在层。(2)形式符号层。(3)意象世界层。意象并不一定直接呈现于形式符号层,它往往要借形式符号层的指示,意象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意象世界支确实是艺术品动态结构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4)意境超验层。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 第六章 艺术论(二)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是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